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去年10月份来,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贬值了20%以上。带来的明显影响就是,从今年1月到4月,中国对日出口持续下降,尤其是4月份人民币兑日元升值了6.1%,中国对日出口同比下降了1.2%,与1月份相比,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从总体来看,日元贬值对中国一般商品的进出口贸易负面影响较小,对包括船舶产品在内的机电产品的出口则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媒体普遍认为:中国将成为日元贬值的最大输家。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中国船舶工业的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两国间的船舶及船舶配套产品贸易在我国整体船舶贸易中占有重要的份额。2012年,中国进口日本船舶产品的金额为6.78亿美元,占我国船舶进口总额40%;中国进口日本船舶配套产品的金额为8.6亿美元,占据比例为19.7%;中国出口日本船舶产品的金额为1.28亿美元;中国出口日本船舶配套产品的金额为3.8亿美元。
从目前情况、货币规律以及船舶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日元贬值对中国船舶产业的影响是不容乐观的。
日元贬值拯救了日本造船业
日本造船厂主要建造散货船、中型集装箱船以及LNG船,与中国造船厂市场重合程度很高,因此中国和日本在这些领域的接单竞争激烈。日本造船企业主要分布在以日本濑户内海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这些企业除了传统造船业务,几乎没有开展其他生产活动。随着韩国和中国企业的技术、生产能力提高,日本船企逐步被边缘化。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导致需求急剧减少,加上中国船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生产设备过剩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问题,日本就出现了“2014年问题”即面临失去订单的紧迫局面。
随着日元持续贬值,日本造船业在新船价格上已经具有很大竞争力,日本船厂的报价对船东来说就更具有吸引力。在日本船厂订造新船比在中国船厂订造更具有价格优势,目前新船报价相对于中方下降了10%-15%,对其接单开始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在LNG船和环保型散货船方面。日本船厂近期也开始加快了接单步伐,接连获环保型散货船订单。JMU已经获得了大批散货船订单,包括5艘卡萨姆型、6艘好望角型散货船订单;Mitsui获得1艘大灵便型散货船订单;Oshima获得2艘巴拿马型散货船订单;Sasebo重工获得1艘巴拿马型散货船订单和2艘卡萨姆型散货船订单;Sanoyas造船厂获得1艘卡萨姆型散货船订单。这就给中国船企在订单方面带来了很大压力。
严重挤压中国船舶出口市场份额
日元贬值对中国船舶出口市场的影响最大,对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极大冲击。从多边贸易的角度来看,日元贬值导致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提高,严重冲击中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对日本以外市场的出口。
日本船舶及配套设备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中国传统市场,价格将更有竞争力。例如,在印尼等东南亚市场,日本的船用钢材、船舶配套设备的价格都要比中国便宜,如果日元贬值引发东南亚等国家货币贬值,将对我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出口造成出口额减少和市场萎缩的影响,中国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境地将会变得比较困难。
相对于日企受惠,我国船舶工业则面对包括原材料价格、运费、人工成本、人民币升值、融资财务成本等提高的诸多不利因素,风险成本的提高,使得中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出口到日本的中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在当地竞争力减弱,利润空间减少,很多老客户都减少或者取消了订单。
日元兑美元大幅度贬值,中日新船造价差距大幅收窄,加剧了日本船企与中国船企在新船订单方面的争夺,日本船企凭借其原有的品牌和技术优势,必将严重挤压中国传统出口市场。
降低了中国船舶产品的进口成本
日元贬值对中国船企带来的也不全是负面影响,在1至3月我国进口船舶产品中,供拆解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进口额为3.1亿美元,占比为55.4%,金额同比下降0.9%;浮式或半潜式钻探、生产平台进口额为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45.2%。而在其中,日本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市场。
日元贬值使日本船配产品的出口价格相对降低。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讲,这对我国从日本进口船舶及配套产品是有利的,会降低进口成本,增加进口量,从而刺激中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的进口贸易。
从整体上来讲,日元贬值对中国企业造成的影响还是弊大于利。为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中国船企应该积极去应对。
