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主张“从做中学”。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呈现材料——创设情境——问题探究——能力提升”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质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开展“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探究式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采用课堂讨论、课外研究、组织辩论等多种形式。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不应是形式化和程序化的,而应集中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和对课堂驾驭的教学智慧和理念。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形成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和兴趣,逐步形成质疑、探究、求知、乐学的学习品质,从而形成科学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
  2.自主性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以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的主要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这就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这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病。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尽量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探究讨论,突出学生的自主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教师是主导,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宏观上拓宽学生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很多时候,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既是引导者又是合作者,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组织、协调和点拨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多样性原则。
  探究式教学的多样性,一方面是指探究方式多样性,学生的部分探究和全部探究相结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灵活地运用探究方式。另一方面,探究式形式也是多样的,探究式教学应该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优势互补,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应处理好三组关系
  1.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这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大挑战。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朋友关系,真正做到把时间和课堂还给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正确处理好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探究历史问题、深化认识的关系。
  高中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是进行历史探究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体现了探究学习过程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学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归纳、提高能力,既巩固基础知识,又深化对学习问题的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自我发展的学习能力。
  3.正确处理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是真伪历史史料、历史文物、视频等,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固有需要。”
  如何把学生的兴趣内化为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这需要教师运用循循善诱、方法指导、问题点拨、师生交流等有效的教学艺术,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使其切实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与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因学习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多样性,使得教学模式也具有多样性。我认为不管是怎样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都包含“质疑-探究-释疑、反思”三个基本探究环节,三段式探究环节对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正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1.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质疑。
  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是探究式教学的前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
  2.多渠道搜集材料,探究分析问题。
  现在的社会,是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获取材料的途径很多,可以采用阅读书籍、拜访学者、上网查询、参观历史遗迹等多种方式。教师可对学生搜集的材料进行认真研究,并作筛选和加工,引导学生在课上通过生生探究、小组合作、师生共探等多种形式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要切忌教师“一言堂”,剥夺学生主动思考发问的权利,抑制学生的发展,而应在“交流”二字上做文章。教师应创造宽松的民主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看、说、想、做。同时,教师应在“导演”探究的艺术上下工夫,巧妙地设置探究中的“情节扣子”,适度地留下思考余地。这样,教师及时地“引而不发”,学生就会“一发而不可收”。也就是说,教师课堂上不必把什么问题都讲深讲透,要及时放手;教师能不说的尽量不说,能不做的尽量不做,把机会尽可能留给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谈心式”的交流中学习知识和方法,在严密而又轻松的思考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这一环节最能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
  3.解决问题,探究反思。
  通过让学生反思探究式学习的过程、结论和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思维规律,加深记忆。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励其创新。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探究式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究和浅显认识,还有不周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其他文献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导致人类和幼畜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其引起的新生及断奶仔猪腹泻(PWD)由于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PWD主要是由表达F4或F18黏附素的ETEC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势头猛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方面给广大中学历史教师以全方位的震撼:中学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不能只以知识的传授为能事;不能只关注课堂与教材,应该给学生更广阔的视野与空间。我们发现: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者有之;旧瓶装新酒者有之;换汤不换药者有之。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今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
2010年,贵州吹响了全面实施新课改的号角。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在对瓮安县教育信息化与中学历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查找出了一些制约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并对其成因及对策作了初步探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制约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1.教师篇。  (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课堂
随着我国加入WTO,蛋鸡产品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利用中药饲料添加剂,发展蛋鸡健康养殖,生产绿色产品,已成为我国蛋鸡产业中的重要的研究课题。中草药作为蛋鸡的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