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没的晚清传奇:宋育仁的突袭日本计划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争中奇兵的运用,常可以扭转战局。1973年以阿“十月战争”中,以色列一支奇兵突然绕过前线直攻埃及本土,奠定了以军的胜利,这可以看成是奇兵运用的经典之作。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本来也有一次运用奇兵突袭日本的机会:一个在英国担任公使的中国人,以自身仕途甚至性命为“抵押”,借下永远都还不清的债务,私自购船、募兵,组建一支舰队,计划万里奔袭日本,为中日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的祖国挽救战局。但不幸该计划功亏一篑、终成泡影……这位中国人名叫宋育仁。
  驻英公使的历史担当
  宋育仁(1858—1931),字芸子,号芸岩,四川富顺人。他是清末著名维新思想家、活动家,在当时颇有名气,时人誉之“谈新政最早,治经术最深,著作等身,名满天下”,其思想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出版、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1886年,29岁的宋育仁在进士及第后,官至翰林院庶吉士。
  在反思和批判洋务运动基础上,宋育仁于1891年完成《时务论》的写作,全面阐述其维新变法主张。1894年3月,被任命为英、法、意、比等4国公使参赞的宋育仁,随大清公使龚照瑗出使欧洲。据说,正是由于宋育仁写了《时务论外篇》等关于外交事务的文章,引起朝廷重臣的关注,由兵部尚书孙毓汶向光绪皇帝上书举荐,宋育仁才得到这个出使的机会。
  在欧期间,怀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舍我其谁的豪情,宋育仁锐意考察和研究外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情况,积极与各方人士诸如政治家、学者、工商界人士、记者等进行接触和交往,还经常出入英国议院、学校、工商各界进行实地了解。后来根据这些资料和亲身体验,宋育仁写成《采风录》4卷,介绍西方的政教、风俗,进一步阐述他的维新变法思想。《采风录》出版后社会影响较大。
  就在宋育仁身临欧洲感受西方文明的时候,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不久,中国就呈败象,平壤兵溃,黄海之战又失利。身在英国的宋育仁曾对战争局势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一扫颓唐气象,焕发出勃勃生机,虽然国力有限,但君臣一心,节衣缩食建设海军,到开战之时,日本海军的实力已稳居亚洲第一,中国要在海上取胜非常困难。而日本的弱点在于“兵少财乏”,这个兵是指陆军,当时日本的常备陆军只有6万多人,占领和给养能力有限,因此中国应将重点放在陆地防御和战略拉锯上,“持久足以困之”,用时间换取胜利。
  心急如焚的宋育仁通过上书,与国内的户部尚书翁同稣、兵部尚书孙毓汶两位朝中大臣分析时局,并提出自己上述的看法。除了从军事角度上,认为中国对于日本“万不能与争于海上,而从陆路进兵与为持久之计”,意思是中国要击败日本,单靠海军是不可能的,应该依仗陆军配合与日本打持久战。另一方面,宋育仁又从经济角度分析指出,筹集军饷不宜采取解一时之需的传统劝捐方式,而应当开设银行发行银票,这才是长久之计。可惜宋育仁的建议没有引起清廷的重视。
  随着战事的发展,战局越来越不利,清军的战斗力衰弱得让宋育仁吃惊:日本陆军势如破竹,不但迅速赢得平壤大战、占领朝鲜全境,还顺势攻破鸭绿江防线,并在海军的帮助下占领了旅顺口。战争的走向完全超出了宋育仁的设想,原先以陆地防御为主的战略,已经因为清军的无能而失效,如今想为当前的局势解围,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奇袭日本计划横空出世
