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MTI(英语笔译专业)学生翻译团队所参与的五洲传播中心(CICC)《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汉译英项目为例,从项目管理角度论述互联网背景下多人协作翻译活动中术语管理流程。针对翻译活动中如何确定术语译法、保证术语一致性和维护术语这三大问题提出优化术语翻译规则、建立审核讨论机制以及应用CAT等解决措施,希望通过完善术语管理方案为类似项目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并为今后学生翻译团队提供参考。
关键词:术语管理;项目管理;网络协作;翻译效率
中图分类号:H083;H0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4.0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se of China Intercontinental Communication Center (CICC) English Chinese translation project“Study Report on China’s Documentary 2018”, this paper discusses terminology management in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by a MTI student translator team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Peking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management. Our study focuses on the three major problems in terminology management, including how to determine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rules, settle terminology inconsistency and maintain terminology. We also introduc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set up translation standards, establish a review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apply CAT tools. Through the argument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insight and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student translator teams.
Keywords: terminology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online cooperation; translation efficiency
引 言
在大數据时代,现代翻译项目需求急迫、文本数量大、质量要求高,承载的巨大信息量对项目管理者和译员来说都是重大挑战。
多人参与的网络协作翻译项目以互联网为纽带,以电子通信工具为依托,译员在项目负责人指导下完成翻译工作。项目管理的难题之一是确保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规范合理的术语管理有利于节约项目成本、提高翻译效率以及项目整体质量。
本研究以五洲传播中心(CICC)《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下文简称《报告(2018)》)汉译英项目为例,从管理方案、流程、模式等角度分析现代网络协作翻译项目中术语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及改进措施,为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一 网络协作翻译项目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网络正在从一个社交网络平台转变成社会生产平台。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1]。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翻译和电子出版、文化传播相结合,是传统翻译和出版模式在信息技术推动下产生的一种变革。
网络翻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信息共享等特点,在“互联网+翻译”的时代背景下,依托网络环境、利用网络技术、借助网络平台、共享网络资源而开展跨越时空的翻译实践。此类分散式的“远程翻译”模式将成为未来席卷整个翻译行业的浪潮[1]。
2018年5月4日,五洲传播中心(CICC)《报告(2018)》汉译英项目正式启动。《报告(2018)》全稿汉字约21万字,需要翻译的汉字约11万字,项目周期为50~60天。项目团队由1名负责人与6名译员构成,其中项目管理、术语管理、审校环节由项目负责人及CICC专业审校人才负责,译员与负责人协作创建术语专名表,并单独完成1~3万字不等的汉英翻译(含图表)。
该项目积极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译员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微信”和负责人进行交流、对接;负责人则通过网络向译员发送、收集翻译文件,提出翻译要求和建议,进行翻译术语、项目进度、时间和质量管理。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互联网储备人才、组建团队、分配任务的翻译项目。学生翻译团队和项目负责人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协作不仅节约了项目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 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
