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中粤军将士的孟塘突围战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沧桑,流年似水,转眼间,大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有些历史事件和凝聚了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战例却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应忘却的……孟塘,是南京东郊20多公里外的一个山村,因以前村里两山丘间有一口大水塘而得名。它位于京杭国道(建成于1929年)江宁县汤山镇与坟头村之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孟塘一带树林繁茂的山野间还散布着许多荒坟野冢。
  据当地老年村民们回忆:这儿埋葬着成百上千在抗战初期惨烈的南京保卫战中,为突破侵华日军围堵而浴血冲杀,为国捐躯的国民党第六十六军、八十三军将士。其中就有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师长罗策群。这些能征善战的广东籍健儿,以年轻宝贵的生命夺取了孟塘突围之战的胜利。他们亦是南京保卫战中惟一一支幸存而保存建制的部队。
  抗战胜利后,南京光复。1947年秋到南京参加行宪国大的粤籍将领薛岳、张发奎、余汉谋等自发地乘车前往孟塘村,祭扫先烈。薛岳等对叶肇、邓龙光二位军长临危不乱,率领部队成功地冲出日军包围圈的战绩给予很高评价,认为他们维护了自1932年蔡廷锴、蒋光鼐等将军指挥十九路军,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重创日本侵略军之后取得的荣誉。
  
  (一)
  
  1937年12月9日,南京守城军总司令唐生智断然拒绝了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送达的敦促华军投降的“最后通牒”。日军下达总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全面打响。日寇以几十架飞机接连轰炸南京城内及城郭附近的军事要点,炮火弥天。
  当时,堪称国民党精锐的教导总队据守孝陵卫紫金山一线,全副德式装备,官兵均戴钢盔的七十一军八十七师、八十八师据守城东光华门至雨花台、中华门几公里复廊阵地。宋希濂指挥的第三十六师则作为总预备队据守城北挹江门、狮子山一线。此外宪兵部队3个团也参加了保卫战,因缺乏重武器,战斗力大受限制。打得最激烈的当是雨花台和光华门两地的战斗,守军几次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但因守城军及在城外围作战的军队大多数是从淞沪战场撤下来的,连月累日征战,得不到休整和补给,战斗力受到影响。其中,第八十三军军长邓龙光已指挥损失严重的部队在句容至汤山、麒麟门一线,且战且退。至10日中午,部队被日军十八师团一个前锋联队分隔开。约千余官兵退入中山门,继续作战;另一半部队则在沧波门一带山林间聚集,以便再战。在参战各师旅中,八十三军官兵保持高昂的士气,军官几乎没有脱离部队的。
  邓龙光,1896年生于广东,原为广东高州中学学生,后来投笔从戎,参加东征和北伐,战斗在革命前线。后在广东黄埔陆军小学第六期、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1923年起任粤军第三师六旅十一团中校团副、上校团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一师副师长、师长,第十二师师长、独立第四师、第九师师长。1936年1月被授予陆军中将,任第四军副军长兼一五六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八十三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11月退往南京,又投入南京保卫战。