  龚照瑗这次出使欧洲还有一个特殊任务,就是受李鴻章指派设法前往英国购舰。原计划订购英国阿模士庄船厂一条船,智利两条船及一艘大轮,但由于中国北洋方面的态度不积极,误了时机,英国新颁布了严禁向交战国双方出售兵船的法令,所以此事没能办成。虽然在此期间,龚照瑗、宋育仁等想方设法,总算买到了一艘鱼雷炮舰,但也因为英国新颁布的上述法令之故,购置的炮舰不得不一直滞留原地,无法运回。
  与此同时,远在伦敦的宋育仁,看到国家一步步落入危局,心急如焚,却又想不出办法。日军攻过鸭绿江的时候,他曾主动要求把自己召回国内,至U前线参战;后来战事越发紧急,宋育仁甚至有辞职归国的想法。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龚照瑗却突然被要求回国述职,因为他的匆忙离去,宋育仁不得不暂时留守伦敦,担任代理公使一职。
  这时,使馆翻译王丰镐引介来一位名叫哈格雷甫的英国海军预备役军官,宋育仁从他那里得知一个令人惊诧的消息:这位哈格雷甫曾于此前向龚照瑗献计,由怡和洋行、哈格雷甫、龚照瑗三方立约,以哈格雷甫代购军舰的方式,规避英国在船只出售上的禁令,再就地招募士兵前往中国参战。该计划商议完毕后,龚照瑗却久久没有进一步的回应,哈格雷甫只好找上门来。宋育仁查阅了使馆的往来电报记录,才知道龚照瑗曾把此事向国内汇报,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国内没有任何回复。
  本来在中日战局危急之初,宋育仁就曾有一个大胆设想:派出奇兵突袭日本本土,使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反败为胜。他结合日本“兵少财乏”的现状,敏锐地发现,全力进攻中国让日本本土显得有些空虚,尤其是作为面向中国的桥头堡和重要港口的长崎,保卫力量并不强大。就算中国陆军和海军无法直接抵挡日本人的兵锋,但实施兵法中“攻敌之所必救”的计策,长崎岂不正是一个绝好的突袭目标?当然,进攻长崎需要一支舰队,中国没有多余的舰船和人员储备,制海权又被日本海军控制,不可能完全瞒过日本人对长崎进行突袭。
  计划之初诸多困难让宋育仁的想法无法付诸实现,不过他并没有放弃,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这时哈格雷甫说出的计策,让宋育仁茅塞顿开:没有舰船好办,可以代购的方式在英国就地采买舰船:没有人手也能解决,招募素质更强的外国军人:至于无法突破日本的海上封锁线,那更简单了,舰队根本不走中国海域,从菲律宾群岛直接北上,奔袭长崎。
  这一想法看似异想天开,却有相当大的可行性。日本当时正全神贯注于黄海和中国本土,做梦也不会想到攻击会来自南边:加上打的是外国船队旗号,所以船队奇袭成功率极高。即使日本人发现,在长崎和东京一带也无足够的舰只阻击。而一旦偷袭成功,至少将会对日本政府和国民产生心理震动,也有可能使战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日本恐怕不得不从中国撤兵。   宋育仁为自己的想法激动起来,经过与使馆参议杨宜治、翻译王丰镐等密谋后,奇兵突袭日本的计划更具体了。不过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计划不能先向国内汇报。朝廷会怎么看很难猜测,万一是否定的回电,抑或对电报拖而不决,都会让整个计划搁浅。而且此时的清廷急于摆脱战争,所以对这一计划表示赞成的可能性并不大。宋育仁决心趁代理公使这段时间,好好利用手中的权力,靠一己之力促成此事,等到一切准备妥当,再行请示不迟。此时此刻,一个国家的命运似乎放到了一介书生的手中。
  行动进展似乎相当顺利
  宋育仁他们立刻行动起来。一方面,宋育仁积极和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等人联系,以获得这些重臣的支持。另一方面,宋育仁曾通过比利时王后弟弟的介绍,结识一位美国退役海军上将夹甫士,夹甫士退伍后为商会铁路总办,交际甚广。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宋育仁发现夹甫士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可信之人,于是向夹甫士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谋划,寻求帮助。为防万一,宋育仁假称自己奉有朝廷密令,正凭借代理公使的身份,暗中在英国谋求军事上的突破。夹甫士虽然诧异于清政府的魄力,但没有怀疑“密令”的真实性,因为夹甫士认为,清朝官员没有那么大胆,因此这个庞大的计划只可能来自于中国朝廷高层的授意。
