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刘勰则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品味是读懂文章最基础的工作,是关键的起步。所谓品味,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因此,在语文课上,学习、积累、运用语言就必然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语文教材中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许多精彩深藏其中,学生如能深入文本,品味语言,将会获得良好的语感,发展思维,带来丰富的收获和无穷的乐趣。总的来说,语文课上,要学“语”习“文”,教师借助课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批文入情,品味语言美,享受语文的魅力,切实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
一、善于吟哦讽诵
吟咏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看你会读不会读。作为老师,声情并茂的吟诵能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对语言,甚至全文的理解和感知。
如在《背影》这一课中,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但学生难于体会,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对于亲情感知的麻木与迟钝。因此,在教学中,每当分析到父亲蹒跚的为“我”买橘的背影时,我常常先眼含热泪,深情咏读相关语段,再动情的向学生讲述我的父母对我的关心。通过老师的讲述,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又如《山中访友》一课,文中出现不同的事物,教师的则可通过不同的语气吟读,使学生达到对美好的自然景物、优美语言的体验和感悟,也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和玩味的乐趣。《听潮》中涨潮一段,文字激越,在古筝曲《战台风》的背景音乐下,通过我抑扬顿挫、轻重急缓的朗读,我让学生闭上眼睛从中去体会、想象潮水的汹涌。
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说,她热爱文学就是受了两位国文老师吟诵的影响,“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此后我對新文学更有兴趣……”作为学生,如果能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进行诵读,凭自己对语言感受能力,投入自己的情感,融入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读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品出语言的诸多美味。
二、善于换词比较
不同的词语的运用,所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就没有更深的体会。在不影响语句通顺的情况下,调换或增删一些原文中准确、传神的词句,在比较中就能探求原文的内蕴,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描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时说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进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堪;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便有无限的趣味。”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尝试把“长吟”改成“长鸣”、把“伏”改成“趴”之后,再反复朗读、体会有什么不同。“吟”使我们想起了古人吟诗的情形,摇头晃脑、诗音袅袅,那可真是一种享受啊。而“长鸣”,像喇叭一样刺耳,让人不舒服。“伏”写出了黄蜂躲在菜花上的的高度警觉,准备随时躲避儿童那调皮的双手,而“趴”,则显得疲惫没有一点趣味可言。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吟”“伏”二字准确表现了动物的情态,表达了“我”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又如,把“不必说……”后面删除大部分,只留下一两句,让学生诵读、比较有什么区别,学生自然会品味出课文的韵味美。
三、善于联想和想像
看到一个词要联想到与这个词有关的具体形象。如《春》有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个“偷偷地”和一个“钻”,这是人的动作和行为,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肢体模拟出“偷偷地”和“钻”的神态,想象小草像人一样,悄悄地,用尽力量向上挤,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情形,从而可以体会到春天的小草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力量,向上长的旺盛的生命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如何理解?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到“闹”中不仅有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把“闹”改为“飞”达不到渲染盎然春意的效果,这样通过联想与想象,自然能感受到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领悟了其精妙。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
四、善于语言训练
训练就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是学生在理解、品味、掌握语言后的尝试运用,学生在共同反复的语言实践中,把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4~9段,并从课文中选取关键词句,发挥自己的想象,以“我乘舟而行……罗布泊,你真是生命的绿洲,人间的仙湖啊”的句式,描绘昔日美丽的罗布泊。提出训练要求后,我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并从旁指点学生在课本上圈点批注。五分钟后,一幅幅美丽的人间仙境呈现出来了。有学生这样描述到:“我乘舟而行,在和煦的阳光下,明镜一般的水面,闪烁着点点银光,仿若散落的水晶。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尽情玩耍,有的优哉游哉转着圈子,有的扑腾扑腾地打着水,水面上水波层层荡漾开来。凌空飞起的鱼鸥在空中画出美丽的弧线。岩边芦苇枝头栖息的小鸟欢娱地歌唱着。远处绿树绵延不绝,犹如一道绿色长廊,透过那道长廊,依稀看见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此起彼伏。我感慨万千:罗布泊,你真是生命的绿洲,人间的仙湖啊!”??? 以上学生描述的片段中画线的词句都出自课文。在这个训练环节中,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描述出来的灵动的画面要比用课件展示的风景图片精彩生动得多。在领略了昔日的罗布泊美丽之后,我又要求学生以“我遥望远方,天边的荒漠……”的句式来描写今日的罗布泊。通过前后两个画面的描述,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充分训练;同时,通过今昔罗布泊的鲜明对比,这篇报告文学所要揭示的主旨也就显而易见了。学生在这一环节的练习中,既品味、积累了语言,又运用了语言。
