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辛笛是“九叶”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给现代诗歌留下了不少能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风景》一诗是辛笛的代表作,全诗对“病态”的风景进行了深刻的观察与审视,采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把在铁路上进行的列车和风雨飘摇的祖国命运联系起来进行了整体观照,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惨痛现实一种深深忧虑之情。它通过平淡的描述和意象的烘托,在作品形象和读者想象之间造成了审美空间地带,使读者以强烈的参与意义进入到作者的世界,最后进入作品所影射的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
关键词:辛笛;《风景》;诗歌解读;爱国情怀
辛笛是“九叶”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虽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声并不显赫,但却给现代诗歌留下了不少能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他1912年生于天津,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英国文学。在孤身负笈异域时期,辛笛就写过许多优秀的印象派诗篇,如二十余首《异域篇》,这些诗作是辛笛诗风成熟的标志。其中较为著名的诗歌有《挽歌》、《秋天的下午》、《月夜之内外》、《对照》、《巴黎旅意》、《杜鹃花和鸟》、《再见,蓝马店》、《刈禾女之歌》、《狂想曲》、《门外》等,这一组诗有的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有的应邀寄给戴望舒主编的《新诗》等刊物上。1947年冬,辛笛因公去美国作短期考察,在这期间写下的《海上小诗》、《熊山一日游》、《甘地的葬礼》、《尼亚加拉瀑布》和回国后写下的《风景》、《山中所见—一棵树》、《夕语》等大多发表在《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上。在四十年代后期发表的诗作后来收入《辛笛诗稿》的“手掌篇”中。
《风景》一诗是辛笛的代表作,曾入选多种诗歌选集和文学史教材。此诗源自诗人真实的生活体验。1948年夏天,辛笛乘坐列车行进在沪杭道上所见所感所思而写成。坐火车旅行的经验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在长距离的长途旅行中,列车外的金黄的油菜,连绵的青山,劳作的农民对昏昏欲睡的旅行者来说,真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在流动的风景上,旅行者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欢愉和美好,但是对诗人辛笛而言,窗外的风景更多的是一种“病态”的呈现,它丝毫没有引起新奇、新鲜的感受,反而加重了一种精神上的背负,进而加剧了诗人对家园前途的感伤情怀。一种沉甸甸的、不堪重负的压迫感,成为整首诗歌最重要的情感基调。
本诗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列车轨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将“列车”作为一个整体意象纳入到诗句里,在新诗中并不多见,诗人抓住笨重的“列车”和多难的“国家”之间内蕴上的互通之处,创造出来一个并不突兀的审美意象。并极大地提升了是诗歌的想象空间。把辚辚的铁轨喻为“肋骨”,一节一节的车厢喻为连绵不断的“社会问题”。一开始,就带给读者一种新奇而严肃的思考。本诗写作的年代,这是国民党政权即将崩溃,中国陷入空前黑暗的时期,在国统区内部物价飞涨,腐败滋生,民众抗议此起彼伏。作为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爱国诗人,辛笛不可能对眼前灾难深重的中国无动于衷。作者在这里采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把在铁路上进行的列车和风雨飘摇的祖国命运联系起来进行了整体观照,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惨痛现实一种深深忧虑之情。在动荡中前行的车厢,正如同样颠簸的社会引起了作者别样的“诗情”,也体现了他卓越的想象力。
接下来诗人把目光投向了列车窗外,抒情视角也发生了转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诗人首先关注的不是自然风景而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即人和人的生存状况,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茅屋”暗示了贫困匮乏的物质生活,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与茅屋“比邻而居”的“坟”,诗人把分别代表了生存和死亡的两个意象突兀地排列在一起,给读者造成强大的情感冲击力。同时,“比邻而居”一词看似随意的调和了生与死的距离和界限,但更在深层次上暗示了由“生”入“死”的极大可能,不动声色地揭示着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中的悲惨命运,因而显得格外可怖。“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是前一句的形而上的概括和总结,显现了诗人一种痛苦的哲思,这种哲思的获得并不是诗人出居冥想的结果,而是生活现实教给人的一种最直接的感受,再次暗示了诗人的悲伤情绪。