  夹甫士没有辜负宋育仁的信任,他很快就完成了计划的前期准备,先是介绍了前智利海军将领麦福尔帮助购买船只。龚照瑗此前曾试图向智利购船,本来已经谈妥,由于智利、阿根廷两国间局势紧张,智利担忧一旦售出军舰,海军实力减弱,导致海权不保,因此临时毁约。这次宋育仁双管齐下,干脆请麦福尔跟智、阿两国一并谈判,同时向双方购买船只,避免其中一方担心。麦福尔依靠过去积累的人脉,很快就有了进展,一共谈下兵舰5艘、鱼雷快艇10艘以及其他辅助舰艇若干艘,足以组成一支小型舰队。
  宋育仁又通过夹甫士,邀请了英国候补议员安杰华特参与筹划。安杰华特倒是真的想出来一个好主意:此时澳大利亚还是英国的属国,有不少的英国商人在澳经商,还组织了一个澳洲商会。中日战争发生,亚洲各国无不惶恐,澳大利亚离东南亚很近,商贸往来频繁,商会的成员们担心无辜被战火牵连,一直在要求成立自己的护航舰队,以达到保护商船的目的。安杰华特告诉宋育仁,他愿意利用自己在议会的影响力推动通过此事,然后通过澳洲商会的名义暗中为宋育仁购买船只,船上悬挂英国的国旗出港,这样就可以规避相关的战争禁售条例,更重要的是能达到趁机奇袭日本的目的。
  对宋育仁他们而言,澳大利亚的出现简直是天意,它的地理位置让绕道菲律宾直攻长崎的计划能顺利进行,而其英国属国的身份又能避免麻烦的禁售条例。更巧的是,前北洋水师总教习、副提督琅威理正身处澳洲,这个因为倔犟去职,却在北洋水师中口碑良好的军官,完全可以就地在澳大利亚招募所需要的2000名士兵,经过训练后组成一旅水师。这样,等到船只、弹药齐备,就可托名澳大利亚商团,以保护商队为名,伪装成护航舰队自菲律宾北上,突袭日本长崎和东京。为了说服琅威理参与这一计划,宋育仁专程从英国派人前往澳洲,面告琅威理本次行动背后的真正目的。在获悉内情后,琅威理欣然加入,还表示要为中国政府“立一功”。
  但这个计划花费颇大,需要上百萬英镑用于购舰和募兵。事已至此,再艰难都得继续下去,宋育仁咬咬牙,借!不过借款也不易,宋育仁之前曾受阻于伯和洋行的贷款。在夹甫士的帮助下,宋育仁终于联系到英国康敌克特银行,并与该银行经理格林密尔商定:与银行立约借款200万英镑,另贷款100万英镑。这些款项包括兵舰、鱼雷快艇以及其他辅助舰艇的购买,再加上购买弹药和人员募集所需要的费用。要知道这是1894年的300万英镑,粗略估算:100多年前所借贷的300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10多亿英镑,再加上的宋育仁还谎称奉“密令”办差,朝廷一旦翻脸不认,那真是他身家性命难保。
  战局恶化计划功亏一篑
  借款后,宋育仁立刻展开购置战舰、招募水兵等行动。正在他紧锣密鼓地筹备长崎攻略计划的时候,国内战局陡然恶化。1894年9月17日,中日双方在黄海北部海域展开激烈海战,最终以北洋水师损失5艘军舰,死伤千余官兵,邓世昌等将官力战阵亡为结局。1895年1月底,日军水陆夹攻北洋水师根据地威海卫。2月3日,威海卫陆地悉数被日军占据;11日,提督丁汝昌拒降自杀;几天后,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到了这一步,中日之战其实已经落下帷幕,对于几乎丧失所有海上力量的中国来说,突击长崎的大计即便成功,也没有多余的舰队可以配合反击了。不过宋育仁依然没有放弃,他的准备工作已经到了尾声,船只、弹药都已交接完毕,琅威理的募兵计划也十分顺利,眼看舰队马上就要成形,并将打着澳洲商会的旗号出发,万里奔袭长崎。
  正在这时,离开许久的公使龚照瑗突然返回了伦敦。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瞒得过使馆的主人,很快龚照瑗就获悉了宋育仁的全部打算。龚照瑗惊得目瞪口呆,宋育仁这位副手的行为完全超越了他的想象:趁他不在伦敦期间,宋育仁借下了一辈子都还不起的巨债,用个人的力量组织起一支舰队,招募了一批外国士兵,打算跨过三大洲,穿越三大洋,去突袭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日本城市,这简直是活生生的天方夜谭!
