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一直为学界和国人所关注。我国虽有情感教育的传统和内容特点,但由于近代以来的诸多因素影响,情感教育被长期遗忘,致使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存在诸多片面性发展的弊疾。本文试从建国以来教育发展的历史视角,分析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得失,对当前情感教育进行一些初步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当代中国;素质教育;情感教育;美育;德育
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戈尔曼《情感智商》的出版,“情感智商”逐渐成为新世纪被全世界关注的教育热点语词,“情感教育”也成为教育理论探讨的热点话题。现代情感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其重点不在于利用情感在教学中的功能为学习服务,而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情感,完善学生个性。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在情感教育方面亦喜亦忧。
一、建国后社会主义情感教育的得与失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战争年代精神洗礼的中国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中国的情感教育也揭启了新的篇章。但随之而来的阶级斗争的狂风暴雨打乱了这种有序的发展,也打乱了人们的道德观念、情感意识,把情感教育引向歧途。
1.以党的意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情感教育体系的确立
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基本信念要求,并推己及人,将其作为民族国家的集体意识加以推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号召全党、全军乃至全国人民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体主义则被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情感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处理个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集体主义教育对建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政治标准。建国后,更是作为民众的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这段质朴的话语,教育了几代人,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成了中国特色情感教育的独特风景。
2.缺失美育的社会主义情感教育
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一方面注意清除传统旧教育中的封建残余,另一方面注意保留和吸收资本主义现代教育中的进步、科学和民主因素,并以解放区经验为基础,建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1952年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但随着时局的发展,1956年,“四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被改为“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的“三育”方针。因为“德育、智育、体育这三方面都包含了美育,德智体兼备就是完美的人。美育离开德智体,就成了抽象的东西。因此,没有必要再单独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自此,美育被作为封、资、修教育思想的“破烂”迅速淡出教育的视野。随着美育被取消,德育的地位得到强化。并因时代原因,德育的内容带有强烈的阶级斗争的色彩。1954年10月到1955年9月,在全国135个大中城市开展了以加强青年的无产阶级立场和观念的“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了青年的阶级斗争意识,使原本应具有内在独立精神本性的德育逐渐蜕化为一种简单的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文革”中,美育更是被当作封、资、修的“黑货”而遭到彻底否定。此后的二十年中,美育作为人类善良情感的源头,就这样在中国教育史上出现了断流。中国情感教育在缺乏美的鉴别、情的陶冶中走入迷雾叠障。
3.从属阶级斗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控制区域内,教育主要以初浅文化教育为基础,以政治教育、特别是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基本政策为主,启发、培育民众的阶级情感和民族意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这一教育传统。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在建国初期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对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夸大估计和“左”的指导思想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被无所不包的阶级斗争理论所操控。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片面的阶级情感诉求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体现着高度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而最基本的人性道德情感教育却逐渐被人们淡忘。在对伟大领袖的无比崇拜和“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等“思想政治教育”搞乱了人们的是非观念,混淆、颠倒善恶美丑,摧毁人们和谐的精神家园,进而控制人们的情感,操纵人们的行动。除了对领袖的迷信盲从外,青年们似乎已忘记了自己是谁。
在阶级革命、文化革命的大批判中,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被否定,许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被践踏,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因迷茫、恐怖、冷漠与畸形的热情,而陷入疯狂状态。它导致国民劣根性的回潮、对传统优秀国民性和现代性的否定。“文革”中人格特质主要是屈从、欺骗、中庸、私德和功利,而尤为缺乏理智、仁爱、气节和忠孝。这十年,可以说是中国情感教育的断层,受教育者的眼睛变成了马克思所说的“粗野的非人的眼睛”,耳朵成为“粗野的不发达的耳朵”,“导致了年少一代的精神荒芜”。
二、改革开放后情感教育的发展形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久被压制的情感教育思想又重新活跃起来,中国的情感教育迎来了春天。
1.重新讨论和确立“美育”的地位
如果说“文革”十年是情感教育的迷失阶段,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教育的全面恢复,揭启了纠正人们被极“左”路线搞乱的是非观念,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开展素质教育,使中国情感教育逐渐走出迷失的低谷。经过多年努力,曾经长期被歪曲、淡忘的美的观念得以复苏。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美学热”。据统计,《教育研究》杂志从1979年第2期到1994年第12期,共179期,发表美育及教育美学论文共55篇,其中有关美育的38篇,约占70%。在学术界关注美育的同时,部分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专家学者也发出呼吁。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ii、前国务院副总理万里iii、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科学家和教育家钱伟长iv都曾提出重视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1980年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认为:“现代化教育不能没有美育”,美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86年3月,国务院《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肯定了“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的启动和发展
自1981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中共十二大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重塑国民精神、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大举措。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方面体现了在经历了历史浩劫之后,重新恢复人们精神领域是非观念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规范人们道德意识、法制和纪律观念的迫切需要。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却出现了滞后,1980年代后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为此,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为此,中共中央于2001年9月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我国公民道德“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将对未成年人道德情感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以重视和改进。
