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D理念的混合型“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反思与建构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_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创性课堂教学新模式。此种新型的教改可以概括为“PAD”模式,即讲授阶段(Presentation)、吸收阶段(Assimilation)和讨论阶段(Discussion)。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杂交”优势往往会收到1 1>2的效果。新闻传播学理论课理想的混合式“对分课堂”建构是这样的:“翻转课堂”助推“对分课堂”深化和“翻转课堂”升华,本校推行的精品资源共享微课为优化“对分课堂”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对分课堂” PAD理念 “新闻学概论”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创性课堂教学新模式[1]。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时间合理切分,除了教师必要的讲授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内化吸收,把讲授和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时间自主地能动地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此种新型的教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PAD”模式,即讲授阶段(Presentation)、吸收阶段(Assimilation)和讨论阶段(Discussion)。2014年张学新教授“对分课堂”实验在复旦大学进行首次实验,2015年上海市教委把“对分课堂”列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项目;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把“对分课堂”纳入“大学卓越教学”系列讲座,通过互网络向全国高校教师推荐[1]。2015年下半学年平顶山学院尝试引进“对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张学新教授多次莅临示范指导;教务处组织两期“对分课堂”教学研讨班,评选表彰“对分专家”、“对分讲师”,到2016年底平顶山学院覆盖18个教学单位、各个专业的超过95门课程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参与的人员有教授、副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等。经过一年半(3个学期)的实践摸索,我们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有诸多优点,譬如较充分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不过我们认为“对分”尚有可资改进的空间。
  一、“PAD”理念下的“新闻学概论”教学过程
  “新闻学概论”授课可以全程采用“PAD”对分模式。(1)教师课堂理论讲授。教师讲解重要的知识点,首次“对分”是以“绪论”章节为试验内容,教师首先通过具体案例彰显新闻媒体的力量,引导学生理解学好新闻学的重要性;然后布置对分作业。(2)学生课下知识内化。学生课下基于已有理论知识,认真完成作业,并总结“亮考帮”问题。(3)隔堂讨论反馈。“隔堂讨论”是对分课堂的核心,鉴于此我认为每个教学单元提前针对教学内容设计讨论话题应该是对分课堂有效开展的前提。题目的设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教科书的封闭性题目,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另一类是开放性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现实。以“新闻”一讲为例,基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题目:(1)如何理解新闻的本源与来源?(2)简述评价新闻定义的不同观点。(3)解释下面词语新闻敏感、新闻五要素、硬新闻、软新闻。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开放性话题:(1)新快报事件;(2)刘伟事件;(3)如何理解新闻、国家秘密及专业保密权的关系等。具体操作:鉴于讨论的不可控性特点,我打破一般对分课堂最后布置任务的惯例,利用每一次课开始30分钟左右精讲下一章内容并布置下一次课程对分讨论任务;第二次课用50分钟-70分钟对分讨论,分小组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发言分享;老师用10分钟左右点评总结。另外,为便于讨论的有效展开,动员学生及早下载安装“对分易”APP,加入新闻学概论学科微信群,鼓励学生分享交流。平时成绩以5次为准,作业的形成:基础作业抽查两三次,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两三次以上的开放性讨论,多劳多得。
  二、“PAD”对分教学的显著优势
  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给予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理由与动力,同时避免课堂讲授后立刻提问讨论,学生尚未完全吸收,无问可提、无论可讨的尴尬。对分课堂把教学时间清晰分离为三个过程,即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PAD课堂)。相比既往教学,对分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定框架明方向,為学生内化吸收省力。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强调生生互动,一半课堂用于学生自主讨论学习,为教师减负。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根据个人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
  1.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广播电视编导等艺术专业,一般对招收对象有着更为严格的专业要求,所以在参加正式高考前考生们都要参加专业加试,以判断是否适合攻读这些专业,专业加试合格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正因为有了专业加试,对这些考生高考文化课的成绩要求比一般本科生低很多,某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有时会选择报考这些专业。毫无疑问,这些艺术生在文化课学习方面理解能力和钻研能力相对一般本科生较弱。对他们而言,“新闻学概论”是专业必修课,老师、学校“要我学”,但是这门课理论性太强,太枯燥,我“不想学”。因为“新闻学概论”是艺术专业必修课,要闭卷考试。迫于考试压力,某些学生不得不学但缺乏学习兴趣,对考试的关心胜过学习。就课程本身而言,“新闻学概论”通常被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讲授,学生对大学考试方式和内容不熟悉,所以离考试还很早的时候就会问主讲教师“新闻学概论”怎么考试,考哪些内容。