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忆专栏】
《纽约四重奏》是著名作家王安忆旅居美国期间写下的一组随笔,涉及自然、政治、外交、文化、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等方方面面,以及与此相关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作家思想和情感一次集中展示。细腻的观察、独特的思考、开阔的视野、优美的文笔……这一切对读者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享受。本刊分四期连载完这组长篇随笔,截至本期刊载完毕。
五,当年英少今何在
2001年10月,“9·11”之后一个月,我们来到美国。这一日,张北海带我们游荡纽约。先在中央公园,然后林肯中心,晚饭后是格林威治东村爵士酒吧。入夜时分,演奏方才开始,到高潮已近次日凌晨。推门出来,站在街边,张北海又加一个节目,看脱衣舞。此刻,惯于早睡的我们,睡眼惺忪,站立不稳,他再三诱惑,笑道:这是本世纪最后一个邀请看脱衣舞的人了!到底还是谢绝,转身往相反方向的住处回去,头脑混沌中那一帧图画却清晰在眼前——天空宽广,夜色明亮,东村街道却是昏暗的,其时,东村是危险地带,充斥反社会力量,他,瘦高瘦高的,指间夹一支烟,侧着身,乜斜笑眼:本世纪最后一个邀请看脱衣舞的人!说话的当口,新世纪刚拉开帷幕,后面是百年光阴。
认识张北海,还在更早,上世纪80年代,跟随母亲茹志鹃和吴祖光先生,受聂华苓邀请,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三个月住校期满,出发东西岸,第一站华盛顿,第二站即纽约。纽约的行旅分两部,前部住城外陈幼石家,后半部移进市区,由张北海负责。我们一行三人在朋友们的接力中传递,一手交一手。这样的交接链不止依旅行路线而设制,更决定于一种潜在因素。朋友们多来自台湾,他们先期出发和到达,已完成学业,安家立业。大陆的留学生尚在奋斗的初始,前途未定,去向不明。也是很后来才得知,这些台湾的大朋友属同一群体,那就是,70年代海外保卫钓鱼台运动。聂华苓为我们安排的攻略,实质上沿袭老师她亲历的自由中国事件以降,台湾民主进程的历史。这一回住校纽约,专门飞爱荷华看望老师,我们一起去为保罗·安格尔扫墓。墓园的名字叫“橡树”,墓冢布在漫坡的橡树之间。三月的早春,气温依然很低,这一天又格外的风大,冲洗墓碑的水柱被刮得左右摇曳。泪流如注,不知是风吹还是伤心。老师告诉我,那年我随母亲去到爱荷华,保罗·安格尔说,她那么年轻,应该让她多看看世界。我还得知,我们的游美路线还有一个人参加意见,这个人就是陈映真。这一年的岁暮,陈映真在北京逝世,恰赶上为他送行,仿佛在与一个时代告别。
张北海的家在百老汇大街,与我们所住格林威治村只十来分钟步行路程。现在,东村一扫颓废阴霾,归功于“9·11”之后的城市治安整顿,而我以为,多少也有社会趋向中产化的结果。格林威治外部还保留着工业时代的粗犷,成为今日时尚一种。就如张北海带我们去的意大利酒吧,一百年前厂区工人喝酒打尖的小饭馆,垢迹斑斑的地砖,厕所壁上污言秽语,锡皮天花板腻着油烟。平常日子的下午,却也满满当当,门外还有等座的年轻男女,衣着夸张,行为孟浪。有一种明显刻意的嬉皮精神,其实已经不像了。
初见张北海,就觉得仿佛从插图上走下来的人物,英国小说蚀板画的插图,比如威尔基·柯林斯《月亮宝石》里,患梦游症的富兰克林先生;比如说柯尔道南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等等。瘦削,颀长,穿一件长风衣,手持一柄雨伞,是不是还有一顶礼帽?可能真有,也可能想象中应该有。那时候,他在联合国工作,如他们这样,在“保钓运动”中被台湾政府吊销护照,正逢中国进入联合国,急募翻译和文员,在周恩来总理的动员下,纷纷响应。去联合国大楼参观,就是由他带领。退休以后,张北海的装束由长衣改短打,夹克和牛仔裤,颈上系一围巾,跳脱上班族身份,摇身自由顽童。从此,他就没有改变过形象。“9·11”那一年,站在东村街边,说:“本世纪最后一个邀请看脱衣舞的人。”就是这一个。肩上挎一个布包,徒步纽约街巷,作历史探底,是同一个他!这城市确实激发史心,不是幽古,而是抚今,也不是正史,是稗史野史。连我这个懒惰观光的人,在纽约游荡,也会生出编写指南的遐想。我设计的编撰方法是,将街头的绿牌子的文字,译写成册。