3.更加重视民族情感教育,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性
国家的强盛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应对全球化挑战必不可少的文精神支撑,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对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新时期,国家将民族情感的培养提上情感教育工作日程,并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2007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在部分省市开展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2009年7月,教育部党组决定和倡导的“中华诵”活动进校园活动;2009年9月,教育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进而加深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公民语言文化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2007年12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具有全民性和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节假日,更是体现了政府对民族情感的人文关怀。
三、对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现状的思考
开放的世界为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自杀、暴力犯罪、道德失范、人际关系淡泊、情绪焦虑抑郁导致的亚健康状态等许多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也正在每日每时地发生、发展,深入考察这些现象,背后都隐藏一个共同的问题——“情感与社会技能缺陷的表现”。考察我国情感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情感教育要避免过多的灌输性说教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重视以情育人,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和人们对榜样的向往而改造民众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但不可否认,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主要是以思想灌输、强制理解的方式来发挥作用,形成了只重视道德情感的培育,却忽略了审美情感的陶养,使情感教育带有强烈的思想政治教育色彩,使本应该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被简单、粗糙的说教所代替,平和的感性被粗暴的理性所代替,大大降低了情感教育应有的作用。当然,有些灌输是必需的,但灌输并非唯一的教育方式。而且,单纯依靠灌输的方法,往往会产生反面作用,特别是青少年处于逆反心理较强的年龄阶段,对一味的灌输会产生强烈反叛心理。情感教育应真正做到用真、善、美的情感来感染人、激发人,从而摒弃假、恶、丑,来达到净化人的心灵、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正如梁启超所说:“用情感激发人,好象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情感教育要遵循情感发展的普遍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等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社会主义情感教育是历史的、具体的、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
情感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的体现,必然要服从、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超阶级、超政治、超现实的情感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人内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社会实践,人的情感是在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的情感是由他们所处的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所决定的。换言之,情感教育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人”的情感也首先是“社会人”的情感,而不是抽象的或单纯的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决定社会主义情感教育必须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受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情感教育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它必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相应的反作用。所以,社会主义情感教育必须是历史的、具体的、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情感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的情感在自觉参与中得到陶养,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改变功利性教育现状,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情感作为人性和情怀的袒露,与理性的交融构筑起人类文明的大厦。情感教育以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为己任,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戈尔曼指出,“在当今时代,情感智商的重要性绝不逊于智商,它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器。徒有智能而心灵贫乏,则无法适应这个纷繁多变的社会。”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全世界引起共鸣。1990年代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但只重智力素质培养、忽视审美陶养,只重分数高低、忽视学生情感素质培育一直是“素质教育”的最大弊疾。这种功利主义的“素质教育”,不仅不能使青少年得到全面发展,反而会束缚他们的心灵,压制他们的个性,产生逆反的心理,其结果必是偏离素质教育的初衷。智力素质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固然重要。但单纯依靠智力的发展,正如泰戈尔所说,“完全按照逻辑方式进行的思维,就好像一把两面都是利刃而没有把柄的钢刀,会割伤使用者的手。”我们曾一度挥舞着只重视智力素质这把“双刃剑”纵横驰骋,获得战利品的快感使我们暂时忽略了手已流血的痛,但是其后果现在已经日渐显现,青少年中说谎、暴力、情绪障碍、吸烟吸毒、沉迷网络等现象令人忧虑。因此,“我们只有积极致力于培养和提高自身及下一代的情感智商与社会能力,才能措置这一严峻的局面。”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特色”二字不是体现在科学技术水平上,而是体现在人文精神上。
[参考文献]
[1]文汇报,1961年5月20日.
[2]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二)[M],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第94-95页.
[3]丁家桐.论美育[J],教育研究,1981年第8期.
[4]参见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宋庆龄.更好地为下一代着想,人民日报,1981年5月2日.
[6]人民日报.1981年5月2日.
[7]1983年5月26日会见九三学社中央妇女委员会负责人时的谈话.
[8]文汇报.1983年5月27日.
[9][美]丹尼尔•戈尔曼著,耿文秀、查波译.情感智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修订重印版,第284页.
[10]梁启超.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文集卷38,转引自《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M],中华书局1981年,第417页。
[11][美]丹尼尔•戈尔曼著,耿文秀、查波译.情感智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前言第2页
[12][美]丹尼尔•戈尔曼著,耿文秀、查波译.情感智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致简体中文版读者序言”第1页.
