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能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形象化、多样化和直观化,有助于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知识是自主的构建过程,被动的接受而获得的知识只能停留在认识的表面,无法转化为技能.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来配合教师的讲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形象,符合了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同时,在多媒体展示中配以适当的问题来作为引导,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其注意力,提高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图形的平移”时,对于平移的概念学生生活中有所认识,但需要将其转换为理性概念认知时,相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就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形成生活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过渡?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取得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幻灯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图画(如帆船在河流中移动),利用“复制”功能进行“图片复制”,随着实物的移动而利用复制图片进行位置标示,学生对整个移动过程看得清晰.教师提出问题:什么移动了?是如何移动的?移动后图形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平移的概念和平移的特征.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了解,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课堂,能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情境中形成知识的构建,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知识向技能的过渡打下基础.特别是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的道理.
二、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重难点的解决预示着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影响着技能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的一大任务.
传统教学虽然也注重对这一任务的关注,但碍于方法的单一和模式的传统,很难达到化解难点、掌握重点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将教学重点进行形象化展示,让难点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下得到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时,教学难点之一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如何解决这一难点?若以传统方式来进行,让学生自己通过画图观察来得出结论,其中最容易碰到的问题就是学生作图后,因作图不标准而造成三点不相交,学生对自己的结论感到怀疑.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几何画板功能,教师首先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利用菜单命令依次画出三条角平分线.学生或许还会产生疑惑,认为是个别现象,教师可再次画出同样的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依旧交于一点.此时,教师再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来改变三角形的大小,让学生进行观察,结论显而易见.
此外,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形成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教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来看,出现了完全抛弃传统教学和以多媒体独尊的现象.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应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传统教学模式也并非一无是处.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人——人交互,而多媒体教学中,更多倾向于人——机交互,但课堂失去情感这一主线,自然显得了无生机,何谈效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应用多媒体的同时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在人——机交互的基础上以人——人交互来促进课堂的生动性和情感性.
2.应突出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
在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开始便是图片的展示,接着是动画的演示,然后是学生的“合作”,最后是电脑显示的“总结”.表面上看整个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实质上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演示员”,而学生成了“观众”,课堂教学成了“电影院”.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而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手段,以活动为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才有可能,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
总之,认识多媒体的作用才能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笔者相信,在新的技术应用下,数学课堂教学将迎来更好的明天.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知识是自主的构建过程,被动的接受而获得的知识只能停留在认识的表面,无法转化为技能.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来配合教师的讲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形象,符合了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同时,在多媒体展示中配以适当的问题来作为引导,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其注意力,提高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图形的平移”时,对于平移的概念学生生活中有所认识,但需要将其转换为理性概念认知时,相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就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形成生活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过渡?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取得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幻灯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图画(如帆船在河流中移动),利用“复制”功能进行“图片复制”,随着实物的移动而利用复制图片进行位置标示,学生对整个移动过程看得清晰.教师提出问题:什么移动了?是如何移动的?移动后图形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平移的概念和平移的特征.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了解,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课堂,能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情境中形成知识的构建,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知识向技能的过渡打下基础.特别是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的道理.
二、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重难点的解决预示着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影响着技能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的一大任务.
传统教学虽然也注重对这一任务的关注,但碍于方法的单一和模式的传统,很难达到化解难点、掌握重点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将教学重点进行形象化展示,让难点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下得到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时,教学难点之一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如何解决这一难点?若以传统方式来进行,让学生自己通过画图观察来得出结论,其中最容易碰到的问题就是学生作图后,因作图不标准而造成三点不相交,学生对自己的结论感到怀疑.而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几何画板功能,教师首先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利用菜单命令依次画出三条角平分线.学生或许还会产生疑惑,认为是个别现象,教师可再次画出同样的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依旧交于一点.此时,教师再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来改变三角形的大小,让学生进行观察,结论显而易见.
此外,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形成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教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来看,出现了完全抛弃传统教学和以多媒体独尊的现象.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应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传统教学模式也并非一无是处.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人——人交互,而多媒体教学中,更多倾向于人——机交互,但课堂失去情感这一主线,自然显得了无生机,何谈效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应用多媒体的同时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在人——机交互的基础上以人——人交互来促进课堂的生动性和情感性.
2.应突出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
在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开始便是图片的展示,接着是动画的演示,然后是学生的“合作”,最后是电脑显示的“总结”.表面上看整个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实质上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演示员”,而学生成了“观众”,课堂教学成了“电影院”.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而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手段,以活动为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才有可能,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
总之,认识多媒体的作用才能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笔者相信,在新的技术应用下,数学课堂教学将迎来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