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说过:“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沸羹集·正标点》)可见,标点符号对于书面语言来说是很重要的。作为辅助书面语言表达的标点符号,它有两种呈现形成式:一种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一种是体现个人意志和智能的言语形式。举例来说,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铎在朗诵《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时,将“炬”字作字音延长处理,使人明显感觉到“炬”字后的标点符号已由书面上的逗号变为语音技巧上的破折号了。破折号可表示声音的延长,这种情况下的破折号就作为语言形式而存在着。而陈铎朗诵的客观意义却是:通过往后拉延的破折号,使人形象地构现大火蔓延开来的情景,并牵带出杜牧遥对历史而自深沉怀抱流淌出的无限忧思与感慨。此时的破折号就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着。
在文学作品中,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和作者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言语一样,都体现着作者的意志和智能。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留意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作者言语外,也要留意与之紧密相联的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
一、留意看似误用实则巧用的标点符号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经常会和一反常态的变形语言不期而遇,“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就是读书人如数家珍的典例。其实,辅助文学作品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标点符号也经常以反常态的陌生面孔进入读者的审美区域。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段话: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
在通常情况下,文段中“债务”后的句号当换为逗号才不至于留下“误用”的“瑕疵”。先有思想意识“要偿还”,后才有外现行为“设法偿还”,前后组成连贯的话语——一个表示顺承关系的复句。既然前后相承,之间使用逗号当属常理。倘若如此,那仅是语言问题,表示一句话还没说完,还有后续文字。保留“债务”后的句号,那就是言语表达。联系文本,小说在讽刺和批判玛蒂尔德的同时,也给予了她深切的同情和赞美。此处的言语表达就能暗合“赞美”。“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后的标点符号是句号,句号表示一句话已说完,不再有拖曳的文字,这就形象地暗示玛蒂尔德在作出偿还债务的决定后不再有其他的后续心理活动,诸如犹豫、反悔、焦虑、担忧,总之,她是“毅然决然”,是彻头彻尾的果断。作者通过一个反常态的句号,就圈点出了玛蒂尔德果敢、坚强等美好的品德,同时,也传出了自己深情的赞美之意。
二、留意起复制文本作用的标点符号
在文学作品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作者的“意”与“志”已通过语言文字或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出来了,但他还要通过标点符号来“复制”一下,从而使读者增获一次“语言反刍”的机会。徐志摩《再别康桥》第五诗节“寻梦”后的疑问号,就有复制的作用。整个诗节是这样的: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为什么“寻梦”后不用逗号或句号而用疑问号呢?让我们把目光上移到诗的第四节: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作者不说“美丽的梦”,而说“彩虹似的梦”,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梦虽美丽,但离“我”太远,只能仰望,无法触及,且它只存现于某一特定的时间区段,不久便消失了。我们读诗获知:作者曾经有过美丽的梦,但那梦,那销魂的美、爱和理想消失了。“寻梦”后的“?”就含蓄地表达了这层意思。“?”意味着作者去“寻梦”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为什么不能重新寻回“梦”?因为“梦”已消失。可见,“寻梦”后的“?”实际上是对上一节诗中“梦”所传达的内容的复制。
如果说《再别康桥》诗中唯一的“?”是对个别诗句作特写式地复制,那么臧克家《老马》诗中唯一的“!”就是对整首诗作全景式地复制。全诗如下: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诗中“!”的内涵是丰厚的。“!”紧挨诗句“它把头沉重地垂下”,使人一下子形象地想象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的情状;“!”是句末标点,它和第一节里的其余三句诗均有关联,特别是“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这一句,使人仿佛形象地感受到了老马所受重压的力度和压力嵌入皮肉的进度;“!”给人以沉重感,既暗示出老马背上压着的沉重的负荷,也暗示出老马心里埋着的沉重的怨愤,还暗示出全诗沉重灰暗的色彩;“!”使人感到一种向下的力,诗中至少有三种力在向下:“压力”的往下“扣”,泪的往下“咽”,“鞭”的往下抽;“!”显示出诗人沉郁悲愤的感情。由此可见,“!”不仅复制了所在诗句所在诗节的内容,也复制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诗的某些东西,比如诗的色彩基调、情感基调等。
三、留意阻隔文句的标点符号