1.术语和术语管理概念
术语(terminology)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称谓的集合,通过语音或文字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是保证有效思想和认识交流的信息表达方式[2]。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下属国际术语信息中心的表述,术语在创建、交流、处理、记录、维护、传递、获取专门信息或知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实现精准高效的跨语言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在翻译活动中,术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术语管理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质量。 术语管理是为了满足某种目的而对术语资源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通常包括术语的收集、描述、处理、存储、编辑、呈现、搜索、维护和分享等。对个人译者而言,术语管理是翻译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对企业而言,术语是全球化企业语言资产(enterprise linguistic asset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开发(information development)和技术写作(technical writing)的基础性工作,属于企业语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项目管理者而言,高效规范的术语管理是推进翻译项目整体进步的必要手段和流程。
2.术语管理在网络协作翻译项目中的作用
随着商业全球化、语言服务信息化、企业内容网络化的深入发展,术语 (包括产品名、技术术语、品牌名称、商标等) 管理在企业信息开发、全球化文档创作、企业内容管理、多语信息处理、翻译和出版、客户沟通、品牌一致性、规避法律风险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
有效的术语管理可以确保翻译项目中术语使用的一致性,维护企业语言品牌和知识产权,同时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在多人协作的翻译项目中,团队人员众多且每位译员对术语的理解不尽相同,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是项目术语工作的重点。维护术语、建立优质的术语库在无形之中能为翻译项目生成有价值的语言资产并且控制项目成本。这笔语言资产在提升企业产品内容质量、维护全球品牌一致性、提高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价值更是弥足珍贵。
三 《报告(2018)》项目术语管理模式
1.术语管理流程
《报告(2018)》总结了过去一年纪录片在创作方向和传播渠道上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国际国内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动态与未来走向。该报告涉及的“术语”主要包括人名、地名、职务、组织机构名称、文件名、出版物名称、活动名称、标语、电影节、专业概念等专有表达。其中书刊名、纪录片名超过1300个,共计专名术语约2000个。
项目负责人提取和分配项目所含术语后,译员进行核验并且开始术语搜索及翻译,在excel软件中制作个人项目术语表,在截止日期前提交负责人进行审核校对,最终合并生成完整术语表,并以此为依据修改译文。在此项目中,借助项目管理系统和术语管理系统,完成了源文件分发、源文件预处理、术语抽取、术语讨论、术语确认、术语表创建、术语资源备份等多项任务。
该项目术语管理面临多重挑战:周期短、术语量多、术语来源不稳定、单位时间内工作量大,尤其是要在短时间内在多个团队成员之间确保相同术语的统一。在翻译过程中,融入高效的术语管理流程,术语管理和项目管理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才能极大提高整个翻译项目的运作效率。《报告(2018)》项目术语管理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术语提取、术语翻译、术语审核、术语表确定(见图1)。
项目正式启动前,委托方明确表示需要译员制作严謹、规范的在线术语表,并安装Stylewriter软件进行译文润色及完善。对于不确定的术语翻译,译员在术语表上进行标注并提交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在审核过程中与译员进行讨论并确定其最终翻译。译员在项目起始阶段需要翻译大量的术语,工作量较大,但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术语数量慢慢减少,译员也在翻译过程中积累了相应经验,掌握了翻译技巧和方法。译员完成翻译后,项目负责人通过审核再次检查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术语翻译再添一道保障。项目结束后,委托方安排专业审校人员进行术语表最终更新和确认,将几位译员的术语表整合归类,生成最终的规范的项目术语表(部分术语见表1),成为语言资产,作为日后相关项目的语料。
2.术语管理模式评析
美国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将项目管理通常分为五大阶段,即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5]。根据《报告(2018)》项目的特点,该翻译项目的术语管理工作可以总结为启动、规划、执行和收尾四个阶段(见表2)。项目负责人和译员在术语管理的各个阶段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项目负责人的监督管理下,译员进行合理的在线分工,以互联网为依托完成相互协作,推动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
