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别地平线
中文中的地平线指地面与天空的分隔线,英文中地平线用来表示海平面、海拔0。在很多地方,海拔为0的真地平线会被树木、建筑物、山脉等所掩盖。我们看到的只是可见地平线。然而,如果身在海中的船上,则可以轻易看到真地平线。无论是真地平线,还是可见地平线,在许多题材的摄影构图中,都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形式,和所纳入的元素。此外,地平线还具有象征意义,意味着天地的尽头,视觉的终点等。所以,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内容上讲,地平线的安排都十分重要,本文将分析其规律。
内容决定地平线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是画面内容决定了地平线的合理位置。这个位置应该有利于突出主体,有利于表现主题。此外,地平线的合理放置还可以起到平衡画面的构图,使人的视觉更加舒适的作用。画面中地平线的位置基本分为中、上、下。当地平线位于画面横向的中央时,天地内容各占一半;而若其高于画面横向中央时,则地的内容多于天;反之,则天的内容多于地。
实践中,我们需要了解到,天空或地面并不一定是哪部分面积多,那部分就是画面主体。有时,恰恰是相反的,大的天空或地面只是作为陪体烘托气氛。可见,地平线的位置需要根据主题来确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地平线位置新探
经过分析,从理论上讲,只要满足了主题的需求,地平线可以放在任何位置,因此我们无法举例穷尽地平线的合理位置,但可以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和有争议的地平线位置,结合摄影师的创作实践,得出一些新的观点,与大家共享。
1/2地平线
对地平线的位置,有一条戒律,即地平线不宜处于画面正中或者说1/2附近,以免有均分画面、任何一部分都缺乏张力,没有重点、形式呆板之弊。其实,人用平视的视角观察世界时,地平线就是在正中央,因此,这种构图最为平淡、乏味,同时也看似更为客观。这条戒律多数时候成立,但也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若能以个性的艺术需求为准,往往能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笔者特别喜欢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的一张海景作品(参见互联网)。地平线均匀地将天空和水面一分为二。水面较实,天空逐渐虚化,水面从中心到边缘有明暗的丰富过渡、变化。摄影大师在平凡的构图中孕育着不平凡的变化,看似是客观的记录,实为主观情绪的表达。由此,给我们的启发是,1/2地平线的运用,需利用变化,巧妙地打破呆板,如下面两图。
1/3地平线
根据数学的黄金分割定律,将一个矩形画面用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分为9个部分,那么这四条线称为1/3线,四个交点近似于黄金分割点,将主体放在1/3线上,或某个交点上容易引起人的视觉注意。因此,一种天空占1/3,地面占2/3的构图非常流行。这样的安排会给我们的视觉带来和谐的感觉,使人感到愉快。这种将地平线放在画面偏上的构图,还能起到强调画面前景的作用。尤其是前景中纳入种类不同的景物,能使照片有较强的透视感。因此,假如在构图中,没有特别需要强调的地方,就可以制造这种比例。或者反过来将地平线置于偏下方1/3的位置,起到强调天空背景的作用。
1/4和1/5地平线
在经典的1/3地平线构图基础上,为了创造更夸张、更自由、更具有张力的画面效果,人们开始探索选用1/4或1/5地平线进行构图。具体构图中,地平线可以在上部,也可以在下部。主要是为了以悬殊的面积对比赋予画面活力,与日常生活的视角形成差别。此时,往往主体处于面积较小的部分,虽然面积小,但由于处在天地的分隔线上,仍然可以非常醒目,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其他面积较大的部分,作为陪体,能够更加夸张、更加绚丽地的表现环境或渲染气氛,如左两图。此外,1/4或1/5地平线构图,大小部分之间整体感觉不算失衡。
极限地平线
如果天地比例更加悬殊,在5:1或1:5之上,就可以归为极限构图了。极限构图中地面或天空仅占画面的小小一部分,小的地面可以使画面不失根基,小的天空可以使画面更透些气,层次更丰富。极限构图更有利于表现宽广、博大、深远的意境,以更震撼的形式抒发作者的情感。极限构图中,如果处理不好,画面很容易失去平衡。一般面积较大的部分都有丰富的层次,或能够吸引人的看点,使大小之间的对比不显生硬,过渡也更加自然,如下两图,旁逸斜出的枝干和变化丰富的重重山峦都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使画面不会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
消失的地平线
把地平线藏在画面之外,就是无地平线的构图。无地平线的构图,可以利用高大的障碍物遮挡来实现;也可以压低镜头,采用俯视的视角实现;或者采用低角度仰拍实现。无地平线构图,画面元素会相对单纯,人们的视觉会相对集中。适合地面或天空具有独特特点时选用,应用得当能够使人忘情于高山峡谷、密林云海或多彩的天空,超越现实世界而进入精神世界。仿佛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著作《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的感受与境界一样。如本页两图。
总结
关于地平线的安排,我们可以得出,地平线是自由的,放在哪里都是可能的,同时,自由又是有限的,需要其他景物或元素的巧妙配合,才能实现较好的效果。此外,除非有特别理由,地平线应保持水平,不宜倾斜,不然会有倾覆之感。现在,很多相机都带有内置水平仪,网格线显示,来帮助确定构图的平直。如果相机没有内置的水平测量系统,不妨买一个可安装在热靴上的小型水平仪。或者,也可以借助取景器中的对焦点所在的直线来帮助确认水平。
