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实践中以全国特大灌区之一的河套灌区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为依托,在培养双师型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的课程设置、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1-0235-02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ining mode of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newbuilt local colleges.Relying on rich water resources in Hetao irrigation area, one of the major irrigation areas in China,training of teachers, innovating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applied curriculum design,industrystudyresearch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quality’s monitoring and other aspects were deeply discussed,and good results were achieved.
  Key words Newbuilt local colleges;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specialty;Talent training model;Practice
  河套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016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自2012年升本以来,为增强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推进转型发展,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全国特大灌区之一的河套灌区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为依托,在培养双师型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的课程设置、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多元化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立足服务地区经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1 贴近企业用人需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为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河套灌区水利行业专家成立了專业建设委员会,在广泛调研座谈的基础上,共同修订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3+1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课程体系[1]。“厚基础”即在一、二年级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力学等基础课的教学,为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宽口径”即充分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开设选修课程,如水利环境学、节水灌溉技术、概预算与招投标等选修课程,学生灵活选择专业方向,强化行业适用能力,使学生的工程素养得到很大提升;“强实践”即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上强化实践能力[2]。重点强化水利工程测绘技能、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训练;“重创新”即在三、四年级专业课中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环节。
  1.2 依据行业发展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做好4个结合,即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的结合、核心知识与拓展知识的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科研及教研与教学实际的结合。要求学生的学科理论“坚实”即可,更强调知识在实际行业领域中的运用。此外,还要求在教学中能及时反映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新动态,保证传授给学生最新知识内容[3]。
  2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3-4],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践锻炼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对行业发展不清楚,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河套学院为了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锻炼,将实践计入工作量,这极大提高了教师参加企业锻炼的积极性。近几年有很多教师实践锻炼回来,将积累的实践经验反馈在教学中,授课变得更加生动,学生爱听,深受师生的好评。
  2.2 采取外引内培措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加强本科教师的内部培训、外出交流和深造是河套学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学院每年组织所有本科教师到区内外高校脱产进修和短期听课学习。同时,重视学术交流,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先后多次邀请国外专家和区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
  2.3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多类型的校企合作平台
  为了促进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发展,学院与河套灌区管理总局深度合作,共建了河套灌区生态水利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申报获批 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灌溉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是河套学院与巴彦淖尔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新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产、学、研”综合科研平台。河套学院水土资源研究所被批准为院级科研服务培育平台,“河套灌区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及适宜技术扩散研究”创新团队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培育团队。这些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构成了组织科学研究、聚集和培育科学技术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5],使专业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
  3 强化课程建设,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围绕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优质课程、示范课程建设为重点,精品课程建设为课程建设目标,通过分阶段、有重点的课程建设工作,提升专业课程建设整体水平。   3.1 认真建设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示范课程
  为了加强课程建设的管理与考核,采取除对课程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常规检查外,对合格课程、精品课程的申报、建设情况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在本科合格课程建设中,遵照“开设一门,建设一门”的原则,目前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开设的25门专业课已全部建设成为院级合格课,目前有2门课程正在申报优质课程。
  3.2 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行课程责任制
  选拔培养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管善建的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强化课程团队建设的引领和示范,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3.3 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实现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的“学”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提倡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申报教研项目,达到以教研促教学的目的。2015年该专业所在的系部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十二五”全自治区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先进集体。
  4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6],对于地处河套灌区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更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4.1 严格管理,认真完成各类实践教学任务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应占总学分的30%以上,并坚持早实践,多实践,从大一的认识实习、大二的测量实习、大三的地质实习与施工实习以及大四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认真组织,加强管理,所有教学环节均要制定质量标准,确立评价规范,明确操作方式,校内外教师指导到位,严格考核,经常回访抽查实践教学情况,保证了实践效果。
  4.2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造了现有实践的教学环境条件,购置了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使学生在校内的课程实验得到了保障,实验室能够做到按学生需求预约开放,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3 依托河套灌区的地域优势,扎实完成各类实习
  利用河套灌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高质量完成了认识实习、地质实习、施工实习和毕业实习。特别是施工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间是根据灌区施工旺季安排的,保证了所有学生都能参加实习,打破学期与假期的界线,使学生能参与完整的施工过程。从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内容等方面保证了学生与实际工程的“零距离”接触,通过2个轮回工学交替的顶岗实习,使学生的施工生产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大大提高。
  4.4 严把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选题符合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业务要求,与该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题目来源于节水灌溉工程、土地整理、水工建筑物设计、水资源保护及管理等工程項目与科研项目,建立具有自主选题、题型多样、校内和校外多种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使设计内容更贴近生产实际,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大大提高。
  5 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管理是关键”的意识,以教学质量监控为重点,促进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5.1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7] 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按照学院要求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全程指导。导师们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敬业精神去影响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5.2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建立学校督导、院系督导、教师评教、学生评教4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用诊断式听评课方式,建立依据质量标准的教学评价制度。为使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学院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整个教学活动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有序,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学生、教师同行、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工作。部系每学期都要认真开展此项活动。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要实事求是,确保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评教数据的科学性。近年来,该专业坚持评教工作,并将评教结果与教师的年度评优、岗位晋级相挂钩,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管理效能,已成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优质施教的有效途径。
  河套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大部分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肯定。2013级有18名学生应聘到金蓝沐禾上市企业,而考研率也达到10%。虽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在以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创新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8]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郭军,彭晓华,禹建柏.地方性院校实施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考[J].娄底师专学报,2001(4):63-65.
