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创新,是决定公司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的关键要素,是企业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如何乘改革东风实现企业创新,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大潮中勇立潮头,是民营企业谋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高端装配制造业代表企业--浙江爱力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剖析其创新发展之路,寻求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力图归纳总结出企业创新发展的普适道路,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营企业;高端制造业;企业创新;浙江爱力浦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实现GDP连续40年高速增长,完成3679亿元至900309亿元的飞跃,民营企业为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下,企业创新将成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是民营企业谋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通过创新使企业立于行业前列,赢得市场认同,已成为当下企业达成的共识。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战场。面对制造业存在的大而不强的系列问题,“中国制造”正在加速迈向“中国智造”的新征程。本文通过对企业创新过程的探索研讨,试图为企业创新寻找一条普适道路,以解决如今企业的创新问题,同时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一、探爱力浦公司经营状况
爱力浦公司,是中国专业生产计量泵及加药装置的“龙头”企业,是解决流体投加方案的“专家型”企业,现已形成了以天然气开采高端能源装备国产化为定位,以计量泵为核心,向节能减霾(SCR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煤化工、石油石化、火电核电、环保水处理等领域共同发展的格局。
爱力浦从创业伊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到组建新型计量泵研发中心搭建创新平台,组建研发中心进行技术攻关,以相对低端的环保水处理行业为切入点,以价格上的绝对优势快速攻占市场,实现了从0到1的成长。通过十年的快速成长,得到了世界计量泵专家的认可,在国际计量泵行业赢得了声誉,也积累了很多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从2018年开始,公司开始投建80亩储备用地,用以提高能源撬装的产能,以核电产业为对象进行重点攻关,为接下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析爱力浦转型创新发展之路
从整个公司的管理,到各项业务的运行,企业创新贯穿在方方面面。企业创新涉及组织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科技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下基于科技创新的四要素具體剖析爱力浦创新发展转型之路。
(一)创新者——基于洋葱模型下的分析
对创新者分析是基于洋葱模型下,把胜任素质由内到外层层剥开进行剖析。洋葱模型的最外层是知识与技能,紧跟国家能源装备国产化战略需求,不断改革创新、自我超越、跨越发展。而价值观、态度与自我形象是对知识与技能层次的深入,总经理罗献尧先生荣获首届“创业浙江”青年创业创新项目竞赛金奖,以自身的经历来鞭策和激励员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个性与动机是洋葱素质模型最核心层中的因素,如今的“爱力浦泵业”,在实干家罗献尧一手带领下,早已从曾经的“丑小鸭”,蜕变成翩翩起舞的“小天鹅”。
(二)资源——技术人才引领企业创新
爱力浦公司内层创新点从研发投入出发,深入至生产技术与产品创新。在生产管理模式上,爱力浦在其生产车间引入了日本精益制造的理念,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时间。在工艺模式上采用更新生产线,爱力浦首创计量泵行业“U”型生产线,从传统的“面”向“线”转变,大幅提升了爱力浦计量泵的生产效率。
爱力浦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广纳人才并且培养人才,争取人尽其能、人尽其智。对每位新员工实施“双导师制度”为青年人创业发展搭建平台,给有为者创新施才留有空间。同时每年划拨资金用于定期对科研人员进行知识储备的更新,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员工提升自我,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找到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三)机会——政府政策指导人才培养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中流砥柱。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实现重要工业装备生产国产化,泵制造业是能源行业及国产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委省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和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浙江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扎实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特色优势、明显的集群化态势。爱力浦公司抓住机遇,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和企业的竞争力。
(四)环境——产业集群推动稳固发展
产业的集群效应,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爱力浦公司位于三门县经济开发区,资本要素集聚,企业园区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三门位处良好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省实施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当下,爱力浦公司以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效应初显,能源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解爱力浦转型创新发展之完善
(一)自主创新走向中国智造
民营制造业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不足,在技术方面难以有较大的研发力量,难以持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掌握开发技术是企业创新的关键,但由于民营企业缺少雄厚的资金支持,向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推动公司的产品战略转型,增加技术水平。未来,爱力浦可以考虑与高校、科研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合作与交流,重点突破自主知识产权,以此争取取代多年国际上垄断的国外品牌,谋求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实现向从中国智造转型。
