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21年1月11日晚举行的2020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获得这份殊荣的重庆维和女警廖洁却没有出现在舞台上。颁奖时刻,她仍在南苏丹朱巴战区执行维和任务。
现场,主持人通过视频连线廖洁——只见视频中的她英姿飒爽、眼神坚定,胸前那一抹红格外引人注目。她说:“家乡人民授予我这个荣誉,于我而言不仅意味着光荣,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作为中国维和警察,我将不辱使命,为和平勇毅前行。”
主动延期半年
虽然重庆早已迎来寒潮,但在南苏丹,酷热的旱季才刚刚到来。
“2019年12月刚到这里的时候,我一度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初到任务区,廖洁和另外3名维和女警挤在一个狭小的集装箱里,酷热的太阳把集装箱烤得火辣辣的,并且危险重重,每天“枕着枪声入睡”。
由于水土不服,抵达任务区的第三天,廖洁开始发烧咳嗽,接着起疱疹,全身痒痛。
“整整一个月,晚上我都咳得难以入眠。”廖洁的语气带着几分苦涩,“那个时候才知道家乡和家人的好,但我不敢跟家里讲,更不敢跟父母视频聊天,怕他们看到了会担心。”
除了炎热的气候,这里的生活条件也是艰苦的——几乎没有蔬菜,一天只能凑合着吃两顿饭,连方便面都是奢侈品。
尽管如此,廖洁并没有退缩,而是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我现在只想要一瓶防晒霜、一双运动鞋。”这个重庆姑娘爽朗地说,“刚来时,我想着东西多了麻烦,就没有带多少东西。”
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他们困在了这里。
最初的几个月,廖洁只有两件贴身衣物。由于长期换着穿,衣服很快就被穿破了。
同事开玩笑地说:“你只有这两件衣服吗?”
廖洁很无奈:“我确实只有这两件衣服,不仅如此,我现在鞋底也快被磨平了,连鞋都快没有了。”
即使想买一双新运动鞋的愿望都难以实现,但当一年维和任务期满时,廖洁还是主动提出了延期。
和自己小小的愿望相比,廖洁想得更深远。维和警察的职责从最初的监督停火,后来逐渐发展到巡逻、报告,以及对当地警察能力建设提供支持。处于动荡和暴乱之中的南苏丹,迫切需要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秩序。
作为维和警察中的一员,廖洁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推进这个进程:“好多事情已经上手了。我准备再延期半年,为下一批维和警察的到来作准备。”
把中国防疫经验推广到南苏丹
外国同事亲切地称廖洁为“Shiny”(闪着光)。他们谈起她时,常常会说这样两句英文——“She is so shiny”(她多么闪亮),“She is amazing”(她真了不起)。
荣誉和责任感支撑着廖洁,她现在是南苏丹朱巴战区后勤管理官。
刚到后勤岗位,廖洁就发现战区后勤管理不规范。
白天处理、协调各种纷繁琐碎的事情,询问、掌握各方需求;晚上留在办公室整理台账,清理资产和文件……功夫不负有心人,廖洁在短时间内就改变了朱巴战区后勤管理混乱的问题,得到任务区内部考评部门的高度评价,他们赞扬中国警察真正将维和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廖洁时刻关注国内抗疫情况和国际形势。
2020年3月15日,廖洁提前谋划,和同事编写了朱巴战区防疫计划。
该计划借鉴并提炼了中国公安机关在防疫期间的优秀做法,比如采取弹性工作制度、居家办公,要求所有警察在工作中必须佩戴口罩等。
计划被上报至上级部门,得到肯定并在整个任务区被推广。
与此同时,廖洁还结合自身后勤岗位职责提前谋划,提早为朱巴战区申请了大量口罩、手套备用。由于抗疫工作出色,她被任命为朱巴战区新冠病毒防范工作事务官,负责保障整个战区抗疫工作的防护、统计、隔离及协调工作,站在了南苏丹新冠肺炎疫情抗疫第一线。
