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文章基于此点,对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高中生物;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57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生物知识的讲解,完全忽略了学生理科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生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教师要注重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借助问题引导,创设情境教学
高中生物有比较多的专业知识,很多学生學起来比较吃力,所以很多时候生物课堂呈现一种“低效”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利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教学,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极高的兴趣之后,那么“课堂低效”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讲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这一板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大型的DNA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现有的知识分析出这是什么分子模型?你们是从哪个特点判断的?2、DNA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什么?组装一个DNA分子需要哪些原料?教师将分子模型带入到课堂中,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以问题为诱导,能够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实现师生之间的课前互动,引发学生思考,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借助问题引导,突破教学重难点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教学,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激发对生物的求知欲望。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提出应该具有多样性,但是不可以脱离教学内容的中心,要在教学内容的范围里,依次展开一系列的问题,循序渐进,激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过程中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讲解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单元的知识之后,为了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呼吸作用”,让学生能够对它们进行有效区分,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如何区别一个植物是进行呼吸作用还是进行光合作用呢?
2、怎样判断一个植物的产物?
3、农民伯伯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往往会在白天增强蔬菜的光照,在晚上降低室内的温度,这是为什么呢?
4、想要验证一个植物是否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往往会将它们放在一个无光的环境中,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一系列的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几个问题有的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和巩固,有的则是需要学生针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让学生掌握到了这两个知识点的区别。
三、借助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生物知识体系
很多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总会进入一个怪圈:刚刚学习完新的知识,就会立马遗忘以前的知识。究其根源,还是学生没有统筹知识的能力,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所以教师应该借助问题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为学生建立起一条逻辑清晰、条理清楚、指向明确、思路连贯的问题链。问题链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层层思考,还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构建一条完善的生物知识体系,为学生在往后的生物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并不是教师的专用权限,更多的还是回馈于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内容提出疑问,以此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讲解完《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以后,就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针对教材内容以及自己对知识的领悟,提出问题,让其他的同学进行思考和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刚才的实验材料换成黑藻叶片可以吗?换了之后实验过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也会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足以证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完全用了心的,提出的问题也十分具有探究价值,这样也能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甚至为了增加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深入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使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以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自己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吕晓帆.高中生物课堂如何用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170.
[2]高桂祥.以问题为导向,升级课堂教学维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引导作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5(12):93.
关键词: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高中生物;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57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生物知识的讲解,完全忽略了学生理科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生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教师要注重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借助问题引导,创设情境教学
高中生物有比较多的专业知识,很多学生學起来比较吃力,所以很多时候生物课堂呈现一种“低效”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利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教学,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极高的兴趣之后,那么“课堂低效”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讲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这一板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大型的DNA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现有的知识分析出这是什么分子模型?你们是从哪个特点判断的?2、DNA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什么?组装一个DNA分子需要哪些原料?教师将分子模型带入到课堂中,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以问题为诱导,能够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实现师生之间的课前互动,引发学生思考,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借助问题引导,突破教学重难点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教学,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激发对生物的求知欲望。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的提出应该具有多样性,但是不可以脱离教学内容的中心,要在教学内容的范围里,依次展开一系列的问题,循序渐进,激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过程中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讲解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单元的知识之后,为了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呼吸作用”,让学生能够对它们进行有效区分,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如何区别一个植物是进行呼吸作用还是进行光合作用呢?
2、怎样判断一个植物的产物?
3、农民伯伯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往往会在白天增强蔬菜的光照,在晚上降低室内的温度,这是为什么呢?
4、想要验证一个植物是否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往往会将它们放在一个无光的环境中,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一系列的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几个问题有的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忆和巩固,有的则是需要学生针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让学生掌握到了这两个知识点的区别。
三、借助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生物知识体系
很多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总会进入一个怪圈:刚刚学习完新的知识,就会立马遗忘以前的知识。究其根源,还是学生没有统筹知识的能力,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所以教师应该借助问题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为学生建立起一条逻辑清晰、条理清楚、指向明确、思路连贯的问题链。问题链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层层思考,还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构建一条完善的生物知识体系,为学生在往后的生物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并不是教师的专用权限,更多的还是回馈于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内容提出疑问,以此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讲解完《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以后,就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针对教材内容以及自己对知识的领悟,提出问题,让其他的同学进行思考和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刚才的实验材料换成黑藻叶片可以吗?换了之后实验过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也会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足以证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完全用了心的,提出的问题也十分具有探究价值,这样也能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甚至为了增加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深入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使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以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自己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吕晓帆.高中生物课堂如何用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170.
[2]高桂祥.以问题为导向,升级课堂教学维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引导作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5(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