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但长期以来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以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往往得不到切实的落实。因此,需要在把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13—15岁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中初中一年级(13、14岁)时尤为关键,这一时期的少年处于半幼稚
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一方面带有很多孩童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身心正在发生着很大变化。从表面看,他们仍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但是和小学比较起来,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上,都有本质不同的新的特点。
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看问题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刻;他们开始对一些抽象材料感到兴趣,但对那些过于抽象、高深、与他们知识经验相距很远的材料感到困难[3];掌握概念时,常带有具体性,依靠直观感性支柱,并用一些日常概念解释科学概念[4]。具体到历史学习,除具有上述特点外,又有其特殊性。初一学生对于各种事件或现象时间顺序的知觉逐步完善起来,开始能理解一些较大的时间单位,如“纪元”、“世纪”等,但常常不很精确,往往会把一段较长的时间知觉为较短的时间,把遥远的过去和现代之间的距离缩短。此外,他们不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他们绝大多数喜爱听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战争故事等)。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为他们所关心或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二、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大体包括掌握概念、比较对照、抽象概括、辩证分析等能力。
(一)掌握概念 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成人或教师把现成的概念简单地、原封不动地“交给”他们,而是通过他们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掌握。学生对概念掌握的难度依次递增:具体实物——空间形式——数概念——社会性事物概念[8],多数的历史概念就属于后者。而且初一阶段,学生对那些用直观现象作支柱的概念掌握起来比较容易,相反则比较困难。初一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不完全具备时,却要从最遥远陌生、最抽象难解的概念,像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奴隶社会等学起,不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相当的难度。如果教师重视不够或教学方法不当,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影响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果。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形成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经验,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理解、掌握概念。
(二)比较和对照 这是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它要求学生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中抽出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深入了解事物的特点,发展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初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但对具体问题的比较分析往往由表层开始,教师要随时将学生回答中的精华提取出来,沿着既定方面深入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推动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向高水平发展。
三、根据以上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教师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师生相互间的问答是课堂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教师了解学生,改进教学的必要途径。高质量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得以切实贯彻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问题要精心设计,既要瞻前顾后,又要左右逢源,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回答问题,也有向“最近发展区”延伸的可能。提问要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需要。这种需要越强,思维积极性就越高;相反,将会受到一定影响。针对初一学生喜爱听故事、争强好胜,逐渐对需要动脑筋的材料感兴趣的特点,教师编写相应的教学方案,唤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根据要求学生掌握事实材料、组织分析材料或综合评价材料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此外,问题容量要大,教师多问些“你们怎么认为?”“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等,面向全体学生,以求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积极思考。还有,答案应容纳较大的思维空间,而不要仅仅回答“是”或“不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得当,有较高的驾驭教学的水平,及时调整“前进”方向,不致与教学目的有太大的偏离。
(二)教师在启发引导时要鼓励学生自信。
自信是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我们的中学生往往自信不足,缺乏进取的勇气,教师也常常轻率地否定学生的不同意见,压抑学生个性。长此下去,学生思维依赖性很大,求异思维得不到良好发展,影响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帮助学生,他们往往认为问题是自己亲自发现解决的,因此能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以后遇到问题时就有勇气独立思考,形成良性循环。有调查材料表明:世界著名人士的成长全是由于后来的教导和关注而发展了他们的能力的。可见,教师的信任、关心、鼓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当然,强调教师指导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思维能力能简单地由教师“赐予”,它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教材内容等等。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提供他们一把金钥匙。在拥有高质量教师的同时,也把学生造就成高质量的“教师”。这大概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吧。希望广大同行共同努力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再向前推进一步,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13—15岁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中初中一年级(13、14岁)时尤为关键,这一时期的少年处于半幼稚
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盲目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一方面带有很多孩童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身心正在发生着很大变化。从表面看,他们仍然以学习为主导活动,但是和小学比较起来,在学习活动的性质和内容上,都有本质不同的新的特点。
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看问题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刻;他们开始对一些抽象材料感到兴趣,但对那些过于抽象、高深、与他们知识经验相距很远的材料感到困难[3];掌握概念时,常带有具体性,依靠直观感性支柱,并用一些日常概念解释科学概念[4]。具体到历史学习,除具有上述特点外,又有其特殊性。初一学生对于各种事件或现象时间顺序的知觉逐步完善起来,开始能理解一些较大的时间单位,如“纪元”、“世纪”等,但常常不很精确,往往会把一段较长的时间知觉为较短的时间,把遥远的过去和现代之间的距离缩短。此外,他们不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他们绝大多数喜爱听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战争故事等)。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为他们所关心或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
二、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大体包括掌握概念、比较对照、抽象概括、辩证分析等能力。
(一)掌握概念 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成人或教师把现成的概念简单地、原封不动地“交给”他们,而是通过他们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加以掌握。学生对概念掌握的难度依次递增:具体实物——空间形式——数概念——社会性事物概念[8],多数的历史概念就属于后者。而且初一阶段,学生对那些用直观现象作支柱的概念掌握起来比较容易,相反则比较困难。初一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不完全具备时,却要从最遥远陌生、最抽象难解的概念,像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奴隶社会等学起,不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相当的难度。如果教师重视不够或教学方法不当,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影响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果。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形成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经验,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理解、掌握概念。
(二)比较和对照 这是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它要求学生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中抽出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深入了解事物的特点,发展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初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但对具体问题的比较分析往往由表层开始,教师要随时将学生回答中的精华提取出来,沿着既定方面深入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推动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向高水平发展。
三、根据以上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教师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师生相互间的问答是课堂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教师了解学生,改进教学的必要途径。高质量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得以切实贯彻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问题要精心设计,既要瞻前顾后,又要左右逢源,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回答问题,也有向“最近发展区”延伸的可能。提问要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需要。这种需要越强,思维积极性就越高;相反,将会受到一定影响。针对初一学生喜爱听故事、争强好胜,逐渐对需要动脑筋的材料感兴趣的特点,教师编写相应的教学方案,唤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根据要求学生掌握事实材料、组织分析材料或综合评价材料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此外,问题容量要大,教师多问些“你们怎么认为?”“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等,面向全体学生,以求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积极思考。还有,答案应容纳较大的思维空间,而不要仅仅回答“是”或“不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得当,有较高的驾驭教学的水平,及时调整“前进”方向,不致与教学目的有太大的偏离。
(二)教师在启发引导时要鼓励学生自信。
自信是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我们的中学生往往自信不足,缺乏进取的勇气,教师也常常轻率地否定学生的不同意见,压抑学生个性。长此下去,学生思维依赖性很大,求异思维得不到良好发展,影响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果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帮助学生,他们往往认为问题是自己亲自发现解决的,因此能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以后遇到问题时就有勇气独立思考,形成良性循环。有调查材料表明:世界著名人士的成长全是由于后来的教导和关注而发展了他们的能力的。可见,教师的信任、关心、鼓励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当然,强调教师指导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思维能力能简单地由教师“赐予”,它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教材内容等等。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提供他们一把金钥匙。在拥有高质量教师的同时,也把学生造就成高质量的“教师”。这大概就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吧。希望广大同行共同努力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再向前推进一步,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