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水河流域是包括壮、瑶、苗族在内的十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进行研究,并提出文化生态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机制、模式、发展文化生态以及区域互动联合共赢,以其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化发展,使红水河流域收获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文化;红水河;旅游;资源;开发
红水河流域拥有丰富的“天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共计272项。在文化生态化发展的新形势下,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必将活跃我国西南地区的文化氛围,引导民族文化休闲旅游的热潮。
1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是资源生态化开发原则。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蕴含着它是否能够满足不同旅游者关于历史文化探源、休闲娱乐、艺术观赏、科学考察等方面需求。提出资源生态化开发原则,实则是符合社会本真性和原生态的诉求。它不仅涉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囊括了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适应的景观生态资源,即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生态化。资源的生态化开发必须建设环境监测和文化利用的风险评估体系,特别是针对不可再生资源定期检查及时挽救。确实遵循调查、评价、规划、开发的生态化。
二是文化空间生态化原则。从纯粹的自然空间和文化“隐喻性空间”入手。首先,合理规划旅游文化项目,文化线路、文化场。而旅游地文化场是旅游者体验与感受文化活动最强烈的区域和形式,具有最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资源开发中应从点到面,着重规划建设文化场。其次,隐喻性文化空间是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空间积累。民族传统体育隐喻性空间在时间维度中被赋予求生元素、战争元素、技击元素、养身元素、商业元素和政治元素。而无论何种元素的交叠,隐喻性文化空间与纯粹的自然空间都具有文化的一致性,共时性。总之,文化空间的生态化就是要实现生命个体与文化空间产生内化与外化反应。
三是核心文化标准化原则。在国家发展中需要的是互利互惠、双向融合而不是文化软实力的反向侵蚀。因此,民族和地方既要抛弃所谓的“文化本质”主义,也要培养文化自信与文化再自觉;具备场域精神,确立核心文化标准化原则,即在主体回归中强化对文化符号的把握,强调异质性文化与地方性文化的重要性,用以弥补全球化冲击下自上而下的力量。通过核心文化的标准化建设,实现文化介入,使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化即人类生态化发展。
四是遵循旅游生命周期原则。旅游资源的生命状态总是跟旅游地生命走向息息相关。根据调查与文献研究,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发现,目前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已经初具规模并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实体仍然处于探索期。另一方面,关注旅游主体的诉求和旅游产品供给关系。当消费需求和产品供给达到一个不可逆转的极差时,旅游地将逐渐走向衰退。因此,遵循旅游区生命周期理论,在适当时间研发更新产品或换代产品或引进符合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是文化旅游延迟衰退期的重要途径。
五是显性与隐性文化资源并重原则。显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指肉眼能够看到的,通过触觉和视觉确确实实能够感受的文化资源;而隐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指的是单凭视觉无法全部感知的文化资源,但它又客观存在,例如听觉的享受、味蕾的刺激,整个氛围带来的心灵体验,具有开发的价值但还未被开发的资源等等都属于隐性的文化资源。其中,隱性的文化资源更能体现文化中蕴涵的体验价值乃至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六是比较优势资源开发原则。就文化资源开发而言,比较优势是该地区(圈、层)文化资源的机会成本小于其他地区同类型或相似资源的机会成本,且这种文化资源在该地区更有开发利用的价值,“信价比”更高。在红水河流域,水、陆、空的自然优势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优势明显,但硬件设施稍显匮乏,统筹规划欠缺整合。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中,应该扬长避短,顺应政策、社会心理等需要,开发比较优势资源,为旅游提供比较优势产品,以此弱化项目的本质,深化人的情愫。
2民族文化生态下红水河流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
文化资源的开发必会隐含着异质性文化被同化,神圣性文化的异化,从而导致文化误导,进一步影响整个文化空间的根基。我们无法逃避源于自然、政治、经济和文化竞争行业等外部环境的干扰,但可以提出尽可能周到详实、降低风险的资源开发措施。
2.1构建完备的开发机制
其一,政府主导。发挥区域性、行业性政府职能,充分利用行政力量调配资源,在经济、规划、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帮助,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其二,村民参与。村民人口老年化严重,土地被流转,作为整个文化活动的主体,应该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文化活动组织实施,文化收益公私分配,文化环境保护监督。其三,企业个体互动联合。吸纳资金,利用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实现包括劳动力等等在内的资源合理支配。其四,村村互动,校企联合,实现共赢。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并存的产业发展格局中,村村联合既是政治上的联合也是文化联合,实现区域“三产”协调持续发展;其次,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传媒、舞蹈人才,针对不同类别、层次的休闲需求,梳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将11个少数民族与时代串联,通过体育项目、艺术表演、声乐配合等形式呈现出来,进一步优化文化结构,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其五,大众监督。旅游资源开发不仅需要政府、村民和企业个体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大众的参与互动,而社会大众的监督往往比政府部门监督更及时更有效。利用媒体、网络的力量可以实现宣传、监督、搜集旅游评价,以此获取更多监督和信息反馈,为进一步旅游场域建设提供指导。
2.2借助景观、经济与制度生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
