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水平。所以,根据当地水稻种植现状优化种植技术很有必要。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作用,并通过优化水稻控肥技术、应用水稻叶龄种植技术、实施水稻控苗技术、改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措施,以此达到优化水稻种植水平的效果。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控肥技术
水稻种植业日益发展,这也导致种植户在关注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水稻种植技术的实施效果。部分水稻种植户仍然采用传统种植技术,致使水稻种植效益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所以,水稻种植户应当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全面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以此保证水稻产量能够达到预期结果,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一、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水稻因其熟期差异常分为早稻、中稻、晚稻等三种类型。而对于不同品种的水稻所采用的种植技术也有所不同。通常在水稻种植的初期,它们发芽速度较为缓慢且分化后会逐渐形成器官与组织,待其进入到抽穗期后又会逐步进入生殖期。为了保证水稻品质,种植户常在水稻发育阶段进行适量的灌溉及科学的管理,以此提高水稻产量及质量。而通过合理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一方面,它能全面提高水稻种植效率,促使人工化种植趋于自动化种植方向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优化水稻种植技术还符合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让水稻产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国家农业经济的整体提升带来重要助力,并且为种植户本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是最为重要的种植品种,一旦水稻在其生长阶段发生较为严重的倒伏现象,将对水稻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甚至会影响种植户的生活质量。因此,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具有较为突出的实践意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种植技术,并在具体的优化措施中提高水稻种植技术的可行性,让其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
二、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相关措施
1.优化水稻控肥技术
水稻种植技术中最为主要的是“三控技术”,而控肥技术作为影响水稻长势及产量的主要因素,它在水稻种植期间占据重要地位。水稻控肥技术最早出现在哈尔滨地区,根据相关实验成果表明:在水稻施肥过程中若能减少20%的氮肥施用量,水稻将增产50kg/亩,这样也会保证水稻种植户收入每亩增加100元,这对于水稻种植业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改革机遇。所以,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时需要全面优化水稻控肥技术,按照适宜的施肥量为水稻生长提供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江西省也开始大力推进水稻控肥技术。根据田间验收记录可知:一年中粳甬优12号等品种亩产已达到700kg,甚至最高产量达到了740.9kg,以此突出水稻控肥技术在水稻增产及创收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实践意义。
2.应用水稻叶龄种植技术
水稻叶龄种植技术是水稻种植技术中较为先进的应用技术。它满足当前农业生产标准,既能降低投入成本,又能提升种植效益,是水稻种植技术中最为突出的技术之一。由于水稻在其生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生长特征,通过应用水稻叶龄种植技术可根据茎叶变化深入掌握水稻生长期不同特点,从而为种植户带来便捷的管理依据。
在應用水稻叶龄种植技术时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1)建立叶龄观察点,种植户需要根据水稻品种差异细致分析叶龄特点,并及时标记新叶,进而为水稻茎叶生长进行预测。同时也需要结合叶龄变化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以便水稻叶龄种植技术能够具有充足的应用空间;(2)优化水稻叶龄种植技术,任何技术都不能一成不变的长期应用。由于水稻种类在更新且时代在进步,为了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需要在尊重地形特点、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调整, 以此提升水稻种植收益;(3)积极宣传田间诊断技术,水稻种植主要分为棚内种植与室外种植两种模式,在其生长期间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减产,故而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时也需要大力推广田间诊断技术,比如采用发放宣传册、开设广播活动等方式,及时消除田间潜在隐患,为水稻种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实施水稻控苗技术
当水稻进入分蘖期时,若种植户未能及时对其加以管理很容易出现过密分蘖现象,这样不但会增加后期管理成本及施肥量,而且会让水稻遭受结构变异的风险,从而不利于水稻的正常发育,并且也会增加水稻发生病虫害的几率。所以,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时也要注重水稻控苗技术的实施,妥善处理无效分蘖状况,避免过多投入种植成本,影响整体水稻种植效益。水稻的产量及质量是种植户最为关注的问题,而通过合理实施水稻控苗技术可极大程度上控制水稻种植投入成本,保证水稻收成能够符合种植户要求,进而改善水稻种植水平。
4.改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种植期间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困扰而影响水稻种植效益。所以,种植户需结合实际种植情况改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借助现代化防治理念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此保证水稻产量满足社会需求。在改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时具体可采用拉长水稻中上部、缩短水稻基部、延伸水稻茎秆等方式提高水稻的病虫免疫能力。另外,种植户也可利用绿色种植的方法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以免虫体产生抗药性,破坏整体施药效果。同时,种植户也需要做好田间透气换风工作,打破病虫害的扩散条件,让虫卵及病菌无法正常生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提高水稻种植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水稻收益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另外,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种植经验及经营理念,让水稻的实用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才能保证越来越多的优质水稻流入市场,为水稻种植户带来满意的经济收入,以此促进水稻种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显栋,黄群英.水稻种植技术优化及水稻种植效益提升策略研究[J].乡村科技,2019(24):90-91.