(二)延长产业链,纵向一体化
通过多年发展,爱力浦已经产品生产、销售、研发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建立起了一条稳定的、成体系的价值链。未来爱力浦可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迫切需求,从研发-工程化-产业化三个环节一齐发力,补齐其中的重大短板,打造更具有活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促进了传统机械装备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精准化发展。同时,爱力浦可以考虑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以此防范诸如原料供应价格波动的风险,以此破解营运成本持续上升的困境。 (三)坚定人才培养,践行工匠精神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一代代传承。爱力浦公司当前在各地招纳贤士,引进和招聘专业人才组建了自己的管理团队,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企业文化理念。未来,爱力浦应当更加完善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构建自下而上的竞争发展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坚定人才培养,鼓励工匠精神,加快培养并形成一支懂装备制造、懂信息技术、懂管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四、结论
(一)捕捉风口,落实产品创新
目前来看,爱力浦公司顺应环境保护大背景,推出SCR柴油尾气后处理产品,该产品能够对柴油机产生的大气污染进行有效防治,无疑是一项成功的产品创新。鉴于爱力浦公司在该行业内处于国内龙头地位,应当紧跟时下热点问题,提供更多新型产品,保持领头羊地位。
(二)强化内功,落实管理创新
作为计量泵产业的领军企业,爱力浦公司与时俱进,引入办公自动化系统、ERP系统并成立电子商务部,实现管理模式创新。当下,营业成本不断提升,如何真正做到优化管理系统、为企业节约成本,成为了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风险管控,成就持续创新
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历程中,企业风险管控都是一把不可或缺的金钥匙,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尤为重要。尤其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与产品研发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人才培养、资金支持以及时间投入三管齐下。
参考文献:
[1]朱杰.民营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以H公司为例[D].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李贝利.工业4.0时代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2016.
[3]邓欣.浙江民营制造业升级途径研究——基于逆微笑曲线视角[J].经济论坛,2012,10:22-24.
[4]孙德升,劉峰,陈志.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微笑曲线理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5:49-54.
[5]宗维.博山J泵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2013.
[6]武永娜.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辽宁省:辽宁大学,2016.
[7]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2016年发展趋势:由大到强转变[J].工具技术,2016,08:23.
作者简介:
吴析(1985.01.18—)女,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省嘉兴市,讲师,硕士。
关键词:民营企业;高端制造业;企业创新;浙江爱力浦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实现GDP连续40年高速增长,完成3679亿元至900309亿元的飞跃,民营企业为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下,企业创新将成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是民营企业谋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通过创新使企业立于行业前列,赢得市场认同,已成为当下企业达成的共识。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战场。面对制造业存在的大而不强的系列问题,“中国制造”正在加速迈向“中国智造”的新征程。本文通过对企业创新过程的探索研讨,试图为企业创新寻找一条普适道路,以解决如今企业的创新问题,同时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一、探爱力浦公司经营状况
爱力浦公司,是中国专业生产计量泵及加药装置的“龙头”企业,是解决流体投加方案的“专家型”企业,现已形成了以天然气开采高端能源装备国产化为定位,以计量泵为核心,向节能减霾(SCR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煤化工、石油石化、火电核电、环保水处理等领域共同发展的格局。
爱力浦从创业伊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到组建新型计量泵研发中心搭建创新平台,组建研发中心进行技术攻关,以相对低端的环保水处理行业为切入点,以价格上的绝对优势快速攻占市场,实现了从0到1的成长。通过十年的快速成长,得到了世界计量泵专家的认可,在国际计量泵行业赢得了声誉,也积累了很多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在行业内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从2018年开始,公司开始投建80亩储备用地,用以提高能源撬装的产能,以核电产业为对象进行重点攻关,为接下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析爱力浦转型创新发展之路
从整个公司的管理,到各项业务的运行,企业创新贯穿在方方面面。企业创新涉及组织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科技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下基于科技创新的四要素具體剖析爱力浦创新发展转型之路。
(一)创新者——基于洋葱模型下的分析
对创新者分析是基于洋葱模型下,把胜任素质由内到外层层剥开进行剖析。洋葱模型的最外层是知识与技能,紧跟国家能源装备国产化战略需求,不断改革创新、自我超越、跨越发展。而价值观、态度与自我形象是对知识与技能层次的深入,总经理罗献尧先生荣获首届“创业浙江”青年创业创新项目竞赛金奖,以自身的经历来鞭策和激励员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个性与动机是洋葱素质模型最核心层中的因素,如今的“爱力浦泵业”,在实干家罗献尧一手带领下,早已从曾经的“丑小鸭”,蜕变成翩翩起舞的“小天鹅”。
(二)资源——技术人才引领企业创新
爱力浦公司内层创新点从研发投入出发,深入至生产技术与产品创新。在生产管理模式上,爱力浦在其生产车间引入了日本精益制造的理念,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时间。在工艺模式上采用更新生产线,爱力浦首创计量泵行业“U”型生产线,从传统的“面”向“线”转变,大幅提升了爱力浦计量泵的生产效率。