绿牌子无处不在,记录着就地的掌故——比如一号地铁线终点,克利斯朵夫小花园铁丝网上的绿牌子上写,这里原是荷兰人的烟草地;又比如“金天鹅”咖啡馆,曾经,作家奥尼尔在这里酩酊大醉;还比如,中央公园西大街上,寫的是发生一件车祸,推进了交通立法。张北海的计划当然不止于旅游手册,而是要为纽约画像。他一边探秘,一边书写,已经出版一大摞。在此同时,他写作小说,长篇小说《侠隐》,电影人姜文购买下版权,正进入制作规划,所以又涉足了电影。写作的收益,经由太太批准,不必缴纳“国库”,自行支配,那天我们的餐饮费用,就是从中开销。我以为,张北海就是那种自小有文艺梦的人,又先天独厚。据说,他就读美国学校,家中专聘老师补习中文,补习老师是谁?叶嘉莹!如何了得。文青多半是激进政治左翼革命的主力,因对世界抱幻想,又有一颗不安分的心。现在,冷战结束,党争尘埃落定,各方面力量暂时平衡,人生终也纳入社会轨迹。在纽约,时常从张北海家门前经过,三十年前,资本主义的惊艳已入烟尘市廛,寻常人家。
总起来说,张北海受的是西洋教育,读美式学校,大半人生在美国度过,高脚凳上一坐,一杯威士忌在手,打开的却是中国话匣子。民国旧事在他描述中,是马克·吐温式的,也是小说《侠隐》的风格。要说,称得上跨时代的人,经历国难家难,易朝易主,谈笑间则一泯恩仇,相忘于江湖。有一回,谈及军阀割据,问哪一路比较三民主义,靠近革命?思忖一时,回答冯玉祥。因冯将军信奉基督教,就有“基督部队”之称,受洗一日,全体集合,立成方阵,水龙头接上橡皮管,开足了,遍地扫去,简直像“五四运动”,中外记者大骇。不知该当信史,还是小说,更像莎士比亚的宫廷戏剧,谐谑的桥段。
张北海领我们看纽约,有时候亲自注解,还有时委托他人代述。能得他承认,必非等闲。参观修道院博物馆,就是一位来自台湾的吴宜信女士。两家有世谊,应一句北方俗谚:萝卜不大,长在背上,论辈分,张北海在上。我以为,一方面出于伦理,我们是张北海带来的嘛;另方面,也是对所学专业的热忱——吴博士在欧美读艺术史,专攻古典主义时期建筑,在博物馆教育部工作,博物馆每一石每一木,在她都是活物,是过往也是未来。讲和听的都入了迷,忘记时间。此刻,张北海独坐廊下石栏,周遭一切大约早已经烂熟于心,又入忘川,看起来,心不在焉,眼光和思绪跑到幽远幽深处。是这石砌建筑来自的地方和时间,文艺复兴的意大利,那是文艺人的梦境;或者,赤道非洲,他在联合国工作的业务所在地,开车行走丛林部落,集市上,电影院里,放着李小龙的电影,这个邂逅仿佛历经几世几劫的三生石;大约,还是五台山,他的祖籍,老家房子曾经居住共产党将领,因而保存和修葺,开设红色经典纪念场馆,这又属哪一类的际遇和缘分? 展品中有一本小羊皮袖珍《圣经》,皮质细腻,色泽嫩白,大小仅在掌心。眼前忽就出现,少女堆纱叠绉的袖笼,纤纤小手握着小书,在阔大的厅堂里游走,这里坐坐,那里坐坐,寂寞的春闺,西洋的杜丽娘。看博物馆时,常会生出异想,不相干的事物不期然间迎撞在一处。
张北海还曾带去一处住宅博物馆,1862至1920年代,移民的住所。因房屋老旧,楼梯又窄,只能供一人上和下,所以就要控制人数,分时段进入。我们这一组总十四人,只张北海一人为纽约居民,其余全是游客,其中俄国犹太人占多数,另有来自以色列和东欧。所参观房屋正是俄国犹太人的居所,房屋格式与上海新里弄堂相近,但更加局促狭小,人口又多,也和改革开放之前的上海相近。导游,一位黑女子,曾参加海湾战争,向我们出示当年户籍登记,一间前客堂居住一对夫妇和七个子女。讲述不外是生计的艰难,劳动力的廉价,前途无望,撑死也积累不起财富,然而,不都熬过来,一代一代繁衍,融入社会。我们在俄国犹太人社区看见过他们的集会,摊头上的小物件,绣品、首饰、套娃,有一些是旧货,看得出年头了,不知是不是大战时候带出来的。临时搭起的台子上,年轻人跳着欢快的民族舞蹈,音乐放得震天响,明显的摇滚化了。参观时长一个钟点,前门集结,后门解散,晒台上可见紧邻的店铺招牌——“粥天下”,三个中国字,正好晚饭。餐叙间,张北海有一时动容,因谈到老友郭松棻。
郭松棻李渝伉俪,当年保钓运动二位健将,同为文友,写作小说,先后已成故人。老郭与张北海一并进入联合国,李渝则在纽约大学谋得教职。虽闻名久矣,但仅在数年前的马来西亚相识,李渝她陪同聂华苓领取《星洲日报》世界华文文学花踪大奖。其时,郭松棻去世多年,再无面缘。这次来纽约大学,来往东亚系,常在旧人的办公室前经过,就会想起来,恍惚得很,不知怎么一来,仙俗两隔。张北海谈起老郭,一味地说“好”,再无多话。他和他,不止是运动的同袍,以文会友,更还是半生里你知和我知。老郭缠绵病榻之际,手无翻书之力,却勉励阅读《侠隐》,并写下孤立字句,让人情何以堪!
