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硬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起跑线,往往取决于父母的层次,可我爹是瞎子,我娘是哑女。
  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爹究竟是怎么弄瞎了自己的眼睛,也不知道娘究竟叫什么名字、老家在哪里……因为我记得,爹就是这个样子,娘就是这个样子。
  不管是上坡下坎儿,越障跨沟,路宽路窄,爹总是先用一根木棍在地上点点戳戳,然后才摸索着挪动脚步;有时候,爹会在众人面前毫无忌讳地坐在一泡屎、一摊水、一堆刺的上面,让我在旁人面前羞于叫他一声爹,以致有些时候我也会当面叫他——你这个瞎子。
  可爹说,他能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也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因而村里的人都说,爹的眼缝里抹过狗的泪水,能够在黑夜里看见“鬼”,不允许村里的姑娘走近他,担心被他看透了衣服。在村里,爹从被弱化到被无视,以致户长会、群众会这样的会议,爹也没有资格参加。好几次,爹靠着拐杖摸黑来到公房外面,想通过墙洞来旁听会议内容,但都被人给发现搪了回来:“你这个瞎子,这是你来的地方吗?快点滚回去……”爹每次“参会”回来,都悻悻怏怏,闷闷不乐,叫人看着难受。村里修路,在路要不要经过“小崖子”的时候,爹就说不能那样修,那样修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可爹是个瞎子,他的话就成了废话,即使正确,那也是正确的废话,正确的废话,或是已经过时很久了,或是距今还很遥远,谁听他的!果不其然,路修好之后,“小崖子”那段路经常弄出声响来,声响大的时候,村里人不是缺了爹,就是少了娘;声响小的时候,村里人不是丢了胳膊,就是赔了腿。爹常常为此自责,常常拊膺顿足,让人看着就会伤心,就会同情,就会落泪。
  就因为爹是瞎子?
  爹快40岁那年,一个蓬头垢面、衣衫极度破烂的女子拾荒来到爷爷的村庄,问从何来,她只傻傻地摇头,嘴角嘟哝了几下,却从未说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因为她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遮不住羞处,村里的婆媳们对她很是不屑,又吐口水,又是挖苦:呸!哪里来的叫花女,我们村里从来没有像你这样不要脸的女人,哪里来就滚回哪里去,别在我们村丢人现眼……只有比拾荒女还要袒胸裸臀的孩子们才会把她当成一只能够护佑小鸡的母鸡,跑去拽着她乱蓬蓬的长发,一串剥了皮的青蛙似的跟在她的后面玩起“老鹰抓小鸡”,让她张开破败的翅膀去对抗雄健的厉鹰;也只有像爹一样的光棍老男,才会对她另眼相看,老围着她转悠……这样的情景在村里连续演了好些天,拾荒女走到哪儿,村里的狗就叫到哪儿。有一天,奶奶斥退了村里的狗,吼散了那些光棍,穿过那些“嘴巴漏风”的婆媳们,走过去,直朝着拾荒女衣裳破洞里隆起的胸脯吐进一泡口水,用一排手指顺着口水的流向抹了抹拾荒女的奶子,会心一笑,匆匆回家跟爷爷说:“瞎子他爹,我看该给咱那个瞎子找个媳妇了。”“别瞎操那份心,他太瞎,不会有人愿意嫁他的。”“咱村里不是来了个拾荒女吗?你不去看看?”爷爷好多要说的话在心口里堵了又堵,可最终没有堵住这几个字:“人家是逃荒来的女子,又不知家在哪儿,年时好了,说不准就走了,况且,她……能生娃?”奶奶是个有经验的人,很干脆:“我看可以。只要领回来,洗个澡,换身衣,准是个生娃的好坯子。”
  恰好这时,村子里的狗叫声传到了爷爷门外,爷爷满满地撮了一碗炒面,舀了一瓢凉水,出去递给那个拾荒女。拾荒女跪着把水和面吃完,舔净碗瓢,没有任何犹豫就跟着爷爷进了这个门。可进门之后,爷爷奶奶才发现拾荒女原来是个哑女,不想留她,可鉴于爹的状况,哪还容许挑肥拣瘦!歪锅配歪灶,那天晚上,拾荒女穿着奶奶四十年前出嫁带来的花衣,成了爹的新娘。