项目启动阶段由项目负责人和委托方沟通,制作、确认术语管理方案,并且及时和各位译员对接。随后项目进入计划阶段,这一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细致的术语准备工作。项目负责人根据委托方需求和项目特点确定术语工作整体进度、术语抽取范围和语言规则、术语翻译规范、分类标准和验证流程、术语表更新和维护规范等。
实施阶段的工作就是确保项目在事先计划好的轨道上顺利运行[6]。项目负责人和译员进行密切联系和对接,实时跟进项目术语翻译进度。译员对于不确定译法的术语采用红色标注,自行翻译的术语采用黄色标注,完成翻译后提交给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依次修改完善后,及时向译员反馈意见并进行术语翻译探讨。项目完成后,团队成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项目存档的管理。委托方安排专业审校进行术语表更新整理及合并,并最终返还译员。
该方案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术语翻译质量和翻译效率,节约了项目的时间成本。译员和审校是项目的主要翻译资源,由译员翻译提交术语、项目负责人和校对审核术语有利于双方更好地理解文本和术语本身的含义,提高保持术语一致性和准确性的意识。项目负责人前期负责技术性工作,如术语提取和整合,为译员减轻了负担,并扫除了因技术障碍造成的进度滞后问题,提高了项目完成效率。项目术语经由译员、负责人和审校人员三方反复修改和确认,确保了术语的权威和规范。负责人和译员通过互联网对接协作,项目时间安排合理适当,确保译员按时提交高质量的译文,推进项目顺利开展。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MTI学生翻译团队不同于专业翻译团队,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完善的管理流程,也因为人员和成本等各种客观条件限制难以遵从业内普遍的实践办法。在实际的团队协作翻译过程中,由于缺乏术语管理经验,不仅会对项目操作造成麻烦,也容易影响学生团队的训练效果。 虽然在项目计划阶段负责人向译员提供部分术语翻译,但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已有的术语库存在术语翻译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需要再次修改完善并标注,无疑增加了译员的工作量。在项目实施阶段,译员根据项目进度安排首先完成并提交术语表,但项目负责人在所有文本翻译完毕之后才和译员进行术语讨论并将修改完善后的术语表返还,这导致译员需要根据新的术语表自行审核翻译文本并进行多次修改,使得译员在翻译后期的任务量无形增加。再者,返还的术语表没有任何修改标记,译员需通过术语表对比确认修改内容,再重回文本进行相应修改和勘误。虽然后期审校人员会进行最终译文审核,但译员自行校对修改难免出现纰漏,从而影响整体译文质量。这需要项目负责人和译员在未来的翻译实践中吸取教训,以更合理的术语管理方案提高翻译项目质量和效率。
3.术语管理模式改进措施
《报告(2018)》术语管理方案虽在推动项目进展、节约时间成本、促进网络协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术语审核进度滞后、译员重复劳动、术语翻译缺乏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尽管该项目周期较长并安排充分的时间进行术语工作,但鉴于MTI学生翻译团队和专业译者在翻译业务能力和时间分配上的差别,我们仍需对现有的术语管理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为今后类似的项目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1)术语管理方案必须明确设定项目术语的翻译规则
《报告(2018)》项目中主要的术语类型为纪录片名和媒体机构名,这类词汇往往已经有官方英译,译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但是鉴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译者在项目初期对翻译文本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术语翻译错误的情况。以专名《复兴之路》为例,由于译者在没有通读文本的情况下进行检索,误将该词条认作书刊名,翻译成The Road To Rejuvenation,但项目负责人进行后期审查时确认《复兴之路》在语境中为纪录片名称,因而纠正该术语翻译为The Road To Revival。項目负责人在审核后期要求译者根据纪录片官方海报以及媒体机构的官方网站提供英文译文作为标准,规则确立时间不免有些滞后。在项目初期确立术语的翻译规则才有利于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工作质量。
另外,在《报告(2018)》项目中有部分“高频词汇”在文中反复出现,如果不进行统筹管理,则可能导致不一致和指向不明等问题,这类术语虽然数量不多,却与主题息息相关,是理解原文的关键,因此值得特别注意。同时该项目涵盖大量新媒体机构及新兴纪录片名称,尚缺乏官方译文,因此需要译者自行根据语境翻译。翻译团队也需为这两类术语的译文确立相应标准,规定译者自译的风格和形式(比如电影和机构名称中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是采取直译、意译还是音译的方式),统一译文参考来源,避免出现术语翻译不一致的情况,并对不确定的术语翻译进行来源标注,提交翻译时说明情况,便于后续讨论和确定。
(2)完善审核讨论机制对于术语管理尤为重要
