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盘子也有技巧
1993年10月25日,在厦门市中山路美都商厦B1楼巨大的“M”标志下,聚集着一大批求职者——这儿是厦门第一家麦当劳餐厅。一个青涩、瘦削的小伙子也挤在人群中。他叫缪钦,20岁,刚刚中专毕业。
缪钦打算应聘见习经理一职,但人家告诉他,见习经理已经招满,问他是否愿意从服务员干起。缪钦果断地回答:“愿意!”就这样,他和八十多个伙伴一起开始了“麦当劳之梦”。
不過,很快就有人“梦醒”了。从见习员工到见习经理,必须经过员工、训练员、见习组长、组长等级别,这些级别没有定薪,全是计时工资。闯过这几关,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其间得轮岗,炸薯条、做汉堡包等都要学会。这批人中有很多人没经受住考验,半个月后就辞职了。
缪钦仍在坚守。拿着不到300元的月薪,住着月租70元的郊区民房,他依然干劲十足。每天早上,他比别人先到半个小时;晚上下班回家,他就仔细阅读《工作手册》,从没在凌晨1点钟前睡过觉。
三个月后,首批升职员工名单中没有缪钦。在寒风凛冽的街头,他一遍遍告诫自己:“一定是我做得还不够好,那就再给我一段时间吧!”打这以后,他上班又提前了半小时,下班推迟一小时。两个月后,他还是榜上无名!
缪钦觉得再这样耗下去不行了,开始利用周末出去找事做。很快,他在一家酒店找到一份财会工作,月薪八百多元。他写了辞职报告:“麦当劳不是一个公平的地方。我做事比别人多,为什么得不到升迁?”
经理没有正面答复,只是告诉他:“你已经告诉了我你做得比别人好的地方,那么,现在你能不能换一下视角,说说别人比你做得好的地方?你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仍觉得麦当劳不公平,再辞职也不迟。”
一换位,缪钦顿时发现:阿刚虽然不加班,但做事效率奇高;阿群特别讨小孩子喜欢;大刘永远不会跟客人发生摩擦……第二天,他告诉经理,他愿意留下来继续端盘子。
1994年4月,缪钦被提拔为训练员。5月底,他又晋升为见习组长,一个月后升为组长。9月,他成功通过考核,升任见习经理。
我可以做到最好
1994年11月,缪钦升任第二副经理,不久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几个男顾客醉醺醺地进来用餐,坐下后一直抽烟。邻桌的女顾客投诉,缪钦去调解,却遭到男顾客辱骂。不管怎样,顾客是上帝。缪钦拿出贵宾券,逐一送给邻桌的顾客,代表店方道歉。见此情景,抽烟的男顾客不好意思地把烟灭了。
第二年3月,缪钦升为第一副经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创造了连升七级的奇迹!刚上任,缪钦又遇到一次考验。两位顾客的孩子在儿童游乐区打起架来,家长也开始互殴。缪钦赶去劝架,却被一位家长一拳打在鼻梁上,顿时鼻血长流。他顾不得去医院,招呼员工给两个孩子各送了一瓶饮料。此举感动了两位家长,一场风波就此消弭。
缪钦总能出色地化解各种危机,很快引起高层的注意。1995年5月,他被选派到美国总部参加业务培训。到了美国,他才知道,参加培训的还包括其他国家的中层管理干部——而他们,大都用了八年以上时间才升到现在的位子。
回国后,缪钦被委以重任,去莲花区负责厦门市第二家麦当劳餐厅的创建。餐厅开业后,他顺理成章地被任命为经理。
1998年10月,缪钦再升一级,成了营运部经理。次年4月,他迎来在麦当劳最艰难、最关键的一段日子——去湖南长沙开辟市场。当时,长沙只有一家麦当劳,缪钦要做的就是不断开辟新店。他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考察店址,租店面,和房主谈判……店面确定后,法律文书还得细细揣摩,以规避商业陷阱。
好不容易找到个好位置,把店开起来,新困难又来了。长沙人喜辣,传统麦当劳食谱则偏清淡,客人的新鲜感消失后,生意一下就冷清了。缪钦只得和湖南员工琢磨适合当地人口味的配方,不断开发新产品。到2004年,他在湖南创建了19家麦当劳餐厅,单店效益全国最好。
2004年3月,缪钦升任营运高级经理,调到杭州,负责浙江市场。两个月后,他获得由麦当劳总部颁发的“全球总裁奖”。当年,在中国,总裁奖获得者只有三个。获奖者可以带一位亲人赴美领奖,观光旅游。缪钦带着母亲去了美国。在芝加哥最豪华的酒店,在记者们的闪光灯下,他手捧奖杯,与台下的母亲泪眼相望时知道,他足以让母亲骄傲了:她的儿子虽然洗过卫生间,拖过地板,但他也可以成为全球最好!
