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向同行 共进共享共赢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沙滘中学在传承和创新学校“龙舟文化”建设的同时,秉承引领学校未来的气质禀赋和发展力量,深入挖掘龙舟文化建设的内涵,提炼出“共进教育”这一办学思想,并以此引领、指导师生的思想行为,按照“目标同心同向、行动同心同行”原则,营造出“教师合作共进、学生合作共长、师生合作共荣、家校和谐共赢”的“共荣共长、共进共赢”教育生态,使学校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和发展。
  “共进教育”释内涵
  “共进”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共同进取,共同进步,更是指友好共处、和谐共存,互补互利,形成合力,在校内就是要求师生相互认同,倡导师生共学、共事、共发展。在目标方面,“共进”既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种目标追求。它是信仰,是方向,是灵魂,以共同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勇往直前为工作方向,通过“激情+创新+活力”的方式来达到“共进”的目标。二是指在处事方式上,表现为尊重、协调、合奏,可以引申为合作、分享、共赢。因此,共进观丰富教育的人文关怀,关注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尊重差异,和谐共生。
  其实,将“共进”引申到教育上,就是要以“共”为途径,以“进”为价值导向,全力以赴、敢拼敢赢,以合作为基础,引导师生在良好的共进氛围中共同成长,增强智慧的力量,享受学习、创造的自由,追求教育教学的合作、生态,促进师生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幸福奠基。
  “共进教育”建体系
  赛龙舟能取得胜利,关键在于团结。团结体现在共同维系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遵守一种以团结为本的合作性规则。我校引领并坚持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工作关系,尽量彰显师生之间的合作共进氛围,助推学校发展。
  1.强师规划,师师共进。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我校倡导以“合作教研”助教,以“互助共进”聚力,打造教师研究共同体,建立“合作中前进,前进中合作”的工作关系,彰显老师间的互助共进的有效竞争力。
  为此,我校制定了“12345”强师规划:提倡一种精神,即团队合作;建立两个评价,即奖励到备课组、到年级、班级;培育三种文化,即创设“共进”教师文化、营造“共进”环境文化、丰富“共进”活动文化;落实四大措施,即强化科组与备课组共研活动、开展课题合作研究活动、以名师工作室为中心的共研活动、共读一本书的亲子活动;达到五个齐心,即愿景、管理、科研、教学、学习。
  2.共进课堂,生生共进。为了更好地促使“共进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我校构建了“共生、共建”的共进课堂思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了富有特色的“2*2互助共进”课堂教学模式,即两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并实现两个结合。其中,“强+弱”,即优生与后进生互为师徒,使每一个后进学生的学习都得到关注、得到帮助;偏科学生互补结合,如让偏理科的学生与偏文科的学生互為师徒、取长补短,实现双赢。“强+强”,即优秀学生与优秀学生结为互促小组,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竞争,激发双方学习潜能的同时,提升了原有的学习能力。
  3.德育共建,师生共进。在规范德育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我校以“共进教育”激发学生灵性,营造合作式校园的新型德育模式——“共育、共建、共赢”。通过明确的目标、规范与制度,以及德育活动系列化、德育活动系列化、年级活动专题化、成立社团、编辑校本课程等方法,提升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德育工作做到全面覆盖——学校、年级、班级共参与,处处育人;全员参与——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以人育人;全程落实——强化育人的连续性、时效性,时时育人。
  4.家校共进,互惠双赢。为搭建家校沟通平台,拉近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让学校更及时地了解到广大家长的需要,也让家长更深入了解学校工作和孩子的在校生活,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构建“共谋、共成长”的家校共进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实现家校互补双赢,为学生注入了新活力。采用“共谋”构建家校和谐育人体系,即利用家长资源,建立一种家校“合伙人”的共进关系,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教经验交流会、新生家长培训、教师家访等互通信息,相互走近,彼此理解,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做好家长培训或分学段召开“家校共育研讨会”,教给家长教育技能,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辅助作用,也是实现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共进教育”显成效
  通过开展“共进教育”,无论是工作状态,还是工作能力,整个教师队伍都有了改进和提升。一部分教师已逐步成为了广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对象或区、市的特约教研员和中心组成员,他们的成长,为学校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同时,学校各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4年以来,学校荣获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学校、广州市第四届中小学德育创新成果二等奖、番禺区上品教化理念示范校、番禺区阳光评价实验校、广州市首批健康学校、广州市书香校园。在教学质量方面:学校教学质量连年攀升,2014、2015、2016连续三年居北片第一,晋升到番禺教育前列,并多次荣获得番禺区办学绩效二等奖和毕业班工作一、二等奖等奖项。