  南京三面环山,一面临长江,自古被兵家认为是易攻难守之地。激战打到12日,日军5个师团加伪满于芷山旅分五路攻城。守城军各自为战,形势已岌岌可危。其时,已从前线撤进城内准备开展巷战的六十六军,在军长叶肇的指挥下紧急地从通济门、大中桥、内桥等阵地撤出,集中后组成4人一排的队伍,沿着半成废墟,烟火弥漫的太平路向城东太平门方向急行军,目的是迎着日军主力压过来的方向进行穿插突围。叶肇敢于如此大胆的决策,说明他很懂军事作战策略,已很沉着果断了。
  叶肇,广东新兴人,生于1892年,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久历军伍,为粤军将领之一。1937年8月,叶肇升任第十九集团军第六十六军军长,兼第二十三军团军团长。在淞沪大战中他率部配合兄弟部队浴血奋战,屡挫日军进攻。经大场、嘉定转战苏州太仓,粤军官兵坚忍不拔、顽强勇敢的军事素质尽得体现。
  六十六军抵城东小营中央军校门口时,与先期退进城的邓龙光的八十三军部分官兵会合。指挥这支部队的是一五九师师长罗策群。他告诉叶肇:尚有一五九师3000多官兵已被总司令部调往光华门、武定门一线,支援守军抗击已攻至城外的日军,已撤不下来,且已失去联络了。形势明摆着城破在即,大家的心头都很沉重,当下,这两支部队列成长队开往太平门。当时据守富贵山太平门岗子村一线的八十七师五二一团团长陈颐鼎看见这支匆匆开出城的部队很是吃惊。他跑上前,向骑在战马上的叶肇将军行了个军礼,问他们怎么迎着日军进攻的方向行进?叶肇觉得不太好回答,况且他如据实告知他们两个军是选择冒险突围,可能会令陈颐鼎部官兵军心动摇,便含糊的说是执行作战任务,擦肩而过。这支部队出城后沿紫金山下的公路急行军,其间两次遇到日机空袭,造成些人员死伤。叶肇不忍丢弃几十名伤兵,命官兵们以简易担架抬起,行走在队伍中段。
  这时,徐源泉指挥的第十军团几个师好几万人马已弃守江边重镇龙潭和栖霞山,沿着宁镇公路撤往南京城方向。很显然,他们陷于慌乱之中,简直溃不成军。而日军的一个师团得以在装甲车和坦克的掩护下正席卷而来,距徐源泉部溃军不足5公里。叶肇、罗策群两位将军也顾不上给友军鼓劲,率部经尧化门向汤山方向穿插,目标只有一个:突出日军包围,在绝境中求生存。在东流村附近,他们终于见到尚保持较完整的战斗序列,拥有几十挺轻重机枪和2门迫击炮连的邓龙光部(主要是一五七师),大家都很激动。稍作休整,吃了午饭,两个军共7000多名官兵又扛着枪,挎着子弹带,背着背包和干粮、水壶,列队出发。
  
  (二)
  
  夜色正降临,天已渐渐暗下来,南京城内外枪炮声震耳,到处可见熊熊火光。那是凶恶野蛮的日寇持战胜之威势,在烧杀掳掠。
  鉴于龙潭、栖霞山两处军事要地(沪宁铁路就从这儿穿过,经尧化门、兴卫村、和平门抵达下关火车站),已全被日军大部队控制,而沦入敌手的重镇汤山(这儿有国民党政要们的多处温泉别墅和中央炮校等驻军单位)已集结了大批日军。邓、叶两位军长决定:选择在汤山和坟头村之间的孟塘突围,翻越延绵数十里的青龙山,前往句容县的山区。经努力,找到两名东流村中年村民当向导。部队连夜出发,抄山林间小路向东南方向进发。
  时值隆冬,寒风凛冽,黑幽幽的天空又飘起夹雪珠的细雨,山野间狗吠声此起彼伏,部队经孔山和射鸟山(历史上相传这儿发生过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的羊肠小道和山谷小路行至桦树村。这一古老的山村在白天已惨遭日军洗劫,房屋、古寺均遭焚毁,村口、村内到处是被屠杀村民的尸体,以妇孺老人居多。突围部队又翻过几座山丘,抵达湖山,向导说再朝西南方向走两三公里就可到达孟塘了。孟塘紧傍着京杭国道,日军已派重兵封锁了蜿蜒于山野间的国道,以阻止中国军队突围逃出。国道上远远近近停着几百辆军卡车、炮车和装甲车、坦克,每隔一二百米就燃着火堆,且有装甲车和坦克对开巡弋。
  叶肇、邓龙光、罗策群等指挥官都明白,接下来势必有一场恶战。眼下已是深夜,天黑幽幽的,伸手不见五指,他们已严禁官兵们点火吸烟,以防暴露目标。如果选择深夜里突围,固然在夜幕掩蔽下可减少死伤,但向导实在不敢再带路了,也拒绝收下指挥官赠送的一包银洋,匆匆告辞,消失在山道上。而叶肇、邓龙光、罗策群等将领又都不熟悉这一带地形和道路。经反复研究,他们一致决定再等等,到次日凌晨天麻麻亮就冲过国道,再经孟塘村中的小路脱离险境。罗策群师长自告奋勇,表示愿率一五九师部官兵担任先锋,杀出一条血路。