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前一句诗人赞美了生机勃勃的自然,“土地”暗示着广大的自然环境,它显得如此丰饶富足,充满生机,但生活其中的人却如此贫乏,甚至到了与死亡“比邻而居”的可悲境地,这不不得一起读者的深深思索。诗人再写到兵士的“黄”新装,与上句的形成鲜明对比。土地“厚德载物”意蕴着一种深沉的品格,一种无私奉献,宽厚博大的品质,因此它显得“丰饶自然”,充满生机,而兵士却是杀戮、鲜血的象征,它存在的终极价值就是毁灭生命,破坏和暴力是其坚守不渝的行动指南。这里,“土地”和“兵士”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体。“绿”和“黄”两种颜色的对峙即意味着生命和毁灭两种力量的绞杀。在这里,诗人鲜明地作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丰饶自然的“绿”相比,“黄”的新装显得“旧褪凄惨”,一种行将破败的征兆。这正体现了诗人的反战思想。
“惯爱想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点明了诗人所见所感的悲惨景象。一路行过的地方,是诗人日思夜想的家园,但经过战火的蹂躏和暴政的摧残,原来亲切自然的魂牵梦绕的灵魂归宿却已变得面目全非, “说不出生疏”的感觉体现了一种生命中最大的不能承受之痛!原来如诗如画的江山在诗人眼中已变得“一般的黯淡”,不见生机,不见希望,哀鸿遍野,生灵涂炭。
在最后一句诗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一种激越的突变:“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以突兀的方式出现在作者的视野,构成了夏日原野中最触目惊心的“风景”。他们如此不堪的生存重负唤起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同情,是前一句平淡叙述之后的一次情感的强化,也是全诗情感脉络发展的顶峰,这一幅令人潸然泪下的夏日农耕图已不再是单纯的风景写照,而是病态社会的一个浓缩,一种隐喻。
同样是感时忧国的爱国诗作,《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闻一多的一首名作《发现》,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一种心酸炽热的情感。,但他没有采用闻一多那样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用类比的方法,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独特意象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理解,其中体现了对国家黑暗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愤懑。《风景》既不呼喊,也不雕琢,用的都是明白的文字,却朦胧了文字的意义,它通过平淡的描述和意象的烘托,把诗人内心清醒的意识逐步暗示给读者,而这种暗示又是隐蔽的,于是在作品形象和读者想象之间造成了审美空间地带,使读者以强烈的参与意义进入到作者的世界,最后进入作品所影射的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辛笛;《风景》;诗歌解读;爱国情怀
辛笛是“九叶”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虽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声并不显赫,但却给现代诗歌留下了不少能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他1912年生于天津,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英国文学。在孤身负笈异域时期,辛笛就写过许多优秀的印象派诗篇,如二十余首《异域篇》,这些诗作是辛笛诗风成熟的标志。其中较为著名的诗歌有《挽歌》、《秋天的下午》、《月夜之内外》、《对照》、《巴黎旅意》、《杜鹃花和鸟》、《再见,蓝马店》、《刈禾女之歌》、《狂想曲》、《门外》等,这一组诗有的发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有的应邀寄给戴望舒主编的《新诗》等刊物上。1947年冬,辛笛因公去美国作短期考察,在这期间写下的《海上小诗》、《熊山一日游》、《甘地的葬礼》、《尼亚加拉瀑布》和回国后写下的《风景》、《山中所见—一棵树》、《夕语》等大多发表在《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上。在四十年代后期发表的诗作后来收入《辛笛诗稿》的“手掌篇”中。
《风景》一诗是辛笛的代表作,曾入选多种诗歌选集和文学史教材。此诗源自诗人真实的生活体验。1948年夏天,辛笛乘坐列车行进在沪杭道上所见所感所思而写成。坐火车旅行的经验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在长距离的长途旅行中,列车外的金黄的油菜,连绵的青山,劳作的农民对昏昏欲睡的旅行者来说,真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在流动的风景上,旅行者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欢愉和美好,但是对诗人辛笛而言,窗外的风景更多的是一种“病态”的呈现,它丝毫没有引起新奇、新鲜的感受,反而加重了一种精神上的背负,进而加剧了诗人对家园前途的感伤情怀。一种沉甸甸的、不堪重负的压迫感,成为整首诗歌最重要的情感基调。
