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中,努力强化学生主体的自我认同感,活动的积极性必然被唤起。因而,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开展探究、体验活动,尊重过程,弱化结果,在主体性的活动中点燃学生的激情,发展其潜能。
一、 要“规范”而非“规定”
综合实践教师的课堂指导,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活动,特别是一些基本课型的指导过程,给学生提供的是一种范式与参照,而非是固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细化指令。课堂应该呈现开放的态势,学生应该具有表达自我的自由。
在学生实施活动前的方案制定指导中,我们习惯使用方案活动表的形式,帮助小组学生对活动过程等诸多要素进行预设与构想。为确保活动计划实在而可操作,要求在讨论预测的过程中,将活动时间、地点、如何开展、落实人员等一并体现其中,这是制定可行性活动方案的“规范”,是教师在实施有效指导中需要让学生明确的。然而,小组成员在具体的活动计划拟写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商讨制定,在语言的表达上、在表述的先后位置上,不宜作统一的要求,不能规定一定怎么写、不能怎么写。这种僵硬的“规定”往往会让学生有一种受制感,不利于主体性的发挥和调动。特别是一些课型较明显的教学指导,应该在让学生懂得规范的基础上,有适度的弹性空间可以自由施展,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二、 要“指引”而非“牵引”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导”者,一个“引”者,是一个指路的人,而非牵着学生奔走的人。良好状态下的学习,应该是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的自由前行者的姿态,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走出自己的步伐来。比如在上学期指导的《我们来赚五元钱》的活动中,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局限以及锻炼机会的缺失,小组内同学在如何赚取五元钱的策划中,思维受到局限。各小组初步交流下来的情况大致相同,基本都是拣拾废旧塑料瓶进行变卖,这种方法当然可行,然而如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将赚钱这项活动开展得更深入,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更多的认识?于是,我随机请班上十多位同学来谈谈自己家长是怎么赚钱的。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总的归结为两类,一类是替人打工,一类是自主经营。无论哪类都离不开自己的劳动与智慧,这是同学们达成的共识。学生的思维也在慢慢开启,有的小组想到了自己可以将幼儿时的玩具整理出来变卖,有的组认为可以为家长做家务换取报酬,有的组认为还可以搜集废旧报纸来换钱……不同的体验方案慢慢形成,通过多样的赚钱体验,感受劳动的艰辛,增加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成为一个节俭和懂得感恩的人。如此不露痕迹的暗示与指引,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通道,唤醒已有的经验,将所要探究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嫁接起来,让学生去合作思考一种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这就是“指引”、“指导”。
三、 要“放手”而非“放任”
教师的“放手”,也绝不是听之任之,坐视不管,而是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例如在开展《粽叶飘香》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对包粽子显然是非常感兴趣,急于想尝试一番。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粽子包法的细致指导,而是放手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去完成这项任务。其间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是可以预见的,事实也正如此,许多同学在事后交流回顾这次包粽子的经历时,都非常真实地道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教师再组织学生对包粽子的方法进行讨论,并相机进行现场指导,学生的探究欲望又一次被点燃。可见这种不成功的体验绝非是活动中的败笔,而是尊重学生主体的表现,是历练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当然,放手之后的收尾指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在彰显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指导显出实效。
有一些教学细节也应该注意。许多老师往往在课堂中会以这样的方式表述:“老师认为……”这无形中就拉大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与学生放在了高低不同的位置上。而换用“我认为”,这是学生个体与老师个体之间的对话交流方式,更利于学生摆好自己的角色位置,在课堂中积极发挥主动性。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中心小学)
一、 要“规范”而非“规定”
综合实践教师的课堂指导,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活动,特别是一些基本课型的指导过程,给学生提供的是一种范式与参照,而非是固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细化指令。课堂应该呈现开放的态势,学生应该具有表达自我的自由。
在学生实施活动前的方案制定指导中,我们习惯使用方案活动表的形式,帮助小组学生对活动过程等诸多要素进行预设与构想。为确保活动计划实在而可操作,要求在讨论预测的过程中,将活动时间、地点、如何开展、落实人员等一并体现其中,这是制定可行性活动方案的“规范”,是教师在实施有效指导中需要让学生明确的。然而,小组成员在具体的活动计划拟写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商讨制定,在语言的表达上、在表述的先后位置上,不宜作统一的要求,不能规定一定怎么写、不能怎么写。这种僵硬的“规定”往往会让学生有一种受制感,不利于主体性的发挥和调动。特别是一些课型较明显的教学指导,应该在让学生懂得规范的基础上,有适度的弹性空间可以自由施展,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二、 要“指引”而非“牵引”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导”者,一个“引”者,是一个指路的人,而非牵着学生奔走的人。良好状态下的学习,应该是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的自由前行者的姿态,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走出自己的步伐来。比如在上学期指导的《我们来赚五元钱》的活动中,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局限以及锻炼机会的缺失,小组内同学在如何赚取五元钱的策划中,思维受到局限。各小组初步交流下来的情况大致相同,基本都是拣拾废旧塑料瓶进行变卖,这种方法当然可行,然而如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将赚钱这项活动开展得更深入,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更多的认识?于是,我随机请班上十多位同学来谈谈自己家长是怎么赚钱的。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总的归结为两类,一类是替人打工,一类是自主经营。无论哪类都离不开自己的劳动与智慧,这是同学们达成的共识。学生的思维也在慢慢开启,有的小组想到了自己可以将幼儿时的玩具整理出来变卖,有的组认为可以为家长做家务换取报酬,有的组认为还可以搜集废旧报纸来换钱……不同的体验方案慢慢形成,通过多样的赚钱体验,感受劳动的艰辛,增加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成为一个节俭和懂得感恩的人。如此不露痕迹的暗示与指引,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通道,唤醒已有的经验,将所要探究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嫁接起来,让学生去合作思考一种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这就是“指引”、“指导”。
三、 要“放手”而非“放任”
教师的“放手”,也绝不是听之任之,坐视不管,而是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例如在开展《粽叶飘香》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对包粽子显然是非常感兴趣,急于想尝试一番。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粽子包法的细致指导,而是放手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去完成这项任务。其间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是可以预见的,事实也正如此,许多同学在事后交流回顾这次包粽子的经历时,都非常真实地道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教师再组织学生对包粽子的方法进行讨论,并相机进行现场指导,学生的探究欲望又一次被点燃。可见这种不成功的体验绝非是活动中的败笔,而是尊重学生主体的表现,是历练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当然,放手之后的收尾指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在彰显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让指导显出实效。
有一些教学细节也应该注意。许多老师往往在课堂中会以这样的方式表述:“老师认为……”这无形中就拉大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与学生放在了高低不同的位置上。而换用“我认为”,这是学生个体与老师个体之间的对话交流方式,更利于学生摆好自己的角色位置,在课堂中积极发挥主动性。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