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而逐渐形成的。而阅读能力又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因此,如何搞好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事关语文教学及各科教学,乃至整个中学阶段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值得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认真研究。下面浅谈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三步训练法。
一、 带进去,深体验
中学的课文篇目多,知识点也多,对长课文,往往想求全、求细,为全面落实那些“知识点”而忽视了阅读的训练。短课文,知识点不多,讲的东西少,学生虽然“热热闹闹”地多读了几遍,学起来却觉得索然无味,得到的也只有一鳞半爪的知识。总之,训诂式的教法,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对时间的浪费。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悟出得失之后,就尝试着简化或淡化某些知识点,尽量避免机械的、乏味的肢解式剖析,调动多种手段,采用多种方法,强化阅读训练,把学生的思绪带入课文中,让他们真正感知、感受到文章语言文字表象中蕴涵的丰富内涵,寻找到作品的深层宝藏。
首先要抓好预习,诵读课文。一般地说,学生在预习阶段的自读,对课文的理解是粗浅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当好“导演”,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角色,然后带领他们进入课文,去体验其中的情与境。如初中课文《诗词五首》让学生预习阅读后,课堂上我就让学生回味自己在农村种植“桑麻”的田园生活,让个别学生讲述自己临江“垂钓”的生活情景与体验,然后咀嚼、细读课文,使学生感知作者在诗中所描写的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感受到“诗中有画”。先把学生带入了作品的意境,然后剖析写作特点及其作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者与作者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差异大的课文和那些运用想象、联想等诸多修辞方法的课文,要把学生“带进去”有一定的难度。如刘绍棠的散文《榆钱饭》,课堂上我讲述自己与作品中“我”类似的生活历程,也让学生讲述自己所知道的祖辈、父辈的苦难生活,比两代人的生活状况,谈两代人的思想感情,如此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理之中。
二、 领出来,细品味
如果说第一步已经把学生带进去了,使学生感知到“诗中有画”或“知其然”了,那也不过只求得一种内心的体验,第二步便要把学生“领出来”,通过重点精读,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品味其“画中之情”,领悟其“所以然”。如《渔歌子》首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对江南水乡诱人自然风光的描写,后两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些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诗句表面上只写了两件实物,而实际上是垂钓人的装束,也就是渔人的形象。在“斜风细雨”中,他为什么“不须归”?如果他“归”去了,又将如何呢?通过启发、分析,学生可领会到垂钓人沉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已到了“忘我”的程度,这就是诗韵内涵所在,其意境无穷,耐人寻味。
不同的文学式样,不同的文体,阅读的方法也不同。记叙文、散文类的,就是抓住重点或关键的语句和段落,学生粗读、细读后已可“知其然”,但还要经过精读才能品味出课文的意义。如秦牧散文《土地》末段:“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啊!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这看似平常、朴素的语言文字,恰是作者对土地热爱之情的集中流露,是文章的灵魂。对加点的词语和“设问”句式,只有深入地品味,才能感悟到它强劲的生命力。
三、 抓复读,促升华
课堂上,通过细读、精读,学生悟得了文章的意蕴和妙处。要使初获的知识不成为过眼云烟,课后的反复诵读仍不可忽视和放松。我要求学生课后反复朗读,反刍品味。对精巧的篇、段,要求熟记、背诵、检查验收。
教育家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可见“读”之重要。课文都是典范文章,我们何不好好读,读好它呢?叶老又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我们教学生通过读,从“教本”上获得知识,积累、储存到典范、丰富的语言文字材料,但这还不能完全自然而然地就形成能力,还要经过反复的迁移训练。如《土地》末段,我的阅读迁移训练设计是:(1) 流利、有表情地朗读;(2)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3) 模仿课文,写一段议论抒情的文字,用上“设问”的修辞方法。这种对知识迁移的训练,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重点而定,而且使其贯穿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只有读懂课文,才能学好课文,只有经过有目的的、有次序的训练、实践、应用,才能使基础知识升华为语文能力。