本诗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列车轨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将“列车”作为一个整体意象纳入到诗句里,在新诗中并不多见,诗人抓住笨重的“列车”和多难的“国家”之间内蕴上的互通之处,创造出来一个并不突兀的审美意象。并极大地提升了是诗歌的想象空间。把辚辚的铁轨喻为“肋骨”,一节一节的车厢喻为连绵不断的“社会问题”。一开始,就带给读者一种新奇而严肃的思考。本诗写作的年代,这是国民党政权即将崩溃,中国陷入空前黑暗的时期,在国统区内部物价飞涨,腐败滋生,民众抗议此起彼伏。作为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爱国诗人,辛笛不可能对眼前灾难深重的中国无动于衷。作者在这里采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把在铁路上进行的列车和风雨飘摇的祖国命运联系起来进行了整体观照,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惨痛现实一种深深忧虑之情。在动荡中前行的车厢,正如同样颠簸的社会引起了作者别样的“诗情”,也体现了他卓越的想象力。
接下来诗人把目光投向了列车窗外,抒情视角也发生了转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诗人首先关注的不是自然风景而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即人和人的生存状况,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茅屋”暗示了贫困匮乏的物质生活,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与茅屋“比邻而居”的“坟”,诗人把分别代表了生存和死亡的两个意象突兀地排列在一起,给读者造成强大的情感冲击力。同时,“比邻而居”一词看似随意的调和了生与死的距离和界限,但更在深层次上暗示了由“生”入“死”的极大可能,不动声色地揭示着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中的悲惨命运,因而显得格外可怖。“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是前一句的形而上的概括和总结,显现了诗人一种痛苦的哲思,这种哲思的获得并不是诗人出居冥想的结果,而是生活现实教给人的一种最直接的感受,再次暗示了诗人的悲伤情绪。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前一句诗人赞美了生机勃勃的自然,“土地”暗示着广大的自然环境,它显得如此丰饶富足,充满生机,但生活其中的人却如此贫乏,甚至到了与死亡“比邻而居”的可悲境地,这不不得一起读者的深深思索。诗人再写到兵士的“黄”新装,与上句的形成鲜明对比。土地“厚德载物”意蕴着一种深沉的品格,一种无私奉献,宽厚博大的品质,因此它显得“丰饶自然”,充满生机,而兵士却是杀戮、鲜血的象征,它存在的终极价值就是毁灭生命,破坏和暴力是其坚守不渝的行动指南。这里,“土地”和“兵士”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体。“绿”和“黄”两种颜色的对峙即意味着生命和毁灭两种力量的绞杀。在这里,诗人鲜明地作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丰饶自然的“绿”相比,“黄”的新装显得“旧褪凄惨”,一种行将破败的征兆。这正体现了诗人的反战思想。
“惯爱想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点明了诗人所见所感的悲惨景象。一路行过的地方,是诗人日思夜想的家园,但经过战火的蹂躏和暴政的摧残,原来亲切自然的魂牵梦绕的灵魂归宿却已变得面目全非, “说不出生疏”的感觉体现了一种生命中最大的不能承受之痛!原来如诗如画的江山在诗人眼中已变得“一般的黯淡”,不见生机,不见希望,哀鸿遍野,生灵涂炭。
在最后一句诗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一种激越的突变:“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以突兀的方式出现在作者的视野,构成了夏日原野中最触目惊心的“风景”。他们如此不堪的生存重负唤起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同情,是前一句平淡叙述之后的一次情感的强化,也是全诗情感脉络发展的顶峰,这一幅令人潸然泪下的夏日农耕图已不再是单纯的风景写照,而是病态社会的一个浓缩,一种隐喻。
同样是感时忧国的爱国诗作,《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闻一多的一首名作《发现》,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一种心酸炽热的情感。,但他没有采用闻一多那样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用类比的方法,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独特意象来表达自己对“风景”的理解,其中体现了对国家黑暗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愤懑。《风景》既不呼喊,也不雕琢,用的都是明白的文字,却朦胧了文字的意义,它通过平淡的描述和意象的烘托,把诗人内心清醒的意识逐步暗示给读者,而这种暗示又是隐蔽的,于是在作品形象和读者想象之间造成了审美空间地带,使读者以强烈的参与意义进入到作者的世界,最后进入作品所影射的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