  在极端惊恐和焦虑不安的几小时等待中,他们等到凌晨。邓龙光一声令下,一五九师近2000多官兵从隐蔽的山沟树丛一跃而出,在迫击炮和机枪火力掩护下分两路猛扑向国道。日军很快就组织猛烈反击,装甲车和坦克一齐开火,形成交叉火力。突围部队伤亡惨重,不停有人中弹栽倒。罗策群师长头部、胸部都中弹,壮烈牺牲。他的卫兵匍匐上前欲抬回其遗体,但又遭到日军的集中扫射,非死即伤,令叶、邓两位将军和官兵们甚为悲愤,却又无可奈何。打了一会儿,大约只有不到900名官兵冲入孟塘村,但很快又遭到预先埋伏在两座山岗上的日军机枪、步枪交叉射击,死伤过半。一些官兵进退失据,有的慌不择路,陷入路边大水塘里,又成为日军士兵射击的靶子。
  显然,突围之战才展开就遭遇到重挫,而这一失利几乎超出了叶、邓两位军长的预料!原来,日酋冈村宁次早在20年代中期就被盘踞苏、浙、皖诸省的军阀,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聘为首席军事顾问,为其训练陆军,编写作战方略,出力颇多。冈村宁次是以充当在华军事间谍起家的。尤其是他充当孙传芳顾问后,暗中仍搞情报活动,利用休假日,他和助手们走遍了南京四周百余里地方,秘密地为日本帝国陆军大本营情报部绘制了多幅地图,连炮台、要塞、兵营,乃至每一处池塘、山岗、寺宇、道路以及长江港口的水深都作了精密标注。这些军用地图在10年后的日本侵华战争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37年12月3日,日军总司令部就在龙潭长江边至汤山、京杭国道、江宁镇、大胜关,预先划定两道包围圈。12月13日,日军第六师团、第九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八师团等5个师团10万大军先后攻入南京,立即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大屠杀,成千上万的市民和已被迫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惨遭杀戮。在京杭国道汤山孟塘段封锁粤军将士退路的是中岛今朝吾中将指挥的第十六师团冢田联队。联队长冢田大佐预先就按松井石根大将、参谋长朝香宫中将的指示,在国道上几处险隘加派伏兵。孟塘两山岗上的日军1个大队就利用有利地形,给突围部队以重创。叶肇和邓龙光都明白: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已没有任何退路,只有继续冲杀,突出包围。他们集中了全军尚存的20多门迫击炮,向孟塘段国道和两山岗上的日军阵地轰击,紧接着又以梯队编组发起又一波冲杀。
  这一回,官兵们抱定绝境中求生的决心,如下山猛虎般扑过去。小号手们吹起冲锋号,年轻壮实的士兵背着伤病员,在战友们掩护下,拼命朝前冲,已换上士兵棉军衣的邓龙光手持短枪,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他和久经战场的部下兄弟们无比勇猛,发出野性的呐喊。不停有人中弹倒下,但没一个人停下脚步。这一次突围的2000多名官兵中有近一半人成功地脱离了险境。邓龙光按预先的部署,先安排大多数官兵向南撤退,又调集了十几挺轻重机枪分成2组,一组向国道上的日军开火,另一组则向两座山岗上的日军射击,以掩护后面的部队继续突围。
  国道另一边,叶肇命令炮手们弃下已快打完炮弹的迫击炮,拿起枪支和用于白刃战的砍刀,分成3队,在他带领下冲向京杭国道,一个劲地朝前冲。国道上已有日军2辆装甲车被突围部队的迫击炮和榴弹击中,冒起浓烟和火苗。从汤山方向赶来支援的大队日军边开火边奔跑,目的就是堵住突破口,以全歼这支突围部队,留下来担任掩护的几百名六十六军官兵齐向日军开火,无一人离开阵地,正是他们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为突围部队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他们一直打到弹尽,为国捐躯。叶肇带领残余的1000多名官兵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冲过孟塘村,脱离了被围歼的命运……
  
  (三)
  
  据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南京保卫战》一书统计,那次悲壮的孟塘突围之战空前惨烈,六十六军、八十三军两个军仅有2900多名将士冲出绝地。此后在邓龙光、叶肇两军长带领下,重又投入抗日战场。
