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最有才华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国内对她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她小说的批判性上,对她的宗教作家的身份则有所忽略。本文从奥康纳的宗教观出发,解读其长篇处女作《智血》的主要人物黑兹尔的原型,从而为欣赏奥康纳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
关键词:弗兰纳里·奥康纳;《智血》;宗教观;原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最有才华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被公认为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南方的文学先知”。在她短暂的39年人生中,奥康纳共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另一部小说集在她去世后出版)、多篇随笔和评论。
《智血》是奥康纳的长篇处女作,是一则讨论通过信仰得到救赎的宗教寓言。主人公黑兹尔·莫茨在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中长大,从小就希望像爷爷那样,成为一名牧师。在当兵出国打仗的几年里,他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复员后他便企图摆脱自己的宗教信念。在托金汉姆,黑兹尔先后遇到了装成瞎子来进行布道的伪信徒霍克斯和他的私生女儿莉莉,以及一个名叫伊诺克的18岁男孩。黑兹尔逢人就称亵渎才是达到真理的惟一途径,还公然在街头宣传一个“没有耶稣的新教”,在这个教派中,“瞎子看不见,瘸子不走,死者安息”,不存在救世主,也没有“可供浪费的血液”。然而,公众对他的言论漠不关心,他所宣扬的这种新教被伪教徒胡佛利用,成为骗钱的把戏。在驱车轧死了胡佛雇来的假先知之后,黑兹尔弄瞎了双眼,不久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掉进排水沟死去。
小说刚出版时,奥康纳的叔叔常向她陈述当地读者的反应,许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奥康纳不多写写“好人”,一些评论家也认为小说十分沉闷,甚至难以接受其古怪的情节和荒诞的人物。直到今天,仍有不少读者对小说的阴冷风格大感震惊。
一 奥康纳的宗教观
的确,奥康纳风格怪诞,独树一帜,她的多数小说主人公总是有肢体残缺,外貌丑陋不堪,常在突如其来的暴力打击之下丧生。因此,评论界常常将评析焦点放在小说的暴力情节和荒诞人物之上,特别是国内的研究因受国情和对宗教信仰的不同态度影响多集中在小说的现实主义批判性上,而对她宗教作家的身份有所忽略。奥康纳出生并成长的南方腹地佐治亚州素有“圣经地带”之称,深受浓厚宗教氛围熏陶的她不但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且几乎所有的创作都紧紧围绕信仰这个主题,将天主教义作为其作品的中心内容。奥康纳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这样写作,因为,也只因为我是一个天主教徒。”
基督教的两个基本思想即“原罪”与“救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因分别偷吃善恶树上的果实而犯下原罪,并被逐出伊甸园。因此,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不仅一生中时刻受到魔鬼的诱惑,还要受“死亡”的惩罚,死后下地狱继续受苦;上帝为了拯救人类,派自己的独生子耶稣来替人类受过,以其被钉死并复活而使人的灵魂获得救赎。按照教义,肉体是罪恶的象征和载体,只有将其舍弃才能获得救赎。奥康纳对这一理念深信不疑,对所有人生的欲望与诱惑淡然处之,并因此始终微笑面对自己的痼疾,将之视为上帝的恩惠。她经常在作品里探讨原罪、魔鬼的邪恶和上帝的救赎等主题,其创作内容深受《圣经》的影响。奥康纳思想深刻、目光敏锐,因为虔诚的宗教信仰使她不断思索着人的命运,而探索自我灵魂的习惯也使得她对人性阴暗有着惊人的洞察力。
奥康纳笔下的人物常常荒诞丑陋、身体臃肿残缺、内心贫瘠空洞,只有扭曲的灵魂。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样的描写是因其自身病痛而引发的对肉体及人类的痛恨,反映了她扭曲的心灵。但奥康纳想要展现的其实是对世人的警醒:肉体承载的只有罪恶和堕落,肉体的彻底毁灭才能使灵魂得到救赎,“人若想获得解救,只有通过暴力,只有暴力才能使人回到现实,为他们受天惠的时候作好准备……除了暴力,什么也不能使他们清醒。”