合理规划文化空间中的文化节点、文化线路、文化域面,与景观生态呼应。将区域性、艺术性、观赏性、竞技性有机结合,针对水、陆、空生态环境,在开放的红水河流域景区做到处处是风景,样样含文化,人人能体验。使得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经济生态实现产业升级,吸引更多的游客投入到农事生产、收割、产销中来,对农事的各个环节恢复原有的民族生产文化记忆,特别是高脚马插秧、游水捉鸭等由农事衍生出的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利用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统一规划,避免各个文化节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复,使水土、资金、产业人才的利用率最大化,带动赋闲在家村民的就业和创业,发展适宜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2.3根据时间维度和游客量之间的关系,依次选择附带型开发模式——组合型开发模式——专项型开发模式
目前,红水河流域的旅游接待量逐渐增多,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游客人数明显高于当地居住人口。总的来看,红水河流域的文化生态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资源开发仍然处于探索期。因此,现阶段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是以农业和工业为主附带休闲旅游的产业格局。另一方面,依据旅游地生命周期,选择资源原生、资源移植或资源再生(创造)。在资源开发中,应该具有“本球化”眼光。随着旅游发展阶段的变化,资源开发从附带型到专项型转变,引进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移植“遗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吸收并采纳其他有利因素,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实现资源再生。
3结语
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遵循一系列开发原则的同时,制定合乎民族文化生态发展的资源开发措施,实现东盟门户的开放性发展,区域性联合共荣,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韦丽春.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路[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05):44-47.
[2]史友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创新[J].体育科学,2013,5:13-25.
[3]陈国生,黎霞.旅游资源学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1-24
[4]邵颖萍.全球化与场域精神:麦当劳在东亚城市的“文化定制”逻辑[J].社会,2013(03):184-203.
[5]张胜华,李丙红.景区规划与开发[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7:146-147.
[6]陈欣怡.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起点路径和模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4(01):17-22.
作者简介:
董先辉(1992—),男,湖北宜昌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课题项目: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民族文化生态下红水河流域体育旅游廊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gxun-chxzs2016019)。
关键词:文化;红水河;旅游;资源;开发
红水河流域拥有丰富的“天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共计272项。在文化生态化发展的新形势下,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必将活跃我国西南地区的文化氛围,引导民族文化休闲旅游的热潮。
1红水河流域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是资源生态化开发原则。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蕴含着它是否能够满足不同旅游者关于历史文化探源、休闲娱乐、艺术观赏、科学考察等方面需求。提出资源生态化开发原则,实则是符合社会本真性和原生态的诉求。它不仅涉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囊括了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适应的景观生态资源,即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生态化。资源的生态化开发必须建设环境监测和文化利用的风险评估体系,特别是针对不可再生资源定期检查及时挽救。确实遵循调查、评价、规划、开发的生态化。
二是文化空间生态化原则。从纯粹的自然空间和文化“隐喻性空间”入手。首先,合理规划旅游文化项目,文化线路、文化场。而旅游地文化场是旅游者体验与感受文化活动最强烈的区域和形式,具有最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资源开发中应从点到面,着重规划建设文化场。其次,隐喻性文化空间是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空间积累。民族传统体育隐喻性空间在时间维度中被赋予求生元素、战争元素、技击元素、养身元素、商业元素和政治元素。而无论何种元素的交叠,隐喻性文化空间与纯粹的自然空间都具有文化的一致性,共时性。总之,文化空间的生态化就是要实现生命个体与文化空间产生内化与外化反应。
三是核心文化标准化原则。在国家发展中需要的是互利互惠、双向融合而不是文化软实力的反向侵蚀。因此,民族和地方既要抛弃所谓的“文化本质”主义,也要培养文化自信与文化再自觉;具备场域精神,确立核心文化标准化原则,即在主体回归中强化对文化符号的把握,强调异质性文化与地方性文化的重要性,用以弥补全球化冲击下自上而下的力量。通过核心文化的标准化建设,实现文化介入,使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化即人类生态化发展。
四是遵循旅游生命周期原则。旅游资源的生命状态总是跟旅游地生命走向息息相关。根据调查与文献研究,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发现,目前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已经初具规模并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实体仍然处于探索期。另一方面,关注旅游主体的诉求和旅游产品供给关系。当消费需求和产品供给达到一个不可逆转的极差时,旅游地将逐渐走向衰退。因此,遵循旅游区生命周期理论,在适当时间研发更新产品或换代产品或引进符合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是文化旅游延迟衰退期的重要途径。