制定朱巴战区疫情统计上报制度、车辆和办公场地定期消毒制度,对当地军警和战区警察进行抗疫培训,编写防疫指南,向居民普及防疫知识,廖洁真正做到了把中国防疫经验推广到南苏丹。
成就不凡人生
2020年2月,当地政府军和反对派签署了协议。
当时正处于转换期,除了防疫和后勤管理,廖洁还多了一项重要工作——守卫难民营,帮其和平过渡交接给当地政府。
4个月后,难民营发生暴乱。“从那时起,冷枪不断。”廖洁回忆道。
有一天,隔壁的印度警察正在宿舍里,一发子弹就朝着宿舍打过来。
“还好当时我在办公室。”想起这件事,廖洁仍然心有余悸。
有时,难民们会故意针对联合国人员,向车辆扔石头。而每当冲突发生时,防暴队或者军队武装力量就会前来处理。
“作为后勤部门,我们会配合行动部门,与难民营或者当地武装力量谈判,促成缓和关系。”廖洁坦言,街上都是荷枪实弹的武装军队,“每次出门,我都感觉自己像一个移动的靶子”。
一天深夜,廖洁临时接到任務,和行动部门负责人一起调查一辆可疑车辆。
穿好防弹衣、戴上头盔,一行人进入当地武装力量的领地。
由于是深夜,看不清人影,廖洁听到“啪啪”几声枪响,对方几个武装警察冲了出来,“当时他们用AK47自动步枪对着我们,一时之间僵持不下,我们只好暂时退了出来”。
尽管心中有些害怕,但廖洁还是镇定下来,配合行动部门负责人,与对方指挥官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
“平时,我们与对方指挥官的关系还不错,但到了这个时候,就有很多复杂的关系要考量。”廖洁说,南苏丹地区的各种武装力量此消彼长,只有充分了解情况,从中协调与制衡,才能良好地处理事态。
一年多来,廖洁先后参与维和行动50余次,提出战区难民营工作防护计划,得到战区通报表彰;在联合国考核中,获得任务区仅有百分之二维和警察才能得到的“非常优秀”评价。
“南苏丹‘盛产’美丽的傍晚。”廖洁给记者发来一张照片,火红的晚霞染透了天空,辽阔的天穹下,维和警察的执勤车安静地停放在这片土地上。地面裸露的沙石还残留着战火的痕迹,一批又一批维和警察来到这里,在和平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一致认可。
“我们在朱巴战区执行的一些任务,对当地警察处理群体性事件和一些能力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和借鉴。这是中国维和警察对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廖洁说。
现场,主持人通过视频连线廖洁——只见视频中的她英姿飒爽、眼神坚定,胸前那一抹红格外引人注目。她说:“家乡人民授予我这个荣誉,于我而言不仅意味着光荣,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作为中国维和警察,我将不辱使命,为和平勇毅前行。”
主动延期半年
虽然重庆早已迎来寒潮,但在南苏丹,酷热的旱季才刚刚到来。
“2019年12月刚到这里的时候,我一度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初到任务区,廖洁和另外3名维和女警挤在一个狭小的集装箱里,酷热的太阳把集装箱烤得火辣辣的,并且危险重重,每天“枕着枪声入睡”。
由于水土不服,抵达任务区的第三天,廖洁开始发烧咳嗽,接着起疱疹,全身痒痛。
“整整一个月,晚上我都咳得难以入眠。”廖洁的语气带着几分苦涩,“那个时候才知道家乡和家人的好,但我不敢跟家里讲,更不敢跟父母视频聊天,怕他们看到了会担心。”
除了炎热的气候,这里的生活条件也是艰苦的——几乎没有蔬菜,一天只能凑合着吃两顿饭,连方便面都是奢侈品。
尽管如此,廖洁并没有退缩,而是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我现在只想要一瓶防晒霜、一双运动鞋。”这个重庆姑娘爽朗地说,“刚来时,我想着东西多了麻烦,就没有带多少东西。”
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他们困在了这里。
最初的几个月,廖洁只有两件贴身衣物。由于长期换着穿,衣服很快就被穿破了。
同事开玩笑地说:“你只有这两件衣服吗?”