  娘每每回忆此事,都激动得比手画脚,可我不知道娘究竟比什么、画什么。村里懂哑语手势的人替娘解释说:那是娘逃荒路上吃得最好的一顿饭。后来我问娘,为什么当时不吃饱了就走?娘说:人得讲信用,特别一个女人,吃了人家的饭,进了人家的门,那就是一辈子的承诺。我又问娘,爹这么瞎,娘为什么不偷偷跑掉?娘说:良心,人可以跑,可良心跑不掉。虽然我与娘无法用语言来交流,但经过娘无数次的比手画脚之后,我渐渐懂得娘的特殊语言,渐渐学会了与娘交流,可爹从来不知道欣赏我娘,从来不知道我娘长啥样,也从来没有给我娘说过一句好听的话。在爹的世界里,不管白天黑夜,天就一个颜色,娘就一个模样,只要天黑摸到娘的床上,手握那两把引擎,爹就像开飞机一样起起落落。
  晚上,瞎爹哑娘同睡在一张床上,咋看都般配,可是到了白天,一眼就看出不般配来。这不仅因为娘比爹小一岁,属猪,是一只吃草的动物,憨态哑然得像地上的草;爹比娘大一岁,属狗,是一只吃肉的动物,温驯里藏着暴戾。尽管娘这架飞机只装载爹一个人飞行,可狭小的空间里,我的瞎爹哑娘还是经常干仗。爹在外面受了窝囊气,回家就对着我娘发火;同一块地,爹说种苞谷,娘说种洋芋,娘说种苞谷,爹说种洋芋,老是拗着,谈不到一块,常常为种什么庄稼争得瞎子不让哑巴,哑巴不让瞎子。可瞎子有家而哑巴不知道家在哪儿,每次争吵的结果,娘都只能在牛圈里跟牛過夜。
  没过几年,拾荒哑女就成了我的娘。奶奶说,生我的时候,全家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那个瞎子爹,着急得像一头被蒙上眼罩的蛮牛,有劲儿使不上,他怕生下来的我像娘一样傻傻哑哑,对什么事情都道不明、说不白,在外面吃亏;娘着急得哭了,她怕生下来的我像爹一样只能靠着拐杖来生活,甚至跟人吵架,也只能靠拐杖来撑腰;爷爷奶奶怕我生下来不瞎即哑,不哑即瞎,甚至又瞎又哑,都急得争吵起来。奶奶说:“瞎子他爹,儿子瞎,你更瞎,当初你就不该把那碗炒面给了那个哑女!你就不该把她领进这个门!”爷爷毫不示弱地反诘:“瞎了瞎了,全家人都瞎了!当初你就不该把自己的嫁妆穿在这个哑女身上!”
  据说,爷爷奶奶的争吵、父母的担忧一直到我睁开双眼看到了娘的模样,并亲口叫她一声“娘”的时候才算完结。
  父母的爱,硬度一样,不会因为你的层次高,硬度就强,也不会因为你的层次低,硬度就弱。
  责任编辑:子 非
其他文献
晚上到家,才发现帽子掉了。  照例早起。昨晚做的梦乏善可陈,倘若能像倒放老磁带一样,里面的细节、述说、呼吸和表情会很详实,剧情算是流畅。我顺手打开一个解梦软件,找不到对应的解释,梦也个性?我那天整个下午都在某个售楼处忙于办理购房——在一般人看来最重要的人生大事,却一点没在梦境浮出风声或云影。  “绝不要停止写作,因为那样一来,你再也不会突然想到什么了。”晚上到家以后,打开电脑编写东西,突然记起德国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末,广袤的冀中平原上,坐落着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名叫小河湾村,围着村子走一遭,才不过一袋烟的工夫。  一个寒冷的冬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村西头46岁的光棍姜大明成亲了。简单地放了几挂鞭炮,没有任何仪式,村里人陆续来道了喜,婚事就算办完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姜大明的女人竟是一个年轻貌美、皮肤白皙的南方女子,人人都说姜大明走了桃花运,竟娶了这样水灵俊秀的女子。那个南方女子,瑟缩在角落
期刊
我的老家在唐山脚下,濉河南岸。  八年前大拆迁、大开发、大建设,瞬时,老家就被八车道的柏油大道合围,村子没了,老家自然也没了。值得庆幸的是多年过去了,因为唐山的荫庇,村子西南角的那口老井还在。  今年夏季的那几场暴雨把淮北大地浇透了,那日站在几近被枯黄的杂草吞没的老井旁边,感觉瑟瑟秋风带来的不是丝丝凉意,而是一阵又一阵袭来的寒潮!我想近距离去摩挲大青石井口,可它如今活得很憋屈:四围尽是断壁残垣,方