爱力浦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广纳人才并且培养人才,争取人尽其能、人尽其智。对每位新员工实施“双导师制度”为青年人创业发展搭建平台,给有为者创新施才留有空间。同时每年划拨资金用于定期对科研人员进行知识储备的更新,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员工提升自我,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找到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三)机会——政府政策指导人才培养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中流砥柱。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实现重要工业装备生产国产化,泵制造业是能源行业及国产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委省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和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浙江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扎实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特色优势、明显的集群化态势。爱力浦公司抓住机遇,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和企业的竞争力。
(四)环境——产业集群推动稳固发展
产业的集群效应,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爱力浦公司位于三门县经济开发区,资本要素集聚,企业园区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三门位处良好的地理位置,在浙江省实施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当下,爱力浦公司以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效应初显,能源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解爱力浦转型创新发展之完善
(一)自主创新走向中国智造
民营制造业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不足,在技术方面难以有较大的研发力量,难以持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掌握开发技术是企业创新的关键,但由于民营企业缺少雄厚的资金支持,向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推动公司的产品战略转型,增加技术水平。未来,爱力浦可以考虑与高校、科研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合作与交流,重点突破自主知识产权,以此争取取代多年国际上垄断的国外品牌,谋求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实现向从中国智造转型。
(二)延长产业链,纵向一体化
通过多年发展,爱力浦已经产品生产、销售、研发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建立起了一条稳定的、成体系的价值链。未来爱力浦可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迫切需求,从研发-工程化-产业化三个环节一齐发力,补齐其中的重大短板,打造更具有活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促进了传统机械装备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精准化发展。同时,爱力浦可以考虑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以此防范诸如原料供应价格波动的风险,以此破解营运成本持续上升的困境。 (三)坚定人才培养,践行工匠精神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工匠精神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一代代传承。爱力浦公司当前在各地招纳贤士,引进和招聘专业人才组建了自己的管理团队,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企业文化理念。未来,爱力浦应当更加完善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构建自下而上的竞争发展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坚定人才培养,鼓励工匠精神,加快培养并形成一支懂装备制造、懂信息技术、懂管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四、结论
(一)捕捉风口,落实产品创新
目前来看,爱力浦公司顺应环境保护大背景,推出SCR柴油尾气后处理产品,该产品能够对柴油机产生的大气污染进行有效防治,无疑是一项成功的产品创新。鉴于爱力浦公司在该行业内处于国内龙头地位,应当紧跟时下热点问题,提供更多新型产品,保持领头羊地位。
(二)强化内功,落实管理创新
作为计量泵产业的领军企业,爱力浦公司与时俱进,引入办公自动化系统、ERP系统并成立电子商务部,实现管理模式创新。当下,营业成本不断提升,如何真正做到优化管理系统、为企业节约成本,成为了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风险管控,成就持续创新
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历程中,企业风险管控都是一把不可或缺的金钥匙,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尤为重要。尤其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与产品研发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人才培养、资金支持以及时间投入三管齐下。
参考文献:
[1]朱杰.民营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以H公司为例[D].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李贝利.工业4.0时代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2016.
[3]邓欣.浙江民营制造业升级途径研究——基于逆微笑曲线视角[J].经济论坛,2012,10:22-24.
[4]孙德升,劉峰,陈志.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微笑曲线理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5:49-54.
[5]宗维.博山J泵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2013.
[6]武永娜.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辽宁省:辽宁大学,2016.
[7]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2016年发展趋势:由大到强转变[J].工具技术,2016,08:23.
作者简介:
吴析(1985.01.18—)女,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省嘉兴市,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