《报告(2018)》项目团队由于规模较小、参与人员较少等因素,由译员和项目负责人兼任术语工作,具体操作大致如下:项目负责人提取术语、译员提交术语、项目负责人查证初译、译员修改术语、项目负责人审核并去重、审校人员最终确认。根据项目术语管理初始流程(见图1),译中讨论环节实际发生在术语审核流程之后,译员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审核修改意见与其进行术语翻译探讨,最终将术语表提交给审校人员。
但是实践证明,由于术语工作先于翻译进行,部分审核完成后的术语会因语境不同进行二次查证,高频词和存疑术语的讨论也会和文本翻译作业同步展开,但此时译员难以时时跟进讨论进程,在实际的项目进程中翻译和术语难以兼顾,术语变动也不能及时更新,导致译中和译后的术语维护难以施行。此外,译员的关注重点基本局限在个人负责文本中出现的术语,缺乏对其他相关文本术语的了解和探讨,无法真正从整体上解决术语一致性的问题。
由此可知,该项目初始术语管理流程难以确保术语翻译质量,并不适用于规模小但工作量大的翻译项目。高效的术语审核讨论机制是术语工作进展的关键,译前、译中和译后的术语管理应与项目进展紧密相关,发挥推动项目顺利完成的作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调整了术语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优化后的流程调整了译中讨论和术语审核的顺序,将“译中讨论”作为单独步骤进行,明确它对术语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译员在初次进行术语翻译时因各人负责的文本不同,对于相同术语的译法可能有差异,给负责审核的项目负责人增加了压力和负担。译员们进行讨论确定术语译法后再上交负责人进行审核可以直接解决一部分翻译不一致的问题,方便负责人进行审核。而且,译中讨论有利于译者学习和了解自身负责文本之外的内容,增强译者对整个项目的熟悉程度,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
术语审核仍分三部分:项目负责人审核、译员修改完善、审校人员确认。根据《报告(2018)》项目实践经验,初次术语审核工作应在翻译项目正式启动之前完成,在项目实施阶段实时讨论修改,避免项目后期译者因术语表更正而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术语审核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向所有译员派发最新术语表,进入文本翻译环节。同时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新增术语和术语更正情况应及时报告反馈并在术语表上标注,对于需要委托方确认的术语问题,在定稿前汇总与对方确认。
(3)必要时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提高效率
有效的术语管理离不开专业的术语管理工具。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深入发展,术语管理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新时代语言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术语管理工具,可以快速创建术语库,快速搜索,实时更新和共享,大大提高翻译质量和工作效率[3]。
《报告(2018)》项目向各位译员提供Stylewriter软件安装包进行译文完善和润色,但是该软件针对的是译文提升,对术语管理工作并无推动作用,加之其本身不能识别专业名词,其润色作用局限于修改文本的被动句式,对于替换词提供的参考也非完全可靠,无法真正发挥术语管理功效。再者,该软件对系统要求高,多名译员遇到安装困难,无形间阻碍了翻译项目进展。 该项目委托方要求交付的是英文版Word文件,无须中英对照,加之文本中术语出现频率较高,合理运用Trados软件能够提高该项目的翻译效率。北京大学MTI翻译团队的学生译员因课程需要,在项目启动之前已完成Trados软件安装,并且熟知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特点,大大节省了软件应用和学习所产生的时间成本。Trados软件根据导入的术语表自行完成文本的术语部分翻译,并且遵循原文文档的格式要求,译者只需将软件处理后的文档导出进行修改即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团队协作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四 对术语管理的进一步思考
长期以来,国内的术语研究比较重视术语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对于术语管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从历时研究来看,国内外语界对术语学研究仍处于引介为主的阶段[7],而对于术语学在翻译实践中的系统研究相对不足。如何合理设计术语管理流程、有效控制术语质量、在多人协作间确保术语一致性、将术语理论与现代翻译实践恰当结合仍是目前翻译界术语管理实践面临的难题。
通过《报告(2018)》汉译英项目,我们不难发现高效的术语管理对合理开展项目功不可没。为项目设计合理的术语管理流程不仅需要从项目成本和周期等角度出发,还需考虑项目定位、团队协作、工具选择等多重因素。
首先,项目定位必须明确。项目负责人需综合考虑原文属于何种类型的文本、项目是否为长期项目、译文有何用途、以何种形式交付、文本阅读对象定位等问题,找准项目特点,把握项目对术语管理的要求。《报告(2018)》项目对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该项目术语管理方案十分注重术语的审核和校验过程,在具体操作中引入了多轮审核机制和在线讨论流程,反复对术语进行修改、更正以确保术语正確和规范,以此满足委托方需求。
