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超越:论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是自然实在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是人文价值论的。这两种理论范式都倾向于外在旁观者的视角,试图提供的是关于教育世界的永恒看法,而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和协调人与教育世界的关系,即我们怎样行动。因此,中国的教育学必须克服旁观者理论视角所形成的理论范式,形成中国教育学的理论范式,提供协调、处理“中国人”与“中国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主张。
其他文献
春秋时期诸侯国外交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礼仪之一,主要应用在诸侯觐见天子、诸侯国君相见以及诸侯国君接见其他国家的使臣三个不同的场合。目,在外交用乐中对乐器的使用及摆放同
在农业开发背景下,明前期北方乡村社会保障与农业生产条件的缺失。造成北方地区有灾则荒与乡村社会脆弱化的后果,灾荒一体化成为北方地区具有普遍性的自然一社会现象,北方乡村社
普世宗教巴哈伊教的基本教义和以《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等为代表的“底线伦理”都是对人类意识中存在的普世伦理这个人类未完成的谋划的解读,将巴哈伊教自上而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