与张北海雅皮生活相异,刘大任是归去山林。前者隐于市,后者隐于野,无论何隐,终究保持一点世俗心,就是写作小说。张北海的“本传”里,我们大约可挤入“交游”一档,“刘大任”三个字,却只在声闻,这一回见面,亦可称闻风而动。夫妇二人“保钓”出身——是携手革命,还是革命促成,保钓人士往往夫妇同志,从一而终。王渝,主编《侨报》,倘前二人谓中隐和小隐,此可算得“大隐隐于朝”的“大隐”。如今事业移交下一代新侨,退下岗位,凡海峡两地文友来到,必尽地主之谊,茶饭聚谈。方才送走诗人宋琳,我们又接踵到来。就是她,告诉说,刘大任近作《当下四重奏》很值得一读。先到图书馆借阅,只到手两本旧作,新一本已借出,正在预约的流转中,与其坐等,不如主动出击,向刘大任直接索讨。动念寻找刘大任,王渝却离开纽约,在外旅行,有时在天上,有时在海上,踪迹难觅,就得另辟蹊径,迂回进行。
还是从高中入手,书店是读书人的社交中心,又加上老板的热肚热肠。高中本人与刘大任并无交集,但他的人脉广呀,牵枝攀藤,总能连得上。果然,他有一名交好,称得上纽约百事通,谁?高友工!1983年11月,我们爱荷华一行從华盛顿下到纽约,住陈幼石家,当晚主人便举办餐宴,接风洗尘。当年的我,少不更事,又孤陋寡闻,不知道轻重。后来,渐渐明白宾主的分量,可谓前后朝的衔接与过渡,而自己,在浑然中与历史擦肩而过。庆幸的是,人和事一概记录详细,有案可查。那一晚上,就有他,高友工。至今还记得他的样貌,是一个好看的男人,面色清朗,提一具黑色小皮箱,随时打开翻阅资料,如同彼时的手提电脑。他任教普林斯顿大学,每周末必来纽约,两头通勤,他热爱纽约。众人纷纷议论,如何了解纽约的本相,有说看百货公司购物大潮;有说同性恋酒吧,格林威治村有一家最著名,名叫“九个零”;高友工的意见是看戏!现在,退休的他定居纽约,住布鲁克林,但沉疴在身,不便于行。他竟然还记得我,三十多年前那个鲁莽、轻率、无知的年轻人。如今,我远超过他那时的年龄,知道他,也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我极想探望他,但由高中传去的意愿始终没得到回应,显然,他闭门谢客。等我们回到上海,不久便传来他去世的消息,在他末年,能够通上消息,这一点缘分应该知足了。
虽然没有见面,凡有问题,总给予解决与应答,这一回也是。高先生并不直接与刘大任有联络,但指出问津之路,那就是江青。此江青非彼江青,之前多年便大名盈耳。还是那一年,1983,初到纽约,陈幼石座上宾,有一位郑培凯,也是保钓分子,他负责带我们逛街,他的临时住所也纳入观光项目。他借住在格林威治村的艺术家公寓兼工作室,一大个空间,完全没有区隔,透露出早先的工业用途。这是一个舞蹈家朋友的房子,本人去中国旅行,归期在即,所以,就面临搬家。看起来,郑培凯过着一种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我想,那个房主,中国舞蹈家,应该就是江青。现在,江青的住宅是在下东城的华尔街。关于她,我还知道,曾担任香港城市舞蹈团总监,后任则是我们上海的舒巧。
江青果然知道刘大任行径,立即联络餐聚,地点定在下城哈德逊河边,中国餐馆“倾国”,主打上海菜;另有一家“倾城”,开在中城,招牌四川菜。老板同为一对中国夫妇,退出华尔街,经营餐饮。走进“倾国”,便看出创业者思路,一改唐人街旧貌,中国餐馆到达彼方,仿佛落了草,就生出绿林风气,有些野蛮。而“倾国”,却是现代模式,建筑、装潢、空间划分、灯光布局、桌椅餐具,概为抽象派,立体几何形制,间有沪上符号点缀:月份牌、旗袍、苏绣、留声机,客人则年轻华丽一族。菜肴走日本路线,量少精致,仿若美术,多少有违上海食风的粗放,就显得局促了。早早在门前迎接,先进来一位女客,我口口声声称之“江青”,她不应不辞,一径往里面走,到席前方才说:我很高兴你把我认作江青,江青是——她迟疑地接下去说——是那样的,见了自然知道。她放弃描绘,坐下了。原来是刘大任太太洁英,贞静中的豪直。我知道二位都是狂飙中的骁勇,激情平息,遗韵犹在。