  汤山的解放军炮兵学院退休教授费仲兴,经数年民间实地调查而写就的《孟塘惨案调查》一书于2006年在南京出版,这本书中主要记载了1937年12月里发生在汤山孟塘地区的侵华日军制造的大屠杀惨案。几天里,孟塘村等3个村落的2400多男女村民绝大部分惨遭屠戮,幼儿、老人几无幸免。
  幸存的老年村民在接受费仲兴教授采访时,均认为这一大惨案当与日寇十六师团怀疑有当地村民为突围的中国军队提供带路等帮助有关,是出于兽性的野蛮报复。老人们还在口述中回忆了突围之战的惨烈经过,基本上还原了那一段长期鲜为人知的历史。文
其他文献
刚获得ISO 9001国际质量认证的北京市鼎云超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云牌”塑性体(APP)桥面专用防水材料日前通过国家建筑 Just won the ISO 9001 international qu
外国品牌不断取代中国民族品牌的现象正在引起我国政府、企业家、管理者及广大消费者的注意。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创造、保护、提高民族品牌及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问题。 民族
“座山雕”的原型是张乐山,生于晚清末年。早年由其兄长带入东北以伐木为生,后来加入土匪,因其心狠手辣并身怀绝技,被推为匪首,常年为祸一方。  1947年,黑龙江省海林镇农会主席贾润福收到一封信,限他三天之内往胡家窝棚向座山雕匪帮送20件棉衣、10袋白面,否则要他脑袋。这下,狡猾的座山雕暴露了行迹。我牡丹江军区早想消灭这帮顽匪,于是派出杨子荣率领化装成土匪的战士侦查进剿。  杨子荣的小分队装扮成被击溃
天冷啦,你驾车经过一天的劳作,晚上收车入库时,可别忘了给机车放水,否则低温有可能将你的机车发动机机体冻裂,损失可大啦。而冬季给机动车发动机放水,这看起来很简单的操作,
QY40液压汽车起重机是由大连工学院、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北京起重机器厂和我厂联合设计,并由我厂试制成功的新产品。它适用于大型基建工程、工厂、矿山、港口、车站等场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工业、农业、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木材。但是,我国森林资源并不丰富,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除了逐步扩大森林资源
2014年6月10日上午9时许,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跟往常一样,校园里书声琅琅。离下课时间还有10分钟,在六(3)班的教室里,语文老师秦开美刚给同学们讲完明朝名臣于谦的《石灰吟》,诗里有一名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她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工整娟秀的字:“要学石灰,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秦老师今年42岁,在这所学校工作18年了。  就在此时,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幽灵般的身影在无人留意
工程简况 这个工程是上海新建体育馆的比赛馆,该馆的屋盖结构是圆形三向网架,有挑檐,平面直径124.6米,覆盖面积为12,252平方米。网架由36根柱子支承,节点是采用摇摆支座。
建筑材料:大力发展可降低环境负荷和有益健康的生态建筑材料技术和产品,以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深加工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优
绿丹兰集团的名牌战略源于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 引进名牌 白手起家创造名牌产品,特别是国际名牌绝非易事。要以名牌产品占领市场,引进名牌成为现实的选择。经反复分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