(大城县臧屯四中)
一、 带进去,深体验
中学的课文篇目多,知识点也多,对长课文,往往想求全、求细,为全面落实那些“知识点”而忽视了阅读的训练。短课文,知识点不多,讲的东西少,学生虽然“热热闹闹”地多读了几遍,学起来却觉得索然无味,得到的也只有一鳞半爪的知识。总之,训诂式的教法,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对时间的浪费。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悟出得失之后,就尝试着简化或淡化某些知识点,尽量避免机械的、乏味的肢解式剖析,调动多种手段,采用多种方法,强化阅读训练,把学生的思绪带入课文中,让他们真正感知、感受到文章语言文字表象中蕴涵的丰富内涵,寻找到作品的深层宝藏。
首先要抓好预习,诵读课文。一般地说,学生在预习阶段的自读,对课文的理解是粗浅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当好“导演”,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角色,然后带领他们进入课文,去体验其中的情与境。如初中课文《诗词五首》让学生预习阅读后,课堂上我就让学生回味自己在农村种植“桑麻”的田园生活,让个别学生讲述自己临江“垂钓”的生活情景与体验,然后咀嚼、细读课文,使学生感知作者在诗中所描写的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感受到“诗中有画”。先把学生带入了作品的意境,然后剖析写作特点及其作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者与作者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差异大的课文和那些运用想象、联想等诸多修辞方法的课文,要把学生“带进去”有一定的难度。如刘绍棠的散文《榆钱饭》,课堂上我讲述自己与作品中“我”类似的生活历程,也让学生讲述自己所知道的祖辈、父辈的苦难生活,比两代人的生活状况,谈两代人的思想感情,如此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理之中。
二、 领出来,细品味
如果说第一步已经把学生带进去了,使学生感知到“诗中有画”或“知其然”了,那也不过只求得一种内心的体验,第二步便要把学生“领出来”,通过重点精读,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品味其“画中之情”,领悟其“所以然”。如《渔歌子》首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对江南水乡诱人自然风光的描写,后两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些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诗句表面上只写了两件实物,而实际上是垂钓人的装束,也就是渔人的形象。在“斜风细雨”中,他为什么“不须归”?如果他“归”去了,又将如何呢?通过启发、分析,学生可领会到垂钓人沉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已到了“忘我”的程度,这就是诗韵内涵所在,其意境无穷,耐人寻味。
不同的文学式样,不同的文体,阅读的方法也不同。记叙文、散文类的,就是抓住重点或关键的语句和段落,学生粗读、细读后已可“知其然”,但还要经过精读才能品味出课文的意义。如秦牧散文《土地》末段:“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啊!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这看似平常、朴素的语言文字,恰是作者对土地热爱之情的集中流露,是文章的灵魂。对加点的词语和“设问”句式,只有深入地品味,才能感悟到它强劲的生命力。
三、 抓复读,促升华
课堂上,通过细读、精读,学生悟得了文章的意蕴和妙处。要使初获的知识不成为过眼云烟,课后的反复诵读仍不可忽视和放松。我要求学生课后反复朗读,反刍品味。对精巧的篇、段,要求熟记、背诵、检查验收。
教育家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可见“读”之重要。课文都是典范文章,我们何不好好读,读好它呢?叶老又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我们教学生通过读,从“教本”上获得知识,积累、储存到典范、丰富的语言文字材料,但这还不能完全自然而然地就形成能力,还要经过反复的迁移训练。如《土地》末段,我的阅读迁移训练设计是:(1) 流利、有表情地朗读;(2)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3) 模仿课文,写一段议论抒情的文字,用上“设问”的修辞方法。这种对知识迁移的训练,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重点而定,而且使其贯穿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只有读懂课文,才能学好课文,只有经过有目的的、有次序的训练、实践、应用,才能使基础知识升华为语文能力。
(大城县臧屯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