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部新作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张岂之先生任主编,一些著名高校专家、学者担任分卷主编和编者的《中国历史》(六卷本),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全书六卷约240万字,分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宋卷、元明清卷、晚清民国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晚清民国卷》即为其中的第五卷,主编为南开大学历史系陈振江教授和江沛教授。
  《晚清民国卷》叙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中华民国终结共110年的中国历史。综观全书,有如下特色和创新之处。
  首先,断代较科学,体例新颖,建立起了中国近代史的科学体系。
  以往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教材,上下限一般都定为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而把五四运动后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虽然史学界早已认识到这种划分是不科学的,但一直未能改变这种现状。
  《晚清民国卷》则采用以近代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为依据来划分历史时期。因为1919年的五四运动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将中国近代史的上下限定为1840年和1949年,以便能够全面、准确地记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生发展及其消亡的历史轨迹,不再把“双半”社会人为地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将前后期一以贯之,使其真正成为完整的中国近代通史,从而在建立中国近代史的科学体系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具有开创性。
  此外,为与全套书保持协调统一,主编将中国近代史这一段的名字定为“晚清民国卷”,以“晚清”、“民国”两个时段设置体例和章节,以便能清晰地阐述中国近代前期(晚清)和近代后期(民国)社会转型及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和特点。
  其次,内容丰富,结构合理。
  全书以晚清政府与民国政府政权变动的时间为序,以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采用章节体与专题综述相结合的编写体例。内容上既反映了近年来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又旁征博引了大量的书刊资料,尤其参考了一些国内外新发掘出来的资料,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如设“晚清社会风貌”三节: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晚清时期的灾害与荒政;设“学术思想及其成果”四节:进化论的传入、史学成就、文学艺术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发展。里面的很多史实和内容都是以前同类教材中所没有提及或很少涉及的内容。
  以前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教材,大都以政治斗争为基本线索和内容,其中又以革命史为中心,即前半期(1840—1919)以三大革命高潮(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为中心,后半期(1919—1949)则以五四运动,中共创立,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革命战争为主线,均以“中国革命史”或“中共党史”的模式来编写教材,而忽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显得单调和片面,读起来也觉得枯燥乏味。本书则力图避免这一局限,在讲述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历程的同时,还增加了这一时期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风俗等内容,从而建立起了一个综合性的历史教学体系。
  再次,立论公允,分析客观。全书用50多万字叙述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涵盖面极广,内容涉及中国近代史方方面面的重大问题。作者在编写过程中,较好地吸收采纳了国内外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新成果,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者在参阅和发掘大量历史资料的前提下,都做了力求实事是的叙述和客观公允的评介。如:对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的评介;对于沙俄策动外蒙古独立和中日在签订“二十一条”中的交涉事实真相的说明;对于台湾“二二八”起义的前因后果和国民政府镇压起义的历史真相叙述;对于国民政府在1927—1937年间财政变革与经济发展,包括相关政策的出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部分成就,关税自主和币制改革措施等,都有详尽的叙述和分析;尤其对于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战前中日双方的国力对比,正面战场几次大的战役以及美苏当时对华的真诚援助等,对于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做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等等。史论结合,立论公允,分析客观,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
  总之,这本《晚清民国卷》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相信它的出版,将对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
其他文献
王韬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最著名的报人。1874年,他在香港创办的我国近代著名报刊———《循环日报》,以其独树一帜的报刊政论而名重一时。他的文章,冲破中国当时古代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藩篱,首开我国文人论政的先河,他也由此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而声名远扬。  正由于王韬在历史上的显要地位,他一直受到众多新闻传播史学者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循环日报》的散失,数十年间新闻传播史学研究
期刊
“山东问题”,是指日本于1914年借对德宣战之机强占山东胶州湾及胶济铁路的归还问题。巴黎和会不但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反而作出了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决议,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中国拒签对德和约,此问题遂成为悬案。    一、“边缘”谈判的设置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在即,中国对此十分重视,迫切希望得到英美的支持,在华盛顿会议上解决山东问题,反对与日本直接交涉山东问题,但形势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试的导向决定着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命题者出什么样的题,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出现,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会千方百计地来适应命题者所要求的答题方式与技巧,使教学活动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  比如,为了应付考试,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勾书画书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取得“好成绩”,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要求学生把勾好的“要点”背下来,再通过大运动量的题海战
期刊
摘 要 据《高昌某寺月用麦、粟、钱、酒帐》《高昌延寿元年张寺主明真雇人放羊券》以及《延昌廿二年康长受从道人孟忠边岁出券》等契约文书,麴氏高昌时期农业领域里的雇价,很可能是成年雇工每日麦粟1.1—1.2斗,未成年雇工每日粟3—7升;畜牧业或其他领域里的雇价大概在1.83斗至3斗多。雇价以粮食支付为主,银钱及牲畜为辅。寺院的银钱并不充足,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少部分用于购买生活或佛教供养必需品;以粮食作交
期刊
[摘要]从政治文化角度审察,秦代承继传统而形成了“大一统”的思想。这种思想自身又成为一种传统,对其后中国历史的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缺乏必要了解,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中国历史文化。  [关键词]政治文化传统,秦代思想,秦始皇,影响  Abstract:ByinvestigatingbothpoliticsandcultureChinahistory,Qindynastyinheritedtradi
期刊
[摘要]汇划制度是中国金融制度由近代向现代发展过渡中产生的一种信用制度。文章考察了民初汇划制度的一般情况及币制问题与钱庄的关系,分析了民初币制银两公率增加的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钱庄;汇划制度;汇划公单  TheResearchonPrivateBankSystemandAgiotageintheearlyperiodof20thCenturyAbstract:Theagiotagehasbe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关于殖民侵略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理论被史学界广泛应用。马克思本人是否认为“双重使命”具有普遍意义?殖民统治将在殖民地造成社会革命的预测是否被20世纪以来的历史所完全证实?马克思、恩格斯对印度和中国有不同看法,对这两个民族遭受殖民侵略后的发展前景也有不同的预期。不能机械地搬用“双重使命”论。在殖民统治下是不能完成社会变革的。  [关键词]马克思,殖民统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新课程与现行的教学体系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历史教育与时俱进,历史课程标准即将取代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这意味着什么?本文简要回顾了百年历史教育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演化历程,对现行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作了一些对照,着重介绍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内容,从而说明了由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代替历史教学大纲是我国历史教育的演进与发展。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历史教师应尽早做好
期刊
从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开始,日本的一些国际法学者就相继抛出了一系列的以甲午战争为对象的国际法著作。百多年来,这一“研究”热度不减。其共同特点是,站在军国主义的立场上,用国际法的术语作概念游戏,歪曲和伪造历史,为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寻找法理上的依据。对此,我国学术界长期无人做出回应,给以必要的批判和澄清。令人高兴的是,最近,甲午战争史专家戚其章先生出版了他的专著《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人民出版社20
期刊
学术界对洪秀全大多持肯定态度,对青少年时期的洪秀全总是以“才学优俊”加以概括,而对封建科举制则加以全盘否定。实际上,洪秀全只是在他居住的附近村子里学习优秀而已,“才学优俊”是洪秀全村里的人对他的评价,而当时他所在的村子又能有几个读书的呢?可见他“优俊”的范围之小。洪家是从广东梅县迁到广州附近的花县落户的客家人,家境的贫穷迫使全家人把希望托付给了成绩稍优秀的洪秀全,洪家也尽最大的努力供洪秀全读书,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