刘大任停车完毕,第二登场,出发新泽西,开车一小时多,却不见有疲态。看他灰白发,硬朗身,真有“种豆南山下”的稼穑气质。坐定就取出书若干本,其中有《当下四重奏》。江青最末一个到,果然独一份。先前我们交涉餐桌,希望换一个隐蔽的位置,便于谈话,碰壁而归。但却买她的账,开口即成,立时移到背静一隅。餐毕,先送刘大任李洁英到泊车地方上路,再陪江青回家。只见她移步如飞,衣袂飘兮,灯光照在卵石路上,再从铁铸桥梁底下穿行,说过了,这城市是钢铁铸成,踉跄尾随其背影,真像观摩一场现代舞蹈。之后,我们与江青又交道一回,换了舞台,是拥簇嘈杂的唐人街,天下小雨。随即,她便去了瑞典,斯德哥尔摩边上的小岛,从纽约消失,惊鸿一瞥。 我们如约去新泽西刘大任李洁英的家。一早从宾州火车站出发,终于经历了通勤族的尖峰时刻。无数条步道和滚梯载着人流,合纵连横,湍急而下。看《天才捕手》电影,珀金斯和沃尔夫也是在宾州火车站出发,也是十二号站台,但去的是康涅狄格州新迦南镇,我们则是新泽西普林斯顿一站。珀金斯他们是在蒸汽机时代,车头喷着鼻息,聚散之间,引擎发动,车轮与铁轨咬得嘎吱响。虽然动力装置进步,但那一种紧张的气氛依旧。火车从灰暗的车站穹顶开出,穿过隧道,视野刹那间明媚起来。车厢里人不多,但停靠频繁,相隔十来分钟就是一站,相当于我们的慢车。由于不停地询问到没到我们要去的地方,车掌索性坐到后排,随时提醒。美国的铁路不怎么样,老而旧,但车掌一律不错。去波士顿时,全车满座,只得栖身车厢衔接处,就有女车掌建议去餐车,二元一杯咖啡,即可入座。餐车安度数站,有男车掌过来,说有人下车,已锁定空位,让留下行李由先生负责,我一人先跟他去。穿越两节车厢,护送到位就座,他又折回头去带人。稍过一时,果见另一半拖曳大小包吭哧吭哧过来了。为什么要分两批行动?大约是为疏通起见,不致壅塞过道,也体现出对女性的体恤。
从人潮涌动、市声喧哗的纽约,来到新泽西的平原,好比换了人间。阳光普照大地,一望无际。露天下的小站,背后绿草茵茵,花枝扶疏,野蜂飞舞。列车悄然停下,又悄然启动,载走一些人,留下一些人。到了普林斯顿一站,车掌大叫一声,停稳后,拉开车门,跨出去,转眼间,火车渐行渐远,消失在视线之外。四下里静极了——蜂的嗡嘤变得响亮,几乎看得见翅翼搅动,一波一波的波纹。碧青的苍穹,无穷大的弧度。越过站台的木栅栏,刘大任在向我们招手。他穿T恤和短裤,戴一顶棒球帽,显得年轻,仿佛当年的英俊少年。这一日,刘大任、洁英,带上我们,往来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之间。车跑在公路上,向着地平线,似乎有一种镜像的效果,一个自己看见另一个自己,小小的,甲壳虫一般,在巨大的球面移动。刘大任的园子,球面上的一个点,小到不能再小,可是身在其中,却觉得广大,而且,还在继续开发。他就像一个拓荒者,挥着镢头,一下一下,刨开处女地,播上草种,栽下杂树,杂树开出花来,花果成畦,灌木包围。儿女们的家分布左右,呼之即来,驱之即去,是个联邦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在《当下四重奏》里,叫作“简家寨”。
祁莲在爱荷华执教农科,她还记得当年在纽约,陪我买靴子的情景。她说:我们几个左翼青年,目睹社会主义女孩子,被资本主义迅速物化!那一晚,从聂华苓家出来,她开车送我们回酒店,十字路口等信号灯,指给我看街角上的窗户,那是她的实验室。许多许多物种,相干和不相干,已知和未知,在瓶瓶罐罐里培养、分裂、合成、转化,演变出一个新世界。1983年,旅行美国,从这只手接力到那只手,这些大朋友的手,至今还在温暖我,推助我,教育我。那一次居住美国,总一百二十天,一天不落,天天記录,事事记录,实在琐碎,甚至无聊,如今却可当作一份备忘。从日记看,从中部到东岸,再从东岸到西岸,一路接应的有:叶芸芸、余珍珠、王正方、孙小铃、时钟雯、郑愁予、梅芳、郑清茂、张光直、杜维明、陈若曦、老沈、小李、曾先生、小蔡、小杨……其中偶有再次邂逅,大多天各一方,音信杳然,我想念他们所有人!
