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市以“枫桥经验”为蓝本,坚持系统化思维,展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结合“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城市发展定位,南京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实践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突出“党建引领+群众参与”、“顶层设计+基层创新”、“传统经验+当代科技”、“问题化解+制度建设”,推进市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复杂都市社会的善治。在实践中,南京市转变固有治理模式,扩大了广大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有效推进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的形成。
  注重全程统筹,突出风险预警
  城市治理,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高对各种矛盾问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的重要指示,统筹全局、全程管理。突出风险预警,重点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风险苗头和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的诉求。一是注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建立社会风险防范和评估的制度防患于未然。二是注重矛盾源头预防,搜集分析民情,排查各类矛盾。三是注重矛盾沟通疏导,通过建立有效的矛盾沟通疏导机制,以避免矛盾的集聚和激化。四是注重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和制度建设,充分运用“五位一体”劳动争议平台。
  深耕网格治理,夯实基层基础
  网格是在城乡区划之内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单元,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多年来,南京市致力于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包括:建构“一张网”,着力打造全要素网格。实施“三同步”,推进“网格+网络+一体化”三项工程的规划、建设和完善,实现基层网格、信息平台和运行体系整体发展、相互支撑。建设“五项机制”,通过党建引领、联动融合、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法治保障五项重点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在深耕网格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创新,一是注重党建引领,通过打造“网格化+党建”模式,强化基层治理体系。二是推动网格共治,通过健全城市治理联动体系和开展清单式管理等方式,实现多元治理格局。三是在大数据的“融、通、用”上求突破、求实效,实现数据共享,打造网格治理的智能平台。在网格治理中,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打破部门与职能边界,形成纵横区域联动、资源共享的现代管理模式和“党群结合、条块结合、社群结合”的全新工作格局。网格化治理提升了精准服务水平,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夯实了基层工作,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变革工作机制,创新治理体系
  首先,推动治理体系的扁平化和一体化。以“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为契机,健全“扁平化”的服务机制和协同机制。建构和完善纵横连动的格局,推行“全科服务”模式,打造一体化的治理体系。扁平化和一体化改革推动了权力下沉和力量下沉的改革,实现了对民生诉求的快速有效回应,提高了人民的满意度。其次,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维护工作的有序性与长期性。在综合政务服务中,推行标准化服务清单,实现政务服务的无差别化。实行工作标准化,建立具体标准规范政府服务人员和社会治理主体的行为。再次,坚持开放、尊重、包容,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有效应对人口流动新态势。一方面,坚持联动共建格局,提升动态管控能力;另一方面,努力强化流动人口的同城待遇,推进流动人口的市民化。
  突出四化导向,化解矛盾纠纷
  化解矛盾纠纷是实现复杂都市社会善治的重要基础,南京市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实践中,突出四化导向,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一是注重社会化,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南京市通过制定《关于建立家事调查员参与调查和调解家事纠纷工作制度的意见》、鼓励优秀人民调解员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积极引导企业单位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等方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化解矛盾纠纷。二是注重法治化,积极推动法治化建设,充分尊重法律,将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模式。南京市积极强化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和督促指导,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联通互动、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调解作用。三是注重智能化,推进智能化平台建设。南京市积极构建“科技支撑”的社会矛盾化解模式,通过建立社会治理数据汇聚机制,实现多元数据融合共享和集成应用,并搭建智能研判模型,利用智能化科技手段建构精准化的矛盾预测预警预防机制。四是注重专业化,推动矛盾化解制度建设。南京市通过建立覆盖社会、遍布用人单位、服务全体劳动者的“三横三竖”的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提高了调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认可度,有效提高了劳动纠纷调解成功率。
  多方资源动员,推进共治共享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注重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充分尊重并发挥社会的主体性力量,积极推进以“平安志愿者”为代表的平安志愿者服务体系,推进乡贤文化,鼓励制定民约。充分挖掘辖区历史文化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自治,探索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的治理路径。通过挖掘本地资源、搭建平台和培育德治文化的方式,推動乡贤参与基层治理。广泛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修订、学习和推广,强化群众的自治自律意识。
  (执笔人:成伯清、任克强、胡鹏辉)
  责任编辑:刘卫东
其他文献
调高发展坐标、提升发展质量,是江苏必须打好的战略主动仗。而调高发展坐标、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实现思想大解放。唯有推动解放思想,才会真正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站位不高、视野不宽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  首先,通过思想大解放提高发展站位。发展站位决定了我们看问题的视野、推动工作的魄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提高发展站位,才能跳出原先的思维定势,弥补发展的不足,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
期刊
8月28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宁举行。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磅礴的科技动力。  娄勤俭
期刊
2018年7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总体要求,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决胜力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重点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在建立健全干部素质培养体系、知事识人体系、选拔任
期刊
江苏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均居全国首位,高校专利授权数也全国领先,在苏两院院士数量一直名列前茅,是名副其实的科教大省。更好地开发利用和挖掘江苏科教资源富矿,最主要的是为高校院所做好“支前”服务,把高校院所科技创新的巨大能量进一步释放出来。  进一步完善聚才用才机制,激发创新人才潜能。以靶向引才为关键,充分发挥战略科技人才的集群效应。以“链式反应”来形成人才持续集聚涌现的局面,针对院士、学术带头人
期刊
编者按:为促进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本期围绕如何更好地释放科教资源活力、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等问题,从专家视点和实践维度刊发一组专论文章。科技創新的专家视点
期刊
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高校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在推动徐州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与智力支持。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矿大校长葛世荣教授,听他讲述一座城和一所大学共生共荣共发展的故事。  记者:作为扎根在徐州的行业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在徐州的转型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葛世荣:中国矿业大学是行业特色高校的代表,在多
期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工作在一线的医院党委书记对《意见》有怎样的理解,下一步将如何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鼓楼医院党委书记彭宇竹。  本刊记者:前不久,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公立医院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您认为《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彭宇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十分重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评价工作,强调要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党的十九大以来,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不断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于去年上半年在全省率先引入人才“举荐制”,组建了由27名行业领军人才组成的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去年12月,南京市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共有29人被举荐成为市级高层次人
期刊
精准把握新时代所处新方位  南京: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建设创新名城。省委明确提出,南京要建设首位度高的省会城市。南京正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对标找差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提升城市首位度上下更大功夫,在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上展现更大作为,努力走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前列。力争到2020年创新核心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到2025年成为全球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一是提升创新首位度,探索动能转换新模式。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