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中重要的一部分,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为国家后续发展提供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力量发展,因此研究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文章以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为基础,分析了在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和优化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对策。
通常上来说,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观念、观点、思想、价值观,会随着社会存在发生一定的变化,它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以及包括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的。意识形态安全则是要保证人民群众对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出极大的认同感,因此而设立的一项教育活动。随着国家对基层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日渐重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成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和国家安全问题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性不强,一般也只是开展相关方面的主题教育活动或者是讲座,而活动和讲座讲解的内容有限,学生无法系统化的、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意识形态内涵、重要性,存在认知和理解上的偏差,影响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是所开展的意识形态相关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学生的参与性不高。一般局限于简单的理论宣传,在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且学生自主研讨的时候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理解偏差。主题活动的开展也只局限于当时的活动,缺乏后续的深入和动力,缺乏对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的结果的考核和评价,无法全面的发挥活动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事关国家政治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多次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地位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国大力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国家的高校进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在教学中渗透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办学方向,提升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让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处于主要的地位。民族不同,所涉及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等也会千差万别,因此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多少会有他们各自民族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尽管如此,为了预防和抵制少数民族大学生被不良的社会思想所干扰,少数民族的高校必须坚定不移的对大学生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加强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培育他们“五个认同”的牢固意识,为日后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事关民族团结稳定
国家要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稳定,只有民族安稳,国家统一,才能更快的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迈进。国家领导人在关于民族问题的会议上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的民族工作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其中包括历史条件方面、经济发展方面、发展政策方面、民族关系方面和国家安全方面等“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要解决这些民族问题,首先从像大学生这种具有高素质民族群众的典型代表着手,由于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思想道德和人生观、价值观都比较符合新时代下的要求,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影响一大批普通民族群众。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工作对促进民族团结稳定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事关学生的个人成长
理想信念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的人生才有方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其实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理想信念,要坚定不移的跟党走,以党的意志和方向作为自己的意志和方向。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维的关键时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科学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时有正确的观点,并且能够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和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校园中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理想信念,这两者都是学生自身成长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一)优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教学主体的引导作用
任何一个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意识形态教育的教学主体都是教师,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培养教师的启发式教育理念。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只不过是术业有专攻而已,因为专业,所以才能从专业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进行科学正确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必须从教师团队抓起,培养一支优秀且专业的教师队伍,能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和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较好的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能利用专业技能为学生构建完整客观的知识体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能很好地开展意识形态安全的教学工作。另外在国家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国家需要的是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全能型人才,教师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组织日常活动以及日常行为规范中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少数民族的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进行教学活动。
(二)强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体能动作用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体,调动他们学习的能动性,使他们主动地关注一些和意识形态相关的事件,这对促进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一些实践教育活动中,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尽量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效果。
(三)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新途径
在当下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工作已经不能僅仅局限于校内教学的传统模式,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化少数民族高校的校园媒体,打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倡导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抵制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少数民族高校能够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工作。如,利用校园广播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党的理念方针、最新的会议精神等,宣传一些与之相关的时政热点,利用互联网,打造网络交流平台等,引发学生对热点事件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
(四)健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保障体系
任何一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缺少不了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和对后续工作的保障机制,为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更具效能,很多方面都需要建立保障体系,如果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这导致教育工作者都是在一种闲散的状态下进行教学,工作没有规范性和积极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展开是没有很好的效果的。首先高校在选拔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方面的人才时,要以多种形式的考核,选拔出综合素质高、知识水平高、工作能力高的“三高型”人才,并且需要优化队伍的结构与功能,完善管理机制,为少数民族高校提供一支优秀的教育。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利用家庭教育和长辈指导实现家校联合教育,增强教育效果。最后就是获得相关部门的教育支持,从而有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资金。
综上所述,体现出少数民族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国家政治安全、民族团结稳定和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面对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从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能动性、教学方法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综合考虑,找到适合少数民族高校具体情况和学生性格特征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我国少数民族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弘扬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名称: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0JDSZ3056研究成果。]
