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就嚷嚷:“妈妈,今天老师问我在家里最喜欢谁了。”
“那你怎么回答的?”我很好奇。
“最喜欢姥姥、姥爷呀!”她得意地说。
“怎么不是爸爸妈妈呀?”我脱口而出。
“姥姥、姥爷从来不打我,你上次打我,还是姥姥救了的呢。”我哭笑不得,这小家伙,居然用了“救”字在女儿心目中,我的“罪状”应该不止这些吧,只是她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难以一一列举罢了。算了,孩子一天一个样,不必深究。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我却发现女儿经常品头论足。一天晚饭后,她又滔滔不绝了:“我最喜欢军军,他总让我做排头,羽锡最好了,帮我拿椅子……”话锋一转,又大声说,“哼,齐齐不给我画笔,我不喜欢他,谁也别和他玩!”连说带比划,女儿冷漠的语言、嘲讽的语气,令人吃惊。
联想到之前的“最喜欢谁”,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本身值得商榷:让孩子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或许并不合适。因为年龄小,孩子评价一个人标准有时很简单谁给他吃糖,谁就是好人谁批评他,谁就是坏人。一般而言,父母在年幼孩子心中是一个总体的模糊概念,“最喜欢谁”的问话,促成了孩子将这一概念在心里明确化,强化了父母形象的差异,久而久之,孩子不但比较父母的好与不好,还开始比较同伴,看谁更有“利用价值”,顺从和满足他的就是自己“最喜欢的”,是好人,反之就是坏人,这样长久下去对孩子正确认知的形成是一种阻碍。
我趁着接送孩子和老师聊了起来:女儿总是把“最喜欢谁”、“谁最好了”、“谁最坏”等挂在嘴边,要么只看到别人的优点,要么只发现人家的缺点。孩子还小,是非判断能力有限,我们是不是应该引导一下?老师表示赞同,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应该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祖辈家长和父辈家长都很爱孩子,爱没有主次之分。
尽管我们只是意识到了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是我相信,有了良好的愿望并开始为之努力,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那你怎么回答的?”我很好奇。
“最喜欢姥姥、姥爷呀!”她得意地说。
“怎么不是爸爸妈妈呀?”我脱口而出。
“姥姥、姥爷从来不打我,你上次打我,还是姥姥救了的呢。”我哭笑不得,这小家伙,居然用了“救”字在女儿心目中,我的“罪状”应该不止这些吧,只是她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难以一一列举罢了。算了,孩子一天一个样,不必深究。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我却发现女儿经常品头论足。一天晚饭后,她又滔滔不绝了:“我最喜欢军军,他总让我做排头,羽锡最好了,帮我拿椅子……”话锋一转,又大声说,“哼,齐齐不给我画笔,我不喜欢他,谁也别和他玩!”连说带比划,女儿冷漠的语言、嘲讽的语气,令人吃惊。
联想到之前的“最喜欢谁”,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本身值得商榷:让孩子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或许并不合适。因为年龄小,孩子评价一个人标准有时很简单谁给他吃糖,谁就是好人谁批评他,谁就是坏人。一般而言,父母在年幼孩子心中是一个总体的模糊概念,“最喜欢谁”的问话,促成了孩子将这一概念在心里明确化,强化了父母形象的差异,久而久之,孩子不但比较父母的好与不好,还开始比较同伴,看谁更有“利用价值”,顺从和满足他的就是自己“最喜欢的”,是好人,反之就是坏人,这样长久下去对孩子正确认知的形成是一种阻碍。
我趁着接送孩子和老师聊了起来:女儿总是把“最喜欢谁”、“谁最好了”、“谁最坏”等挂在嘴边,要么只看到别人的优点,要么只发现人家的缺点。孩子还小,是非判断能力有限,我们是不是应该引导一下?老师表示赞同,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应该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祖辈家长和父辈家长都很爱孩子,爱没有主次之分。
尽管我们只是意识到了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是我相信,有了良好的愿望并开始为之努力,一定会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