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研究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in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分析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感染管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等数据库,收集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2018年12月,按照NOS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meta分析提取数据.结果 纳入8个研究,7 203例患者,真菌感染组648例,非侵袭性真菌感染组6 555例.Meta分析显示,侵袭性真菌感染组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MD=2.14,95%CI=1.42~2.87,P<0.001)和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MD=1.60,95%CI=1.17~2.03,P<0.001)大于非真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的危重病评分<70分(OR=3.18,95%CI=2.58~3.93,P<0.001)、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4 d(OR=3.22,95%CI=2.58~4.02,P<0.001)、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7 d(OR=7.81,95%CI=5.63~10.83,P<0.001)、有创机械通气(OR=7.28,95 %CI=4.72~11.21,P<0.001)、体内留置导管(OR=2.55,95%CI=2.06~3.14,P<0.001)、营养不良(OR=4.63,95%CI=3.11~6.91,P<0.001)及腹泻(OR=4.37,95%CI=3.38~5.65,P<0.001)的构成比大于非侵袭性真菌感染组.结论 按照关联强度,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7 d、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腹泻、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4d、危重病评分<70分和体内留置导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三七总皂苷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为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组织化学方法按2、6、12、24h 时相点观察空白组、假手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执行主任安·维尼曼女士在纪念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十周年的“北京加十”会议上强调指出,对女童教育、艾滋病影响以及暴力问题应给予特别
目的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干预型临床试验进行统计和分析,对相关试验药物研究基础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临床试验的注册和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美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66岁,因上腹痛2d于2019年8月31日收住院于消化内科,经彩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入院后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
本文对胶体晶体为模板制备三维有序大孔材料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乳液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P(S-MMA-AA))共聚体乳液,颗粒的平均
目的 调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存在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的住院医嘱,分析潜在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单体为原料,无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对较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以已知杂质种类和含量的一步法工
会议
聚多巴胺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金属离子螯合性、光热转换性、多功能黏性、高化学反应性、高分散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其表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治疗成功的主要障碍,药物共递送纳米载体因其肿瘤靶向、控制释放、一致的药动学曲线而被认为是克服MDR的有效策略.本综述总结了当
目的 建立UHPLC-ESI-MS/MS同时测定心安宁胶囊中葛根素、二苯乙烯苷、金丝桃苷、槲皮素、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InertSustain(R)C18色谱柱(3.0 mm×1 00 mm,3.0 μm),乙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