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00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的章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团结一直是时代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重视和加强国家认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保驾护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实现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新修改的《党章》之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更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等提出具体要求和着力路径。这一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缺乏统一的身份认同,缺乏统一的精神追求,那就必然会是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依靠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博大精深、丰富绵长的中华文化保持祖国的统一。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仅是表达上的变化,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本质属性,更科学完整地传递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目标追求,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砥砺奋进终会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国各族人民心目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伟大复兴大业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宣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 是全国各族儿女团结奋斗,不断创造幸福生活,共同实现小康社会的时代,也是全体中华民族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夙愿,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华民族也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新时代,每个民族的成员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参与人,发展成果的共享者。因此,中华民族的儿女们都应当自觉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上的交流交融,融洽的民族情感的形成,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的根本原因。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找准民族团结工作与各族群众的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利益结合点,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才能使56个民族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使我国各民族永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统一、新疆社会稳定的基础
  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和不斷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长期大一统历史的思想文化结晶,同时也是是保障国家统一的精神依托和情感纽带。正是因为有这一精神依托和情感纽带,中国历史上虽然多次经历分裂割据、政治动荡,但都会重新走向统一,并且统一的程度会不断深化,统一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因此,我们应当在意识形态领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铸牢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传统作出的重大论断,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坚持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珍惜和弘扬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正本清源、深挖错误思潮的根子上着力。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旗帜鲜明加强思想引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意识教育,让全社会充满正能量。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坚决取缔地下讲经学经活动,彻底铲除宗教极端思想滋生蔓延和传播渗透的土壤。要大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推广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在工作中都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通过积极主动搭建语言桥梁,推动新疆各民族文化汲取科学知识、共享文明成果、融入现代社会。要坚决反对一切民族分裂活动,坚决反对以民族、宗教、人权为借口分化遏制中国的图谋,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坚决克服和消除一切不利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消极因素,铸牢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钢铁长城。要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始终是新疆发展进步的基石,各族群众都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擦亮眼睛、明辨是非,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树牢马克思主义“五观”,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只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切实把握民族团结工作与各族群众的心理契合点、利益结合点、情感共鸣点,才能真正使五十六个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本民族的认同对立起来,而是应当通过教育各族群众,理清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和本民族自我意识的关系,摆脱狭隘的民族意识,共同构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让各民族群众在身份认同上,自觉地主动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置在自身认同的核心地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没有全体人民亲密无间的团结,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任何以强调“民族特性”来否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一性、强调民族个性而要求“特殊待遇”的说法,都是对党的民族政策的有意歪曲。只有真正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有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必须强化“五个认同”教育。文化的认同,是根本的认同。必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构成中华文化的各民族文化,都是这个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企图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对立于、自外于中华文化的想法,都是十分错误的。要深入宣传不久前召开的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会精神,在干部群众的思想上正本清源,努力清除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错误思想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打牢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别是要针对“三股势力”散布的各种错误谬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视野,明确阐明: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的历史经验等。要深入開展宣传教育活动,把这些基本观点作为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历史领域的现实问题的重要遵循,统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若干历史问题的认识,使这一认识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
  在新疆,没有各族群众的紧密团结,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近年来,新疆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推进民族团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一是坚持不懈、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治区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和模范个人,正确引领了社会风气。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各族群众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
  意识形态是基于国家的政治需要制定和确立的价值系统和实践导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具有国家层面的政治和文化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上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各民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参与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教育在国家宏观意识形态层面,强调教育各民族成员形成国家统一意识、主权神圣意识、领土完整意识等现代国家观念,培养各民族成员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和情感依恋等态度和行为。国家认同是政治认同必不可少的内容。当政治认同出现危机时,国家认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可以有效地促进政治力量的凝聚,形成政治共识,化解政治认同中出现的危机。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群众对本国持有的肯定性的认识、积极的态度、深厚的情感以及坚定的信念,它相对于国家的概念更多地融入了情感的要素。正是因为对国家深厚的情感,国家共同体意识才能形成强大的政治号召力。民族认同是人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理解与支持的一种情感。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相对复杂,民族认同不能仅局限于对本民族情感上的认同,还必须发挥应有的政治效应;它不仅是处理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坚定各族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重要条件和现实需要。因此,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族群众在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交融,才能更好地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促进各族人民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才能更好地坚定各族群众的政治认同,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
  (一)加强民族团结、民族观教育
