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锦45块蒸汽驱先导试验项目是股份公司重大开发试验项目,2008年5月转驱以来见效明显,取得了产液量、产油量稳步上升的效果。锦45块于Ⅰ组纵向划分三个砂岩组6个小层。试验区目的层为于Ⅰ组1-4小层。为防止边底水内倾,试验区方案设计避射了于Ⅰ组5-6小层,损失储量38.1万吨,5小层构造高部位发育较好。从目前的生产情况看,试验区压力稳定在2.5MPa左右,边底水影响很小。
[关键词]蒸汽驱;部署;水平井;完善
中图分类号:TE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220-01
1 概述
蒸汽驱试验区位于锦45块,该块1986年蒸汽吞吐开发,已处于吞吐开发后期,开发矛盾日益突出,严峻的开发形势难以持续稳产。因此,2008年5月在该块进行了转蒸汽驱先导试验。
试验区位于锦45块的次级断块锦91块西部。油藏类型为中厚~薄互层状边水油藏,属中孔、高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密度大,属于重质稠油。汽驱目的层于1组。含油面积0.34km2,地质储量225×104t。从数模跟踪的地下温度场分布来看,注采井间已经实现热连通,目前处于开发中后期阶段。
2 汽驱井组中布置水平井的依据
2.1 于1三砂体5小层动用储量小
锦45块的次及断块锦91块于Ⅰ组纵向上可划分为三个砂岩组6个小层。蒸汽驱先导试验区目的层于Ⅰ组方案设计开采1-4小层。为了防止边底水的内倾,试验区方案設计时避射了于Ⅰ组5-6小层,损失储量38.1万吨,于Ⅰ5小层构造高部位发育相对较好。从目前生产看,试验区压力稳定在2.5MPa左右,边底水的影响很小,因此可动用这部分储量,以提高采收率。
2.2 套管损坏严重,调补层措施无法恢复5小层开采
蒸汽驱试验区内生产井54口,其中套管损坏落物井20口,占生产井的37%,转驱后新增14井次,因套管损坏问题,大部分井调补层措施无法恢复5小层开采。
2.3 纵向矛盾突出
试验区转驱以来,从受效井产液情况看,纵向油层受效不均衡,层间矛盾十分突出,主要产液层为于Ⅰ组2小层,1、3、4小层产液很少或基本不产液。从12口井产液剖面测试资料统计来看,129层/259.8m,其中有60层/72m不产液,占总厚度的28.0%。
3.该项技术在汽驱井组的研究与应用
水平井开采稠油往往会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其开采特点:
(1)水平井吸汽能力强,注汽速度高,在大致相同的注入压力下,水平井的注汽速度是垂直井的2-2.5倍。
(2)水平井蒸汽吞吐的产液(油)能力强,水平井的产液指数一般是直井的4倍。
(3)水平井的蒸汽吞吐高温采油期长,周期的生产油汽比高。
(4)水平井的蒸汽吞吐排水期短,回采水率高。
3.1 地层特征
锦45-H001井周围已完钻井所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为中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的沙四段、沙三段、沙一+二段、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本井设计层位是沙一段于Ⅰ组,分为6个小层,目的层为于Ⅰ5小层。
3.2 构造特征
锦91块位于辽河断陷西部西斜坡南段第一断阶带上,是由北西向南东倾斜的断鼻斜坡构造,周围被断层切割,其内部一条北东向的断层,将该块分为东块和西块,东块地层倾角较陡,西块地层倾角总体较缓,构造形态为小背斜。
3.3 储层特征
锦45-H001井目的层于Ⅰ5组属于西八千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可细分为主体水道、近端砂坝、远端砂坝、砂坝间及动流沉积五种微相类型,储层岩性主要由中-细砂岩、砂砾岩组成,与泥岩呈互层状。
3.4 油层分布特征
纵向上,锦45-H001井附近于Ⅰ5小层油层厚度4.6-6.2m,部署区的油层顶面埋深1000.6~994.6m。平面上于Ⅰ5分层连续稳定,油藏类型属于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的边水油藏,目的层岩性主要为棕褐色含油-油浸中-细砂岩、砂砾岩。
4.应用效果分析
2013年-2014年,蒸汽驱共实施2口水平井技术,累计增油5860吨。
锦45-H001井位于锦45块蒸汽驱试验区的西北部,是锦45-25-025井组内的一口水平井,该井于2013年9月投产,生产井段1333m-1438m,有效厚度39.11m/3层,开井最高日产液30吨,最高日产油达15吨,含水50%,动液面415m。累产油4750吨,储量得到了有效动用。
锦45-H001的成功经验为下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因此相继钻水平井锦45-H002。
锦45-H002井位于锦45块蒸汽驱试验区东北部,贯穿于锦45-023-K243、023-K260井组,该井于2014年9月28日投产,生产井段1094.18m-1262.71m,有效厚度156.84m/3层,最高日产液25吨,最高日产油10吨,累产油1110吨,油井平均动液面540m,储层能量得到了有效动用。
水平井技术的投入,扩大了驱替效率,井组纵向动用程度得到了有效提高,驱替效果较好,尤其是汽驱成熟度较高的井组,井组产量保持相对平稳,区块产量稳定。
5.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1.1应用水平井措施调整汽驱井组产液剖面,实现了井组于Ⅰ5储量的有效驱替;
5.1.2逐步完善水平井调整措施适用原则,改善技术指标,更能有效的提高水平井措施效果。
5.2 建议
建议本区域应多部署些控制井,尽量落实断层整体构造。进一步弄清楚油层分布情况,为以后开发水平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辽河油田致密油储层改造研究》,韩锋等编,2014