鲁迅是语言大师,不但在文字运用上常有神来之笔,在标点符号运用上也多有惊人之举。且看《记念刘和珍君》第五节里的一个句子: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文句连用三个逗号,它们如同砖石等障碍物,阻隔“语言交通”。文句几词一顿,给人的初始印象是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啰啰嗦嗦。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当去掉三个逗号,变文句为“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要好。因为这样,文句才由断续变为连贯,由凝滞变为流畅,由啰嗦变为简洁。但鲁迅在文本中呈现给我们的是前者而不是符合语言表达要求的后者。这就涉及到言语表达问题。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说“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又说“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普通语言学教程》)。那么鲁迅通过“智能的行为”要表达的“意志”是什么呢?请看第一节中最后一段文字: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借助上段文字,我们不难体察鲁迅的心境:青年刘和珍被无情地枪杀后,他悲愤难忍。要注意的是,“悲”是“最大哀痛”,是无以复加的哀痛;“愤”是“出离愤怒”,是愤怒到极点超出极限无法忍受的愤怒。鲁迅有着如此的哀痛与愤怒,以至“艰于呼吸视听”,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与心理状态下,他说出来的话语当然是几词一顿断断续续的了。三个逗号确实是“智能”的外化,因为它们能够准确、真切地传达出鲁迅真实的内心状态。
四、留意前后不一致的标点符号
有中国报告文学第一座里程碑之誉的《包身工》,前后文各有一个运用了“饲养”一词的句子:①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就亲身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②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我们知道,“饲养”的对象应是“鸡豚狗彘之畜”(《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章》),①②句中的对象却都是人,显然,“饲养”当作他解。①句中的“饲养”说的是可怜的父母迫于巨大的贫穷,只能无奈地给予自己的子女以最低劣最粗糙的养育;②句中的“饲养”说的是冷酷的制度及其所胎生的冷漠的人,对为他们赚钱的工具——小姑娘的盘剥与压榨、虐待与摧残。①②句中的“饲养”各有其特殊的含义,按通常之理循通常之法,②句中的“饲养”可像①句中的“饲养”一样加上引号,但作者并没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去“画‘引’添足”,而是用了一个“零标点符号”(“零标点符号”即没有对应表现形式的标点符号。为了与文题及小标题表述一致,谅笔者仿音韵学上的“零声母”一说而造“零标点符号”一词)。这是作者一时的疏忽吗?非也。此处恰恰是作者的用心之处,集中着他的心力、心思与心智。作者不在“饲养”上加引号,是要纯粹直接纯粹直白地告诉读者:“饲养”的受动者小姑娘处在压榨人、摧残人、扭曲人、异化人的包身工制度下,不再有人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不再有人的生理健康生命尊严,已全然退变为一种“哞哞叫”的动物了。至此,“饲养”一词也已化作了作者情感火山的喷发口,自这里喷涌而出的是作者带着生命体温闪着火光的控诉与谴责。②句中的“饲养”采用“零标点符号”,最终带给人的是发现,是顿悟,是久久的思索与回味。
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可以称得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语言,是作家的“第二语言”。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经常有意识地留意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我们便多了一个观照文本的视角,便多了一条走进文本的途径。
在文学作品中,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和作者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言语一样,都体现着作者的意志和智能。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留意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作者言语外,也要留意与之紧密相联的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
一、留意看似误用实则巧用的标点符号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经常会和一反常态的变形语言不期而遇,“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就是读书人如数家珍的典例。其实,辅助文学作品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标点符号也经常以反常态的陌生面孔进入读者的审美区域。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段话: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
在通常情况下,文段中“债务”后的句号当换为逗号才不至于留下“误用”的“瑕疵”。先有思想意识“要偿还”,后才有外现行为“设法偿还”,前后组成连贯的话语——一个表示顺承关系的复句。既然前后相承,之间使用逗号当属常理。倘若如此,那仅是语言问题,表示一句话还没说完,还有后续文字。保留“债务”后的句号,那就是言语表达。联系文本,小说在讽刺和批判玛蒂尔德的同时,也给予了她深切的同情和赞美。此处的言语表达就能暗合“赞美”。“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后的标点符号是句号,句号表示一句话已说完,不再有拖曳的文字,这就形象地暗示玛蒂尔德在作出偿还债务的决定后不再有其他的后续心理活动,诸如犹豫、反悔、焦虑、担忧,总之,她是“毅然决然”,是彻头彻尾的果断。作者通过一个反常态的句号,就圈点出了玛蒂尔德果敢、坚强等美好的品德,同时,也传出了自己深情的赞美之意。
二、留意起复制文本作用的标点符号