[13]季羡林先生谈人文教育[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3年(1)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天津 300191)
关键词:当代中国;素质教育;情感教育;美育;德育
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戈尔曼《情感智商》的出版,“情感智商”逐渐成为新世纪被全世界关注的教育热点语词,“情感教育”也成为教育理论探讨的热点话题。现代情感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情感。其重点不在于利用情感在教学中的功能为学习服务,而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情感,完善学生个性。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在情感教育方面亦喜亦忧。
一、建国后社会主义情感教育的得与失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战争年代精神洗礼的中国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中国的情感教育也揭启了新的篇章。但随之而来的阶级斗争的狂风暴雨打乱了这种有序的发展,也打乱了人们的道德观念、情感意识,把情感教育引向歧途。
1.以党的意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情感教育体系的确立
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基本信念要求,并推己及人,将其作为民族国家的集体意识加以推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号召全党、全军乃至全国人民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体主义则被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情感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处理个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集体主义教育对建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政治标准。建国后,更是作为民众的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这段质朴的话语,教育了几代人,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成了中国特色情感教育的独特风景。
2.缺失美育的社会主义情感教育
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一方面注意清除传统旧教育中的封建残余,另一方面注意保留和吸收资本主义现代教育中的进步、科学和民主因素,并以解放区经验为基础,建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1952年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但随着时局的发展,1956年,“四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被改为“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的“三育”方针。因为“德育、智育、体育这三方面都包含了美育,德智体兼备就是完美的人。美育离开德智体,就成了抽象的东西。因此,没有必要再单独列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自此,美育被作为封、资、修教育思想的“破烂”迅速淡出教育的视野。随着美育被取消,德育的地位得到强化。并因时代原因,德育的内容带有强烈的阶级斗争的色彩。1954年10月到1955年9月,在全国135个大中城市开展了以加强青年的无产阶级立场和观念的“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了青年的阶级斗争意识,使原本应具有内在独立精神本性的德育逐渐蜕化为一种简单的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文革”中,美育更是被当作封、资、修的“黑货”而遭到彻底否定。此后的二十年中,美育作为人类善良情感的源头,就这样在中国教育史上出现了断流。中国情感教育在缺乏美的鉴别、情的陶冶中走入迷雾叠障。
3.从属阶级斗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控制区域内,教育主要以初浅文化教育为基础,以政治教育、特别是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基本政策为主,启发、培育民众的阶级情感和民族意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这一教育传统。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在建国初期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对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夸大估计和“左”的指导思想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被无所不包的阶级斗争理论所操控。在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片面的阶级情感诉求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体现着高度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而最基本的人性道德情感教育却逐渐被人们淡忘。在对伟大领袖的无比崇拜和“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等“思想政治教育”搞乱了人们的是非观念,混淆、颠倒善恶美丑,摧毁人们和谐的精神家园,进而控制人们的情感,操纵人们的行动。除了对领袖的迷信盲从外,青年们似乎已忘记了自己是谁。
在阶级革命、文化革命的大批判中,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被否定,许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被践踏,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因迷茫、恐怖、冷漠与畸形的热情,而陷入疯狂状态。它导致国民劣根性的回潮、对传统优秀国民性和现代性的否定。“文革”中人格特质主要是屈从、欺骗、中庸、私德和功利,而尤为缺乏理智、仁爱、气节和忠孝。这十年,可以说是中国情感教育的断层,受教育者的眼睛变成了马克思所说的“粗野的非人的眼睛”,耳朵成为“粗野的不发达的耳朵”,“导致了年少一代的精神荒芜”。
二、改革开放后情感教育的发展形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久被压制的情感教育思想又重新活跃起来,中国的情感教育迎来了春天。
1.重新讨论和确立“美育”的地位
如果说“文革”十年是情感教育的迷失阶段,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教育的全面恢复,揭启了纠正人们被极“左”路线搞乱的是非观念,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开展素质教育,使中国情感教育逐渐走出迷失的低谷。经过多年努力,曾经长期被歪曲、淡忘的美的观念得以复苏。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美学热”。据统计,《教育研究》杂志从1979年第2期到1994年第12期,共179期,发表美育及教育美学论文共55篇,其中有关美育的38篇,约占70%。在学术界关注美育的同时,部分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专家学者也发出呼吁。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ii、前国务院副总理万里iii、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科学家和教育家钱伟长iv都曾提出重视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1980年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认为:“现代化教育不能没有美育”,美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986年3月,国务院《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充分肯定了“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的启动和发展
自1981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中共十二大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重塑国民精神、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大举措。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方面体现了在经历了历史浩劫之后,重新恢复人们精神领域是非观念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规范人们道德意识、法制和纪律观念的迫切需要。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却出现了滞后,1980年代后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为此,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为此,中共中央于2001年9月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我国公民道德“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将对未成年人道德情感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以重视和改进。