中文中的地平线指地面与天空的分隔线,英文中地平线用来表示海平面、海拔0。在很多地方,海拔为0的真地平线会被树木、建筑物、山脉等所掩盖。我们看到的只是可见地平线。然而,如果身在海中的船上,则可以轻易看到真地平线。无论是真地平线,还是可见地平线,在许多题材的摄影构图中,都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形式,和所纳入的元素。此外,地平线还具有象征意义,意味着天地的尽头,视觉的终点等。所以,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内容上讲,地平线的安排都十分重要,本文将分析其规律。
内容决定地平线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是画面内容决定了地平线的合理位置。这个位置应该有利于突出主体,有利于表现主题。此外,地平线的合理放置还可以起到平衡画面的构图,使人的视觉更加舒适的作用。画面中地平线的位置基本分为中、上、下。当地平线位于画面横向的中央时,天地内容各占一半;而若其高于画面横向中央时,则地的内容多于天;反之,则天的内容多于地。
实践中,我们需要了解到,天空或地面并不一定是哪部分面积多,那部分就是画面主体。有时,恰恰是相反的,大的天空或地面只是作为陪体烘托气氛。可见,地平线的位置需要根据主题来确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地平线位置新探
经过分析,从理论上讲,只要满足了主题的需求,地平线可以放在任何位置,因此我们无法举例穷尽地平线的合理位置,但可以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和有争议的地平线位置,结合摄影师的创作实践,得出一些新的观点,与大家共享。
1/2地平线
对地平线的位置,有一条戒律,即地平线不宜处于画面正中或者说1/2附近,以免有均分画面、任何一部分都缺乏张力,没有重点、形式呆板之弊。其实,人用平视的视角观察世界时,地平线就是在正中央,因此,这种构图最为平淡、乏味,同时也看似更为客观。这条戒律多数时候成立,但也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若能以个性的艺术需求为准,往往能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笔者特别喜欢日本摄影家杉本博司的一张海景作品(参见互联网)。地平线均匀地将天空和水面一分为二。水面较实,天空逐渐虚化,水面从中心到边缘有明暗的丰富过渡、变化。摄影大师在平凡的构图中孕育着不平凡的变化,看似是客观的记录,实为主观情绪的表达。由此,给我们的启发是,1/2地平线的运用,需利用变化,巧妙地打破呆板,如下面两图。
1/3地平线
根据数学的黄金分割定律,将一个矩形画面用两条竖线和两条横线分为9个部分,那么这四条线称为1/3线,四个交点近似于黄金分割点,将主体放在1/3线上,或某个交点上容易引起人的视觉注意。因此,一种天空占1/3,地面占2/3的构图非常流行。这样的安排会给我们的视觉带来和谐的感觉,使人感到愉快。这种将地平线放在画面偏上的构图,还能起到强调画面前景的作用。尤其是前景中纳入种类不同的景物,能使照片有较强的透视感。因此,假如在构图中,没有特别需要强调的地方,就可以制造这种比例。或者反过来将地平线置于偏下方1/3的位置,起到强调天空背景的作用。
1/4和1/5地平线
在经典的1/3地平线构图基础上,为了创造更夸张、更自由、更具有张力的画面效果,人们开始探索选用1/4或1/5地平线进行构图。具体构图中,地平线可以在上部,也可以在下部。主要是为了以悬殊的面积对比赋予画面活力,与日常生活的视角形成差别。此时,往往主体处于面积较小的部分,虽然面积小,但由于处在天地的分隔线上,仍然可以非常醒目,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其他面积较大的部分,作为陪体,能够更加夸张、更加绚丽地的表现环境或渲染气氛,如左两图。此外,1/4或1/5地平线构图,大小部分之间整体感觉不算失衡。
极限地平线
如果天地比例更加悬殊,在5:1或1:5之上,就可以归为极限构图了。极限构图中地面或天空仅占画面的小小一部分,小的地面可以使画面不失根基,小的天空可以使画面更透些气,层次更丰富。极限构图更有利于表现宽广、博大、深远的意境,以更震撼的形式抒发作者的情感。极限构图中,如果处理不好,画面很容易失去平衡。一般面积较大的部分都有丰富的层次,或能够吸引人的看点,使大小之间的对比不显生硬,过渡也更加自然,如下两图,旁逸斜出的枝干和变化丰富的重重山峦都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使画面不会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
消失的地平线
把地平线藏在画面之外,就是无地平线的构图。无地平线的构图,可以利用高大的障碍物遮挡来实现;也可以压低镜头,采用俯视的视角实现;或者采用低角度仰拍实现。无地平线构图,画面元素会相对单纯,人们的视觉会相对集中。适合地面或天空具有独特特点时选用,应用得当能够使人忘情于高山峡谷、密林云海或多彩的天空,超越现实世界而进入精神世界。仿佛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著作《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的感受与境界一样。如本页两图。
总结
关于地平线的安排,我们可以得出,地平线是自由的,放在哪里都是可能的,同时,自由又是有限的,需要其他景物或元素的巧妙配合,才能实现较好的效果。此外,除非有特别理由,地平线应保持水平,不宜倾斜,不然会有倾覆之感。现在,很多相机都带有内置水平仪,网格线显示,来帮助确定构图的平直。如果相机没有内置的水平测量系统,不妨买一个可安装在热靴上的小型水平仪。或者,也可以借助取景器中的对焦点所在的直线来帮助确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