  没有全体人民亲密无间的团结,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任何以强调“民族特性”来否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一性、强调民族个性而要求“特殊待遇”的说法,都是对党的民族政策的有意歪曲。只有真正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有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社会意识。在现实性上,正确的民族观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指向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培育的逻辑起点。作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民族观是一定阶级制定民族制度、纲领、政策的指导原则和理论依据;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客观世界在民族成员头脑中的主观映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从新时代民族观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生性出发,全面阐释了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特色工作思路,系统明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战略地位,是新时代开展民族观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行动指南。   (二)强化“五个认同”教育
  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在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新形势下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必须要强化“五个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做好民族工作,最长远、最根本、最需要下功夫的是增进各民族的思想认同、情感融合。必须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为战略任务,把筑牢主心骨、增进认同感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引领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處想,劲往一处使,聚精会神建设伟大祖国,心情舒畅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民族—国家建构中,国旗、国徽、国歌、国庆节等主权国家的象征物,都是整合国民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等战略任务。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
  (三)重点改善民族地区群众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近年来,民族地区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地区,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由此产生的心理失衡和心理落差也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前民族工作的关键是要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强调要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以扶贫攻坚为重点,以教育、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一是着力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社会。二是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群众竞争力弱、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把这两件大事抓好,让各族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
  (四)要针对新疆实际情况,强化党中央的各项政策的宣传力
  强化基层工作,采取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在保证覆盖面和宣传效果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大宣传、大宣讲活动,保证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场所、进家庭,及时准确地把十九大精神宣传出去,及时准确送到各族群众身边,用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各族群众,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而奋斗。
  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各项新决策新部署,围绕总目标,制定详细的落实方案和工作规划,使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在民族工作领域得到具体深入的贯彻落实。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中心,长远谋划,具体落实,推进对广大群众“五个认同”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下根,凝聚起新疆各族人民实现总目标、团结奔小康的共同意志和强大力量。
  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而且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强化各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巩固爱国统一战线,使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凝聚中国力量,汇聚中国智慧,奏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彩乐章。
  参考文献
  央视网.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EB/OL]. ( 2012- 11- 30) [2019- 03- 21] .http: //news.cctv.com /2016 /11/30 /ARTIANwy45Nvn1PRGb N -qh ASG161130.shtml.
  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10-10.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EB/OL].
  (2014-09-29)[2019-04-05].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29/c64094-25762843.html
其他文献
摘要:成品油输送管道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有着较低成本的输油方式,这种输油方式相较于传统输油方式成本低、损耗小、安全性高,成为了当前主流成品油运输方式。但是从各类输油管道的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输油管道还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输油管道检修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输油管道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  引言:  最近几年,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关于输油管道发生事故的报道,这
期刊
摘要:孔子云:“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意思就是說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十分稳定,终身都会起作用。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习惯成了不易该,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由此可见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年少无知的小学生,身为老师对其教育一定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生活导师和道德引路人,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争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关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大会。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为党员干部,如何牢记初心使命,怎样勠力同心前进,笔者认为,要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树牢“四心”。  关键词:不忘
期刊
摘要:到2019年,五四运动在历史中已沉淀了一百周年,五四运动是完全意义上的由青年发动的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直到今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仍然砥砺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继往开来,勇立潮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格局。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条战线的生力军---青年,有责任也有能力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使命感是任何一代青年都无法逃脱的情结
期刊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唯物辩证的物质本位,引领时代精神之精华,辩证探析国内外新形式和新变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确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在认识论层面的实践本位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基本国情”和“重大实际”,用中国特色实践作为沟通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在实践的动态流变中就造理论的不断创新。文章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员工政治思想工作进行了研究分
期刊
金泰西城分公司党委始终将党建带团建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按照团建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要求,在“带”上见真功,出实效,切实做到政治上把关、组织上保证、工作上支持、感情上关怀,大力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指导。结合“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的工作格局,在“建”上重执行、广参与,扎实工作,提升效果,有效落实了党建带团建的整体工作。形成了党团共建,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呈现出党
期刊
摘要: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建设一支规范化、标准化的基层党支部,是黨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三严三实”作风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关键词:“三严三实” 党支部 标准化 规范化 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便通过政策的便利规避法律法规举债,由于地方政府建立的债务风险机制不够全面健全,导致债台高柱。本文尝试利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支出作为解释变量,引入赤字等级作为虚拟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得到地方政府债务评级标准。然而实证结果显示与国家公布的信用评级结果有异。  关键词:logistic算法,地方政府,信用评级  1引言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团组织如何将团员青年组织到企业的中心工作中,如何让他们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将勤于思考转化为具体工作方法,将思维活跃转化为提升管理的手段,将生力军作用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是团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如何让团员青年在中心任务中发挥作用进行一些思考。  团员青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  团员青年在企业中心工作中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原因中,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社会的也有企业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如果我们不改变做群众工作的思维和方式方法,着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还是继续沿用过去老一套的老教条、老经验、老办法,将会使当前社会的一些矛盾和群众利益诉求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全面提升“五种能力”,以更强的责任感、更有效的作为、更务实的行动做好为人民群众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