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强调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要大力推进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笔者就目前群众管弦乐教育的发展状况的阐述观点。
关键词:群众 音乐 教育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强调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要大力推进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如火如荼地投入到群众文化强国建设之中。朝鲜族歌曲优雅、飘逸、唯美,舞蹈艺术精湛绝伦,被誉为能歌善舞的民族。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在延边州全部人口当中,朝鲜族约占39%。随着肯尼·基G(Kenny·G)的萨克斯名曲《回家》,曾经弥漫中国大街小巷,同时也感染了不少延边的听众,让人们开始迷恋上了质感光可照人萨克斯,管弦乐的表演。广大群众学习音乐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下面就群众音乐的教育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群众群众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群众音乐教育的需求是顺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艺术逐步走入到人们的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随着社会逐渐发展、壮大,广大人民群众不但对生活的品质要求日益提升,而且更关注精神的生活需求。群众文化艺术生活已经逐渐渗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自娱自乐文化传播日益成为群众实行自我发展的方式。人们不再满足于扭秧歌,跳广场舞而是要培养自己深层次的内涵,一种自我体现的革新,一种自我的超越和升华,学习乐器给他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带来了一种强烈的控制欲和自我实现欲。
(二)群众音乐教育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体现
群众音乐教育可以提升整个民族审美理念。群众管弦乐教育可以在增强群众的美感、乐感的过程中,帮助群众接近音乐、理解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延缓衰老以及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通过不断学习提升群众的音乐素养与综合素质,提升审美境界,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三)群众音乐教育是推动中西方文文化交流
群众音乐教育通过“五线谱”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正如用音乐走向世界的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华裔作曲家张豪夫先生所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文化人生中汲取的第一口乳汁。虽然现在身处欧洲,接触的是世界各地的文化,但是中国文化在我心中占有最大的位置,也最为重要。是任何文化不可替代的。”他长期致力于推动中西方音乐艺术的交流。他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吐故纳新,不断探索。用他的音乐作品向欧洲以及世界各地介绍中国音乐艺术,用五线谱这种国际的音乐语言传播中国文化
二、群众群众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小学学习音乐的现状
据调查,群众学习音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的音乐课和课外的社会音乐教育力量,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进入专业艺术类中小学学习的机会。所以唯一可以行之有效、权威、可控的音乐学习的渠道其实就是学校的音乐教育。但是事实并不太乐观,在学校 “应试教育”体系下,音乐学科是弱势群体,往往被语数外排挤到阴冷的角落。调查表明,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城市还是农村,音乐课大多都开了,教材都订了,师资力量也不是完全空白,但学生在识谱方面却令人瞠目:农村学生几乎100%不识谱,县城中学的也仅占4%。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由于历史的原因,音乐课师资力量、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更重要的是缺乏可靠的来源。
(二) 课外的社会音乐教育现状
社会教育力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不可控性。其教学的专业性、科学性、规范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认证,没有有力的监管和足够权威的教学标准及测试标准。从多年的实践情况来看,社会教育力量大都是将重心落艺术考级的规定曲子,不顾及基本功、演奏法,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陷入了某种误区。于是,有些专家曾尖锐地指出,“艺术考级实际上已经成为追求考试分数的功利目的与追求商业利润的经济目的相结合的社会性活动”。
三、群众音乐教育的思路
(一)明确教育目标,因材施教
“以群众为本”的音乐教学理念,将教育对象——学生,作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来对待,并且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给他们自主进行音乐学习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深入持久地了解和观察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为其量体裁衣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的特长。教育者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和自身独立人格,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发展自身的个性和力能,成为可以掌握自身命运的人。
(二) 确定教学内容,研发教材
当前大都存在着重视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忽视对学生音乐理论、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知识学习的培养,使得很多音乐学生一味追求技能学习,而对其他文化知识课程重视不够,导致学音乐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欠缺。教育者研发教学用的教材,邀请演奏家进行讲座或者交流;深入艺术团、歌舞团等专业机构收集素材,用优秀音乐作品本身蕴含的丰富思想情感和多彩的历史文化因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创作者的成长经历、历史背景以及内在情感表达,从而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入诠释和完美的演绎。与此同时,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理论和已经较为成熟、高效的教学方法,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普及到提高”的认识规律,研发适合教育对象的教学用教材。
(三) 提升教师素质,做出表率