3.更加重视民族情感教育,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性
国家的强盛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应对全球化挑战必不可少的文精神支撑,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对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新时期,国家将民族情感的培养提上情感教育工作日程,并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2007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在部分省市开展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2009年7月,教育部党组决定和倡导的“中华诵”活动进校园活动;2009年9月,教育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进而加深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公民语言文化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2007年12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具有全民性和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确定为法定节假日,更是体现了政府对民族情感的人文关怀。
三、对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现状的思考
开放的世界为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自杀、暴力犯罪、道德失范、人际关系淡泊、情绪焦虑抑郁导致的亚健康状态等许多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也正在每日每时地发生、发展,深入考察这些现象,背后都隐藏一个共同的问题——“情感与社会技能缺陷的表现”。考察我国情感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情感教育要避免过多的灌输性说教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重视以情育人,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和人们对榜样的向往而改造民众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但不可否认,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主要是以思想灌输、强制理解的方式来发挥作用,形成了只重视道德情感的培育,却忽略了审美情感的陶养,使情感教育带有强烈的思想政治教育色彩,使本应该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被简单、粗糙的说教所代替,平和的感性被粗暴的理性所代替,大大降低了情感教育应有的作用。当然,有些灌输是必需的,但灌输并非唯一的教育方式。而且,单纯依靠灌输的方法,往往会产生反面作用,特别是青少年处于逆反心理较强的年龄阶段,对一味的灌输会产生强烈反叛心理。情感教育应真正做到用真、善、美的情感来感染人、激发人,从而摒弃假、恶、丑,来达到净化人的心灵、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正如梁启超所说:“用情感激发人,好象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情感教育要遵循情感发展的普遍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等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社会主义情感教育是历史的、具体的、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
情感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的体现,必然要服从、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超阶级、超政治、超现实的情感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人内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社会实践,人的情感是在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的情感是由他们所处的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所决定的。换言之,情感教育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人”的情感也首先是“社会人”的情感,而不是抽象的或单纯的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决定社会主义情感教育必须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受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情感教育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它必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相应的反作用。所以,社会主义情感教育必须是历史的、具体的、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情感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的情感在自觉参与中得到陶养,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改变功利性教育现状,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情感作为人性和情怀的袒露,与理性的交融构筑起人类文明的大厦。情感教育以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为己任,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戈尔曼指出,“在当今时代,情感智商的重要性绝不逊于智商,它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器。徒有智能而心灵贫乏,则无法适应这个纷繁多变的社会。”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全世界引起共鸣。1990年代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但只重智力素质培养、忽视审美陶养,只重分数高低、忽视学生情感素质培育一直是“素质教育”的最大弊疾。这种功利主义的“素质教育”,不仅不能使青少年得到全面发展,反而会束缚他们的心灵,压制他们的个性,产生逆反的心理,其结果必是偏离素质教育的初衷。智力素质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固然重要。但单纯依靠智力的发展,正如泰戈尔所说,“完全按照逻辑方式进行的思维,就好像一把两面都是利刃而没有把柄的钢刀,会割伤使用者的手。”我们曾一度挥舞着只重视智力素质这把“双刃剑”纵横驰骋,获得战利品的快感使我们暂时忽略了手已流血的痛,但是其后果现在已经日渐显现,青少年中说谎、暴力、情绪障碍、吸烟吸毒、沉迷网络等现象令人忧虑。因此,“我们只有积极致力于培养和提高自身及下一代的情感智商与社会能力,才能措置这一严峻的局面。”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特色”二字不是体现在科学技术水平上,而是体现在人文精神上。
[参考文献]
[1]文汇报,1961年5月20日.
[2]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二)[M],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第94-95页.
[3]丁家桐.论美育[J],教育研究,1981年第8期.
[4]参见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宋庆龄.更好地为下一代着想,人民日报,1981年5月2日.
[6]人民日报.1981年5月2日.
[7]1983年5月26日会见九三学社中央妇女委员会负责人时的谈话.
[8]文汇报.1983年5月27日.
[9][美]丹尼尔•戈尔曼著,耿文秀、查波译.情感智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修订重印版,第284页.
[10]梁启超.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情感,饮冰室文集卷38,转引自《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M],中华书局1981年,第417页。
[11][美]丹尼尔•戈尔曼著,耿文秀、查波译.情感智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前言第2页
[12][美]丹尼尔•戈尔曼著,耿文秀、查波译.情感智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致简体中文版读者序言”第1页.
[13]季羡林先生谈人文教育[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3年(1)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天津 3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