其次,团队协作不可忽视。多人协作的网络翻译项目的参与主体自然是翻译团队,项目管理者需要了解团队自身的需求,仔细思考团队成员如何构成和分工、团队建设和发展如何进行、如何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完整的翻译项目参与平台等问题,制定合适的项目术语管理方案。《报告(2018)》项目译员均由北京大学MTI专业学生组成,团队人员沟通方便、协作紧密,因此术语管理过程中成员多次参与在线术语讨论,共同完善术语表。另外,考虑到译员人数较少,各译员同时承担校对职责,对翻译文本进行自审并提交,充分考虑到了团队成员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最后,工具选择相当重要。各种翻译辅助工具有何特点、是否能匹配项目和团队需求、如何能够进一步简化操作并提升效率等问题的答案为项目负责人提供了选择思路。翻译项目对于学生团队来说是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的过程,使用合适的工具才能体现项目的价值。Stylewriter软件所体现的种种弊端表明其并不适合《报告(2018)》项目,项目负责人需要根据团队译员的能力以及项目委托方要求,选择合适的翻译辅助工具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
只有综合考虑上述三点要素,对项目时间、文本和术语特点、现有资源和工具、项目成本预算等多方因素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析,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术语管理方案。此外,项目负责人还应注意项目管理设计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根据具体文本和团队特点做调整,不断更新完善项目管理方案。
五 结 语
信息化技术改变了语言服务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升了语言生产力,促进了语言服务各种角色的专业化分工。语言服务日趋信息化、产业化、职业化、协作化,术语管理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8]。
无论是大型翻译公司项目还是小型翻译团队协作,在进行术语管理工作时都需设计科学的管理方案,遵循一定的流程,确保术语管理的质量。项目术语管理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时间、成本、团队、现代化技术等多方因素,为翻译项目的顺利进展保驾护航。
目前国内大多数语言服务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术语管理机制,缺乏专业的术语管理工具和术语管理专家,术语管理模式落后。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参与翻译项目、进行翻译实践的同时也应深入思考研究翻译项目管理模式,积极关注行业发展,理论联系实践,结合信息化大背景,努力为术语管理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24-326.
[2] 崔启亮.企业语言资产内容研究与平台建设[J].中国翻译,2012,33(6): 64-67.
[3] 王华树.浅议实践中的术语管理[J].中国科技术语,2013,15(2):11-14.
[4] 王华树,张政.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J].上海翻译,2014(4):64-69.
[5] PMI.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M]. 5th ed.Newtown Square, PA: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2013:50.
[6] 王华伟,王华树.翻译项目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3:44.
[7] 黄忠廉.我国外语界术语学研究综述[J].辞书研究,2010(2):100-110.
[8] 杨平.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与空间 推进翻译专业教育的科学发展[J].中国翻译,2012(4):9-10.
关键词:术语管理;项目管理;网络协作;翻译效率
中图分类号:H083;H0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4.0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se of China Intercontinental Communication Center (CICC) English Chinese translation project“Study Report on China’s Documentary 2018”, this paper discusses terminology management in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by a MTI student translator team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Peking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management. Our study focuses on the three major problems in terminology management, including how to determine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rules, settle terminology inconsistency and maintain terminology. We also introduc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set up translation standards, establish a review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apply CAT tools. Through the argument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insight and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student translator teams.