教育者要有坚持身体力行的教学品格,为学生做出表率,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21世纪理想的音乐教育者,不仅应该是音乐艺术大师,同时也应该是教育艺术大师。一方面,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有崇高的音乐教学品格。表现在对祖国和音乐教育事业的爱,同时也表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教育者除了赋予学生良好的专业技术以外,更应该身体力行,帮助学生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音乐作为一门学科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音乐教育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音乐教育者加深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树立不断学习的发展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四)培育创新人才,超越自我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要求。音乐教育的创造价值体现在音乐的产生过程也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的结果则是音乐。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例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研究音乐对人在创造能力发展方向的作用,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项目”研究部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美国政府将音乐列为核心课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国也曾经对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许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但我们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收效并不显著,尤其是受某种功利性的影响,使得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忽视的。音乐教育的创造价值。创造能力的培养虽然被所有学科青睐,但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尤为突出。首先,音乐的产生过程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即三度创作:作曲、表演和欣赏。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其次,音乐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即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出音乐不追求统一答案,音乐课尽量不结束真理。其三,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所以,每个人的表演都是个性化的体现,每个人的欣赏都是独特的理解。
(五)构建适用的评价制度
科学良好的评价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肯定,从而更有信心的学习。尽可能的多鼓励、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长处,减少心理负担,使之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将每次的评价和测试成绩有效的保留,定期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走向,及时发现进步并予以肯定,而对于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纠正。使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和锻炼也让教育者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定期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研究,发现教学内容的遗漏,完善教学方式,明晰每个学生现阶段的问题,可以有的放矢,明确下一阶段的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成效,也能有效节约资源和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元.关于音乐艺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设想[J].人民音乐,2003,(12).
[2]闵光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体现出鲜明的文化取向[J].人民音乐,2004,(09).
[3]陆越.倾听来自中小学的声音[J].中国音乐教育,2004,(09).
[4]宋森,许锐.对新课程标准与高师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4,(09).
[5]田军.加强高师音乐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国音乐教育,2005,(11).
[6]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群众 音乐 教育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强调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要大力推进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如火如荼地投入到群众文化强国建设之中。朝鲜族歌曲优雅、飘逸、唯美,舞蹈艺术精湛绝伦,被誉为能歌善舞的民族。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在延边州全部人口当中,朝鲜族约占39%。随着肯尼·基G(Kenny·G)的萨克斯名曲《回家》,曾经弥漫中国大街小巷,同时也感染了不少延边的听众,让人们开始迷恋上了质感光可照人萨克斯,管弦乐的表演。广大群众学习音乐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下面就群众音乐的教育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群众群众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群众音乐教育的需求是顺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艺术逐步走入到人们的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随着社会逐渐发展、壮大,广大人民群众不但对生活的品质要求日益提升,而且更关注精神的生活需求。群众文化艺术生活已经逐渐渗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自娱自乐文化传播日益成为群众实行自我发展的方式。人们不再满足于扭秧歌,跳广场舞而是要培养自己深层次的内涵,一种自我体现的革新,一种自我的超越和升华,学习乐器给他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带来了一种强烈的控制欲和自我实现欲。
(二)群众音乐教育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体现
群众音乐教育可以提升整个民族审美理念。群众管弦乐教育可以在增强群众的美感、乐感的过程中,帮助群众接近音乐、理解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延缓衰老以及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通过不断学习提升群众的音乐素养与综合素质,提升审美境界,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三)群众音乐教育是推动中西方文文化交流
群众音乐教育通过“五线谱”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正如用音乐走向世界的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华裔作曲家张豪夫先生所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我文化人生中汲取的第一口乳汁。虽然现在身处欧洲,接触的是世界各地的文化,但是中国文化在我心中占有最大的位置,也最为重要。是任何文化不可替代的。”他长期致力于推动中西方音乐艺术的交流。他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吐故纳新,不断探索。用他的音乐作品向欧洲以及世界各地介绍中国音乐艺术,用五线谱这种国际的音乐语言传播中国文化
二、群众群众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小学学习音乐的现状
据调查,群众学习音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学校的音乐课和课外的社会音乐教育力量,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进入专业艺术类中小学学习的机会。所以唯一可以行之有效、权威、可控的音乐学习的渠道其实就是学校的音乐教育。但是事实并不太乐观,在学校 “应试教育”体系下,音乐学科是弱势群体,往往被语数外排挤到阴冷的角落。调查表明,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城市还是农村,音乐课大多都开了,教材都订了,师资力量也不是完全空白,但学生在识谱方面却令人瞠目:农村学生几乎100%不识谱,县城中学的也仅占4%。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由于历史的原因,音乐课师资力量、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更重要的是缺乏可靠的来源。
