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对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分析,通过阐释其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发展初心,抢抓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机遇,扎实办好“七件事”,重点推进“十个方面”的工作,以实现了办学提质发展的突围,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机制创新,并在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建设“六大体系”为抓手,着力推进实施“六大工程”,并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的发展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改革;创新;路径;对策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指明了重要发展方向。面对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冠疫情的不利因素,高职院校提质发展面临着新境况,成为了高职院校谋求新发展的重要思考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结合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地方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核心,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机制创新,盯紧盯牢各项重点工作,坚定不移推动综合改革,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开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一、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现状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用实干诠释立德树人的理念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工作路径。该学校通过扎实办好“七件事”。一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疫情期间的返校复学“保卫战”;二是大力引进硕博人才,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办学提质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新校区建设正式批复立项,400亩征地完成了用地手续的办理;四是提拔任用17名干部,36人获得中、高级职称,建立首届“中青班”。五是深入推进6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理顺“两院两站”管理体制。六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七是加强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结对工作更为深入、全面推进。为在未来打造更具治理效能的现代化职业大学,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上,重点推进了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党建引领构筑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2020年年初,迅速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学校领导靠前指挥,党员干部众志成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和防控管理、督察、专班队伍,织密疫情防控“五张网”,即紧急动员部署,织密组织防护网;加强校园管理,织密排查防控网;强化物资储备,织密应急保障网;强化人文关怀,织密宣传引导网;制定“两案八制”,织密开学安全网,两案即:《汕尾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春季开学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汕尾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春季开学分期分批返校方案》,八制即:《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时期师生员工返校及返校后的行为管理规定》《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晨、午、晚检制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健康教育制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同时通过认真抓好线上教学工作,储备足量防控物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工作,切实守护了校园稳定和师生安全健康。
(二)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通过制定“三重一大”实施细则、修订规章制度68项、成立4个改革专项起草小组、审计工作调整为校长直接分管,以此让依法治校制度体系更为完备。同时修订采购招标管理制度,开展国有资产清查。规范办文办会,建立周程安排制度,规范二级单位的印章制度,有效推进行政管理精细化;并且多次召开依法治校推进会,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正式立项并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
新校区建设项目获市发改局批复立项,并列入地区重点建设项目。同时争取省政府和市政府建设资金支持,协调市相关单位和街道,征地工作和建设资金保障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发展的办学目标创造重要条件。
(四)不断提高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
落实“停课不停学”,高质量抓好线上教学工作;协调四大通讯运营商保障困难学生順利参加线上教育,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分期、分批安全组织学生返校,并且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班,开展网络心理辅导;通过“云”班会的形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成功举办2020届“线上+线下”毕业典礼。研究制定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开展34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中段检查。申报省级高职扩招教改项目,立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12项,申报省级6项。1名教师进入省第五届高校(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现场决赛。成功举办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有53项作品,476名学生参赛。完成学考、3+证书、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学院、春季扩招招生,录取3470人。同时,还获得教育部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立项。
(五)加大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
分批启动干部选拔,提拔副处级干部4人,正科级干部8人。成立第一期中青年骨干培训班,40名学员表现突出。引进人才力度空前,成功引进56名硕士研究生、38名博士、教授。完成“放管服”改革后的首次职称评审工作,学校新增教授1人,副教授17人,讲师18人,客座教授15人。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发布《教师誓词》,出台师德师风建设系列制度,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大教育活动月”活动;出台了《辅导员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落实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配备方案,以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六)逐步提升学术氛围和科研实力