课堂是学生的学堂,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运用恰当的方法,反复咀嚼、品味语言的韵味,才能品出语文的美,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的美教、美学。所以,语文课堂就是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品读语言”为核心,引导学生领略语言世界的魅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会用”,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语文教材中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许多精彩深藏其中,学生如能深入文本,品味语言,将会获得良好的语感,发展思维,带来丰富的收获和无穷的乐趣。总的来说,语文课上,要学“语”习“文”,教师借助课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批文入情,品味语言美,享受语文的魅力,切实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
一、善于吟哦讽诵
吟咏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看你会读不会读。作为老师,声情并茂的吟诵能深深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对语言,甚至全文的理解和感知。
如在《背影》这一课中,处处洋溢着父子间深沉的感情,但学生难于体会,原因在于他们平时对于亲情感知的麻木与迟钝。因此,在教学中,每当分析到父亲蹒跚的为“我”买橘的背影时,我常常先眼含热泪,深情咏读相关语段,再动情的向学生讲述我的父母对我的关心。通过老师的讲述,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像大海一样深沉,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又如《山中访友》一课,文中出现不同的事物,教师的则可通过不同的语气吟读,使学生达到对美好的自然景物、优美语言的体验和感悟,也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和玩味的乐趣。《听潮》中涨潮一段,文字激越,在古筝曲《战台风》的背景音乐下,通过我抑扬顿挫、轻重急缓的朗读,我让学生闭上眼睛从中去体会、想象潮水的汹涌。
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说,她热爱文学就是受了两位国文老师吟诵的影响,“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此后我對新文学更有兴趣……”作为学生,如果能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进行诵读,凭自己对语言感受能力,投入自己的情感,融入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读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品出语言的诸多美味。
二、善于换词比较
不同的词语的运用,所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就没有更深的体会。在不影响语句通顺的情况下,调换或增删一些原文中准确、传神的词句,在比较中就能探求原文的内蕴,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描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时说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进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堪;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便有无限的趣味。”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尝试把“长吟”改成“长鸣”、把“伏”改成“趴”之后,再反复朗读、体会有什么不同。“吟”使我们想起了古人吟诗的情形,摇头晃脑、诗音袅袅,那可真是一种享受啊。而“长鸣”,像喇叭一样刺耳,让人不舒服。“伏”写出了黄蜂躲在菜花上的的高度警觉,准备随时躲避儿童那调皮的双手,而“趴”,则显得疲惫没有一点趣味可言。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吟”“伏”二字准确表现了动物的情态,表达了“我”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又如,把“不必说……”后面删除大部分,只留下一两句,让学生诵读、比较有什么区别,学生自然会品味出课文的韵味美。
三、善于联想和想像
看到一个词要联想到与这个词有关的具体形象。如《春》有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个“偷偷地”和一个“钻”,这是人的动作和行为,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肢体模拟出“偷偷地”和“钻”的神态,想象小草像人一样,悄悄地,用尽力量向上挤,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情形,从而可以体会到春天的小草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力量,向上长的旺盛的生命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如何理解?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到“闹”中不仅有声响,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把“闹”改为“飞”达不到渲染盎然春意的效果,这样通过联想与想象,自然能感受到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领悟了其精妙。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
四、善于语言训练
训练就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是学生在理解、品味、掌握语言后的尝试运用,学生在共同反复的语言实践中,把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4~9段,并从课文中选取关键词句,发挥自己的想象,以“我乘舟而行……罗布泊,你真是生命的绿洲,人间的仙湖啊”的句式,描绘昔日美丽的罗布泊。提出训练要求后,我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并从旁指点学生在课本上圈点批注。五分钟后,一幅幅美丽的人间仙境呈现出来了。有学生这样描述到:“我乘舟而行,在和煦的阳光下,明镜一般的水面,闪烁着点点银光,仿若散落的水晶。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尽情玩耍,有的优哉游哉转着圈子,有的扑腾扑腾地打着水,水面上水波层层荡漾开来。凌空飞起的鱼鸥在空中画出美丽的弧线。岩边芦苇枝头栖息的小鸟欢娱地歌唱着。远处绿树绵延不绝,犹如一道绿色长廊,透过那道长廊,依稀看见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此起彼伏。我感慨万千:罗布泊,你真是生命的绿洲,人间的仙湖啊!”??? 以上学生描述的片段中画线的词句都出自课文。在这个训练环节中,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描述出来的灵动的画面要比用课件展示的风景图片精彩生动得多。在领略了昔日的罗布泊美丽之后,我又要求学生以“我遥望远方,天边的荒漠……”的句式来描写今日的罗布泊。通过前后两个画面的描述,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充分训练;同时,通过今昔罗布泊的鲜明对比,这篇报告文学所要揭示的主旨也就显而易见了。学生在这一环节的练习中,既品味、积累了语言,又运用了语言。
课堂是学生的学堂,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运用恰当的方法,反复咀嚼、品味语言的韵味,才能品出语文的美,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的美教、美学。所以,语文课堂就是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品读语言”为核心,引导学生领略语言世界的魅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会用”,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