  [2] 任条娟,刘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的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2):20-22.
  [3] 谭璐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1.
  [4] 蔡敬民,余国江.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32-34.
  [5] 周发安.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
  [6] 李红波,陈雪梅,侯英.普通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8(6):52-55,75.
  [7] 陈万光,刘飞,于相丽,等.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8):35-37.
  [8] 刘云利,张士献,张英芳.推进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1(8):61-62.
其他文献
摘要 动物解剖学是农业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在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动物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阐述了MOOC的内涵和优势,分析了目前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MOOC平台在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为农业类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MOOC平台;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能人治村在其中的推动作用彰显。基于能人治村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新农村建设中成功实践的调研,对能人治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可复制推广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抽象出能人治村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型,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能人治村;新农村建设;模式;实践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
期刊
摘要围绕京津冀地区农业协同发展方式,探索以種业为统领融通农业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总结梳理出农业创新链(研发协同)、产业链(内部协同、外部协同)、服务链(资金协同、技术协同、文化协同)的“三链六协同”模式,带动农业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35-0217-03  农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生乳中残留抗生素在保存过程中微生物增殖后的变化规律。 [方法]采用了SNAP(E50)检测方法,对10万 CFU/mL以下、49万和120万 CFU/mL菌落总数不同的生鲜奶,进行了抗生素残留检测分析。对微生物菌落总数含量不同的生鲜奶在保存过程中抗生素残留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生鲜奶中残留抗生素与存放时间的降解变化趋势。[结果]试验表明,生鲜奶中的微生物越多,抗生素降解就越快。随着保
期刊
摘要在当前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4个系统维度的张家界大鲵资源型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并对2010—2016年张家界大鲵资源型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张家界大鲵资源型产业整体上呈上升态势,2010—2014年发展较为平稳,2014—2016年发展迅速。但大鲵资源型产业的4个系统维度仍需要协调,商品鲵销售量、深加工大鲵产值、养殖规模、农村居民村收入、生态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的核桃烘烤方式的烘烤效果。[方法]采用对比试验方法进行了无烟烘烤与传统烘烤的分析,分析2种烘烤方式对核桃烘烤时的能耗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烤后核桃品质方面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无烟烘烤节能环保、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上使用传统的煤烤成本要高于无烟烘烤,品质方面使用无烟烘烤较煤烤有了很大的提升。[结论]应该加大核桃产业无烟烘烤的力度,鼓励新型的生物质能源的使用,推进有机核桃生
期刊
摘要 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問题,总结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知识产权系列培训工作的经验,提出进一步提升相关培训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知识产权;培训  中图分类号 F20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1-0215-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期刊
摘要在云南省罗平县、寻甸县、东川区选取80个样本农户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整理数据,采用A-F方法定量分析样本农户多维贫困现状。结果显示,8个贫困指标的单维度贫困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活水平、生产资源、收入、健康、教育、政治参与度、卫生设施、家庭资产。1~7个维度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为93.75%、83.75%、43.75%、27.50%、10.00%、3.75%、1.25%,其中生活水平
期刊
摘要 以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阐述了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以期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1-0226-02  Abstract Taking Hubei Vocational C
期刊
摘要精准扶贫是中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间在扶贫工作中做出的重大创新举措,也是当前有效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县域扶贫治理的最佳路径。基于新疆A县当前县情和民情现状,精准扶贫应在采取有效措施唤醒农民主体意识,调动主动脱贫意愿的同时,采取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综合贫困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以发展为导向的精准扶贫,实现扶贫精准对接,推动长效扶贫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精准扶贫;路径选择;A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