通过成立海陆丰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形成学术交流的共同体,还获批为广东省岭南文化研究基地。理顺“两院两站”管理体制,开展博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申报工作。出台25个科研管理制度,提高课题研究经费标准,为科研工作提供扎实保障,营造起浓厚的科研氛围。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与华为、中兴、三大通信运营商等签订合作协议,不断提升产学研的工作成效。举办“红场大讲堂”学术讲座11次,校级科研项目立项31项、省市级项目立项3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件,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七)加强与帮扶学校的结对工作深入、全面推进
建立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定期会议制度,在基层党建、干部教师挂职、师资培训、专业群建设、科研创新和職业技能培训等6个方面合作深入推进。另外,还选派50名教师到帮扶学院培训,2名干部到学校挂职,学校各部门开展帮扶对接50人次,以此进一步学习帮扶学校先进工作经验和做法,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发展。
(八)持续提升社会服务显示度
2020年,招收827名2020级函授学生,1049名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班学员,其中“村官”324名,也为地方企业培养学徒120名。同时,3020名函授毕业生顺利毕业,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华南师范大学相沟通优秀教学点”。在城市的创文创卫工作中,学校在全市检查评比中获得优秀成绩,两次受到奖励。并且在疫情期间,学校师生积极到基层社区、执勤点、帮扶点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认可度。
(九)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食堂被评为“A级食堂”,并且扎实推进做好绿化、水电、环境卫生、节能减排等工作。另外,新增图书2.4万册,开通各类文献资源库,开通内网资源VPN访问通道,部署网上教学平台,数字化校园建设稳步推进,让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十)创建和谐平安廉洁校园环境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加强了工会组织建设,开展儿童节、妇女节、无偿献血等活动,给学校教职工送上生日蛋糕券和五一劳动节慰问品。在疫情防控、平安校园建设方面,通过安装智能测温门、安保无人机、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助力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管理。另外,通过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开展疫情防控和考勤检查,努力创建平安、和谐、廉洁校园,倡导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优良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
二、提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文的论述,该学校在创新发展、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党建责任压力传导与落实不够,基层党建工作缺乏特色品牌;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和方式更新亟需跟上发展步伐,现代大学应有的格局和视野还未真正形成;部分中层“头雁”作用不明显,部分干部执行力不足,存在畏难情绪,互相推诿,存在思维惯性、观念瓶颈、经验依赖;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较少,人才培养体系仍需不断创新;校园基本建设还存在较大缺口;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党政机构、系部和专业设置不太合理,体制机制综合深化改革有待加快等等。[1]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亟需探索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三、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对策
在完成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规划,该学校也将谋划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以建设“六大体系”为抓手,即构建以立德树人、又红又专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为目标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以自主创新、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学术创新体系;构建以追求卓越、人尽其才为核心的师资队伍体系;构建以外引内建、合作共赢为理念的开放办学体系;构建以责权统一、运行高效为基础的学校治理体系,以此推进学校全面提质发展。同时,着力推进实施“六大工程”,即加快建设高水平职业大学步伐,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构筑高原高峰,实施专业群建设工程;聚焦需求导向,实施科研水平提升工程;打造高端优势,实施人才队伍“引育”工程;迈向世界舞台,实施对外开放办学工程;对标师生向往,实施办学环境优化工程。结合该学校的发展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以下五方面的改革创新路径,全面深入推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发展。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
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更大力度推进“依法治校”,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抓紧抓实做好学校党委换届工作,让党委换届的党员大会成为高职院校提质发展的统一思想的重要纽带。出台高职院校整体机构编制改革方案,改革绩效分配制度,破除体制机制的发展障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力争双“带头人”100%达标,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学生宿舍工作;抓好党建特色品牌,开展党建“赛龙夺锦”活动,打造一批“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示范点”建设,防范政治安全风险。另外,通过加强贯彻落实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严惩违反师德和学术不端行为;规范内审管理,完善采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对基本建设、仪器设备、教材、图书等大宗物资采购全流程监督。持续办好学校品牌讲座活动或学术交流活动,成立学校新闻中心、校友会、外事办,启动校史编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通过抢抓国家高职大扩招机遇,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明确学校发展定位,推进“双高计划”,为学校提质发展目标打好基础。扎实推进具体工作实践方案,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和高层次教学成果建设。落实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施和考核方案,按进度指标定期检查推动。如结合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推进“粤菜师傅”工程,申报“烹调工艺与营养”等特色发展专业。把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纳入专业群建设。二是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出台教师教学考核系列制度,做好领导干部听课安排,全面监控和管理课堂质量。三是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四是进一步落实“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技能竞赛获奖项目的表彰,为创新强校工程创造重要条件。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努力打造过硬的干部队伍