二 圣保罗
黑兹尔就是对奥康纳宗教观的最好说明,他的形象不难让人看出《圣经》中的圣保罗的影子。保罗原名扫罗(Saul),他坚信唯一拥护天主权威的方法是消灭基督教,以为耶稣自称“天主之子”是狂妄自大,是对天主的亵渎,因此在各地疯狂地迫害基督教徒,想要彻底毁灭基督教会。但当他在捉拿基督徒的路上时,上帝让暴力突然降临在他身上,使他肉体毁坏,瞎了眼睛。这种“暴力受洗”在《圣经》中多次出现,上帝常用这种迅速而彻底的方法来拯救罪人。之后,保罗修正了对耶稣的看法,认清了自己的无知与狂妄,成为天主“特选的器皿”去各地传播福音。犹太人见保罗归化并开始宣传耶稣,便想把他除掉。在塞浦路斯,一位魔术师假冒的先知叫保罗来宣讲耶稣的福音好在总督面前诱捕他。保罗身上充满了圣灵,识破了骗子的诡计,并怒斥道:“你这魔鬼之子、正义之敌,身体里充满了诡计和欺骗……你将变瞎,看不到太阳的光!”话音刚落,黑雾便笼罩在假先知身上,使他必须由别人领路才能行走。
与保罗相同,黑兹尔也是传教士,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眼疾,都遇到了假传教士并受其考验。黑兹尔幼年随祖父传教,立志长大后也成为一名传教士,因此在军队服役期间仍洁身自好,远离一切可能玷污自己未来传道生涯的事物。但当他回到家里,为数不多的几名亲人都已不在,房屋破败,只留下了母亲的空橱柜。这种虚无的感觉击中了黑兹尔的内心,他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不值得,便宣称自己不再相信耶稣。
但实际上,黑兹尔是无法逃避自己的宗教信仰的,他住在妓女瓦茨太太家,只是填补自己的空虚,好让自己醒着的时候不会想起耶稣。他找到伪教徒阿萨·霍克斯的住处,莉莉认为他是为自己而来,霍克斯却说黑兹尔是为了他而来的,也许因为霍克斯至少曾经有相似的信仰,所以当黑兹尔自己还在迷惑之中时,霍克斯已经先于他感觉到了他身体里深藏的“圣灵”。黑兹尔要创立一个“没有耶稣的新教”,但是当他的理念被伪教徒胡佛利用的时候,他轧死了胡佛雇来的假先知索拉斯,并在其临死前大声责问:“你为什么要爬到车顶上说你不相信自己明明相信的东西?”“你不老实,你明明是信耶稣的。”实际上,与其说黑兹尔在对索拉斯进行责问,不如说是他在扪心自问,他竭力想要逃避的耶稣一直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这正是他痛苦的根源,表面上看黑兹尔用尽各种方法来挑战上帝的权威,实质上他一直渴求上帝的存在。 因而,当暴力降临在他身上——巡警把他象征希望和拯救工具的轿车推下沟坎摔碎时,黑兹尔才获得了顿悟:“没有耶稣的新教”只是对现实的逃避,只有摆脱肉体才能摆脱罪恶,因此,用生石灰弄瞎双眼,过苦行生活来悔过。
三 俄狄浦斯
黑兹尔弄瞎双眼是小说的一个巨大突破,而这一突破则来自作者的好友罗伯特·菲茨杰拉德夫妇。当她住在好友家修改小说时,菲茨杰拉德正好在翻译古希腊戏剧,他们经常在晚餐时进行讨论。奥康纳也承认这些讨论对自己的影响,并在给一位大学教授Ben Griffiths的信中说:“很明显,两者(黑兹尔与俄狄浦斯)有相似之处……我被这出戏剧深深吸引着,做了很多关于俄狄浦斯的思考。”
俄狄浦斯无意之中犯下弑父娶母的大罪而使瘟疫和饥荒降临忒拜城,当他发现真相后悲愤不已,用别针刺瞎了双眼,并自求流放以赎罪孽。而黑兹尔在逃避上帝的过程中犯下了无数的罪行——宿娼、伤人甚至杀人,当他醒悟之后便弄瞎双眼,每天穿上装满小石子和碎玻璃的鞋走很远的路,还在胸脯上绑上三根刺铁丝,以这种苦行的方式表达忏悔。
《俄狄浦斯王》中还有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人物:盲人预言者泰瑞希阿斯,他指出了灾难的缘起,俄狄浦斯却不相信。他对泰瑞希阿斯说:“你的头脑、耳朵和眼睛都是瞎的。”被激怒了的泰瑞希阿斯答道:“你有眼睛,你却看不到自己罪在何处,看不到自己生活在哪里,也看不到自己和谁生活在一起。”国王有眼睛却对自己的处境盲目无知,而一个失明的预言家却洞悉一切。当俄狄浦斯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时,他已经向真相慢慢靠近;当他弄瞎了双眼,便获得了一种内在的视觉,这与《智血》的主题颇为相似。
