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的物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两者相比,后者的份量更重。因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对于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影响。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有很多, 比如说: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思维想象力等。在所有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中,考虑到初中学生知识面窄,往往凭直觉下判断,因而培养他们细微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思维想象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能力培养应当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过程中讲清物理知识,在物理知识的应用中增强他们的能力。这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依循的原则。能力的培养,不是用几堂课可以解决的,应该是每堂课按教材内容确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处处渗透,步步抓紧。下面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的教学中,就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想象力为侧重点。为减少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障碍,我将“摩擦力”提到本节教学之前学。学生能否积极思维,首先在于他能否进行认真的观察。它是思维、推理的基础。
在导入课题后,演示实验(课本第45页图12.5-3)前,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的构造、实验方法,并提出观察注意点:
(1) 注意小球每次从斜面下滑的高度。
(2) 注意小球在水平面滚动的路线。
(3) 注意在水平面滚动时速度快慢的变化。
(4) 注意小球在水平面滚动的距离。
初三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小球滚动的距离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因而在第一个实验之后,应按注意点要学生叙述他所看到的现象。并重新演示一次,在继续第二、第三个实验时,学生自然会有目的地全面细致地观察和比较。
演示完毕,将实验情况在黑板上作出图示,要求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比较、综合。
(1)各次实验小球都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什么?
(2)小球在各水平面上的运动路线如何?
(3)小球在各水平面上速度变化是否一样?
(4)小球在各个水平面上滚动距离是否相等?
以上几个问题认识统一了,接着启发学生用物理方法进行分析推理。
首先提出: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在水平方向上有没有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谁?这样学生不难作出没有受到推力的回答。接着让学生共同分析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说法的错误,同时也澄清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观点。
然后提出:小球运动变慢,最后静止下来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学生已学过摩擦,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得出:“受到阻力作用”。明确小球的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是受到阻力。
接下去进一步分析在不同的水平面速度变化不同、通过距离不等的原因是阻力大小不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小球受到阻力越小,其速度的变化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
在这关键时刻,教师提出:假若阻力非常小,小球运动速度的变化如何?运动的距离如何?假如阻力完全消失,小球运动将会如何变化?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学生经过一系列抽象思维和科学推理,多数学生能得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结论。
结论得出后,我继续让学生进行回顾,归纳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综合—推理这一过程,使学生既掌握物理知识又懂得研究物理的一般方法,促使对物理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
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不仅把物理学活了,兴趣也就浓了,主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劲头就大了,这样就引向探索之道。
根据各班不同情况,我留下如下一个或几个问题:沿水平方向抛出一石块,抛出之后,假如一切外力突然消失了,石块将如何?假如地球上一切外力都消失,你可以看到怎样的现象?假如你到了一个不存在任何外力作用的空间,你将如何生活?让学生在课外去想象,去争论。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和探索。
知识是智慧的源泉,智慧的结晶是对新知识不断探索的成果——发现与创造。几千年来,人类就是这样: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迎来灿烂的明天!
从小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造就一代人才,对国家、民族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有很多, 比如说: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思维想象力等。在所有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中,考虑到初中学生知识面窄,往往凭直觉下判断,因而培养他们细微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思维想象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能力培养应当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过程中讲清物理知识,在物理知识的应用中增强他们的能力。这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依循的原则。能力的培养,不是用几堂课可以解决的,应该是每堂课按教材内容确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处处渗透,步步抓紧。下面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的教学中,就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想象力为侧重点。为减少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障碍,我将“摩擦力”提到本节教学之前学。学生能否积极思维,首先在于他能否进行认真的观察。它是思维、推理的基础。
在导入课题后,演示实验(课本第45页图12.5-3)前,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的构造、实验方法,并提出观察注意点:
(1) 注意小球每次从斜面下滑的高度。
(2) 注意小球在水平面滚动的路线。
(3) 注意在水平面滚动时速度快慢的变化。
(4) 注意小球在水平面滚动的距离。
初三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小球滚动的距离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因而在第一个实验之后,应按注意点要学生叙述他所看到的现象。并重新演示一次,在继续第二、第三个实验时,学生自然会有目的地全面细致地观察和比较。
演示完毕,将实验情况在黑板上作出图示,要求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比较、综合。
(1)各次实验小球都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什么?
(2)小球在各水平面上的运动路线如何?
(3)小球在各水平面上速度变化是否一样?
(4)小球在各个水平面上滚动距离是否相等?
以上几个问题认识统一了,接着启发学生用物理方法进行分析推理。
首先提出: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在水平方向上有没有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谁?这样学生不难作出没有受到推力的回答。接着让学生共同分析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说法的错误,同时也澄清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观点。
然后提出:小球运动变慢,最后静止下来的原因是什么?由于学生已学过摩擦,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得出:“受到阻力作用”。明确小球的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是受到阻力。
接下去进一步分析在不同的水平面速度变化不同、通过距离不等的原因是阻力大小不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小球受到阻力越小,其速度的变化越小,运动的距离越长。
在这关键时刻,教师提出:假若阻力非常小,小球运动速度的变化如何?运动的距离如何?假如阻力完全消失,小球运动将会如何变化?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学生经过一系列抽象思维和科学推理,多数学生能得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结论。
结论得出后,我继续让学生进行回顾,归纳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综合—推理这一过程,使学生既掌握物理知识又懂得研究物理的一般方法,促使对物理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
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不仅把物理学活了,兴趣也就浓了,主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劲头就大了,这样就引向探索之道。
根据各班不同情况,我留下如下一个或几个问题:沿水平方向抛出一石块,抛出之后,假如一切外力突然消失了,石块将如何?假如地球上一切外力都消失,你可以看到怎样的现象?假如你到了一个不存在任何外力作用的空间,你将如何生活?让学生在课外去想象,去争论。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和探索。
知识是智慧的源泉,智慧的结晶是对新知识不断探索的成果——发现与创造。几千年来,人类就是这样: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迎来灿烂的明天!
从小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造就一代人才,对国家、民族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