加强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实施“百名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管好、用好高职院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人尽其才。适应“双师型”教师建设需要,建立专任教师到企业岗位锻炼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宣传,实行新教师宣誓制度。通过办好高职院校中青年骨干行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以及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工作,提高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为高职院校的提质发展储备重要人力资本。 (四)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通過加快新校区规划建设工作,抢抓进度、科学统筹相关项目规划,合理安排,紧盯计划任务,按程序加快项目各项前期工作进度,以时间倒逼各项工作落实,保障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同时通过重点抓质量,立足百年大计,把前期设计规划工作当作头等大事下功夫来抓,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新校区建设规划方案,做到新旧校区一体规划,做到一次性规划到位,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放心工程、精品工程。深入推动与帮扶学院结对工作,发挥高层交往的引领作用,以落实帮扶项目为抓手,实现更紧密、更深入、更高质量的合作。高质量编制高职院校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升本更大”目标,准确把握新时代高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突出前瞻性、战略性和科学性,为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擎旗致远、领航定向,以此实现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五)以人为本,面向未来,抢抓机遇,实现管理目标
面向未来、目标管理、以人为本和加速发展是一个有机结合体,面向未来和加速发展体现的是一种战略,目标管理和以人为本是战略的实施手段。当前,高职院校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期,风险与挑战并存,工作任务依然繁重。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艰苦奋斗的创业者,方能成为时代的胜利者。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班子唯有胸怀艰苦奋斗再创业的激情,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加倍努力工作,才能让学校趁着发展的东风突围发展。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要扩招200万人,该学校所在地方市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加快某职院新校区建设,推动升级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鱼升龙门”,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总之,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使命更加光荣。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只有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守初心,勇于担当,凝心聚力、奋发向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新气象、新作为、新成绩,奋力开创学校建设新局面,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新一轮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2]蔡昭权.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办学治校[J].岭南学刊,2020(05):6-8.
关键词:改革;创新;路径;对策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指明了重要发展方向。面对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冠疫情的不利因素,高职院校提质发展面临着新境况,成为了高职院校谋求新发展的重要思考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结合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地方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核心,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机制创新,盯紧盯牢各项重点工作,坚定不移推动综合改革,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开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一、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现状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用实干诠释立德树人的理念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工作路径。该学校通过扎实办好“七件事”。一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疫情期间的返校复学“保卫战”;二是大力引进硕博人才,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办学提质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新校区建设正式批复立项,400亩征地完成了用地手续的办理;四是提拔任用17名干部,36人获得中、高级职称,建立首届“中青班”。五是深入推进6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理顺“两院两站”管理体制。六是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七是加强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结对工作更为深入、全面推进。为在未来打造更具治理效能的现代化职业大学,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上,重点推进了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党建引领构筑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2020年年初,迅速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学校领导靠前指挥,党员干部众志成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和防控管理、督察、专班队伍,织密疫情防控“五张网”,即紧急动员部署,织密组织防护网;加强校园管理,织密排查防控网;强化物资储备,织密应急保障网;强化人文关怀,织密宣传引导网;制定“两案八制”,织密开学安全网,两案即:《汕尾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春季开学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汕尾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春季开学分期分批返校方案》,八制即:《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时期师生员工返校及返校后的行为管理规定》《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晨、午、晚检制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健康教育制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同时通过认真抓好线上教学工作,储备足量防控物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返校复学工作,切实守护了校园稳定和师生安全健康。