此外,黑兹尔的名字Hazel Motes也含有深意,Hazel取自同样想用暴力摆脱耶稣的叙利亚国王Hazael,而小说中更常用其缩写的Haze指阴霾或烟雾,而Mote则让人想起《圣经》中的那句“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And why beholdest thou the Mote that is in thy brother’s eye,but considerest not the beam that is in thine own eye?)(Matthew,7:3)黑兹尔不仅眼睛有问题、视力渐渐退化,而且看不清自己出路在哪里,只会不停地对别人挑刺,就像被尘埃遮挡住了视线。正如莉莉的感叹:“我喜欢他的眼睛。它们好像并没有看到他所看的东西,但却一直那样看着。”而当他把眼睛弄瞎,抛弃了世俗生活,反而重拾信仰,进入自我救赎的精神世界。
四 耶稣基督
在小说中,鲜血的意象一再出现,黑兹尔用石头敲破了伊诺克的头;用车轧死索莱斯并擦去了车上的血迹;装满碎玻璃的鞋子和刺铁丝也让他每天血迹斑斑。对于天主教徒来说,鲜血即基督的宝血,而这些血迹和铁刺不禁让人想起受难的耶稣。耶稣向世人传播救赎的福音,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行刑之前,按照罗马刑律,耶稣必须自己背负十字架走上各各他山的刑场,因受尽鞭笞和各种折磨,耶稣心力交瘁,而罗马士兵还用荆棘编成王冠戴在他头上来羞辱他。耶稣断气时,暗无天日、大地震动,三日后复活从而完成了救赎。耶稣的血胜过了一切的死亡、罪恶和黑暗的势力,把人类从这些势力当中救赎出来,他洒下鲜血,人的灵魂才能够上天堂。
悔悟之后的黑兹尔则折磨自己的肉体,女房东在惊异之中认为他一定是个虔诚的圣徒。黑兹尔在自我救赎的同时,也使这个从来只关心金钱和物质的普通女性开始思索起生命和死亡这样严肃的问题。在黑兹尔临死时,女房东望向黑兹尔的眼窝,“仿佛看见前面有个光点,可是它是那样的遥远,怎么也没法将它牢牢地装进心里……看见他正在越来越远地离去,远呀远呀,深入到黑暗之中,直到变成了那个光点。”黑兹尔的灵魂终于解脱,与上帝同在天国的花园。
五 结语
在奥康纳生活的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与动荡。美国比过去任何时期都繁荣,人们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反主流文化兴起,街头暴力和青少年犯罪屡见不鲜。普通大众面临着宗教信仰和道德的缺失、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罪恶充斥着社会。作为一位敏锐和有高度责任感的作家,奥康纳认为她应该将人们的一切世俗伪装剥去,将通往救赎道路上的障碍一一清理掉,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暴露出来以警戒世人。《智血》承载着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用她的“大声疾呼”和“大而惊人的人物”震颤着现代社会中人们日益麻木的心灵,为人类荒芜的精神沙漠带来一丝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 苏珊·巴莱,秋海译:《弗兰纳里·奥康纳:南方文学的先知》,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2] Flannery O’Connor.The Habit of Being:Letters of Flannery O’Connor.edited by Sally and Robert Fitzgerald[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79.
[3] Flannery O’Connor.Mystery and Manners:Occasional Prose.edited by Sally and Robert Fitzgerald[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69.
[4] Holy Bible:The New Testament[M].Nanjing:China Christian Council,1995.
[5] Flannery O’Connor.Wise Blood[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62.
[6] 程露主编:《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版。
[7] Bruccoli,M.J.Concise Dictiona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Biography:The New Consciousness[M].NewYork:Gale Cengage,1987.
[8] Kirk,Connie Ann.Critical Companion to Flannery O’Connor[M].New York:Facts On File,Inc,2008.
