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闻一多诗歌的情感归宿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和闻一多二人在对待作诗的态度上截然不同。郭沫若作诗,主张“写”;闻一多作诗,则主张“做”。“写”和“做”在这里各自具有着其特殊的含义。“写”就是郭沫若所说的“自然流露”;而“做”则强调艺术上的加工追求。郭沫若为强调“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时候”,他说“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像一张明镜,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活动在里面。”那“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便成为屈子的《离骚》,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因而他不愿意‘做’诗,而愿意打破一切诗的形式去写他自己认为有“力感”的东西。而闻一多则不然,他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中直接批评说“郭君是个不相信‘做’诗的人”。在《冬夜·评论》中,闻一多认为:“在诗的艺术,我们所用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工具是文字。”并且说这就“好像在绘画中是油彩和帆布,在音乐是某种乐器一般”。正因为如此,文字成了诗人的用力的焦点,他坚持认为“诗是诗人的作的,犹之乎铁是打铁的打的,轿是抬轿的抬的”一样。
  郭沫若的爱国诗其实是为青春热情寻找诗的语言和形式,他的《天狗》和《凤凰涅槃》贯注的便是一个热情、未历人生沧桑、尚处于理想主义阶段的青年的精神,它直露但不空洞,大胆但非胡诌,毫无遮拦的热情恰恰只有在郭沫若的诗的形式中才能体现出来,因为他有建功立业,自大于世界的野心。闻一多的爱国诗不在渲泄似乎也是为了蓄积,他将情绪以诗的形式聚积并储积起来,只给有限的渲泄,但这渲泄全似乎也是为了储积。所以他的诗歌读了令人感到含蓄有味。
  郭沫若与闻一多的思想感情和诗的个性都是中华民族的那个特定时代所铸造的。正是在中华民族失去了固有的天朝大国的地位之后,正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的时候,正是在中华民族必须振拔而尚无振拔的社会文化机制的时候,才产生了他们的诗歌,产生了他们诗歌的独特意象群体和独特语言形式。郭沫若的诗歌表达的是人类的某些普遍愿望和感情情绪,是以这种愿望和感情情绪的本应有的语言和语言形式直接表现的;而闻一多则是以人类的普遍感情、情绪开始着发生形态的变化,一切都在特定民族的特定时代与现实社会的阻抑中发生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爱转化为恨,泪变为笑,温情因压抑而有了力度,美好而朴素的愿望开始露出狰狞严酷的面庞。
  郭沫若和闻一多成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第一个十年的代表人物。正如“闻一多与郭沫若一样,有着无羁的自由精神与想象力(这里同时有西方浪漫主义与庄骚传统的影响),他们共同使新诗真正冲出早期白话诗平实、冲淡的狭窄境界,飞腾起的想象的翅膀,获得浓烈、繁富的诗的形象;而闻一多又以更大的艺术力量将解放了的新诗神收回到诗的规范之中”。而他们对于时代的切入、对于新诗的变革、对封建意识的反叛以及对人的肯定、对生活的探索、对美的追求、对自由的歌颂、对爱情的向往等等,构成了这个时期中国新诗的完整风貌。但由于审美风格,划出了新诗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他们这种独特的历史地位,往往会使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李白与杜甫。如果说,郭沫若如同李白“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闻一多则好像杜甫“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的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借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闻一多是在中国新诗踏入“迷途”,诗坛最为混乱的关键时刻,站出来给予有力的澄清与求证,引导新诗入正当轨道的杰作诗人。虽然二人诗歌创作方法不同,而爱国是他们表现的基本主题和情感归宿,他们在诗歌史上都具有至高的历史地位。
  
  单位:湖北利川市教研室
其他文献
小学、初中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启蒙,为其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进入初中后,因为之前已经接触了四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要致力于:上课之前学生期盼你,下课之后学生回味你,离校之后学生怀念你。”  —陈迪  从不情不愿到心甘情愿  作为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陈迪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翻译家或外交家,进入教育领域纯属偶然。从教之后,她经历了“不愿做教师—只好做教师—做个好教师—做教师们的教师”的心路历程。陈迪从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来到广州找工作,恰逢天河区首次面向非师范院校招聘教师,为了留在大城市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一大批文质兼美的古代文学作品选入语文课本,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语文》课本第8册中,《山鬼》一文的引入,
小学英语教学需要丰富课程资源的有力支撑,用影片、图片、歌曲、游戏、活动等丰富课堂教学,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动力.然而,在当前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观
期刊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是维吾尔族人民十一世纪伟大思想家、诗人和政治家,他在喀拉汗朝,前期的首都、后期的主要城市——芭拉萨宫约1019年出生,约1085年逝世,他的写作生涯主要是在喀拉汗朝后期的首都喀什噶尔。公元1069—1070年,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完成了这部《福乐智慧》长诗,把它赠给了当时喀拉汗朝的国王艾布艾力·艾山,国王读完这部长诗后,给予了作者很高的赞美。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接受伊斯兰教以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力量源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不仅肩负着传授科学知识的重任,更肩负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中国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推出的《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该课程计划及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将于2001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验)。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当前,我国电视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央电视台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省级卫视通过打造品牌节目也获得了不断发展,正在不断崛起,对央视形成巨大压力;而西部地区地方电视力量则显得
随着广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广电业面临自身行业激烈竞争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多重压力,县级电视台作为广播电视系统中最基层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到覆盖面、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
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电信法》规定任何电话公司不得阻碍接通非本公司用户的电话开始,网络中立的概念就获得广泛认可并在互联网形成初期得到延展。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