  不论这个传奇计划是不是异想天开,但在龚照瑗看来,关键问题是宋育仁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偏离了外交使节的职权范围。尽管如此,龚照瑗并没有处置自己下属参赞的直接权力,于是将查知的情况遂以“妄为生事”电告清廷。由于清廷已打定和日本媾和的主意,因此当北京获悉了宋育仁等人的活动时,大惊失色,李鸿章立刻表示反对;慈禧也认为宋育仁“妄生事端”,当即下旨命宋育仁中止一切相关行为,定船、募兵之事一概作废,免去宋育仁参赞一职,同时电召他立即回国。1895年4月17日,就在宋育仁被免职拟回国时,李鸿章和日本人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战后,清廷本打算对宋育仁作进一步的处理,但这一惊人壮举牵连、涉及的人物确实太多,有朝廷重臣,还涉及外国人士:又担心知晓此事的人们和舆论同情宋育仁,才决定就此作罢,没再作深究。清廷只是收缴了宋育仁出使时所赏赐的二品顶戴,仍降回四品原职,回翰林院供职。
  几乎被历史遗忘
  满怀希望前来,带着失落而返。1895年7月,宋育仁只能收拾行李,踏上了返乡的航程,在船上他不禁“抚膺私泣,望洋而叹”,一路伤心了很久。一年前离开中国出使西欧时,他是何等意气风发,在西欧诸国亲身感受到异国文化的差异和制度的先进,他当时又是何等惊叹不已:而一年后返回祖国,此刻他却是如此心灰意冷,满腔热情不被朝廷接受,奇谋为国换来戴罪之身,此番经历让宋育仁深感无奈。当宋育仁最终在1895年的年底回到北京时,他自言“重入都,历忆此行,怆如隔世!”。
  就在这次回国途中,心潮逐浪的宋育仁提起笔来,详细陈述了此次购船、招兵的谋划与行动过程的《借筹记》。或许宋育仁的本意只是为即将面临的质询或审讯准备一份辩护词,或许想以文字表达自己的壮志未酬之情,但在不经意之间,《借筹记》一书却为中国激荡的百年史,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近乎传奇的真实记录。
  此事已过去100多年,除却宋育仁事后所写的《借筹记》中讲述了相关的一些事情外,其他历史资料关于此事大都没有记载,所以,关于宋育仁奇袭日本计划的整个事件仍疑点重重,甚至差不多已被人们遗忘。但重温这段历史,可能对我们有所启迪。假设他这一奇袭计划当时得以付诸实施,不但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或许会逆转,而且百多年来中日关系的历史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不能假设,也不会重复,只能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到了21世纪第一个10年,这段被湮没太久的秘史奇迹般地浮出,露出“冰山一角”,并在国内军事网站上作为个案发布,引起了众多网友的一片惊叹:作为一介书生的这位清朝外交家,为了挽救战争败局,竟然能提出袭击日本本土的好点子,并为了实施计划而四处奔走,真是难能可贵!虽然不幸的是,由于腐败无能的清王朝以及“求和派”的阻挠,计划最终夭折,但是这位提出惊天计划的人物——宋育仁,确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其他文献
明代的廉州府归广东管辖,治所在如今广西所辖的合浦县。廉州府南滨著名的珠母海,以盛产珍珠闻名于世。廉州府出产的珍珠,世称“廉珠”,是当时世上最好的天然海水珍珠。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不久,为满足皇室奢靡生活对珍珠的需求,将廉州珍珠的采撷权收归国有,并下令在廉州府的珠母海边修筑了一座珍珠城,从宫中派出心腹太监,不远万里来到廉州府镇守珍珠城,对珠母海中的珍珠施行垄断性的采撷。  皇帝派来镇守珍珠城的太
1949年7月1日,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纪念日。  居住在北京西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主席,决定在北京先农坛召开的党的生日集会上,发表题为《论人民民主专政》的讲话。参加这次集会的将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和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600多人,这是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北京亮相,可谓是一次盛大的集会。  毛泽东等领导人入城前一直住在北京西郊风景秀丽的西