2017年5月13日 上海
(完)
(标题书法:刘 敬)
责任编辑 王 童
《纽约四重奏》是著名作家王安忆旅居美国期间写下的一组随笔,涉及自然、政治、外交、文化、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等方方面面,以及与此相关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作家思想和情感一次集中展示。细腻的观察、独特的思考、开阔的视野、优美的文笔……这一切对读者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享受。本刊分四期连载完这组长篇随笔,截至本期刊载完毕。
五,当年英少今何在
2001年10月,“9·11”之后一个月,我们来到美国。这一日,张北海带我们游荡纽约。先在中央公园,然后林肯中心,晚饭后是格林威治东村爵士酒吧。入夜时分,演奏方才开始,到高潮已近次日凌晨。推门出来,站在街边,张北海又加一个节目,看脱衣舞。此刻,惯于早睡的我们,睡眼惺忪,站立不稳,他再三诱惑,笑道:这是本世纪最后一个邀请看脱衣舞的人了!到底还是谢绝,转身往相反方向的住处回去,头脑混沌中那一帧图画却清晰在眼前——天空宽广,夜色明亮,东村街道却是昏暗的,其时,东村是危险地带,充斥反社会力量,他,瘦高瘦高的,指间夹一支烟,侧着身,乜斜笑眼:本世纪最后一个邀请看脱衣舞的人!说话的当口,新世纪刚拉开帷幕,后面是百年光阴。
认识张北海,还在更早,上世纪80年代,跟随母亲茹志鹃和吴祖光先生,受聂华苓邀请,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三个月住校期满,出发东西岸,第一站华盛顿,第二站即纽约。纽约的行旅分两部,前部住城外陈幼石家,后半部移进市区,由张北海负责。我们一行三人在朋友们的接力中传递,一手交一手。这样的交接链不止依旅行路线而设制,更决定于一种潜在因素。朋友们多来自台湾,他们先期出发和到达,已完成学业,安家立业。大陆的留学生尚在奋斗的初始,前途未定,去向不明。也是很后来才得知,这些台湾的大朋友属同一群体,那就是,70年代海外保卫钓鱼台运动。聂华苓为我们安排的攻略,实质上沿袭老师她亲历的自由中国事件以降,台湾民主进程的历史。这一回住校纽约,专门飞爱荷华看望老师,我们一起去为保罗·安格尔扫墓。墓园的名字叫“橡树”,墓冢布在漫坡的橡树之间。三月的早春,气温依然很低,这一天又格外的风大,冲洗墓碑的水柱被刮得左右摇曳。泪流如注,不知是风吹还是伤心。老师告诉我,那年我随母亲去到爱荷华,保罗·安格尔说,她那么年轻,应该让她多看看世界。我还得知,我们的游美路线还有一个人参加意见,这个人就是陈映真。这一年的岁暮,陈映真在北京逝世,恰赶上为他送行,仿佛在与一个时代告别。
张北海的家在百老汇大街,与我们所住格林威治村只十来分钟步行路程。现在,东村一扫颓废阴霾,归功于“9·11”之后的城市治安整顿,而我以为,多少也有社会趋向中产化的结果。格林威治外部还保留着工业时代的粗犷,成为今日时尚一种。就如张北海带我们去的意大利酒吧,一百年前厂区工人喝酒打尖的小饭馆,垢迹斑斑的地砖,厕所壁上污言秽语,锡皮天花板腻着油烟。平常日子的下午,却也满满当当,门外还有等座的年轻男女,衣着夸张,行为孟浪。有一种明显刻意的嬉皮精神,其实已经不像了。
初见张北海,就觉得仿佛从插图上走下来的人物,英国小说蚀板画的插图,比如威尔基·柯林斯《月亮宝石》里,患梦游症的富兰克林先生;比如说柯尔道南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等等。瘦削,颀长,穿一件长风衣,手持一柄雨伞,是不是还有一顶礼帽?可能真有,也可能想象中应该有。那时候,他在联合国工作,如他们这样,在“保钓运动”中被台湾政府吊销护照,正逢中国进入联合国,急募翻译和文员,在周恩来总理的动员下,纷纷响应。去联合国大楼参观,就是由他带领。退休以后,张北海的装束由长衣改短打,夹克和牛仔裤,颈上系一围巾,跳脱上班族身份,摇身自由顽童。从此,他就没有改变过形象。“9·11”那一年,站在东村街边,说:“本世纪最后一个邀请看脱衣舞的人。”就是这一个。肩上挎一个布包,徒步纽约街巷,作历史探底,是同一个他!这城市确实激发史心,不是幽古,而是抚今,也不是正史,是稗史野史。连我这个懒惰观光的人,在纽约游荡,也会生出编写指南的遐想。我设计的编撰方法是,将街头的绿牌子的文字,译写成册。