[2]王德伟.浅析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业与技术,2019,39(14):143-144.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措施;控肥技术
水稻种植业日益发展,这也导致种植户在关注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水稻种植技术的实施效果。部分水稻种植户仍然采用传统种植技术,致使水稻种植效益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所以,水稻种植户应当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全面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以此保证水稻产量能够达到预期结果,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一、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水稻因其熟期差异常分为早稻、中稻、晚稻等三种类型。而对于不同品种的水稻所采用的种植技术也有所不同。通常在水稻种植的初期,它们发芽速度较为缓慢且分化后会逐渐形成器官与组织,待其进入到抽穗期后又会逐步进入生殖期。为了保证水稻品质,种植户常在水稻发育阶段进行适量的灌溉及科学的管理,以此提高水稻产量及质量。而通过合理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一方面,它能全面提高水稻种植效率,促使人工化种植趋于自动化种植方向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优化水稻种植技术还符合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让水稻产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国家农业经济的整体提升带来重要助力,并且为种植户本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水稻是最为重要的种植品种,一旦水稻在其生长阶段发生较为严重的倒伏现象,将对水稻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甚至会影响种植户的生活质量。因此,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具有较为突出的实践意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种植技术,并在具体的优化措施中提高水稻种植技术的可行性,让其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
二、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相关措施
1.优化水稻控肥技术
水稻种植技术中最为主要的是“三控技术”,而控肥技术作为影响水稻长势及产量的主要因素,它在水稻种植期间占据重要地位。水稻控肥技术最早出现在哈尔滨地区,根据相关实验成果表明:在水稻施肥过程中若能减少20%的氮肥施用量,水稻将增产50kg/亩,这样也会保证水稻种植户收入每亩增加100元,这对于水稻种植业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改革机遇。所以,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时需要全面优化水稻控肥技术,按照适宜的施肥量为水稻生长提供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江西省也开始大力推进水稻控肥技术。根据田间验收记录可知:一年中粳甬优12号等品种亩产已达到700kg,甚至最高产量达到了740.9kg,以此突出水稻控肥技术在水稻增产及创收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实践意义。
2.应用水稻叶龄种植技术
水稻叶龄种植技术是水稻种植技术中较为先进的应用技术。它满足当前农业生产标准,既能降低投入成本,又能提升种植效益,是水稻种植技术中最为突出的技术之一。由于水稻在其生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生长特征,通过应用水稻叶龄种植技术可根据茎叶变化深入掌握水稻生长期不同特点,从而为种植户带来便捷的管理依据。
在應用水稻叶龄种植技术时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1)建立叶龄观察点,种植户需要根据水稻品种差异细致分析叶龄特点,并及时标记新叶,进而为水稻茎叶生长进行预测。同时也需要结合叶龄变化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以便水稻叶龄种植技术能够具有充足的应用空间;(2)优化水稻叶龄种植技术,任何技术都不能一成不变的长期应用。由于水稻种类在更新且时代在进步,为了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需要在尊重地形特点、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调整, 以此提升水稻种植收益;(3)积极宣传田间诊断技术,水稻种植主要分为棚内种植与室外种植两种模式,在其生长期间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减产,故而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时也需要大力推广田间诊断技术,比如采用发放宣传册、开设广播活动等方式,及时消除田间潜在隐患,为水稻种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实施水稻控苗技术
当水稻进入分蘖期时,若种植户未能及时对其加以管理很容易出现过密分蘖现象,这样不但会增加后期管理成本及施肥量,而且会让水稻遭受结构变异的风险,从而不利于水稻的正常发育,并且也会增加水稻发生病虫害的几率。所以,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时也要注重水稻控苗技术的实施,妥善处理无效分蘖状况,避免过多投入种植成本,影响整体水稻种植效益。水稻的产量及质量是种植户最为关注的问题,而通过合理实施水稻控苗技术可极大程度上控制水稻种植投入成本,保证水稻收成能够符合种植户要求,进而改善水稻种植水平。
4.改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种植期间极易受到病虫害的困扰而影响水稻种植效益。所以,种植户需结合实际种植情况改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借助现代化防治理念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此保证水稻产量满足社会需求。在改进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时具体可采用拉长水稻中上部、缩短水稻基部、延伸水稻茎秆等方式提高水稻的病虫免疫能力。另外,种植户也可利用绿色种植的方法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以免虫体产生抗药性,破坏整体施药效果。同时,种植户也需要做好田间透气换风工作,打破病虫害的扩散条件,让虫卵及病菌无法正常生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提高水稻种植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水稻收益就需要进一步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另外,在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种植经验及经营理念,让水稻的实用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才能保证越来越多的优质水稻流入市场,为水稻种植户带来满意的经济收入,以此促进水稻种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显栋,黄群英.水稻种植技术优化及水稻种植效益提升策略研究[J].乡村科技,2019(24):90-91.
[2]王德伟.浅析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农业与技术,2019,39(1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