Keywords: terminology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online cooperation; translation efficiency
引 言
在大數据时代,现代翻译项目需求急迫、文本数量大、质量要求高,承载的巨大信息量对项目管理者和译员来说都是重大挑战。
多人参与的网络协作翻译项目以互联网为纽带,以电子通信工具为依托,译员在项目负责人指导下完成翻译工作。项目管理的难题之一是确保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规范合理的术语管理有利于节约项目成本、提高翻译效率以及项目整体质量。
本研究以五洲传播中心(CICC)《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下文简称《报告(2018)》)汉译英项目为例,从管理方案、流程、模式等角度分析现代网络协作翻译项目中术语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及改进措施,为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一 网络协作翻译项目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网络正在从一个社交网络平台转变成社会生产平台。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1]。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翻译和电子出版、文化传播相结合,是传统翻译和出版模式在信息技术推动下产生的一种变革。
网络翻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信息共享等特点,在“互联网+翻译”的时代背景下,依托网络环境、利用网络技术、借助网络平台、共享网络资源而开展跨越时空的翻译实践。此类分散式的“远程翻译”模式将成为未来席卷整个翻译行业的浪潮[1]。
2018年5月4日,五洲传播中心(CICC)《报告(2018)》汉译英项目正式启动。《报告(2018)》全稿汉字约21万字,需要翻译的汉字约11万字,项目周期为50~60天。项目团队由1名负责人与6名译员构成,其中项目管理、术语管理、审校环节由项目负责人及CICC专业审校人才负责,译员与负责人协作创建术语专名表,并单独完成1~3万字不等的汉英翻译(含图表)。
该项目积极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译员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微信”和负责人进行交流、对接;负责人则通过网络向译员发送、收集翻译文件,提出翻译要求和建议,进行翻译术语、项目进度、时间和质量管理。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互联网储备人才、组建团队、分配任务的翻译项目。学生翻译团队和项目负责人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协作不仅节约了项目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 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
1.术语和术语管理概念
术语(terminology)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称谓的集合,通过语音或文字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是保证有效思想和认识交流的信息表达方式[2]。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下属国际术语信息中心的表述,术语在创建、交流、处理、记录、维护、传递、获取专门信息或知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实现精准高效的跨语言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在翻译活动中,术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术语管理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质量。 术语管理是为了满足某种目的而对术语资源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通常包括术语的收集、描述、处理、存储、编辑、呈现、搜索、维护和分享等。对个人译者而言,术语管理是翻译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对企业而言,术语是全球化企业语言资产(enterprise linguistic asset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开发(information development)和技术写作(technical writing)的基础性工作,属于企业语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项目管理者而言,高效规范的术语管理是推进翻译项目整体进步的必要手段和流程。
2.术语管理在网络协作翻译项目中的作用
随着商业全球化、语言服务信息化、企业内容网络化的深入发展,术语 (包括产品名、技术术语、品牌名称、商标等) 管理在企业信息开发、全球化文档创作、企业内容管理、多语信息处理、翻译和出版、客户沟通、品牌一致性、规避法律风险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4]。