有追求就有成功
2005年7月底,缪钦开始恶补英语。一个月后,他就强迫自己只用英语和人打招呼;两个月后,他迫使自己用英语结交一帮外国朋友;三个月后,当他回到公司时,周围的人都惊呆了:缪钦果然兑现了诺言,能用英语演讲了!
这年冬天,缪钦又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在东北地区推广“24小时餐厅”。计划一提出,马上遭到同事们的强烈反对。“24小时餐厅”在南方还可以,在冬季天寒地冻的东北却近乎妄想,谁会在滴水成冰的深更半夜出门吃东西?
缪钦不信邪,拿出两三家店来做实验。刚开始,生意很差。一个月后,奇迹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夜猫子”在深夜光临麦当劳。为啥?因为在东北地区,整个餐饮业都有“畏寒”的传统思维,冬夜不营业,使得剑走偏锋的麦当劳钻了个大空子。把东北人冬天吃夜食的习惯培养出来后,麦当劳的业务量迅速提高。
2008年4月18日,年仅35岁的缪钦创造了中国本土员工的神话——升任麦当劳中国区副总裁兼北区总经理。这是麦当劳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国籍副总裁,也是麦当劳中国区最年轻的高层管理者,还是第一位由普通员工成长起来的最高级别的高管。
(摘自《打工族》2010年第8期图/黎青)
1993年10月25日,在厦门市中山路美都商厦B1楼巨大的“M”标志下,聚集着一大批求职者——这儿是厦门第一家麦当劳餐厅。一个青涩、瘦削的小伙子也挤在人群中。他叫缪钦,20岁,刚刚中专毕业。
缪钦打算应聘见习经理一职,但人家告诉他,见习经理已经招满,问他是否愿意从服务员干起。缪钦果断地回答:“愿意!”就这样,他和八十多个伙伴一起开始了“麦当劳之梦”。
不過,很快就有人“梦醒”了。从见习员工到见习经理,必须经过员工、训练员、见习组长、组长等级别,这些级别没有定薪,全是计时工资。闯过这几关,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其间得轮岗,炸薯条、做汉堡包等都要学会。这批人中有很多人没经受住考验,半个月后就辞职了。
缪钦仍在坚守。拿着不到300元的月薪,住着月租70元的郊区民房,他依然干劲十足。每天早上,他比别人先到半个小时;晚上下班回家,他就仔细阅读《工作手册》,从没在凌晨1点钟前睡过觉。
三个月后,首批升职员工名单中没有缪钦。在寒风凛冽的街头,他一遍遍告诫自己:“一定是我做得还不够好,那就再给我一段时间吧!”打这以后,他上班又提前了半小时,下班推迟一小时。两个月后,他还是榜上无名!
缪钦觉得再这样耗下去不行了,开始利用周末出去找事做。很快,他在一家酒店找到一份财会工作,月薪八百多元。他写了辞职报告:“麦当劳不是一个公平的地方。我做事比别人多,为什么得不到升迁?”