作者简介:徐晔,女,1977—,吉林梨树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弗兰纳里·奥康纳;《智血》;宗教观;原型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最有才华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被公认为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南方的文学先知”。在她短暂的39年人生中,奥康纳共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另一部小说集在她去世后出版)、多篇随笔和评论。
《智血》是奥康纳的长篇处女作,是一则讨论通过信仰得到救赎的宗教寓言。主人公黑兹尔·莫茨在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中长大,从小就希望像爷爷那样,成为一名牧师。在当兵出国打仗的几年里,他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复员后他便企图摆脱自己的宗教信念。在托金汉姆,黑兹尔先后遇到了装成瞎子来进行布道的伪信徒霍克斯和他的私生女儿莉莉,以及一个名叫伊诺克的18岁男孩。黑兹尔逢人就称亵渎才是达到真理的惟一途径,还公然在街头宣传一个“没有耶稣的新教”,在这个教派中,“瞎子看不见,瘸子不走,死者安息”,不存在救世主,也没有“可供浪费的血液”。然而,公众对他的言论漠不关心,他所宣扬的这种新教被伪教徒胡佛利用,成为骗钱的把戏。在驱车轧死了胡佛雇来的假先知之后,黑兹尔弄瞎了双眼,不久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掉进排水沟死去。
小说刚出版时,奥康纳的叔叔常向她陈述当地读者的反应,许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奥康纳不多写写“好人”,一些评论家也认为小说十分沉闷,甚至难以接受其古怪的情节和荒诞的人物。直到今天,仍有不少读者对小说的阴冷风格大感震惊。
一 奥康纳的宗教观
的确,奥康纳风格怪诞,独树一帜,她的多数小说主人公总是有肢体残缺,外貌丑陋不堪,常在突如其来的暴力打击之下丧生。因此,评论界常常将评析焦点放在小说的暴力情节和荒诞人物之上,特别是国内的研究因受国情和对宗教信仰的不同态度影响多集中在小说的现实主义批判性上,而对她宗教作家的身份有所忽略。奥康纳出生并成长的南方腹地佐治亚州素有“圣经地带”之称,深受浓厚宗教氛围熏陶的她不但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且几乎所有的创作都紧紧围绕信仰这个主题,将天主教义作为其作品的中心内容。奥康纳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这样写作,因为,也只因为我是一个天主教徒。”
基督教的两个基本思想即“原罪”与“救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因分别偷吃善恶树上的果实而犯下原罪,并被逐出伊甸园。因此,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不仅一生中时刻受到魔鬼的诱惑,还要受“死亡”的惩罚,死后下地狱继续受苦;上帝为了拯救人类,派自己的独生子耶稣来替人类受过,以其被钉死并复活而使人的灵魂获得救赎。按照教义,肉体是罪恶的象征和载体,只有将其舍弃才能获得救赎。奥康纳对这一理念深信不疑,对所有人生的欲望与诱惑淡然处之,并因此始终微笑面对自己的痼疾,将之视为上帝的恩惠。她经常在作品里探讨原罪、魔鬼的邪恶和上帝的救赎等主题,其创作内容深受《圣经》的影响。奥康纳思想深刻、目光敏锐,因为虔诚的宗教信仰使她不断思索着人的命运,而探索自我灵魂的习惯也使得她对人性阴暗有着惊人的洞察力。
奥康纳笔下的人物常常荒诞丑陋、身体臃肿残缺、内心贫瘠空洞,只有扭曲的灵魂。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样的描写是因其自身病痛而引发的对肉体及人类的痛恨,反映了她扭曲的心灵。但奥康纳想要展现的其实是对世人的警醒:肉体承载的只有罪恶和堕落,肉体的彻底毁灭才能使灵魂得到救赎,“人若想获得解救,只有通过暴力,只有暴力才能使人回到现实,为他们受天惠的时候作好准备……除了暴力,什么也不能使他们清醒。”
二 圣保罗
