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民间价值谱系

来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大致可以由三个价值谱系构成: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民间文化。经晚清洋务运动的器物革命、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政治革命、五四运动的思想革命,使以个体感性生命为价值本位的商业经济的社会模式,终于开始取代了以群体伦理为价值本位的农耕经济的社会模式。以个体感性生命为价值本位的民间价值谱系,最终则在五四时代,与从英美而来的以个体感性生命为价值本位的商业文明,做到了无缝对接。国势的强盛,呼唤着中华民族以新的文化姿态面对世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时代之声应运而生。但如何使古代的传统中国的价值资源,成
其他文献
与“以禅喻诗”等类似,“以食喻诗”亦为中国古典诗学的一种重要批评策略。历代运用“以食喻诗”的学者不计其数,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批评的传统,其中苏轼和袁枚堪称集大成
“非改编系”潮州歌册专指从潮州歌册中析出的一种次级文类,它以潮州府为主要叙事地点,一种改编自潮州民间故事、潮州地方史,另一种则由作者自己构思编写。目前可查共有10部,
《秦梦记》主要是描述梦境中的"我"因没有遭逢明君圣主而郁郁不得志的经历,写的是秦国梦,也是秦地梦,是秦国梦与秦地梦的叠加,是梦幻与现实的相互映照,是作者为官长安终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