不做赔钱结算,认清当下远离日元
在进出口结算中,如双方无特殊要求情况,尽量使用美元结算,减少因日元贬值而造成的汇率损失。理论上讲,日元贬值会影响到中国对日本出口,日元贬值导致中国产品对日本出口竞争力下降。比较而言,中国向日本出口产品,以日元结算会变得更昂贵,但是不会影响中国从日本进口。中、日贸易如果是用美元报价、结算的,就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特别是出口,主要看日本客户的承受能力,而如果是以日元结算的,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家门做起,扩大内需支持国产
目前我国船舶出口依存度过高,达到70%以上。国内船舶设备配套自給能力仍然很低,据不完全统计,仅为40%左右,而主要竞争对手日本95%,韩国85%。德国、挪威等国的船用设备生产除了满足本国需要还可以大量出口。造船业是微利行业,要想赶日韩超欧美,只有整个船舶行业要协调设备采购计划,加大国内船舶配套设备的采购比例,提高出口船舶国内配套设备的装船率,使我國船舶工业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向海外进军,分散风险追求平稳
2013年下半年,日元贬值的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但是总体不会有根本性好转,国内各种综合成本上涨的压力也将持续。我国船舶及配套设备出口形势严峻,进一步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将是稳定出口的可行措施。2013年,我国在船舶及配套设备出口上可以重点开拓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出口。短期内,影响我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出口的内外部因素难以改变,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时间会比较长,船舶及配套设备出口市场将会进一步收缩,外需不振无疑将影响出口企业的生存。
用质量说话,注重科研勇于创新
中国船企要进一步加大船舶配套设备产品的研发力度,做到结构优化、质量提高,重视产品的开发升级和创新,节缩成本,合理利用资源,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即生产型的工业设计、营销型的工业设计和策略型的工业设计。我们的船舶开发设计水平勉强可以归纳到第二阶段,有的甚至还停留在生产型设计阶段。中国在高科技、高附加值船型的开发和设计方面,专业人员短缺,储备严重不足,还无法打开市场。这一点从高科技、高附加值船的年产量就可以看出,日韩共占70%的份额,而我国仅为14%。所以在这一点上,中国船企需要进一步努力。
目前来看,对于中国船企来说,虽然4-6月份新增船舶订单出现了大幅增长,但是很多中小造船企业依然在苦苦挣扎。中国一些骨干企业也接到一些订单,但是总量还是不够,很多中小企业因为没有订单出现停工、休假现象,而船企倒闭破产的传闻也一直不间断。在日元贬值、而人民币相对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在亚洲乃至世界船市占据一席之地,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强开发设计和技术创新仍是一条必走之路。
媒体普遍认为:中国将成为日元贬值的最大输家。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中国船舶工业的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两国间的船舶及船舶配套产品贸易在我国整体船舶贸易中占有重要的份额。2012年,中国进口日本船舶产品的金额为6.78亿美元,占我国船舶进口总额40%;中国进口日本船舶配套产品的金额为8.6亿美元,占据比例为19.7%;中国出口日本船舶产品的金额为1.28亿美元;中国出口日本船舶配套产品的金额为3.8亿美元。
从目前情况、货币规律以及船舶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日元贬值对中国船舶产业的影响是不容乐观的。
日元贬值拯救了日本造船业
日本造船厂主要建造散货船、中型集装箱船以及LNG船,与中国造船厂市场重合程度很高,因此中国和日本在这些领域的接单竞争激烈。日本造船企业主要分布在以日本濑户内海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这些企业除了传统造船业务,几乎没有开展其他生产活动。随着韩国和中国企业的技术、生产能力提高,日本船企逐步被边缘化。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导致需求急剧减少,加上中国船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生产设备过剩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问题,日本就出现了“2014年问题”即面临失去订单的紧迫局面。
随着日元持续贬值,日本造船业在新船价格上已经具有很大竞争力,日本船厂的报价对船东来说就更具有吸引力。在日本船厂订造新船比在中国船厂订造更具有价格优势,目前新船报价相对于中方下降了10%-15%,对其接单开始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在LNG船和环保型散货船方面。日本船厂近期也开始加快了接单步伐,接连获环保型散货船订单。JMU已经获得了大批散货船订单,包括5艘卡萨姆型、6艘好望角型散货船订单;Mitsui获得1艘大灵便型散货船订单;Oshima获得2艘巴拿马型散货船订单;Sasebo重工获得1艘巴拿马型散货船订单和2艘卡萨姆型散货船订单;Sanoyas造船厂获得1艘卡萨姆型散货船订单。这就给中国船企在订单方面带来了很大压力。
严重挤压中国船舶出口市场份额