(二)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通过制定“三重一大”实施细则、修订规章制度68项、成立4个改革专项起草小组、审计工作调整为校长直接分管,以此让依法治校制度体系更为完备。同时修订采购招标管理制度,开展国有资产清查。规范办文办会,建立周程安排制度,规范二级单位的印章制度,有效推进行政管理精细化;并且多次召开依法治校推进会,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正式立项并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
新校区建设项目获市发改局批复立项,并列入地区重点建设项目。同时争取省政府和市政府建设资金支持,协调市相关单位和街道,征地工作和建设资金保障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发展的办学目标创造重要条件。
(四)不断提高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
落实“停课不停学”,高质量抓好线上教学工作;协调四大通讯运营商保障困难学生順利参加线上教育,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分期、分批安全组织学生返校,并且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班,开展网络心理辅导;通过“云”班会的形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成功举办2020届“线上+线下”毕业典礼。研究制定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开展34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中段检查。申报省级高职扩招教改项目,立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12项,申报省级6项。1名教师进入省第五届高校(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现场决赛。成功举办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有53项作品,476名学生参赛。完成学考、3+证书、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学院、春季扩招招生,录取3470人。同时,还获得教育部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立项。
(五)加大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
分批启动干部选拔,提拔副处级干部4人,正科级干部8人。成立第一期中青年骨干培训班,40名学员表现突出。引进人才力度空前,成功引进56名硕士研究生、38名博士、教授。完成“放管服”改革后的首次职称评审工作,学校新增教授1人,副教授17人,讲师18人,客座教授15人。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发布《教师誓词》,出台师德师风建设系列制度,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大学习大讨论大教育活动月”活动;出台了《辅导员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落实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配备方案,以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六)逐步提升学术氛围和科研实力
通过成立海陆丰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形成学术交流的共同体,还获批为广东省岭南文化研究基地。理顺“两院两站”管理体制,开展博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申报工作。出台25个科研管理制度,提高课题研究经费标准,为科研工作提供扎实保障,营造起浓厚的科研氛围。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与华为、中兴、三大通信运营商等签订合作协议,不断提升产学研的工作成效。举办“红场大讲堂”学术讲座11次,校级科研项目立项31项、省市级项目立项3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件,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七)加强与帮扶学校的结对工作深入、全面推进
建立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定期会议制度,在基层党建、干部教师挂职、师资培训、专业群建设、科研创新和職业技能培训等6个方面合作深入推进。另外,还选派50名教师到帮扶学院培训,2名干部到学校挂职,学校各部门开展帮扶对接50人次,以此进一步学习帮扶学校先进工作经验和做法,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发展。
(八)持续提升社会服务显示度
2020年,招收827名2020级函授学生,1049名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班学员,其中“村官”324名,也为地方企业培养学徒120名。同时,3020名函授毕业生顺利毕业,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华南师范大学相沟通优秀教学点”。在城市的创文创卫工作中,学校在全市检查评比中获得优秀成绩,两次受到奖励。并且在疫情期间,学校师生积极到基层社区、执勤点、帮扶点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认可度。
(九)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食堂被评为“A级食堂”,并且扎实推进做好绿化、水电、环境卫生、节能减排等工作。另外,新增图书2.4万册,开通各类文献资源库,开通内网资源VPN访问通道,部署网上教学平台,数字化校园建设稳步推进,让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十)创建和谐平安廉洁校园环境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加强了工会组织建设,开展儿童节、妇女节、无偿献血等活动,给学校教职工送上生日蛋糕券和五一劳动节慰问品。在疫情防控、平安校园建设方面,通过安装智能测温门、安保无人机、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助力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管理。另外,通过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开展疫情防控和考勤检查,努力创建平安、和谐、廉洁校园,倡导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优良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
二、提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文的论述,该学校在创新发展、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党建责任压力传导与落实不够,基层党建工作缺乏特色品牌;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和方式更新亟需跟上发展步伐,现代大学应有的格局和视野还未真正形成;部分中层“头雁”作用不明显,部分干部执行力不足,存在畏难情绪,互相推诿,存在思维惯性、观念瓶颈、经验依赖;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较少,人才培养体系仍需不断创新;校园基本建设还存在较大缺口;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党政机构、系部和专业设置不太合理,体制机制综合深化改革有待加快等等。[1]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亟需探索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三、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对策
