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的绿洲滋润学生的心田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头看看现实中的教育事例,笔者发现,目前的学校心理教育更多是把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归结到学生本体的因素,或是人际关系问题,或是学习焦虑问题,或是情感问题,等等。在笔者反思了自己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之后,理智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问题造成的。关注到了这一点之后,两年来,笔者有意识地在教育中改变着自己,以期待着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期待着这片教育的美丽天空,师生能够共同飞翔。
  一、蓦然回首,反思教育
  如今的中学生心理教育已经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身边的心理教育,教育者更多的是把学生的心理原因归结到学生的本体因素,或是学习类问题、或是人际关系问题、或是情感类问题等,而很少从教师自身去寻找原因。其实,只要教师理智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会发现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也有教师的各方面原因。
  1.教师自身的心理压力过重
  社会、工作、家庭等各方面都需要教师去经营、去付出、去努力,尤其是一名班主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了班级,从早到晚,忙碌不停,没有午休,没有娱乐,床头堆积的书很少去翻动,回到家倒头就睡……心情越来越糟,压力越来越大,脾气就一点点暴躁起来,思维就一点点主观起来,方式也就一点点粗线条起来了。
  2.教师的处理方式不当
  如今的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往往以为只有“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而对那些“不遵章守法”的学生则视为“差生”,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或是挖苦讽刺,或是严厉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产生孤僻心理,甚至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无论教育者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3.教师缺乏理性的反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太多时候,因为教师是当局者,所以往往无法真正地看清自己。登上高楼,看看学生,想想自己,寻根究底,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然后付诸实践,相信要改变学生,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做一个健康成熟、善解人意的教师,带着美丽的心情,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二、衣带渐宽,寻求对策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个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教师教育工作中的缺憾与不足,势必会影响他们健康品格的形成。所以,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从自身做起。
  1.用微笑和赞美替代无尽的唠叨和抱怨
  想开了,心情好了,不知不觉地就会带上微笑。走进教室,看见学生微笑;走进办公室,看见同事微笑。再次看到坐在位置上向后扔纸团的学生,笔者不再生气了,而是笑着说:“动作很酷!就是命中率差了点,要不再来一次?”全班大笑,扔纸团的学生也乖乖地走过去把纸团捡到垃圾桶里。看到自修课有人打瞌睡,就会关心地问他:“是身体不好吗”?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每一个爱唠叨的教师,如果把对学生的训斥累计起来,恐怕都在百次之上。假如,我们能把百次训斥改成百次唤醒、百次赞美,那么,一个难以想象的好学生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啊,有时和煦的阳光比狂风暴雨更容易让学生感动!所以,实践中笔者就努力让自己少生气、少烦恼,让美丽的心情去影响和改变学生。
  2.用知识和思想充实疲惫的大脑和心灵
  把曾经最喜欢读的书重新从箱底翻出来,放在床头,在柔和的灯光下触摸那久违了的书香,沉静在主人公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看着看着睡过去,梦里都会幸福地笑出来……从书中汲取力量,从书中吸收经验,在书中放松自己,在书中充实自己,这该是一名教师最好的心灵港湾。
  教育工作有一个特点,如果你闭上眼睛不看,什么问题都没有;如果你睁开眼寻找,满眼都是问题。而笔者的方法和经验在现实问题面前显得捉襟见肘的时候,笔者想起了一位教师说过的话:“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老师,你就要经常读一些心理学或教育学的著作。”两年来笔者坚持着,虽然读的书不够系统,但却从书中找到了现实中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
  3.了解——打开教师的心门
  长期的传统的班主任工作往往导致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许多不合理的处理方式,或是对学生简单专制型,或是放任型,甚至是惩罚型。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对学生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教师不愿意或是忽视了对学生的了解,极容易造成教师对学生的误解,从而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影响了学生对自己不良品德的认识和纠正,也不能给与学生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贻误对学生的教育时机。因而,教师只有在教育中及时地打开自己的心门,去了解和接纳学生的内心世界,才有可能合理而科学地处理学生的各类问题。了解,是教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
  4.理解——打开学生的心门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和理解学生。”每位教师都应以自己的热情去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有了这种关系才能够去实现教育所期待的目标和愿望。理解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初中的学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因此,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如果能够站在学生的位置换位思考,深入理解他们,必然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
  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的几句话一直给笔者很大的震撼:如果你天天看你的学生像恶魔一样,那么你就天天生活在地狱;相反,如果你天天看你的学生像天使一样,那么你就天天生活在天堂。试着去理解学生,去欣赏学生,相信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也有他拥有个性的理由,相信成绩再差的学生也有他精彩的一面。
  5.沟通——联系师生的桥梁
  了解了学生的情况,理解了他们的心情,教师还得学会跟学生合理而有效地沟通。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要主动沟通,教师也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跟自己沟通,或通过教师信箱,或是双方的小纸条交流,或是通过各种班会、比赛和游戏。然而,初中的学生主观性增强、个性特点也明显了,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各种合理的丰富的沟通手段,准确定位,对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进行处理。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初中学生的成人感开始出现,他们在潜意识中希望与父母、老师平等交往,希望自己的主张、观念、兴趣等能得到赞同,以实现存在的价值,而教师更多时候是看到学生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无视学生的需要,以居高临下之势喝道“谁听谁的”,继而遭到学生极度的反感,引起他们的消极、烦燥、逆反心理。
  案例:班里的小李是一名刚刚从外校转学过来的学生,听说在原先那所学校是因为和老师发生矛盾,担心老师为难自己所以转学的。一个多月了,听班里的学生说他有几次又跟老师顶嘴。
  分析:学生与老师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可是,有一些学生把这种普遍存在的矛盾任意扩大化,认为是很严重的事,进而推断出老师从此不会公平对待自己的结论,结果在心理上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甚至以生病为由逃避上学。其实学生小李正是缺少了解决此类矛盾的能力。当同样的矛盾发生时,他依然没有无法面对,甚至选择退缩。