日元贬值对中国船舶出口市场的影响最大,对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极大冲击。从多边贸易的角度来看,日元贬值导致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提高,严重冲击中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对日本以外市场的出口。
日本船舶及配套设备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中国传统市场,价格将更有竞争力。例如,在印尼等东南亚市场,日本的船用钢材、船舶配套设备的价格都要比中国便宜,如果日元贬值引发东南亚等国家货币贬值,将对我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出口造成出口额减少和市场萎缩的影响,中国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境地将会变得比较困难。
相对于日企受惠,我国船舶工业则面对包括原材料价格、运费、人工成本、人民币升值、融资财务成本等提高的诸多不利因素,风险成本的提高,使得中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出口到日本的中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在当地竞争力减弱,利润空间减少,很多老客户都减少或者取消了订单。
日元兑美元大幅度贬值,中日新船造价差距大幅收窄,加剧了日本船企与中国船企在新船订单方面的争夺,日本船企凭借其原有的品牌和技术优势,必将严重挤压中国传统出口市场。
降低了中国船舶产品的进口成本
日元贬值对中国船企带来的也不全是负面影响,在1至3月我国进口船舶产品中,供拆解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进口额为3.1亿美元,占比为55.4%,金额同比下降0.9%;浮式或半潜式钻探、生产平台进口额为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45.2%。而在其中,日本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市场。
日元贬值使日本船配产品的出口价格相对降低。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讲,这对我国从日本进口船舶及配套产品是有利的,会降低进口成本,增加进口量,从而刺激中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的进口贸易。
从整体上来讲,日元贬值对中国企业造成的影响还是弊大于利。为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中国船企应该积极去应对。
不做赔钱结算,认清当下远离日元
在进出口结算中,如双方无特殊要求情况,尽量使用美元结算,减少因日元贬值而造成的汇率损失。理论上讲,日元贬值会影响到中国对日本出口,日元贬值导致中国产品对日本出口竞争力下降。比较而言,中国向日本出口产品,以日元结算会变得更昂贵,但是不会影响中国从日本进口。中、日贸易如果是用美元报价、结算的,就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特别是出口,主要看日本客户的承受能力,而如果是以日元结算的,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家门做起,扩大内需支持国产
目前我国船舶出口依存度过高,达到70%以上。国内船舶设备配套自給能力仍然很低,据不完全统计,仅为40%左右,而主要竞争对手日本95%,韩国85%。德国、挪威等国的船用设备生产除了满足本国需要还可以大量出口。造船业是微利行业,要想赶日韩超欧美,只有整个船舶行业要协调设备采购计划,加大国内船舶配套设备的采购比例,提高出口船舶国内配套设备的装船率,使我國船舶工业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向海外进军,分散风险追求平稳
2013年下半年,日元贬值的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但是总体不会有根本性好转,国内各种综合成本上涨的压力也将持续。我国船舶及配套设备出口形势严峻,进一步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将是稳定出口的可行措施。2013年,我国在船舶及配套设备出口上可以重点开拓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出口。短期内,影响我国船舶及配套设备产品出口的内外部因素难以改变,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时间会比较长,船舶及配套设备出口市场将会进一步收缩,外需不振无疑将影响出口企业的生存。
用质量说话,注重科研勇于创新
中国船企要进一步加大船舶配套设备产品的研发力度,做到结构优化、质量提高,重视产品的开发升级和创新,节缩成本,合理利用资源,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即生产型的工业设计、营销型的工业设计和策略型的工业设计。我们的船舶开发设计水平勉强可以归纳到第二阶段,有的甚至还停留在生产型设计阶段。中国在高科技、高附加值船型的开发和设计方面,专业人员短缺,储备严重不足,还无法打开市场。这一点从高科技、高附加值船的年产量就可以看出,日韩共占70%的份额,而我国仅为14%。所以在这一点上,中国船企需要进一步努力。
目前来看,对于中国船企来说,虽然4-6月份新增船舶订单出现了大幅增长,但是很多中小造船企业依然在苦苦挣扎。中国一些骨干企业也接到一些订单,但是总量还是不够,很多中小企业因为没有订单出现停工、休假现象,而船企倒闭破产的传闻也一直不间断。在日元贬值、而人民币相对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在亚洲乃至世界船市占据一席之地,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强开发设计和技术创新仍是一条必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