期刊
从我记事时起,家里就有一个大大的书柜,那是我父亲专用的。  书柜平时上着锁,只有父亲打开时我们才有机会向里面望一望。书柜从上到下分为五层,每层又分成几个小格,里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物品。有从太爷爷时留传下来的家谱,有爷爷时留下来的人情簿,有伪满洲国时我家住宅的门牌,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粮票和布票,有我和姐姐们上学时的毕业证书和各种荣誉证书,一切应有尽有。可以说全家所有的应该收存的小物件,只要跟父
期刊
乡的河边池塘。它本来有一个质朴又形象的名字:水蜡烛。可不知是什么时候,就像村里的二丫,去城里转了一圈,叫艾丽丝了。  小时候,家是大家,床是大床,兄弟姐妹抵足而眠。青葱岁月,我拥有了人生的第一个枕头,我把它称之“水烛香蒲”。其时,我住进我家曾经闹过狐仙的阁楼——留仙阁。我也祈盼夜阑阒寂时有绿衣捧砚,有红袖添香。不知是美女狐仙的绝情,还是我肉身凡胎,情长春浅,只觉得那冥冥之中,螓首蛾眉,凌波微步,渐
期刊
老话说,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我最早工作的乡里有个村叫龙坑,山清水秀,按现在的说法该叫世外桃源,但那时却偏远闭塞,两百余口人家祈盼用上照明电都等待多年了。  现场踏勘那天,我们是在村支书老许家吃的午饭。大半天的绕峰越崖大家多已筋疲力尽,可老许却毫无疲态,打水去汗、冲茶敬烟,周全着呢!村头、田头、灶头,这是农村工作必须留意的场所,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取更多的实情,听到心声。我习惯地走进老许家灶间,
期刊
我喜欢漫无目的地闲逛,几年下来,发现了不为人注意的几处风景,它们成了我一个人的私密花园,樱花园就是一处。我想,只有我一个人叫它樱花园吧。  水嫩嫩的粉,双瓣儿,一朵一朵地挤着,一支一支地闹着,一簇一簇地挨着。花瓣儿薄得透亮,阳光似乎也可以穿透。我在花瓣儿这边看太阳,却看见了花瓣儿的脉络,那细细的、娇娇的脉络,宛若女子的柔骨,似有似无。蜜蜂、蝴蝶翩然而起。我坐在它旁边,醺着双目嗅着花香,心头脑海都是
期刊
一不留神,绿皮火车这狭长的铁匣子就拖着长长的烟,大喝一声冲进了漆黑的隧道里,惊醒的人脖子一竖,眼睛瞪得贼亮,眨几下,头一歪,又在潮水般涌来的“哐当、哐当”声中暗淡下去,淹没在漫长的黑洞中。  对面老头儿拎出座位下装有几只奶猪仔的竹篾筐,下了车,我还没醒透,也被父亲拎下火车。站在月台上,看火车像一根粗壮的火柴棍在天幕上画出一道白线又消失了。  我们要横穿过铁轨拐进山间的那条山道,去到离镇上火车站还有
期刊
北极狼与北极兔,是构成北极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两类生灵。  一只名叫壮壮的头狼带着狼群从荒原远处杀气腾腾地走来,多日的饥饿,已让它们凶相毕露。一只正在食草的北极兔显然闻到了血腥的味道,先是驻足远眺,继而撒腿飞奔。而壮壮为了这顿美味,腾云驾雾……眼看壮壮长长的獠牙就要触到兔的尾巴,兔利用身小灵巧的优势,突然一个急速回折。壮壮体大速猛,刹车不及,一个狗啃式伏地,回头一望,兔已跑出几十米开外。壮壮再追,紧
期刊
白米饭是金贵的,除了过年,只有过生日才有可能吃上。  读小学四年级那年,队长传达了“田土承包到户”的会议精神,整个村庄都沸腾了。大人们在队长家里开会,吵嚷了一个多星期,终于把田、土、山以及猪、牛、农具,还有公家仓里的稻谷,坪里的草垛,按人口,用抽签的方式分到了各家,每个人眼里都闪着亮光。  虎形山在村里地势最高,当时垦荒时爹就主张种茶树,但队长好大喜功,为了获得垦田红旗队的荣誉,硬做三亩水田上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