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历来为世人所公认.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深刻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由于高校里的公共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科目存在着公式繁多、内容抽象、易混淆和难记忆等特点,因而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学,容易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我国各高校应该重视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成果.
一、兴趣对于高校教学的意义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公共数学课程是我国各大高校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一方面,它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解决后继课程学习中很多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它通过公共数学的教学,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项教学艺术.
二、兴趣缺失的原因
所谓兴趣,是指兴致,是人们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并可以调动一个人对一项事物或者一些事物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进行了解.兴趣产生的前提是需要,需要会使人产生对它的探索欲.
1.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在我国很多的课堂教学中,包括数学课堂,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动手进行实践之后自己得到结论的.其实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有很多好处,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使学生将知识点记得更牢固.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了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为了节省授课时间经常不愿浪费课堂时间来让学生实践,而是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并且要求学生记住.这样节省时间的教学方法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2.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忽视学生兴趣需要
中国典型的教学就是强硬地将知识点和结论扔给学生,并且要求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牢记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其实这只是做到了“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长期的“满堂灌”课堂模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探究知识的热情也会随之磨灭,从而逐渐成为只会被动学习而不会独立思考的“学习机器”.
三、构建兴趣为导向的高校数学教学的策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的爱好和追求.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不要只传授硬性的知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学产生好印象,对于一些晦涩难记的公式,可以利用实践或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结论公式的产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与钻研思考的能力.
1.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比较适合探究式的教学,并且最好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4~5人为一组的参与式学习使得学生对于知识掌握得更全面与深刻.因此,对于高校公共数学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课堂上应该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合作为基础,自主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教师最好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在小组活动结束后通过检验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来总结性地完成知识点的讲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数学教学
网络上包罗万象的知识对于教师的数学教学来讲,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上网获取知识来使授课内容更加充实、丰富.现代教学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尤其是高校中的教学.因此教师不应该停留在老式的教学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立体图形已经可以直观地展示在大家面前,这是非常有利于学习的.而且,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模型、建筑等一系列的方式进行配合,可使学生的兴趣能够一直持续.有了兴趣,数学知识才能被学生很好地吸收并消化.
3.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
教师应该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使得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又能鼓励学生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数学,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在进行课前教学备课时,应该把生活中的所面临能够用教学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更多地贴近现实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也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的真正魅力.
公共数学课程是我国各大高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是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难学.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高校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阐述了高校学生学习兴趣对于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高校数学教学兴趣缺失的原因,并探讨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对策.综上所述,我们要对高校公共数学教学建立起自己的体系,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高校数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去做的是思维,而不是熟悉一些题型去应付考试.
一、兴趣对于高校教学的意义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公共数学课程是我国各大高校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一方面,它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解决后继课程学习中很多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它通过公共数学的教学,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项教学艺术.
二、兴趣缺失的原因
所谓兴趣,是指兴致,是人们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并可以调动一个人对一项事物或者一些事物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进行了解.兴趣产生的前提是需要,需要会使人产生对它的探索欲.
1.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在我国很多的课堂教学中,包括数学课堂,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动手进行实践之后自己得到结论的.其实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有很多好处,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使学生将知识点记得更牢固.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了学生兴趣的重要性,为了节省授课时间经常不愿浪费课堂时间来让学生实践,而是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并且要求学生记住.这样节省时间的教学方法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2.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忽视学生兴趣需要
中国典型的教学就是强硬地将知识点和结论扔给学生,并且要求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牢记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其实这只是做到了“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长期的“满堂灌”课堂模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探究知识的热情也会随之磨灭,从而逐渐成为只会被动学习而不会独立思考的“学习机器”.
三、构建兴趣为导向的高校数学教学的策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的爱好和追求.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不要只传授硬性的知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学产生好印象,对于一些晦涩难记的公式,可以利用实践或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结论公式的产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与钻研思考的能力.
1.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比较适合探究式的教学,并且最好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4~5人为一组的参与式学习使得学生对于知识掌握得更全面与深刻.因此,对于高校公共数学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课堂上应该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合作为基础,自主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教师最好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在小组活动结束后通过检验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来总结性地完成知识点的讲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2.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数学教学
网络上包罗万象的知识对于教师的数学教学来讲,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上网获取知识来使授课内容更加充实、丰富.现代教学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尤其是高校中的教学.因此教师不应该停留在老式的教学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立体图形已经可以直观地展示在大家面前,这是非常有利于学习的.而且,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模型、建筑等一系列的方式进行配合,可使学生的兴趣能够一直持续.有了兴趣,数学知识才能被学生很好地吸收并消化.
3.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
教师应该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既可以使得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又能鼓励学生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数学,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在进行课前教学备课时,应该把生活中的所面临能够用教学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更多地贴近现实生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也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的真正魅力.
公共数学课程是我国各大高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但是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难学.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高校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本文阐述了高校学生学习兴趣对于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高校数学教学兴趣缺失的原因,并探讨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对策.综上所述,我们要对高校公共数学教学建立起自己的体系,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高校数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去做的是思维,而不是熟悉一些题型去应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