(二) 课外的社会音乐教育现状
社会教育力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不可控性。其教学的专业性、科学性、规范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认证,没有有力的监管和足够权威的教学标准及测试标准。从多年的实践情况来看,社会教育力量大都是将重心落艺术考级的规定曲子,不顾及基本功、演奏法,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陷入了某种误区。于是,有些专家曾尖锐地指出,“艺术考级实际上已经成为追求考试分数的功利目的与追求商业利润的经济目的相结合的社会性活动”。
三、群众音乐教育的思路
(一)明确教育目标,因材施教
“以群众为本”的音乐教学理念,将教育对象——学生,作为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来对待,并且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给他们自主进行音乐学习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深入持久地了解和观察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为其量体裁衣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的特长。教育者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和自身独立人格,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发展自身的个性和力能,成为可以掌握自身命运的人。
(二) 确定教学内容,研发教材
当前大都存在着重视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忽视对学生音乐理论、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知识学习的培养,使得很多音乐学生一味追求技能学习,而对其他文化知识课程重视不够,导致学音乐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欠缺。教育者研发教学用的教材,邀请演奏家进行讲座或者交流;深入艺术团、歌舞团等专业机构收集素材,用优秀音乐作品本身蕴含的丰富思想情感和多彩的历史文化因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创作者的成长经历、历史背景以及内在情感表达,从而陶冶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入诠释和完美的演绎。与此同时,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理论和已经较为成熟、高效的教学方法,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普及到提高”的认识规律,研发适合教育对象的教学用教材。
(三) 提升教师素质,做出表率
教育者要有坚持身体力行的教学品格,为学生做出表率,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21世纪理想的音乐教育者,不仅应该是音乐艺术大师,同时也应该是教育艺术大师。一方面,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有崇高的音乐教学品格。表现在对祖国和音乐教育事业的爱,同时也表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教育者除了赋予学生良好的专业技术以外,更应该身体力行,帮助学生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音乐作为一门学科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音乐教育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音乐教育者加深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树立不断学习的发展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四)培育创新人才,超越自我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要求。音乐教育的创造价值体现在音乐的产生过程也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的结果则是音乐。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例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研究音乐对人在创造能力发展方向的作用,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项目”研究部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美国政府将音乐列为核心课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国也曾经对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许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但我们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收效并不显著,尤其是受某种功利性的影响,使得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忽视的。音乐教育的创造价值。创造能力的培养虽然被所有学科青睐,但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尤为突出。首先,音乐的产生过程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即三度创作:作曲、表演和欣赏。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其次,音乐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即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出音乐不追求统一答案,音乐课尽量不结束真理。其三,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所以,每个人的表演都是个性化的体现,每个人的欣赏都是独特的理解。
(五)构建适用的评价制度
科学良好的评价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肯定,从而更有信心的学习。尽可能的多鼓励、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长处,减少心理负担,使之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将每次的评价和测试成绩有效的保留,定期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走向,及时发现进步并予以肯定,而对于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纠正。使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和锻炼也让教育者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定期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研究,发现教学内容的遗漏,完善教学方式,明晰每个学生现阶段的问题,可以有的放矢,明确下一阶段的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成效,也能有效节约资源和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建元.关于音乐艺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设想[J].人民音乐,2003,(12).
[2]闵光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体现出鲜明的文化取向[J].人民音乐,2004,(09).
[3]陆越.倾听来自中小学的声音[J].中国音乐教育,2004,(09).
[4]宋森,许锐.对新课程标准与高师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4,(09).
[5]田军.加强高师音乐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国音乐教育,2005,(11).
[6]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