五是显性与隐性文化资源并重原则。显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指肉眼能够看到的,通过触觉和视觉确确实实能够感受的文化资源;而隐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指的是单凭视觉无法全部感知的文化资源,但它又客观存在,例如听觉的享受、味蕾的刺激,整个氛围带来的心灵体验,具有开发的价值但还未被开发的资源等等都属于隐性的文化资源。其中,隱性的文化资源更能体现文化中蕴涵的体验价值乃至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六是比较优势资源开发原则。就文化资源开发而言,比较优势是该地区(圈、层)文化资源的机会成本小于其他地区同类型或相似资源的机会成本,且这种文化资源在该地区更有开发利用的价值,“信价比”更高。在红水河流域,水、陆、空的自然优势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优势明显,但硬件设施稍显匮乏,统筹规划欠缺整合。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中,应该扬长避短,顺应政策、社会心理等需要,开发比较优势资源,为旅游提供比较优势产品,以此弱化项目的本质,深化人的情愫。
2民族文化生态下红水河流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
文化资源的开发必会隐含着异质性文化被同化,神圣性文化的异化,从而导致文化误导,进一步影响整个文化空间的根基。我们无法逃避源于自然、政治、经济和文化竞争行业等外部环境的干扰,但可以提出尽可能周到详实、降低风险的资源开发措施。
2.1构建完备的开发机制
其一,政府主导。发挥区域性、行业性政府职能,充分利用行政力量调配资源,在经济、规划、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帮助,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其二,村民参与。村民人口老年化严重,土地被流转,作为整个文化活动的主体,应该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文化活动组织实施,文化收益公私分配,文化环境保护监督。其三,企业个体互动联合。吸纳资金,利用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实现包括劳动力等等在内的资源合理支配。其四,村村互动,校企联合,实现共赢。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并存的产业发展格局中,村村联合既是政治上的联合也是文化联合,实现区域“三产”协调持续发展;其次,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传媒、舞蹈人才,针对不同类别、层次的休闲需求,梳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将11个少数民族与时代串联,通过体育项目、艺术表演、声乐配合等形式呈现出来,进一步优化文化结构,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其五,大众监督。旅游资源开发不仅需要政府、村民和企业个体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大众的参与互动,而社会大众的监督往往比政府部门监督更及时更有效。利用媒体、网络的力量可以实现宣传、监督、搜集旅游评价,以此获取更多监督和信息反馈,为进一步旅游场域建设提供指导。
2.2借助景观、经济与制度生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
合理规划文化空间中的文化节点、文化线路、文化域面,与景观生态呼应。将区域性、艺术性、观赏性、竞技性有机结合,针对水、陆、空生态环境,在开放的红水河流域景区做到处处是风景,样样含文化,人人能体验。使得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经济生态实现产业升级,吸引更多的游客投入到农事生产、收割、产销中来,对农事的各个环节恢复原有的民族生产文化记忆,特别是高脚马插秧、游水捉鸭等由农事衍生出的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利用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统一规划,避免各个文化节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复,使水土、资金、产业人才的利用率最大化,带动赋闲在家村民的就业和创业,发展适宜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2.3根据时间维度和游客量之间的关系,依次选择附带型开发模式——组合型开发模式——专项型开发模式
目前,红水河流域的旅游接待量逐渐增多,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游客人数明显高于当地居住人口。总的来看,红水河流域的文化生态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资源开发仍然处于探索期。因此,现阶段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是以农业和工业为主附带休闲旅游的产业格局。另一方面,依据旅游地生命周期,选择资源原生、资源移植或资源再生(创造)。在资源开发中,应该具有“本球化”眼光。随着旅游发展阶段的变化,资源开发从附带型到专项型转变,引进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移植“遗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吸收并采纳其他有利因素,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实现资源再生。
3结语
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遵循一系列开发原则的同时,制定合乎民族文化生态发展的资源开发措施,实现东盟门户的开放性发展,区域性联合共荣,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韦丽春.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路[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05):44-47.
[2]史友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创新[J].体育科学,2013,5:13-25.
[3]陈国生,黎霞.旅游资源学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1-24
[4]邵颖萍.全球化与场域精神:麦当劳在东亚城市的“文化定制”逻辑[J].社会,2013(03):184-203.
[5]张胜华,李丙红.景区规划与开发[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7:146-147.
[6]陈欣怡.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起点路径和模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4(01):17-22.
作者简介:
董先辉(1992—),男,湖北宜昌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课题项目: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民族文化生态下红水河流域体育旅游廊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gxun-chxzs201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