在文学作品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作者的“意”与“志”已通过语言文字或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出来了,但他还要通过标点符号来“复制”一下,从而使读者增获一次“语言反刍”的机会。徐志摩《再别康桥》第五诗节“寻梦”后的疑问号,就有复制的作用。整个诗节是这样的: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为什么“寻梦”后不用逗号或句号而用疑问号呢?让我们把目光上移到诗的第四节: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作者不说“美丽的梦”,而说“彩虹似的梦”,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梦虽美丽,但离“我”太远,只能仰望,无法触及,且它只存现于某一特定的时间区段,不久便消失了。我们读诗获知:作者曾经有过美丽的梦,但那梦,那销魂的美、爱和理想消失了。“寻梦”后的“?”就含蓄地表达了这层意思。“?”意味着作者去“寻梦”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为什么不能重新寻回“梦”?因为“梦”已消失。可见,“寻梦”后的“?”实际上是对上一节诗中“梦”所传达的内容的复制。
如果说《再别康桥》诗中唯一的“?”是对个别诗句作特写式地复制,那么臧克家《老马》诗中唯一的“!”就是对整首诗作全景式地复制。全诗如下: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诗中“!”的内涵是丰厚的。“!”紧挨诗句“它把头沉重地垂下”,使人一下子形象地想象老马把头沉重地垂下的情状;“!”是句末标点,它和第一节里的其余三句诗均有关联,特别是“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这一句,使人仿佛形象地感受到了老马所受重压的力度和压力嵌入皮肉的进度;“!”给人以沉重感,既暗示出老马背上压着的沉重的负荷,也暗示出老马心里埋着的沉重的怨愤,还暗示出全诗沉重灰暗的色彩;“!”使人感到一种向下的力,诗中至少有三种力在向下:“压力”的往下“扣”,泪的往下“咽”,“鞭”的往下抽;“!”显示出诗人沉郁悲愤的感情。由此可见,“!”不仅复制了所在诗句所在诗节的内容,也复制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诗的某些东西,比如诗的色彩基调、情感基调等。
三、留意阻隔文句的标点符号
鲁迅是语言大师,不但在文字运用上常有神来之笔,在标点符号运用上也多有惊人之举。且看《记念刘和珍君》第五节里的一个句子: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文句连用三个逗号,它们如同砖石等障碍物,阻隔“语言交通”。文句几词一顿,给人的初始印象是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啰啰嗦嗦。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当去掉三个逗号,变文句为“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要好。因为这样,文句才由断续变为连贯,由凝滞变为流畅,由啰嗦变为简洁。但鲁迅在文本中呈现给我们的是前者而不是符合语言表达要求的后者。这就涉及到言语表达问题。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说“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又说“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普通语言学教程》)。那么鲁迅通过“智能的行为”要表达的“意志”是什么呢?请看第一节中最后一段文字: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借助上段文字,我们不难体察鲁迅的心境:青年刘和珍被无情地枪杀后,他悲愤难忍。要注意的是,“悲”是“最大哀痛”,是无以复加的哀痛;“愤”是“出离愤怒”,是愤怒到极点超出极限无法忍受的愤怒。鲁迅有着如此的哀痛与愤怒,以至“艰于呼吸视听”,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与心理状态下,他说出来的话语当然是几词一顿断断续续的了。三个逗号确实是“智能”的外化,因为它们能够准确、真切地传达出鲁迅真实的内心状态。
四、留意前后不一致的标点符号
有中国报告文学第一座里程碑之誉的《包身工》,前后文各有一个运用了“饲养”一词的句子:①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就亲身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②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我们知道,“饲养”的对象应是“鸡豚狗彘之畜”(《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章》),①②句中的对象却都是人,显然,“饲养”当作他解。①句中的“饲养”说的是可怜的父母迫于巨大的贫穷,只能无奈地给予自己的子女以最低劣最粗糙的养育;②句中的“饲养”说的是冷酷的制度及其所胎生的冷漠的人,对为他们赚钱的工具——小姑娘的盘剥与压榨、虐待与摧残。①②句中的“饲养”各有其特殊的含义,按通常之理循通常之法,②句中的“饲养”可像①句中的“饲养”一样加上引号,但作者并没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去“画‘引’添足”,而是用了一个“零标点符号”(“零标点符号”即没有对应表现形式的标点符号。为了与文题及小标题表述一致,谅笔者仿音韵学上的“零声母”一说而造“零标点符号”一词)。这是作者一时的疏忽吗?非也。此处恰恰是作者的用心之处,集中着他的心力、心思与心智。作者不在“饲养”上加引号,是要纯粹直接纯粹直白地告诉读者:“饲养”的受动者小姑娘处在压榨人、摧残人、扭曲人、异化人的包身工制度下,不再有人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不再有人的生理健康生命尊严,已全然退变为一种“哞哞叫”的动物了。至此,“饲养”一词也已化作了作者情感火山的喷发口,自这里喷涌而出的是作者带着生命体温闪着火光的控诉与谴责。②句中的“饲养”采用“零标点符号”,最终带给人的是发现,是顿悟,是久久的思索与回味。
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可以称得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语言,是作家的“第二语言”。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经常有意识地留意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我们便多了一个观照文本的视角,便多了一条走进文本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