  近几年,我校开展的龙舟文化建设接受了来自中央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并接待了全国各地共3000多人的参观、学习,《学校品牌管理》杂志也对学校龙舟文化建设和办学情况进行了相关报道。
其他文献
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國语学校只有九年的办学历史,与很多百年老校相比,还十分年轻。然而,回溯这段短暂的历史,宁高外能够有今天的辉煌,源于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一种执着的教育追求,其创办全面承继了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义务段优质教育资源,是一所从民办学校转型而来的公办学校。面对教师的分流和优质生源的流失,他们的自我追逐支撑着他们走过每一段艰难历程。宁高外始终坚信只有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才能有学生的发展。教育就是陪
期刊
朗朗书声,舒展翰墨馨香,人文此处可嘉;袅袅垂柳,摇曳清风明月,风景这边独好。位于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的贾悦初中至今已走过30多个年头,历经岁月洗礼,这所农村初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品牌发展之路。近几年,在校长丁文才的带领下,贾悦初中声名鹊起,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试点学校”,其剪纸课程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  《学校品牌管理》:贾悦初中作为一所普通农村中学,偏居城区西端,但近年来以精致的学
期刊
教育让我们离开了家,却忘了叫我们回家。  教育让我们离开乡土,走向世界,却忘了叫我们回家乡,认识家乡,认同家乡。  教育讓我们获得了很多知识,让我们走向社会,走向世俗和烦恼,却忘记了让我们“怡乐”。  广州市番禺区东怡小学校长简理怀用十多年的时间让教育回到了家,回到了乡土,回到了“怡乐”。  东怡小学的家庭教育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品牌。家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永远的进行时,更是学校教育取之不尽的宝
期刊
诸城市贾悦镇位于山东省诸城市西部。近年来,我镇教育系统致力于“责任文化”区域品牌建设,辖区内初中、小学、幼儿园都围绕这个主题“各显神通”,通过开展学科课程整合实验、参与各级各类学科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等形式,积极建设校本课程,逐步形成了以扎根传统、激情创业、求实创新为特征的“责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了“培养责任意识、激发责任情感、提高责任能力、落实责任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目标。  在区域品牌建设的引
期刊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便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广东省委副书记、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也曾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对学校不留恋,而国外的孩子毕业后却很留恋母校?”这是两个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需要所有学校、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来共同破解。  下面,本刊采编团队将带大家探访一所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破解这两个问题提供一些思
期刊
传说,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是一所“玩”全不同的学校:一位好玩的校长带着一群好玩的老师,设计了很多好玩的课程,开展了很多好玩的活动,而且有很多好玩的社团,对学生有很多好玩的评价,培养出一批批好玩的学生。  夏日炎炎,当我走进七中校园,那蔓延于办公楼洁白墙体上的爬山虎像一道绿帘,瞬间让我感到无比清凉。说起这些爬山虎的来历,校长朱国旺表示,是老校长在学校翻新改造这栋楼时栽种下的,当时并不起眼,没想到生命
期刊
1916年12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让北大成为当时乃至今天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学校。  一百年后的2016年12月,学园公司应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的邀请,为其设计校园文化。在前期调研中,经过专家、校方和设计师的多次研讨,最终确定了以“兼容”为核心的设计定位。这里的兼容,是中西方文化的兼容,也是北大精神与为明文化的兼容;是中
期刊
东怡小学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小区配套的公立学校。相对当地很多的百年老校来说,这是一所充满着活力和发展机遇的年轻学校。办学初期,教师由各镇街选派组合而来,学生则是全国各地的家庭购房而来,学校没有文化积淀,师生价值观、家庭文化背景、未来目标诉求参差不齐,如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跟上番禺区乃至广州市的教育发展形势呢?  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全体教师的参与,征询广大家长意见后,我校确立了“怡乐育人,让每个
期刊
许多大城市都有以其城市命名的中学。待到2017年9月,“广州中学”也将正式开学,迎接第一批学生了。这所吸引全国名校长吴颖民重返一线、亲自挂帅的学校,早在5月初就对外宣传豪掷23万元征集校门设计方案。解读公告可知,广州中学希望学校门楼彰显现代岭南特征,力争让自身既充盈着岭南文化的历史韵味,又彰显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时代气息。  这个设计值得花钱  校门是学校的门户与脸面。它不仅是建筑空间,是学校和社
期刊
“如果我有一片花园,我只要一朵花,因为拥有这朵花,我将拥有整个世界和未来。这朵花,叫想象……”这是王洪珍心中的理想。  王洪珍是一位爱读诗、写诗的校长,她不仅自己爱诗,还带领老师、学生一起赏诗、写诗。其中,由学生创作的儿童诗有3万多首,由学校编印的《春芽儿童诗报》有近200期,诸多优秀诗作更发表在《儿童文学》等杂志上。在王洪珍看来,想象是创造力的核心。但是,如今的孩子在本应风一样无拘无束的童年感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