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求语文的丰富内涵,不断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课程的探究是自主教学的一大特色,有利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宽松环境。要营造这个环境就得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点,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和探究之中,形成探究意识与创新思维。
关键词:兴趣引导 搜集信息 学习习惯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其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方式是对当前被动的学习方式的一次彻底革命。《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自主学习方式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因此,所谓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发展。
一、兴趣引导是激发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与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在课程的探究中收获思维的成果。要想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必须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放飞学生想象与驰骋的翅膀,激励其探索知识的激情,打开其创造性的创新思路,鼓励他们学会异想天开,提倡“童言无忌”,崇尚“思维无禁区”,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畅想欲言,精心设计好学案导语。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兴趣既是一种诱因,又是一种动力,教学时应让趣味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在趣味的引导下教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如《司马光》一课,让学生想一想:除了“砸缸救人”,还能有哪些办法?这个问题很新颖,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了创造的潜质。
二、培养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过程,而大量阅读则是学生不断获取信息、开拓视野、积累经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所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语文教学应该越来越注意广泛的阅读,要求学生不仅从课本中直接获取信息,更要大量地从课外阅读的广阔空间里获取信息,从中形成自能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应该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加以培养的阅读技能之一。阅读文章,首先要做到通览全文,了解文章的结构、全文的思路及情感走向、文章的线索,了解这些内容是阅读文章的基础,也只有掌握了文章结构、情感基调、文章线索、作者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把握全文。这些是获取阅读信息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只有把握了全篇,才能更好地深入解读与赏析全文。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小学生拓展阅读空间,从中培养他们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把孩子们课余时间的兴趣从看电视等活动中拉到内容广泛的课外阅读上。要联系阅读教学实际需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联系写作实际需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联系个人爱好需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联系生活实际需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三、自主學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一注不断地增长着的资本,一个人毕生都将从它那里得到利息。”自主学习的习惯是一个好习惯,对人的终身学习、发展意义重大。养成教育必须坚持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只要举手的就是好学生,只要能答问就会有进步。”课外,我常用课外时间辅导学生,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觉。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为了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吸引其注意力,作为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选好思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广西教育》.广西教育杂志社。
关键词:兴趣引导 搜集信息 学习习惯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其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方式是对当前被动的学习方式的一次彻底革命。《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自主学习方式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因此,所谓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发展。
一、兴趣引导是激发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与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在课程的探究中收获思维的成果。要想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必须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放飞学生想象与驰骋的翅膀,激励其探索知识的激情,打开其创造性的创新思路,鼓励他们学会异想天开,提倡“童言无忌”,崇尚“思维无禁区”,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畅想欲言,精心设计好学案导语。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兴趣既是一种诱因,又是一种动力,教学时应让趣味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在趣味的引导下教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如《司马光》一课,让学生想一想:除了“砸缸救人”,还能有哪些办法?这个问题很新颖,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了创造的潜质。
二、培养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过程,而大量阅读则是学生不断获取信息、开拓视野、积累经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所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语文教学应该越来越注意广泛的阅读,要求学生不仅从课本中直接获取信息,更要大量地从课外阅读的广阔空间里获取信息,从中形成自能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应该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加以培养的阅读技能之一。阅读文章,首先要做到通览全文,了解文章的结构、全文的思路及情感走向、文章的线索,了解这些内容是阅读文章的基础,也只有掌握了文章结构、情感基调、文章线索、作者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把握全文。这些是获取阅读信息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只有把握了全篇,才能更好地深入解读与赏析全文。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小学生拓展阅读空间,从中培养他们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把孩子们课余时间的兴趣从看电视等活动中拉到内容广泛的课外阅读上。要联系阅读教学实际需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联系写作实际需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联系个人爱好需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联系生活实际需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三、自主學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一注不断地增长着的资本,一个人毕生都将从它那里得到利息。”自主学习的习惯是一个好习惯,对人的终身学习、发展意义重大。养成教育必须坚持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只要举手的就是好学生,只要能答问就会有进步。”课外,我常用课外时间辅导学生,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觉。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做好练习。为了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吸引其注意力,作为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选好思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广西教育》.广西教育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