绿牌子无处不在,记录着就地的掌故——比如一号地铁线终点,克利斯朵夫小花园铁丝网上的绿牌子上写,这里原是荷兰人的烟草地;又比如“金天鹅”咖啡馆,曾经,作家奥尼尔在这里酩酊大醉;还比如,中央公园西大街上,寫的是发生一件车祸,推进了交通立法。张北海的计划当然不止于旅游手册,而是要为纽约画像。他一边探秘,一边书写,已经出版一大摞。在此同时,他写作小说,长篇小说《侠隐》,电影人姜文购买下版权,正进入制作规划,所以又涉足了电影。写作的收益,经由太太批准,不必缴纳“国库”,自行支配,那天我们的餐饮费用,就是从中开销。我以为,张北海就是那种自小有文艺梦的人,又先天独厚。据说,他就读美国学校,家中专聘老师补习中文,补习老师是谁?叶嘉莹!如何了得。文青多半是激进政治左翼革命的主力,因对世界抱幻想,又有一颗不安分的心。现在,冷战结束,党争尘埃落定,各方面力量暂时平衡,人生终也纳入社会轨迹。在纽约,时常从张北海家门前经过,三十年前,资本主义的惊艳已入烟尘市廛,寻常人家。
总起来说,张北海受的是西洋教育,读美式学校,大半人生在美国度过,高脚凳上一坐,一杯威士忌在手,打开的却是中国话匣子。民国旧事在他描述中,是马克·吐温式的,也是小说《侠隐》的风格。要说,称得上跨时代的人,经历国难家难,易朝易主,谈笑间则一泯恩仇,相忘于江湖。有一回,谈及军阀割据,问哪一路比较三民主义,靠近革命?思忖一时,回答冯玉祥。因冯将军信奉基督教,就有“基督部队”之称,受洗一日,全体集合,立成方阵,水龙头接上橡皮管,开足了,遍地扫去,简直像“五四运动”,中外记者大骇。不知该当信史,还是小说,更像莎士比亚的宫廷戏剧,谐谑的桥段。
张北海领我们看纽约,有时候亲自注解,还有时委托他人代述。能得他承认,必非等闲。参观修道院博物馆,就是一位来自台湾的吴宜信女士。两家有世谊,应一句北方俗谚:萝卜不大,长在背上,论辈分,张北海在上。我以为,一方面出于伦理,我们是张北海带来的嘛;另方面,也是对所学专业的热忱——吴博士在欧美读艺术史,专攻古典主义时期建筑,在博物馆教育部工作,博物馆每一石每一木,在她都是活物,是过往也是未来。讲和听的都入了迷,忘记时间。此刻,张北海独坐廊下石栏,周遭一切大约早已经烂熟于心,又入忘川,看起来,心不在焉,眼光和思绪跑到幽远幽深处。是这石砌建筑来自的地方和时间,文艺复兴的意大利,那是文艺人的梦境;或者,赤道非洲,他在联合国工作的业务所在地,开车行走丛林部落,集市上,电影院里,放着李小龙的电影,这个邂逅仿佛历经几世几劫的三生石;大约,还是五台山,他的祖籍,老家房子曾经居住共产党将领,因而保存和修葺,开设红色经典纪念场馆,这又属哪一类的际遇和缘分? 展品中有一本小羊皮袖珍《圣经》,皮质细腻,色泽嫩白,大小仅在掌心。眼前忽就出现,少女堆纱叠绉的袖笼,纤纤小手握着小书,在阔大的厅堂里游走,这里坐坐,那里坐坐,寂寞的春闺,西洋的杜丽娘。看博物馆时,常会生出异想,不相干的事物不期然间迎撞在一处。
张北海还曾带去一处住宅博物馆,1862至1920年代,移民的住所。因房屋老旧,楼梯又窄,只能供一人上和下,所以就要控制人数,分时段进入。我们这一组总十四人,只张北海一人为纽约居民,其余全是游客,其中俄国犹太人占多数,另有来自以色列和东欧。所参观房屋正是俄国犹太人的居所,房屋格式与上海新里弄堂相近,但更加局促狭小,人口又多,也和改革开放之前的上海相近。导游,一位黑女子,曾参加海湾战争,向我们出示当年户籍登记,一间前客堂居住一对夫妇和七个子女。讲述不外是生计的艰难,劳动力的廉价,前途无望,撑死也积累不起财富,然而,不都熬过来,一代一代繁衍,融入社会。我们在俄国犹太人社区看见过他们的集会,摊头上的小物件,绣品、首饰、套娃,有一些是旧货,看得出年头了,不知是不是大战时候带出来的。临时搭起的台子上,年轻人跳着欢快的民族舞蹈,音乐放得震天响,明显的摇滚化了。参观时长一个钟点,前门集结,后门解散,晒台上可见紧邻的店铺招牌——“粥天下”,三个中国字,正好晚饭。餐叙间,张北海有一时动容,因谈到老友郭松棻。
郭松棻李渝伉俪,当年保钓运动二位健将,同为文友,写作小说,先后已成故人。老郭与张北海一并进入联合国,李渝则在纽约大学谋得教职。虽闻名久矣,但仅在数年前的马来西亚相识,李渝她陪同聂华苓领取《星洲日报》世界华文文学花踪大奖。其时,郭松棻去世多年,再无面缘。这次来纽约大学,来往东亚系,常在旧人的办公室前经过,就会想起来,恍惚得很,不知怎么一来,仙俗两隔。张北海谈起老郭,一味地说“好”,再无多话。他和他,不止是运动的同袍,以文会友,更还是半生里你知和我知。老郭缠绵病榻之际,手无翻书之力,却勉励阅读《侠隐》,并写下孤立字句,让人情何以堪!