黑兹尔就是对奥康纳宗教观的最好说明,他的形象不难让人看出《圣经》中的圣保罗的影子。保罗原名扫罗(Saul),他坚信唯一拥护天主权威的方法是消灭基督教,以为耶稣自称“天主之子”是狂妄自大,是对天主的亵渎,因此在各地疯狂地迫害基督教徒,想要彻底毁灭基督教会。但当他在捉拿基督徒的路上时,上帝让暴力突然降临在他身上,使他肉体毁坏,瞎了眼睛。这种“暴力受洗”在《圣经》中多次出现,上帝常用这种迅速而彻底的方法来拯救罪人。之后,保罗修正了对耶稣的看法,认清了自己的无知与狂妄,成为天主“特选的器皿”去各地传播福音。犹太人见保罗归化并开始宣传耶稣,便想把他除掉。在塞浦路斯,一位魔术师假冒的先知叫保罗来宣讲耶稣的福音好在总督面前诱捕他。保罗身上充满了圣灵,识破了骗子的诡计,并怒斥道:“你这魔鬼之子、正义之敌,身体里充满了诡计和欺骗……你将变瞎,看不到太阳的光!”话音刚落,黑雾便笼罩在假先知身上,使他必须由别人领路才能行走。
与保罗相同,黑兹尔也是传教士,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眼疾,都遇到了假传教士并受其考验。黑兹尔幼年随祖父传教,立志长大后也成为一名传教士,因此在军队服役期间仍洁身自好,远离一切可能玷污自己未来传道生涯的事物。但当他回到家里,为数不多的几名亲人都已不在,房屋破败,只留下了母亲的空橱柜。这种虚无的感觉击中了黑兹尔的内心,他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不值得,便宣称自己不再相信耶稣。
但实际上,黑兹尔是无法逃避自己的宗教信仰的,他住在妓女瓦茨太太家,只是填补自己的空虚,好让自己醒着的时候不会想起耶稣。他找到伪教徒阿萨·霍克斯的住处,莉莉认为他是为自己而来,霍克斯却说黑兹尔是为了他而来的,也许因为霍克斯至少曾经有相似的信仰,所以当黑兹尔自己还在迷惑之中时,霍克斯已经先于他感觉到了他身体里深藏的“圣灵”。黑兹尔要创立一个“没有耶稣的新教”,但是当他的理念被伪教徒胡佛利用的时候,他轧死了胡佛雇来的假先知索拉斯,并在其临死前大声责问:“你为什么要爬到车顶上说你不相信自己明明相信的东西?”“你不老实,你明明是信耶稣的。”实际上,与其说黑兹尔在对索拉斯进行责问,不如说是他在扪心自问,他竭力想要逃避的耶稣一直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这正是他痛苦的根源,表面上看黑兹尔用尽各种方法来挑战上帝的权威,实质上他一直渴求上帝的存在。 因而,当暴力降临在他身上——巡警把他象征希望和拯救工具的轿车推下沟坎摔碎时,黑兹尔才获得了顿悟:“没有耶稣的新教”只是对现实的逃避,只有摆脱肉体才能摆脱罪恶,因此,用生石灰弄瞎双眼,过苦行生活来悔过。
三 俄狄浦斯
黑兹尔弄瞎双眼是小说的一个巨大突破,而这一突破则来自作者的好友罗伯特·菲茨杰拉德夫妇。当她住在好友家修改小说时,菲茨杰拉德正好在翻译古希腊戏剧,他们经常在晚餐时进行讨论。奥康纳也承认这些讨论对自己的影响,并在给一位大学教授Ben Griffiths的信中说:“很明显,两者(黑兹尔与俄狄浦斯)有相似之处……我被这出戏剧深深吸引着,做了很多关于俄狄浦斯的思考。”
俄狄浦斯无意之中犯下弑父娶母的大罪而使瘟疫和饥荒降临忒拜城,当他发现真相后悲愤不已,用别针刺瞎了双眼,并自求流放以赎罪孽。而黑兹尔在逃避上帝的过程中犯下了无数的罪行——宿娼、伤人甚至杀人,当他醒悟之后便弄瞎双眼,每天穿上装满小石子和碎玻璃的鞋走很远的路,还在胸脯上绑上三根刺铁丝,以这种苦行的方式表达忏悔。
《俄狄浦斯王》中还有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人物:盲人预言者泰瑞希阿斯,他指出了灾难的缘起,俄狄浦斯却不相信。他对泰瑞希阿斯说:“你的头脑、耳朵和眼睛都是瞎的。”被激怒了的泰瑞希阿斯答道:“你有眼睛,你却看不到自己罪在何处,看不到自己生活在哪里,也看不到自己和谁生活在一起。”国王有眼睛却对自己的处境盲目无知,而一个失明的预言家却洞悉一切。当俄狄浦斯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时,他已经向真相慢慢靠近;当他弄瞎了双眼,便获得了一种内在的视觉,这与《智血》的主题颇为相似。
此外,黑兹尔的名字Hazel Motes也含有深意,Hazel取自同样想用暴力摆脱耶稣的叙利亚国王Hazael,而小说中更常用其缩写的Haze指阴霾或烟雾,而Mote则让人想起《圣经》中的那句“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And why beholdest thou the Mote that is in thy brother’s eye,but considerest not the beam that is in thine own eye?)(Matthew,7:3)黑兹尔不仅眼睛有问题、视力渐渐退化,而且看不清自己出路在哪里,只会不停地对别人挑刺,就像被尘埃遮挡住了视线。正如莉莉的感叹:“我喜欢他的眼睛。它们好像并没有看到他所看的东西,但却一直那样看着。”而当他把眼睛弄瞎,抛弃了世俗生活,反而重拾信仰,进入自我救赎的精神世界。