  对策:一开始笔者并没有去批评他对老师的不尊敬,相反,笔者先是站在他的角度上为他说话。慢慢地,他的那种难以接近的情绪消失了。这时候,笔者便引导他进行换位思考和自我反思,帮助他正确认识老师的用意和希望,正确地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案例中小李的心理问题是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的。此时,教师就应该站在“律师”的位置上,理智地教会孩子勇于面对和积极解决矛盾。“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学生定能更好面对他以后人生路上的这些问题。聪明的教师往往会积极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采用“商量”的方式体谅他们、信任他们、爱护他们,维护他们合法的权利,让他们在自主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中学生的心理虽在发展,但毕竟很不成熟,他们的承受力远远不及成人。长期的紧张和焦虑必然使其心理功能失调。因此,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教师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学生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可以先对学生学习生活时间作一个张驰有度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要求灵活一些,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千万不要老是把“这一点很难,学不好就会怎样怎样”等判定性的话放在嘴上,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完成学业,在分步实施中让每个人都取得好成绩。
  案例:班里的小薛从小是由姥姥抚养长大的,姥姥一生要强,从小薛懂事开始,就给小薛灌输“只有考上大学将来才有出路”的思想。而小薛的现实是,两次高考模拟成绩都在班级中处于中下游,看得出她的灰心丧气,于是在离那年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小薛向家长强烈要求放弃今年的高考。对于家长“只要你努力了,考上什么样的学校都有成材的可能”的说法根本不予接受。
  分析:小薛的问题是由于受到她姥姥的影响,她一直认为“只有考上大学将来才有出路”,而两次高考模拟考试的成绩似乎给她下了判决书,她消极、灰心,不再愿意去努力,甚至失去了面对高考的勇气。
  对策:笔者时不时地给她以信心和鼓励,从各方面去提高她的成就感和胜利感。一次课堂的回答、一次小小的测验、数学老师的表扬、英语老师的赞美。各方面的肯定和认同给这个学生学下去的理由和信念。做学生的“拉拉队”,教师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学生,更要在学生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做学生的战友。
  回首两年来的实践和经历,真如在一条长满了荆棘又开满了鲜花的道路上穿行。经过之后,连痛苦都变成了美丽的记忆。点亮自己的心灯,点亮学生的心灯,我们快乐地飞翔在教育这片美丽的天空上。
其他文献
和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生物课堂教学,着力营造平等、和谐的生物课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一、理论基础与原则  江苏省高考说明(生物科)中强调“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察”。因此,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
期刊
摘 要:读书使人明智,这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素质的高低。笔者从课堂教学抓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外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案例一:  一次语文期中测试,批卷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阅读题部分失分特多,很简单的问题,甚至答案就寓于短文中的,班级中的佼佼者却读不出,发现不了。  案例二:  一次课外活动课,当教师向学生宣布:“这节课大家自由阅读,遵守好纪律。阅读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校长是学校精神力量之所在,校长是带给学校蓬勃生命力的主要因素;校长虽然官位不高,权力不大,但责任是沉甸甸的。在办学过程中,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主导、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中影响全局。在今天,当校长专业化和职业化成为趋势时,如何做好现代校长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做校长的经营之道  1.校长
期刊
中考既是标志九年义务教育结束的水平性测试,又是高一级各类学校招收新生的选拔性考试。中考数学的考核内容,在考查学生的“双基”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同时,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简单运用,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获取数学信息、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活动过程中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基本方法能力的培养。关注与现实
期刊
顾名思义,所谓“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能迅速、准确、灵活、恰当地做出判断、处理,以保证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综合能力。   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紧跟时代脉搏,完善自我,力求改善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还要不断总结实际可用的教学经验,提高处理各种问题(包括偶发事件)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在语文
期刊
诗歌教学中感悟诗情的做法很多,从抓关键字入手即其中之一。因为古人在创作时,特别看重“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都是古人苦吟的写照。所以抓关键字可以说是感悟诗歌感情的捷径。在许多诗歌中,通过用一个似乎什么也没有的“空”字,却能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妙境的例子很多。理解清楚这个“空”字,就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  一、“空”有宁静空灵之情  在诗歌中最擅长借“空”
期刊
一、案例背景浅析  英语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自己所教的这届学生很少有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想法,课堂上的发言只会按部就班,课后的作业也大多是“千人一面”,缺乏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  笔者常常陷入深深的思考:是什么原因使
期刊
导语,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教师一开始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导语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期刊
在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也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但却承载着最大的责任。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并非易事。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方法去引航,用心灵去感受。因而善于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学生是成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的第一步。现在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走进教室看学生的表情  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就是每次进入教室要多看,观察每个学生的
期刊
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是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且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问题。教育要关注学生,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要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困惑与无助。变换角度去看待学困生,加强对他们的了解、关心和帮助,是教育中的难点问题,也是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学困生性格障碍的产生及表现  性格是心理活动积淀形成的定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