[2] ERO《热力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张义堂等编著,2009
[关键词]蒸汽驱;部署;水平井;完善
中图分类号:TE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220-01
1 概述
蒸汽驱试验区位于锦45块,该块1986年蒸汽吞吐开发,已处于吞吐开发后期,开发矛盾日益突出,严峻的开发形势难以持续稳产。因此,2008年5月在该块进行了转蒸汽驱先导试验。
试验区位于锦45块的次级断块锦91块西部。油藏类型为中厚~薄互层状边水油藏,属中孔、高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密度大,属于重质稠油。汽驱目的层于1组。含油面积0.34km2,地质储量225×104t。从数模跟踪的地下温度场分布来看,注采井间已经实现热连通,目前处于开发中后期阶段。
2 汽驱井组中布置水平井的依据
2.1 于1三砂体5小层动用储量小
锦45块的次及断块锦91块于Ⅰ组纵向上可划分为三个砂岩组6个小层。蒸汽驱先导试验区目的层于Ⅰ组方案设计开采1-4小层。为了防止边底水的内倾,试验区方案設计时避射了于Ⅰ组5-6小层,损失储量38.1万吨,于Ⅰ5小层构造高部位发育相对较好。从目前生产看,试验区压力稳定在2.5MPa左右,边底水的影响很小,因此可动用这部分储量,以提高采收率。
2.2 套管损坏严重,调补层措施无法恢复5小层开采
蒸汽驱试验区内生产井54口,其中套管损坏落物井20口,占生产井的37%,转驱后新增14井次,因套管损坏问题,大部分井调补层措施无法恢复5小层开采。
2.3 纵向矛盾突出
试验区转驱以来,从受效井产液情况看,纵向油层受效不均衡,层间矛盾十分突出,主要产液层为于Ⅰ组2小层,1、3、4小层产液很少或基本不产液。从12口井产液剖面测试资料统计来看,129层/259.8m,其中有60层/72m不产液,占总厚度的28.0%。
3.该项技术在汽驱井组的研究与应用
水平井开采稠油往往会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其开采特点:
(1)水平井吸汽能力强,注汽速度高,在大致相同的注入压力下,水平井的注汽速度是垂直井的2-2.5倍。
(2)水平井蒸汽吞吐的产液(油)能力强,水平井的产液指数一般是直井的4倍。
(3)水平井的蒸汽吞吐高温采油期长,周期的生产油汽比高。
(4)水平井的蒸汽吞吐排水期短,回采水率高。
3.1 地层特征
锦45-H001井周围已完钻井所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为中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的沙四段、沙三段、沙一+二段、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本井设计层位是沙一段于Ⅰ组,分为6个小层,目的层为于Ⅰ5小层。
3.2 构造特征
锦91块位于辽河断陷西部西斜坡南段第一断阶带上,是由北西向南东倾斜的断鼻斜坡构造,周围被断层切割,其内部一条北东向的断层,将该块分为东块和西块,东块地层倾角较陡,西块地层倾角总体较缓,构造形态为小背斜。
3.3 储层特征
锦45-H001井目的层于Ⅰ5组属于西八千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可细分为主体水道、近端砂坝、远端砂坝、砂坝间及动流沉积五种微相类型,储层岩性主要由中-细砂岩、砂砾岩组成,与泥岩呈互层状。
3.4 油层分布特征
纵向上,锦45-H001井附近于Ⅰ5小层油层厚度4.6-6.2m,部署区的油层顶面埋深1000.6~994.6m。平面上于Ⅰ5分层连续稳定,油藏类型属于受构造和岩性控制的边水油藏,目的层岩性主要为棕褐色含油-油浸中-细砂岩、砂砾岩。
4.应用效果分析
2013年-2014年,蒸汽驱共实施2口水平井技术,累计增油5860吨。
锦45-H001井位于锦45块蒸汽驱试验区的西北部,是锦45-25-025井组内的一口水平井,该井于2013年9月投产,生产井段1333m-1438m,有效厚度39.11m/3层,开井最高日产液30吨,最高日产油达15吨,含水50%,动液面415m。累产油4750吨,储量得到了有效动用。
锦45-H001的成功经验为下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因此相继钻水平井锦45-H002。
锦45-H002井位于锦45块蒸汽驱试验区东北部,贯穿于锦45-023-K243、023-K260井组,该井于2014年9月28日投产,生产井段1094.18m-1262.71m,有效厚度156.84m/3层,最高日产液25吨,最高日产油10吨,累产油1110吨,油井平均动液面540m,储层能量得到了有效动用。
水平井技术的投入,扩大了驱替效率,井组纵向动用程度得到了有效提高,驱替效果较好,尤其是汽驱成熟度较高的井组,井组产量保持相对平稳,区块产量稳定。
5.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1.1应用水平井措施调整汽驱井组产液剖面,实现了井组于Ⅰ5储量的有效驱替;
5.1.2逐步完善水平井调整措施适用原则,改善技术指标,更能有效的提高水平井措施效果。
5.2 建议
建议本区域应多部署些控制井,尽量落实断层整体构造。进一步弄清楚油层分布情况,为以后开发水平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辽河油田致密油储层改造研究》,韩锋等编,2014
[2] ERO《热力采油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张义堂等编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