在完成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规划,该学校也将谋划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以建设“六大体系”为抓手,即构建以立德树人、又红又专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为目标的学科专业体系;构建以自主创新、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学术创新体系;构建以追求卓越、人尽其才为核心的师资队伍体系;构建以外引内建、合作共赢为理念的开放办学体系;构建以责权统一、运行高效为基础的学校治理体系,以此推进学校全面提质发展。同时,着力推进实施“六大工程”,即加快建设高水平职业大学步伐,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构筑高原高峰,实施专业群建设工程;聚焦需求导向,实施科研水平提升工程;打造高端优势,实施人才队伍“引育”工程;迈向世界舞台,实施对外开放办学工程;对标师生向往,实施办学环境优化工程。结合该学校的发展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以下五方面的改革创新路径,全面深入推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发展。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
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更大力度推进“依法治校”,提升现代大学治理能力。抓紧抓实做好学校党委换届工作,让党委换届的党员大会成为高职院校提质发展的统一思想的重要纽带。出台高职院校整体机构编制改革方案,改革绩效分配制度,破除体制机制的发展障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力争双“带头人”100%达标,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学生宿舍工作;抓好党建特色品牌,开展党建“赛龙夺锦”活动,打造一批“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示范点”建设,防范政治安全风险。另外,通过加强贯彻落实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严惩违反师德和学术不端行为;规范内审管理,完善采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对基本建设、仪器设备、教材、图书等大宗物资采购全流程监督。持续办好学校品牌讲座活动或学术交流活动,成立学校新闻中心、校友会、外事办,启动校史编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通过抢抓国家高职大扩招机遇,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明确学校发展定位,推进“双高计划”,为学校提质发展目标打好基础。扎实推进具体工作实践方案,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和高层次教学成果建设。落实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施和考核方案,按进度指标定期检查推动。如结合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推进“粤菜师傅”工程,申报“烹调工艺与营养”等特色发展专业。把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纳入专业群建设。二是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出台教师教学考核系列制度,做好领导干部听课安排,全面监控和管理课堂质量。三是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师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四是进一步落实“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技能竞赛获奖项目的表彰,为创新强校工程创造重要条件。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努力打造过硬的干部队伍
加强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实施“百名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管好、用好高职院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人尽其才。适应“双师型”教师建设需要,建立专任教师到企业岗位锻炼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宣传,实行新教师宣誓制度。通过办好高职院校中青年骨干行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以及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工作,提高干部的领导力、执行力,为高职院校的提质发展储备重要人力资本。 (四)加强保障能力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通過加快新校区规划建设工作,抢抓进度、科学统筹相关项目规划,合理安排,紧盯计划任务,按程序加快项目各项前期工作进度,以时间倒逼各项工作落实,保障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同时通过重点抓质量,立足百年大计,把前期设计规划工作当作头等大事下功夫来抓,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新校区建设规划方案,做到新旧校区一体规划,做到一次性规划到位,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放心工程、精品工程。深入推动与帮扶学院结对工作,发挥高层交往的引领作用,以落实帮扶项目为抓手,实现更紧密、更深入、更高质量的合作。高质量编制高职院校在“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规划,紧密围绕“升本更大”目标,准确把握新时代高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突出前瞻性、战略性和科学性,为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擎旗致远、领航定向,以此实现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五)以人为本,面向未来,抢抓机遇,实现管理目标
面向未来、目标管理、以人为本和加速发展是一个有机结合体,面向未来和加速发展体现的是一种战略,目标管理和以人为本是战略的实施手段。当前,高职院校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期,风险与挑战并存,工作任务依然繁重。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每一项事业,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艰苦奋斗的创业者,方能成为时代的胜利者。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班子唯有胸怀艰苦奋斗再创业的激情,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加倍努力工作,才能让学校趁着发展的东风突围发展。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要扩招200万人,该学校所在地方市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加快某职院新校区建设,推动升级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鱼升龙门”,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总之,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严峻、使命更加光荣。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只有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守初心,勇于担当,凝心聚力、奋发向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新气象、新作为、新成绩,奋力开创学校建设新局面,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新一轮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2]蔡昭权.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办学治校[J].岭南学刊,2020(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