与张北海雅皮生活相异,刘大任是归去山林。前者隐于市,后者隐于野,无论何隐,终究保持一点世俗心,就是写作小说。张北海的“本传”里,我们大约可挤入“交游”一档,“刘大任”三个字,却只在声闻,这一回见面,亦可称闻风而动。夫妇二人“保钓”出身——是携手革命,还是革命促成,保钓人士往往夫妇同志,从一而终。王渝,主编《侨报》,倘前二人谓中隐和小隐,此可算得“大隐隐于朝”的“大隐”。如今事业移交下一代新侨,退下岗位,凡海峡两地文友来到,必尽地主之谊,茶饭聚谈。方才送走诗人宋琳,我们又接踵到来。就是她,告诉说,刘大任近作《当下四重奏》很值得一读。先到图书馆借阅,只到手两本旧作,新一本已借出,正在预约的流转中,与其坐等,不如主动出击,向刘大任直接索讨。动念寻找刘大任,王渝却离开纽约,在外旅行,有时在天上,有时在海上,踪迹难觅,就得另辟蹊径,迂回进行。
还是从高中入手,书店是读书人的社交中心,又加上老板的热肚热肠。高中本人与刘大任并无交集,但他的人脉广呀,牵枝攀藤,总能连得上。果然,他有一名交好,称得上纽约百事通,谁?高友工!1983年11月,我们爱荷华一行從华盛顿下到纽约,住陈幼石家,当晚主人便举办餐宴,接风洗尘。当年的我,少不更事,又孤陋寡闻,不知道轻重。后来,渐渐明白宾主的分量,可谓前后朝的衔接与过渡,而自己,在浑然中与历史擦肩而过。庆幸的是,人和事一概记录详细,有案可查。那一晚上,就有他,高友工。至今还记得他的样貌,是一个好看的男人,面色清朗,提一具黑色小皮箱,随时打开翻阅资料,如同彼时的手提电脑。他任教普林斯顿大学,每周末必来纽约,两头通勤,他热爱纽约。众人纷纷议论,如何了解纽约的本相,有说看百货公司购物大潮;有说同性恋酒吧,格林威治村有一家最著名,名叫“九个零”;高友工的意见是看戏!现在,退休的他定居纽约,住布鲁克林,但沉疴在身,不便于行。他竟然还记得我,三十多年前那个鲁莽、轻率、无知的年轻人。如今,我远超过他那时的年龄,知道他,也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我极想探望他,但由高中传去的意愿始终没得到回应,显然,他闭门谢客。等我们回到上海,不久便传来他去世的消息,在他末年,能够通上消息,这一点缘分应该知足了。
虽然没有见面,凡有问题,总给予解决与应答,这一回也是。高先生并不直接与刘大任有联络,但指出问津之路,那就是江青。此江青非彼江青,之前多年便大名盈耳。还是那一年,1983,初到纽约,陈幼石座上宾,有一位郑培凯,也是保钓分子,他负责带我们逛街,他的临时住所也纳入观光项目。他借住在格林威治村的艺术家公寓兼工作室,一大个空间,完全没有区隔,透露出早先的工业用途。这是一个舞蹈家朋友的房子,本人去中国旅行,归期在即,所以,就面临搬家。看起来,郑培凯过着一种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我想,那个房主,中国舞蹈家,应该就是江青。现在,江青的住宅是在下东城的华尔街。关于她,我还知道,曾担任香港城市舞蹈团总监,后任则是我们上海的舒巧。
江青果然知道刘大任行径,立即联络餐聚,地点定在下城哈德逊河边,中国餐馆“倾国”,主打上海菜;另有一家“倾城”,开在中城,招牌四川菜。老板同为一对中国夫妇,退出华尔街,经营餐饮。走进“倾国”,便看出创业者思路,一改唐人街旧貌,中国餐馆到达彼方,仿佛落了草,就生出绿林风气,有些野蛮。而“倾国”,却是现代模式,建筑、装潢、空间划分、灯光布局、桌椅餐具,概为抽象派,立体几何形制,间有沪上符号点缀:月份牌、旗袍、苏绣、留声机,客人则年轻华丽一族。菜肴走日本路线,量少精致,仿若美术,多少有违上海食风的粗放,就显得局促了。早早在门前迎接,先进来一位女客,我口口声声称之“江青”,她不应不辞,一径往里面走,到席前方才说:我很高兴你把我认作江青,江青是——她迟疑地接下去说——是那样的,见了自然知道。她放弃描绘,坐下了。原来是刘大任太太洁英,贞静中的豪直。我知道二位都是狂飙中的骁勇,激情平息,遗韵犹在。刘大任停车完毕,第二登场,出发新泽西,开车一小时多,却不见有疲态。看他灰白发,硬朗身,真有“种豆南山下”的稼穑气质。