廖洁很无奈:“我确实只有这两件衣服,不仅如此,我现在鞋底也快被磨平了,连鞋都快没有了。”
即使想买一双新运动鞋的愿望都难以实现,但当一年维和任务期满时,廖洁还是主动提出了延期。
和自己小小的愿望相比,廖洁想得更深远。维和警察的职责从最初的监督停火,后来逐渐发展到巡逻、报告,以及对当地警察能力建设提供支持。处于动荡和暴乱之中的南苏丹,迫切需要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秩序。
作为维和警察中的一员,廖洁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推进这个进程:“好多事情已经上手了。我准备再延期半年,为下一批维和警察的到来作准备。”
把中国防疫经验推广到南苏丹
外国同事亲切地称廖洁为“Shiny”(闪着光)。他们谈起她时,常常会说这样两句英文——“She is so shiny”(她多么闪亮),“She is amazing”(她真了不起)。
荣誉和责任感支撑着廖洁,她现在是南苏丹朱巴战区后勤管理官。
刚到后勤岗位,廖洁就发现战区后勤管理不规范。
白天处理、协调各种纷繁琐碎的事情,询问、掌握各方需求;晚上留在办公室整理台账,清理资产和文件……功夫不负有心人,廖洁在短时间内就改变了朱巴战区后勤管理混乱的问题,得到任务区内部考评部门的高度评价,他们赞扬中国警察真正将维和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廖洁时刻关注国内抗疫情况和国际形势。
2020年3月15日,廖洁提前谋划,和同事编写了朱巴战区防疫计划。
该计划借鉴并提炼了中国公安机关在防疫期间的优秀做法,比如采取弹性工作制度、居家办公,要求所有警察在工作中必须佩戴口罩等。
计划被上报至上级部门,得到肯定并在整个任务区被推广。
与此同时,廖洁还结合自身后勤岗位职责提前谋划,提早为朱巴战区申请了大量口罩、手套备用。由于抗疫工作出色,她被任命为朱巴战区新冠病毒防范工作事务官,负责保障整个战区抗疫工作的防护、统计、隔离及协调工作,站在了南苏丹新冠肺炎疫情抗疫第一线。
制定朱巴战区疫情统计上报制度、车辆和办公场地定期消毒制度,对当地军警和战区警察进行抗疫培训,编写防疫指南,向居民普及防疫知识,廖洁真正做到了把中国防疫经验推广到南苏丹。
成就不凡人生
2020年2月,当地政府军和反对派签署了协议。
当时正处于转换期,除了防疫和后勤管理,廖洁还多了一项重要工作——守卫难民营,帮其和平过渡交接给当地政府。
4个月后,难民营发生暴乱。“从那时起,冷枪不断。”廖洁回忆道。
有一天,隔壁的印度警察正在宿舍里,一发子弹就朝着宿舍打过来。
“还好当时我在办公室。”想起这件事,廖洁仍然心有余悸。
有时,难民们会故意针对联合国人员,向车辆扔石头。而每当冲突发生时,防暴队或者军队武装力量就会前来处理。
“作为后勤部门,我们会配合行动部门,与难民营或者当地武装力量谈判,促成缓和关系。”廖洁坦言,街上都是荷枪实弹的武装军队,“每次出门,我都感觉自己像一个移动的靶子”。
一天深夜,廖洁临时接到任務,和行动部门负责人一起调查一辆可疑车辆。
穿好防弹衣、戴上头盔,一行人进入当地武装力量的领地。
由于是深夜,看不清人影,廖洁听到“啪啪”几声枪响,对方几个武装警察冲了出来,“当时他们用AK47自动步枪对着我们,一时之间僵持不下,我们只好暂时退了出来”。
尽管心中有些害怕,但廖洁还是镇定下来,配合行动部门负责人,与对方指挥官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
“平时,我们与对方指挥官的关系还不错,但到了这个时候,就有很多复杂的关系要考量。”廖洁说,南苏丹地区的各种武装力量此消彼长,只有充分了解情况,从中协调与制衡,才能良好地处理事态。
一年多来,廖洁先后参与维和行动50余次,提出战区难民营工作防护计划,得到战区通报表彰;在联合国考核中,获得任务区仅有百分之二维和警察才能得到的“非常优秀”评价。
“南苏丹‘盛产’美丽的傍晚。”廖洁给记者发来一张照片,火红的晚霞染透了天空,辽阔的天穹下,维和警察的执勤车安静地停放在这片土地上。地面裸露的沙石还残留着战火的痕迹,一批又一批维和警察来到这里,在和平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一致认可。
“我们在朱巴战区执行的一些任务,对当地警察处理群体性事件和一些能力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和借鉴。这是中国维和警察对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廖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