在“对分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有意加强过程监控,把“平时成绩”落实到每一次讨论课。具体而言,老师动员学生及早安装“对分易”APP,建立学科微信群,鼓励学生分享交流;平时成绩以两三次为准,作业的形成:基础作业抽查一两次,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两次以上的开放性讨论,多劳多得。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逐渐形成“我要学”的浓厚氛围。   2.从“无事生非”到“有话要说”。由于选择的是实践操作能力更强的艺术专业,这些艺术生们往往对专业实践课程更有兴趣和积极性,认为在以后的工作中使用更多的是实际操作技术,而理论课程则认为没什么用,无非是应付考试而已。通常出现的普遍现象是,理论课上学生睡倒一大片,甚至有人“无事生非”:扣打手机,交头接耳等。而“讨论”正是对分课堂的核心,鉴于此我认为每个教学单元提前针对教学内容设计讨论话题应该是对分课堂有效开展的前提。我们每一次课用大约30分钟布置下一次课程对分讨论内容;第二次课用50分钟—60分钟对分讨论,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发言分享;老师因势利导及时鼓励总结。这样艺术生“爱说”天性得以张扬,积累知识的成就感让他们从“无事生非”到“有话要说”。
  3.从基础知识到课外拓展。大学课堂与中小学教学的最大不同是对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这恰恰是既往教学的弱项。当既往教学的知识传授作用明显降低时,这个缺陷更清楚地暴露出来。既往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完成既定内容的展示,各种方法的使用都要引导学生配合,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按教师的思路思考。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跟随,不能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尝试问题解决,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无法落到实处。为此,我们设计两类讨论题目:一类是针对教科书的封闭性题目,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另一类是开放性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现实。以“新闻学概论”“新闻的本源”一章为例,基础知识部分,我们强调所有学生必须完成以下题目:(1)新闻的本源是什么?(2)新闻的本源和新闻的来源有什么区别?(3)陆定一是怎么定义新闻的?(4)请列举两种新闻定义进行比较分析;(5)新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另外我们还设计了三个开发性话题供学生选择:(1)请结合具体新闻事件说说你对新闻基本特征的认识;(2)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新闻定义的理解;(3)请介绍陆定一的生平及其主要新闻观。最后一道开放性题目,尽管课本有所涉及,但是课本泛泛而谈,而某些学校(比如中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几乎年年都会考查到新闻定义,类似题目深入讨论肯定会对继续深造的学生大有裨益;第一道开放性题目的现实针对性很强;第二道题目则是对课堂核心重点知识的回应和深化。
  4.从“一言堂”到师生互动。尽管对分课堂保留老师讲授这一传统形式,但是对分课堂更多的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大舞台。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质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既往课堂上,教师讲授力求完整详尽,学生没有发挥余地,趋向被动接受。在对分课堂上,老师有引导,但不穷尽内容,留给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的空间,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学生通过课堂上老师讲授获得基本框架,理解重点、难点,大大降低课后的学习难度,在对分课堂中,教学过程中的机械性成分降低,引导性成分提升,教师角色从覆盖内容、灌输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习,较充分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提升旨归”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下不学习很难参与讨论,缺课会影响整组讨论,这些都会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有机会同老师交流,老师可以随时参与讨论。通过对分课堂生生、师生互动幅度都大大提升。每一次布置了作业,各个小组便围绕“亮”“考”“帮”展开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在讲台上发言。每学期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轮流上台的机会,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说话的机会。某些内向的学生第一次站到讲台上对很多人讲话,并说得很好,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赞赏,这会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更大的自信投入今后的学习乃至生活中。小组内相互交换各自发现的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知识,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全面;讨论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发展了他们学习及语言表达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对分教学实践,和传统教学班的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学生普遍表现要优于传统班:不但课堂出勤率高,普通班平均出勤率约为80%,而实验班平均出勤率高达99%以上,而且实验班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大部分同学因为课前有准备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发言。
  三、“对分”课堂急需突破的瓶颈及对策