经理没有正面答复,只是告诉他:“你已经告诉了我你做得比别人好的地方,那么,现在你能不能换一下视角,说说别人比你做得好的地方?你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仍觉得麦当劳不公平,再辞职也不迟。”
一换位,缪钦顿时发现:阿刚虽然不加班,但做事效率奇高;阿群特别讨小孩子喜欢;大刘永远不会跟客人发生摩擦……第二天,他告诉经理,他愿意留下来继续端盘子。
1994年4月,缪钦被提拔为训练员。5月底,他又晋升为见习组长,一个月后升为组长。9月,他成功通过考核,升任见习经理。
我可以做到最好
1994年11月,缪钦升任第二副经理,不久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几个男顾客醉醺醺地进来用餐,坐下后一直抽烟。邻桌的女顾客投诉,缪钦去调解,却遭到男顾客辱骂。不管怎样,顾客是上帝。缪钦拿出贵宾券,逐一送给邻桌的顾客,代表店方道歉。见此情景,抽烟的男顾客不好意思地把烟灭了。
第二年3月,缪钦升为第一副经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创造了连升七级的奇迹!刚上任,缪钦又遇到一次考验。两位顾客的孩子在儿童游乐区打起架来,家长也开始互殴。缪钦赶去劝架,却被一位家长一拳打在鼻梁上,顿时鼻血长流。他顾不得去医院,招呼员工给两个孩子各送了一瓶饮料。此举感动了两位家长,一场风波就此消弭。
缪钦总能出色地化解各种危机,很快引起高层的注意。1995年5月,他被选派到美国总部参加业务培训。到了美国,他才知道,参加培训的还包括其他国家的中层管理干部——而他们,大都用了八年以上时间才升到现在的位子。
回国后,缪钦被委以重任,去莲花区负责厦门市第二家麦当劳餐厅的创建。餐厅开业后,他顺理成章地被任命为经理。
1998年10月,缪钦再升一级,成了营运部经理。次年4月,他迎来在麦当劳最艰难、最关键的一段日子——去湖南长沙开辟市场。当时,长沙只有一家麦当劳,缪钦要做的就是不断开辟新店。他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考察店址,租店面,和房主谈判……店面确定后,法律文书还得细细揣摩,以规避商业陷阱。
好不容易找到个好位置,把店开起来,新困难又来了。长沙人喜辣,传统麦当劳食谱则偏清淡,客人的新鲜感消失后,生意一下就冷清了。缪钦只得和湖南员工琢磨适合当地人口味的配方,不断开发新产品。到2004年,他在湖南创建了19家麦当劳餐厅,单店效益全国最好。
2004年3月,缪钦升任营运高级经理,调到杭州,负责浙江市场。两个月后,他获得由麦当劳总部颁发的“全球总裁奖”。当年,在中国,总裁奖获得者只有三个。获奖者可以带一位亲人赴美领奖,观光旅游。缪钦带着母亲去了美国。在芝加哥最豪华的酒店,在记者们的闪光灯下,他手捧奖杯,与台下的母亲泪眼相望时知道,他足以让母亲骄傲了:她的儿子虽然洗过卫生间,拖过地板,但他也可以成为全球最好!
有追求就有成功
2005年7月底,缪钦开始恶补英语。一个月后,他就强迫自己只用英语和人打招呼;两个月后,他迫使自己用英语结交一帮外国朋友;三个月后,当他回到公司时,周围的人都惊呆了:缪钦果然兑现了诺言,能用英语演讲了!
这年冬天,缪钦又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在东北地区推广“24小时餐厅”。计划一提出,马上遭到同事们的强烈反对。“24小时餐厅”在南方还可以,在冬季天寒地冻的东北却近乎妄想,谁会在滴水成冰的深更半夜出门吃东西?
缪钦不信邪,拿出两三家店来做实验。刚开始,生意很差。一个月后,奇迹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夜猫子”在深夜光临麦当劳。为啥?因为在东北地区,整个餐饮业都有“畏寒”的传统思维,冬夜不营业,使得剑走偏锋的麦当劳钻了个大空子。把东北人冬天吃夜食的习惯培养出来后,麦当劳的业务量迅速提高。
2008年4月18日,年仅35岁的缪钦创造了中国本土员工的神话——升任麦当劳中国区副总裁兼北区总经理。这是麦当劳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国籍副总裁,也是麦当劳中国区最年轻的高层管理者,还是第一位由普通员工成长起来的最高级别的高管。
(摘自《打工族》2010年第8期图/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