四 耶稣基督
在小说中,鲜血的意象一再出现,黑兹尔用石头敲破了伊诺克的头;用车轧死索莱斯并擦去了车上的血迹;装满碎玻璃的鞋子和刺铁丝也让他每天血迹斑斑。对于天主教徒来说,鲜血即基督的宝血,而这些血迹和铁刺不禁让人想起受难的耶稣。耶稣向世人传播救赎的福音,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行刑之前,按照罗马刑律,耶稣必须自己背负十字架走上各各他山的刑场,因受尽鞭笞和各种折磨,耶稣心力交瘁,而罗马士兵还用荆棘编成王冠戴在他头上来羞辱他。耶稣断气时,暗无天日、大地震动,三日后复活从而完成了救赎。耶稣的血胜过了一切的死亡、罪恶和黑暗的势力,把人类从这些势力当中救赎出来,他洒下鲜血,人的灵魂才能够上天堂。
悔悟之后的黑兹尔则折磨自己的肉体,女房东在惊异之中认为他一定是个虔诚的圣徒。黑兹尔在自我救赎的同时,也使这个从来只关心金钱和物质的普通女性开始思索起生命和死亡这样严肃的问题。在黑兹尔临死时,女房东望向黑兹尔的眼窝,“仿佛看见前面有个光点,可是它是那样的遥远,怎么也没法将它牢牢地装进心里……看见他正在越来越远地离去,远呀远呀,深入到黑暗之中,直到变成了那个光点。”黑兹尔的灵魂终于解脱,与上帝同在天国的花园。
五 结语
在奥康纳生活的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与动荡。美国比过去任何时期都繁荣,人们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反主流文化兴起,街头暴力和青少年犯罪屡见不鲜。普通大众面临着宗教信仰和道德的缺失、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罪恶充斥着社会。作为一位敏锐和有高度责任感的作家,奥康纳认为她应该将人们的一切世俗伪装剥去,将通往救赎道路上的障碍一一清理掉,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暴露出来以警戒世人。《智血》承载着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用她的“大声疾呼”和“大而惊人的人物”震颤着现代社会中人们日益麻木的心灵,为人类荒芜的精神沙漠带来一丝希望之光!
参考文献:
[1] 苏珊·巴莱,秋海译:《弗兰纳里·奥康纳:南方文学的先知》,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2] Flannery O’Connor.The Habit of Being:Letters of Flannery O’Connor.edited by Sally and Robert Fitzgerald[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79.
[3] Flannery O’Connor.Mystery and Manners:Occasional Prose.edited by Sally and Robert Fitzgerald[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69.
[4] Holy Bible:The New Testament[M].Nanjing:China Christian Council,1995.
[5] Flannery O’Connor.Wise Blood[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62.
[6] 程露主编:《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版。
[7] Bruccoli,M.J.Concise Dictiona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Biography:The New Consciousness[M].NewYork:Gale Cengage,1987.
[8] Kirk,Connie Ann.Critical Companion to Flannery O’Connor[M].New York:Facts On File,Inc,2008.
作者简介:徐晔,女,1977—,吉林梨树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