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具制造技术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主要介绍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加工工艺,以及有关模具制造的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近三年来企业对笔者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不难发现该课程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从书本中学到的某些知识在工厂中早已被淘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十分突出。针对这一情况,必需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建立以实用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面向市场,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形成高职教育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色。
一、教学内容改革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制造技术综述、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及其他成形方法、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光整加工、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模具装配技术、模具管理与检测等。原有的教学内容着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并没有开设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这会让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强的高职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从模具专业学生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特点出发,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另一部分为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重点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特点,强化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本课程可按模具制造技术综述、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及其他成形方法、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光整加工、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模具装配技术、模具管理与检测七个项目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式改革
在教学方式上,原来一直沿用教师板书讲授理论课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占用课时多,而且非常抽象,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要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成为有活力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能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方面,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幻灯、录像、动画等方式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要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模具制造技术的相关实践技能。在本课程中,可以把七个项目设计成七个教学情景,每个教学情景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要求和实践技能要求设定项目目标,再由项目目标确定项目任务。学生分组进行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教师审核项目计划与实施方案,引导学生确定和实施工作计划。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原来在考核方式上,一直沿用理论课程通用的闭卷考核方式,这种方式往往误导学生以应试为目的,使教学效果严重偏离了教学目标。
随着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课程考核必须取消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标准,采用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涵盖项目教学全过程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本课程的每个教学情景都可以从基本知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操作实施情况、项目总结和报告以及项目公共考核点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项目公共考核点又可以细分为工作与职业操守、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交流及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五个方面。七个教学情景考核的分值比例可以分别为10%、20%、20%、10%、10%、20%、10%。将七个教学情景的成绩给予总和,就可得出本课程的成绩。
过程考核是对课程考核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对每名学生整个课程教学中的学习表现都进行评估。过程考核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考核方法客观、合理,能够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自己的潜能、个性和创造力,也能锻炼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信心,从而杜绝了学生平时不努力,最后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不良学习风气。
通过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改革,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一线的应用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教学内容改革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制造技术综述、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及其他成形方法、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光整加工、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模具装配技术、模具管理与检测等。原有的教学内容着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并没有开设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这会让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强的高职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从模具专业学生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特点出发,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另一部分为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重点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特点,强化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本课程可按模具制造技术综述、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及其他成形方法、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光整加工、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模具装配技术、模具管理与检测七个项目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式改革
在教学方式上,原来一直沿用教师板书讲授理论课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占用课时多,而且非常抽象,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要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成为有活力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能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方面,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幻灯、录像、动画等方式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要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模具制造技术的相关实践技能。在本课程中,可以把七个项目设计成七个教学情景,每个教学情景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要求和实践技能要求设定项目目标,再由项目目标确定项目任务。学生分组进行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教师审核项目计划与实施方案,引导学生确定和实施工作计划。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考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原来在考核方式上,一直沿用理论课程通用的闭卷考核方式,这种方式往往误导学生以应试为目的,使教学效果严重偏离了教学目标。
随着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课程考核必须取消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标准,采用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涵盖项目教学全过程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本课程的每个教学情景都可以从基本知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操作实施情况、项目总结和报告以及项目公共考核点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项目公共考核点又可以细分为工作与职业操守、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交流及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五个方面。七个教学情景考核的分值比例可以分别为10%、20%、20%、10%、10%、20%、10%。将七个教学情景的成绩给予总和,就可得出本课程的成绩。
过程考核是对课程考核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对每名学生整个课程教学中的学习表现都进行评估。过程考核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考核方法客观、合理,能够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自己的潜能、个性和创造力,也能锻炼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信心,从而杜绝了学生平时不努力,最后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不良学习风气。
通过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改革,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一线的应用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