有效的术语管理可以确保翻译项目中术语使用的一致性,维护企业语言品牌和知识产权,同时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在多人协作的翻译项目中,团队人员众多且每位译员对术语的理解不尽相同,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是项目术语工作的重点。维护术语、建立优质的术语库在无形之中能为翻译项目生成有价值的语言资产并且控制项目成本。这笔语言资产在提升企业产品内容质量、维护全球品牌一致性、提高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价值更是弥足珍贵。
三 《报告(2018)》项目术语管理模式
1.术语管理流程
《报告(2018)》总结了过去一年纪录片在创作方向和传播渠道上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国际国内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动态与未来走向。该报告涉及的“术语”主要包括人名、地名、职务、组织机构名称、文件名、出版物名称、活动名称、标语、电影节、专业概念等专有表达。其中书刊名、纪录片名超过1300个,共计专名术语约2000个。
项目负责人提取和分配项目所含术语后,译员进行核验并且开始术语搜索及翻译,在excel软件中制作个人项目术语表,在截止日期前提交负责人进行审核校对,最终合并生成完整术语表,并以此为依据修改译文。在此项目中,借助项目管理系统和术语管理系统,完成了源文件分发、源文件预处理、术语抽取、术语讨论、术语确认、术语表创建、术语资源备份等多项任务。
该项目术语管理面临多重挑战:周期短、术语量多、术语来源不稳定、单位时间内工作量大,尤其是要在短时间内在多个团队成员之间确保相同术语的统一。在翻译过程中,融入高效的术语管理流程,术语管理和项目管理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才能极大提高整个翻译项目的运作效率。《报告(2018)》项目术语管理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术语提取、术语翻译、术语审核、术语表确定(见图1)。
项目正式启动前,委托方明确表示需要译员制作严謹、规范的在线术语表,并安装Stylewriter软件进行译文润色及完善。对于不确定的术语翻译,译员在术语表上进行标注并提交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在审核过程中与译员进行讨论并确定其最终翻译。译员在项目起始阶段需要翻译大量的术语,工作量较大,但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术语数量慢慢减少,译员也在翻译过程中积累了相应经验,掌握了翻译技巧和方法。译员完成翻译后,项目负责人通过审核再次检查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术语翻译再添一道保障。项目结束后,委托方安排专业审校人员进行术语表最终更新和确认,将几位译员的术语表整合归类,生成最终的规范的项目术语表(部分术语见表1),成为语言资产,作为日后相关项目的语料。
2.术语管理模式评析
美国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将项目管理通常分为五大阶段,即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5]。根据《报告(2018)》项目的特点,该翻译项目的术语管理工作可以总结为启动、规划、执行和收尾四个阶段(见表2)。项目负责人和译员在术语管理的各个阶段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项目负责人的监督管理下,译员进行合理的在线分工,以互联网为依托完成相互协作,推动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
项目启动阶段由项目负责人和委托方沟通,制作、确认术语管理方案,并且及时和各位译员对接。随后项目进入计划阶段,这一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细致的术语准备工作。项目负责人根据委托方需求和项目特点确定术语工作整体进度、术语抽取范围和语言规则、术语翻译规范、分类标准和验证流程、术语表更新和维护规范等。
实施阶段的工作就是确保项目在事先计划好的轨道上顺利运行[6]。项目负责人和译员进行密切联系和对接,实时跟进项目术语翻译进度。译员对于不确定译法的术语采用红色标注,自行翻译的术语采用黄色标注,完成翻译后提交给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依次修改完善后,及时向译员反馈意见并进行术语翻译探讨。项目完成后,团队成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项目存档的管理。委托方安排专业审校进行术语表更新整理及合并,并最终返还译员。
该方案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术语翻译质量和翻译效率,节约了项目的时间成本。译员和审校是项目的主要翻译资源,由译员翻译提交术语、项目负责人和校对审核术语有利于双方更好地理解文本和术语本身的含义,提高保持术语一致性和准确性的意识。项目负责人前期负责技术性工作,如术语提取和整合,为译员减轻了负担,并扫除了因技术障碍造成的进度滞后问题,提高了项目完成效率。项目术语经由译员、负责人和审校人员三方反复修改和确认,确保了术语的权威和规范。负责人和译员通过互联网对接协作,项目时间安排合理适当,确保译员按时提交高质量的译文,推进项目顺利开展。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MTI学生翻译团队不同于专业翻译团队,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完善的管理流程,也因为人员和成本等各种客观条件限制难以遵从业内普遍的实践办法。在实际的团队协作翻译过程中,由于缺乏术语管理经验,不仅会对项目操作造成麻烦,也容易影响学生团队的训练效果。 虽然在项目计划阶段负责人向译员提供部分术语翻译,但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已有的术语库存在术语翻译不规范、不严谨等问题,需要再次修改完善并标注,无疑增加了译员的工作量。在项目实施阶段,译员根据项目进度安排首先完成并提交术语表,但项目负责人在所有文本翻译完毕之后才和译员进行术语讨论并将修改完善后的术语表返还,这导致译员需要根据新的术语表自行审核翻译文本并进行多次修改,使得译员在翻译后期的任务量无形增加。再者,返还的术语表没有任何修改标记,译员需通过术语表对比确认修改内容,再重回文本进行相应修改和勘误。虽然后期审校人员会进行最终译文审核,但译员自行校对修改难免出现纰漏,从而影响整体译文质量。这需要项目负责人和译员在未来的翻译实践中吸取教训,以更合理的术语管理方案提高翻译项目质量和效率。