赵丹(1915-1980),是享誉中国影坛的著名表演艺术大师。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他主演的多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赵丹一生对事业真心投入,历尽磨难,仍矢志不渝,生命旅程令人感叹不已。  误入虎穴 被捕入狱  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赵丹主演了《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等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成为耀眼的明星。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叶露茜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三队,从上海沿沪
背英语课文是我最苦恼的一件事,妈妈说我背英语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爸爸说我是左耳进右耳出。以前在组长那儿背课文我可以偷偷混过去,但当英语老师放“大招”,要求所有同学都到老师那里背诵时,我就扛不住了。  今儿一大早,刚进教室就看见一条长长的“龙”排列在教室里,我突然想起一件不得了的大事,英语老师今早要抽背课文,而我昨晚忘背了!我慢慢走到“龙尾”,抓紧时间背着如密码般排列的英语课文。“龙”悄悄变短
火红的七月,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5周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充满信心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前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上个世纪60年代,生活在柳州还是少年的我曾经有过这样一段难忘的经历和美好的记忆。从柳州市解放北路的人民广场步行10多分钟,便来到了优雅的友谊路,道路两侧是高大茂盛的天竺桂和相思树,走到友谊路的终点,便是一个神秘、庄严和典雅的庭院式宾馆——柳州饭店。  走入柳州饭店,进入宿舍区,从后门转入柳江河边的陡坡竹林,那里是鸟类的天堂。林子里不时会有鸟群飞出,穿过竹林便来到柳江河边,这个地方叫做炮台河。河中怪
周一早晨,周童和小表妹都起晚了。前一天晚上两个人在大秦温泉游乐场追赶嬉戏,滑滑梯、戏水,玩得不亦乐乎,一直玩到晚上8点多,游乐场要关门了,他们才意犹未尽地往家走。回到家他们又玩了好一阵才上床睡觉,当时闹钟已经指向半夜12点了。可想而知,第二天早晨家中是怎样的“兵荒马乱”。  两人慌慌张张跑着去学校,都没吃饭。下了第二节课,小表妹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来找周童,说:“哥哥,你有没有带钱啊?我好饿!”
1935年11月1日,守备森严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大门内院,响起了几声清脆的枪声。  这天上午,国民党为召开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而举行的四届六中全会开幕。开幕式结束后,中央委员纷纷走出会场,聚集在大门门院的空地上准备照相。  春风得意的汪精卫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坐在最前排的凳子上。他似乎还沉浸在开幕式时自己慷慨激昂而又十分得体的演讲的喜悦之中。汪精卫的旁边,也就是最正中的一个位置空着,那是留给中央委员会主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浴血抗战了14年,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  8月21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8人飞抵湖南芷江,和国民政府要员举行无条件投降之前的受降会谈。至23日,中方将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备忘录第一至四号交予日方,其中详细规定了中国战区受降的事项,并决定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正式受降仪式。  8月27
(接上期)  3.露出真相  丑丑们的失败,让玩偶星球的大王伤透了脑筋。怎样才能在彩虹城弄到有用的东西呢?玩偶大王和丑丑、大嘴商议决定:再到彩虹城侦察侦察,看好机会再动手。  丑丑和大嘴变成彩虹城的居民在大街上走着,侦察有什么机会抢夺更多的东西。一天,丑丑和大嘴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们看到彩虹城一处有人在赌博:“呵呵,这不是我们玩偶星球的拿手好戏吗!”丑丑向玩偶大王汇报了情况,于是,玩偶大王在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