(哈尔滨商业大学)
通常上来说,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观念、观点、思想、价值观,会随着社会存在发生一定的变化,它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以及包括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的。意识形态安全则是要保证人民群众对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出极大的认同感,因此而设立的一项教育活动。随着国家对基层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日渐重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成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和国家安全问题工作的重中之重。
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性不强,一般也只是开展相关方面的主题教育活动或者是讲座,而活动和讲座讲解的内容有限,学生无法系统化的、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意识形态内涵、重要性,存在认知和理解上的偏差,影响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是所开展的意识形态相关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学生的参与性不高。一般局限于简单的理论宣传,在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且学生自主研讨的时候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理解偏差。主题活动的开展也只局限于当时的活动,缺乏后续的深入和动力,缺乏对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的结果的考核和评价,无法全面的发挥活动的价值。
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事关国家政治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多次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地位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国大力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国家的高校进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在教学中渗透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办学方向,提升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让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处于主要的地位。民族不同,所涉及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等也会千差万别,因此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多少会有他们各自民族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尽管如此,为了预防和抵制少数民族大学生被不良的社会思想所干扰,少数民族的高校必须坚定不移的对大学生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加强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培育他们“五个认同”的牢固意识,为日后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事关民族团结稳定
国家要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稳定,只有民族安稳,国家统一,才能更快的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迈进。国家领导人在关于民族问题的会议上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的民族工作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其中包括历史条件方面、经济发展方面、发展政策方面、民族关系方面和国家安全方面等“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要解决这些民族问题,首先从像大学生这种具有高素质民族群众的典型代表着手,由于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思想道德和人生观、价值观都比较符合新时代下的要求,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影响一大批普通民族群众。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工作对促进民族团结稳定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事关学生的个人成长
理想信念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的人生才有方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其实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理想信念,要坚定不移的跟党走,以党的意志和方向作为自己的意志和方向。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维的关键时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科学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时有正确的观点,并且能够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和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校园中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理想信念,这两者都是学生自身成长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教学主体的引导作用
任何一个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意识形态教育的教学主体都是教师,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培养教师的启发式教育理念。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只不过是术业有专攻而已,因为专业,所以才能从专业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进行科学正确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必须从教师团队抓起,培养一支优秀且专业的教师队伍,能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和科学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较好的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能利用专业技能为学生构建完整客观的知识体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能很好地开展意识形态安全的教学工作。另外在国家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国家需要的是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全能型人才,教师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组织日常活动以及日常行为规范中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少数民族的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进行教学活动。
(二)强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体能动作用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体,调动他们学习的能动性,使他们主动地关注一些和意识形态相关的事件,这对促进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一些实践教育活动中,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尽量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效果。
(三)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新途径
在当下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工作已经不能僅仅局限于校内教学的传统模式,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优化少数民族高校的校园媒体,打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倡导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抵制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少数民族高校能够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工作。如,利用校园广播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党的理念方针、最新的会议精神等,宣传一些与之相关的时政热点,利用互联网,打造网络交流平台等,引发学生对热点事件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
(四)健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保障体系
任何一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缺少不了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和对后续工作的保障机制,为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更具效能,很多方面都需要建立保障体系,如果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这导致教育工作者都是在一种闲散的状态下进行教学,工作没有规范性和积极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展开是没有很好的效果的。首先高校在选拔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方面的人才时,要以多种形式的考核,选拔出综合素质高、知识水平高、工作能力高的“三高型”人才,并且需要优化队伍的结构与功能,完善管理机制,为少数民族高校提供一支优秀的教育。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利用家庭教育和长辈指导实现家校联合教育,增强教育效果。最后就是获得相关部门的教育支持,从而有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资金。
综上所述,体现出少数民族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国家政治安全、民族团结稳定和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面对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从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能动性、教学方法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综合考虑,找到适合少数民族高校具体情况和学生性格特征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我国少数民族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弘扬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项目名称: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0JDSZ3056研究成果。]
(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