  尽管对分教学方式受到大部分学生的赞同,但由于学生已经长期习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尤其是对分作业和抽检力度的大大增加,有些学生难免会存在一些抵触情绪。本学年参加对分改革的老师普遍评教成绩不理想就是明证,有的老师中途退出对分改革实验。在对分过程中,老师们普遍存在一些困惑,譬如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不好把握、讨论内容如何科学选择、如何结合专业特点灵活应用“对分”,在对分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沉默的螺旋”效应等。另外,有的院系领导对于“对分”教学改革也存在观望的态度。2016—2017第一学期我申请了全校对分课堂“公开课”(12月7日周三第3—4节,4204教室),当时报备了教务处及院系,提前向全校公布了时间、地点。在完整的一次“对分”教学活动之后,我曾经及时收集了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该活动模式的看法,其中收集上来的匿名评价显示,大约84%以上的学生认为该活动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语言组织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只有部分学生表示不太适应讨论方式,认为很难发现问题。对此,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1)要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活动,科学选取讨论内容;(2)要及时收集和归纳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方案;(3)要多与其他实践“对分”的教师交流,取長补短[2]。
  精品资源共享微课和对分课堂“混合模式”有“三最”的理想效应,这可能是今后应对“三本”挑战最有效的法宝:(1)“最有潜力”——后升本院校提升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的秘密武器;(2)“最有实效”——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最有效抓手;(3)“最有梦想”——每一次课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实训场域,最符合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方向。我们初步设想是学生首先在网上登录超星泛雅系统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跟踪学生平时线上行为,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等,然后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学生进一步在课堂讨论中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主线”的混合型教学新模式。通过灵活多样、科学有效的多环节互动,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学以致用的能力。伟大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经验和教育》中曾这样写道:“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3]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我们认为管理者应该抛弃完美主义的形式教条,允许老师“试错”,积极鼓励教改创新;高校教师更要善于不拘一格“造”人才,努力建构自由、开放、具有人文精神的“真”大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许月良.关于“对分课堂”的理性思考—与张学新教授商榷[J].湖南教育(D版),2016,09(9):29-30.
  [3][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73.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2017年项目《“互联网 ”理念下新闻学PAD混合型开放课程教学创新机制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KL-2017—84。
其他文献
1品种选择 根据早春气候前期气温低,光照弱,中后期气候适宜的特点,四川西北丘区早春大棚应选择耐寒、耐弱光、抗性强、早熟、抗枯萎病的青色、稀刺溜的优质品种。如津优系列、
受四川省委组织部派遣.笔者于2005年10月17日至2006年4月20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接受了为期半年的美国政府部门岗位实习培训。此次赴外培训项目是在省委组织部直接领导下开展的
GNSS系统的发展提高了导航测姿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国内外学者对利用GNSS系统导航测姿算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的研究。本文通过对GNSS系统的姿态解算算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的论述,
摘 要: 翻转课堂改变以往教学中的师生角色,教师从以往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这种教学结构的创新其价值在于通过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差异化教学与实现教与学效率的提升。文章旨在通过文献分析与“中日文化比较”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探索翻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方式方法、注意点及教学效果等,为今后翻转课堂在高校日语专业教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拖拉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源。在农业生产中拖拉机及机组安全作业则极为重要,其安全技术在工作中应引起充分关注,保证机组作业质量和安全生产。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EuB6的电子结构,得到高精度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布信息;分析成键情况,从原子间轨道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EuB6能带结构的特征及其半金属性质.计算出EuB6的介电
乡镇事业机构改革精简了乡镇农机站的人员,有效地改善了乡镇农机服务机构有任务无经费的尴尬境况,增强了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生存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总体效果是好的.但政策
"大灾无情、兄弟情深","川渝一家、血脉相连",四川省发生的"5·12"地震灾害牵动着重庆农机人的心。2008年5月21日,重庆市农机办罗泽宽主任亲自带队,将价值约34万元的救灾
期刊
三年级学生处于写作之初,年龄尚小,阅历浅,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弱,掌握的语文知识少,还不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所以他们的习作内容多泛泛而谈,选材单一雷同。在"微信群"辅助
根据四硼酸根对氯型水滑石(LDH-Cl)前体插层组装时溶液浓度的变化和不同反应进程产物的EDS,IR,XRD,TEM和TG-DTA表征研究了四硼酸根插层组装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氯离子的交换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