坐定就取出书若干本,其中有《当下四重奏》。江青最末一个到,果然独一份。先前我们交涉餐桌,希望换一个隐蔽的位置,便于谈话,碰壁而归。但却买她的账,开口即成,立时移到背静一隅。餐毕,先送刘大任李洁英到泊车地方上路,再陪江青回家。只见她移步如飞,衣袂飘兮,灯光照在卵石路上,再从铁铸桥梁底下穿行,说过了,这城市是钢铁铸成,踉跄尾随其背影,真像观摩一场现代舞蹈。之后,我们与江青又交道一回,换了舞台,是拥簇嘈杂的唐人街,天下小雨。随即,她便去了瑞典,斯德哥尔摩边上的小岛,从纽约消失,惊鸿一瞥。 我们如约去新泽西刘大任李洁英的家。一早从宾州火车站出发,终于经历了通勤族的尖峰时刻。无数条步道和滚梯载着人流,合纵连横,湍急而下。看《天才捕手》电影,珀金斯和沃尔夫也是在宾州火车站出发,也是十二号站台,但去的是康涅狄格州新迦南镇,我们则是新泽西普林斯顿一站。珀金斯他们是在蒸汽机时代,车头喷着鼻息,聚散之间,引擎发动,车轮与铁轨咬得嘎吱响。虽然动力装置进步,但那一种紧张的气氛依旧。火车从灰暗的车站穹顶开出,穿过隧道,视野刹那间明媚起来。车厢里人不多,但停靠频繁,相隔十来分钟就是一站,相当于我们的慢车。由于不停地询问到没到我们要去的地方,车掌索性坐到后排,随时提醒。美国的铁路不怎么样,老而旧,但车掌一律不错。去波士顿时,全车满座,只得栖身车厢衔接处,就有女车掌建议去餐车,二元一杯咖啡,即可入座。餐车安度数站,有男车掌过来,说有人下车,已锁定空位,让留下行李由先生负责,我一人先跟他去。穿越两节车厢,护送到位就座,他又折回头去带人。稍过一时,果见另一半拖曳大小包吭哧吭哧过来了。为什么要分两批行动?大约是为疏通起见,不致壅塞过道,也体现出对女性的体恤。
从人潮涌动、市声喧哗的纽约,来到新泽西的平原,好比换了人间。阳光普照大地,一望无际。露天下的小站,背后绿草茵茵,花枝扶疏,野蜂飞舞。列车悄然停下,又悄然启动,载走一些人,留下一些人。到了普林斯顿一站,车掌大叫一声,停稳后,拉开车门,跨出去,转眼间,火车渐行渐远,消失在视线之外。四下里静极了——蜂的嗡嘤变得响亮,几乎看得见翅翼搅动,一波一波的波纹。碧青的苍穹,无穷大的弧度。越过站台的木栅栏,刘大任在向我们招手。他穿T恤和短裤,戴一顶棒球帽,显得年轻,仿佛当年的英俊少年。这一日,刘大任、洁英,带上我们,往来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之间。车跑在公路上,向着地平线,似乎有一种镜像的效果,一个自己看见另一个自己,小小的,甲壳虫一般,在巨大的球面移动。刘大任的园子,球面上的一个点,小到不能再小,可是身在其中,却觉得广大,而且,还在继续开发。他就像一个拓荒者,挥着镢头,一下一下,刨开处女地,播上草种,栽下杂树,杂树开出花来,花果成畦,灌木包围。儿女们的家分布左右,呼之即来,驱之即去,是个联邦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在《当下四重奏》里,叫作“简家寨”。
祁莲在爱荷华执教农科,她还记得当年在纽约,陪我买靴子的情景。她说:我们几个左翼青年,目睹社会主义女孩子,被资本主义迅速物化!那一晚,从聂华苓家出来,她开车送我们回酒店,十字路口等信号灯,指给我看街角上的窗户,那是她的实验室。许多许多物种,相干和不相干,已知和未知,在瓶瓶罐罐里培养、分裂、合成、转化,演变出一个新世界。1983年,旅行美国,从这只手接力到那只手,这些大朋友的手,至今还在温暖我,推助我,教育我。那一次居住美国,总一百二十天,一天不落,天天記录,事事记录,实在琐碎,甚至无聊,如今却可当作一份备忘。从日记看,从中部到东岸,再从东岸到西岸,一路接应的有:叶芸芸、余珍珠、王正方、孙小铃、时钟雯、郑愁予、梅芳、郑清茂、张光直、杜维明、陈若曦、老沈、小李、曾先生、小蔡、小杨……其中偶有再次邂逅,大多天各一方,音信杳然,我想念他们所有人!
2017年5月13日 上海
(完)
(标题书法:刘 敬)
责任编辑 王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