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推进绿色发展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jiea87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所肩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推进绿色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重视培育大学生生态意识;倡导和培育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完善生态发展观。
  关键词:生态道德;绿色发展;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03-02收稿日期:2016-08-08
  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迫使人们对工业文明时代进行重新审视,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一、生态道德与绿色发展的内涵 生态道德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对自身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的一种自觉的反映形式和态度,是人们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和准则。[1]生态道德以重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为前提,强调把道德观念的中心从人类社会向整个自然界(生态系统)扩展。其本质是自然界生命物种间的和谐, 要求人类必须尊重生态过程持续存在和繁衍生息的权利, 维护自然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其核心是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从与自然界的对立转为向自然界回归,建立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机制。
  绿色发展是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中首先提出来的。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2]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推进绿色发展的着力点 生态道德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所肩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倡导生态道德, 已成为很多国家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需要良好的生态道德理念作为未来职场生活的规范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撑。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更是保护生态、推进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当重视和强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通过启发、引导、教育大学生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高度重视生态道德观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把自然纳入人类道德关怀之内,通过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唤起大学生内在的生态良心,转变其生存和发展观念,形成保护自然和环境的自觉意识,自觉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1重视培育大学生的公民生态意识
  公民生态意识是公民从人与生态环境整体优化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观念,是公民尊重自然的伦理意识,是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价值意识。公民生态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工业文明仅用了两百多年时间就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然而辉煌的物质文明背后,却隐藏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意识源于对现存严重生态危机的觉醒,是人们对以往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违反生态规律带来严重后果的反省。生态意识缺乏—生态意识的萌发—生态意识的培养与树立,是社会道德进步的过程,也是绿色发展的需要。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推进绿色发展,首先要培育大学生的公民生态意识。要通过时政要闻、社会调查、实地考察、业界人士和专家访谈等形式,加上强化道德践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参与意识和生态消费意识。
  (1)生态忧患意识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重视生态环境恶化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生存威胁及其对绿色发展的影响,重新唤起大学生对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促进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推进和谐、可持续发展。
  (2)生态责任意识养成教育。包括对环境、对自己、对他人、对后代等多方面的责任。要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风尚,在普及一定环境知识的基础上,让大学生对可能引起环境污染或破坏环境的做法及可能要面对的法律后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承担起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为绿色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3)培养公民的生态参与意识。忧患意识是良好的动机, 责任意识是行动的关键。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关乎每一个人,每个人都可成为生态道德的实践者,自觉树立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愿意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理念贯穿在生产、生活中,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绿色发展。
  (4)生态消费意识的养成教育。一是培育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倡导资源节约,杜绝野蛮开发、滥用和浪费自然资源,推动形成绿色消费和生产自觉。二是培育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意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努力使需求与自然环境的承受力保持在均衡状态;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等无度消费,将大学生的追求引导到精神文化的创造与需求上,从而使其消费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和谐,从而推进绿色发展。
  2倡导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推进绿色发展的思想基础。推进绿色发展,要引导大学生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精髓、观看影视资料(含纪录片)、开展演讲和辩论、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育“人与自然平等、友善、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1)倡导和培育人与自然“平等”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即倡导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的,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倡导人对自然应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和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确立适度和文明的消费观和生产观,不凌驾于自然之上,不破坏生态环境。
  (2)倡导和培育人与自然“友善”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即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友善”相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大学生要充分意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对自然的关爱也是对自身的关爱,善待环境其实就是善待人类自身。要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要使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制度约束行为,防止出现因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和发展之需的同时,要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活动控制在自然界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其留下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一次正式提出“环境友好”的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3]
  (3)倡导和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努力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推进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且二者的和谐统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同一个过程。大学生应尊重和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与天地合德等思想的智慧与营养,挖掘古代生态文化资源的现实价值,转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二元对立理念,树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推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共存、共荣,呵护人类共有的绿色家园。
  3完善生态发展观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演进中,人类社会的发展观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文明的本能生存观(崇拜自然,对自然依附性利用阶段);传统农业文明的初级发展观(改造自然,对自然支配性利用阶段);工业文明的传统发展观(征服自然,对自然掠夺性利用阶段);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阶段)。[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然而,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唯GDP论发展理念支配下,人类对自然界不加约束地开采和利用,使生态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异化,经济社会陷入发展—污染—再发展—再污染的恶性循环中。习近平主席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通过社会调查和专题研讨,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面对日趋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人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破坏生态环境发展经济,要么树立生态发展观,促使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学习和思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交往关系、利益关系、短期和长期关系,逐步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和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持续使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真正做到人类与自然互利互惠,从而有效推进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生态道德论[J]前沿,2008,(9).
  [2]任理轩坚持绿色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三〖=EB〗http://theroypeoplecomcn/n1/2015/1222/c40531-27958738html,2015-12-22.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l,2012-11-19.
  [4]罗玉萍科技文明的嬗变及当代形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2).
其他文献
营造阅读氛围可以充分激发人们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整体提升阅读水平。在开展全民阅读过程中,常常存在缺乏阅读热情、功利性阅读、数字化浅阅读等情况,直接影响了
在我国每年大量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不能准确地把握阿托品化指征,缺乏适时观察综合分析的辩证思维方法,以致于过量使用阿托品致中毒性死亡而忽视复能剂的作用.联合应用中
由于参麦注射剂的成分相对比较复杂,并且药剂质量的因素也相对较多,其中又以原材料和制备工艺影响最为严重,为此,必须在实际制备过程中,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并采用最优的制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对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并对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方法对麦冬进行提取,采用醇提水沉方法对红参进行提取,合并提取液制成参麦注射液,用高效液相色
对于天津市市民罗伟光而言,过去16年虽然简单而又平淡,但有三件事却值得一提。1990年9月,罗伟光刚参加工作不久,就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用他自己的话说,
网络环境下需要创新图书馆期刊文献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具备时效性以及新颖性,有效保障了图书馆期刊文献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期刊文献的管理,提出更
基层公共图书馆办公室人员应当积极承担自身职责,发挥图书馆应有的息传递作用。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图书馆所面临的发展形式更加严峻,图书馆办室人员要正确认识自身角色,协调
多元智能学习作为现代智能学习理论通过智能结构划分、分析、相互关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独特视角对儿童生理成长、心理、智能发展十分有利,在对学前教育的介入和实施中打破了传
法律是什么?曾经在脑海中是那样简单的一维地域,似乎它的存在如同一架惩恶扬善的巨型机器,当那些侵犯我们安静祥和生活人或事物出现,它就会岿然立于穹庐间,主持的是公道,伸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