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96例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患者按临床前瞻性研究的平行分组、随机对照原则,中心系统电脑将患者随机分为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的融合组和行腰椎后路减压后Coflex动态固定的非融合术治疗的非融合组,每组48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2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通过X线片测量关节活动度.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2年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融合组术后3个月L3~4、L4~5、L5~S1的关节活动度分别为(7.1±0.8)°、(6.1±0.8)°、(9.2±0.8)°,均高于术前的(6.4±0.8)°、(5.3±1.8)°、(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未见明显增加.融合组术后3个月L3~4的关节活动度为(8.O±0.7)°,高于术前的(6.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为(9.1±0.5)°,较术后3个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4~5节段术后活动丧失;术后3个月L5~S1的关节活动度为(9.0±0.6)°,高于术前的(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未见明显增加.融合组术后2年L3~4的关节活动度较非融合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融合与非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均可取得满意疗效,非融合术对腰椎节段关节活动度影响小,可能会降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