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本刊对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就《意见》发布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专访,尤其是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背景与过程、各地在实施《意见》的机制和路径、馆校如何协作以及如何指导和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罗静司长指出,推进馆校融合,加强优势互补,对于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中小学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利用博物馆资源,不仅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创
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教育部门如何看待博物馆资源进校园的问题呢?本刊编辑部为此对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进行了专访,就博物馆资源利用的前提与过程、博物馆类课程的评价方式和博物馆资源进校园的落实方式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认为博物馆资源进校园的前提是与学校合作编制”资源导引”,博物馆资源要与课标对应;博物馆类课程评价的意义在于激励而不是甄别分等,馆校双方的期待是”让博物馆为孩子播下成长的种子”,最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孩子的一生.
20世纪末,我国的博物馆分众教育与馆校合作相继出现并逐步兴起.如何在分众教育理念下实施馆校合作,满足新形势下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之需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合作体系,日益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南京博物院依托分众教育理念,形成博物馆和学校两个主体的双主体模式,共同研发多学科融合、可垂直推广的馆校合作课程,进而深入开发促进社会进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搭建起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馆校合作教育体系,此做法值得进一步思考、评价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