3.术语管理模式改进措施
《报告(2018)》术语管理方案虽在推动项目进展、节约时间成本、促进网络协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术语审核进度滞后、译员重复劳动、术语翻译缺乏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尽管该项目周期较长并安排充分的时间进行术语工作,但鉴于MTI学生翻译团队和专业译者在翻译业务能力和时间分配上的差别,我们仍需对现有的术语管理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为今后类似的项目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1)术语管理方案必须明确设定项目术语的翻译规则
《报告(2018)》项目中主要的术语类型为纪录片名和媒体机构名,这类词汇往往已经有官方英译,译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但是鉴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译者在项目初期对翻译文本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术语翻译错误的情况。以专名《复兴之路》为例,由于译者在没有通读文本的情况下进行检索,误将该词条认作书刊名,翻译成The Road To Rejuvenation,但项目负责人进行后期审查时确认《复兴之路》在语境中为纪录片名称,因而纠正该术语翻译为The Road To Revival。項目负责人在审核后期要求译者根据纪录片官方海报以及媒体机构的官方网站提供英文译文作为标准,规则确立时间不免有些滞后。在项目初期确立术语的翻译规则才有利于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工作质量。
另外,在《报告(2018)》项目中有部分“高频词汇”在文中反复出现,如果不进行统筹管理,则可能导致不一致和指向不明等问题,这类术语虽然数量不多,却与主题息息相关,是理解原文的关键,因此值得特别注意。同时该项目涵盖大量新媒体机构及新兴纪录片名称,尚缺乏官方译文,因此需要译者自行根据语境翻译。翻译团队也需为这两类术语的译文确立相应标准,规定译者自译的风格和形式(比如电影和机构名称中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是采取直译、意译还是音译的方式),统一译文参考来源,避免出现术语翻译不一致的情况,并对不确定的术语翻译进行来源标注,提交翻译时说明情况,便于后续讨论和确定。
(2)完善审核讨论机制对于术语管理尤为重要
《报告(2018)》项目团队由于规模较小、参与人员较少等因素,由译员和项目负责人兼任术语工作,具体操作大致如下:项目负责人提取术语、译员提交术语、项目负责人查证初译、译员修改术语、项目负责人审核并去重、审校人员最终确认。根据项目术语管理初始流程(见图1),译中讨论环节实际发生在术语审核流程之后,译员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审核修改意见与其进行术语翻译探讨,最终将术语表提交给审校人员。
但是实践证明,由于术语工作先于翻译进行,部分审核完成后的术语会因语境不同进行二次查证,高频词和存疑术语的讨论也会和文本翻译作业同步展开,但此时译员难以时时跟进讨论进程,在实际的项目进程中翻译和术语难以兼顾,术语变动也不能及时更新,导致译中和译后的术语维护难以施行。此外,译员的关注重点基本局限在个人负责文本中出现的术语,缺乏对其他相关文本术语的了解和探讨,无法真正从整体上解决术语一致性的问题。
由此可知,该项目初始术语管理流程难以确保术语翻译质量,并不适用于规模小但工作量大的翻译项目。高效的术语审核讨论机制是术语工作进展的关键,译前、译中和译后的术语管理应与项目进展紧密相关,发挥推动项目顺利完成的作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调整了术语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优化后的流程调整了译中讨论和术语审核的顺序,将“译中讨论”作为单独步骤进行,明确它对术语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译员在初次进行术语翻译时因各人负责的文本不同,对于相同术语的译法可能有差异,给负责审核的项目负责人增加了压力和负担。译员们进行讨论确定术语译法后再上交负责人进行审核可以直接解决一部分翻译不一致的问题,方便负责人进行审核。而且,译中讨论有利于译者学习和了解自身负责文本之外的内容,增强译者对整个项目的熟悉程度,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
术语审核仍分三部分:项目负责人审核、译员修改完善、审校人员确认。根据《报告(2018)》项目实践经验,初次术语审核工作应在翻译项目正式启动之前完成,在项目实施阶段实时讨论修改,避免项目后期译者因术语表更正而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术语审核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向所有译员派发最新术语表,进入文本翻译环节。同时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新增术语和术语更正情况应及时报告反馈并在术语表上标注,对于需要委托方确认的术语问题,在定稿前汇总与对方确认。
(3)必要时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提高效率
有效的术语管理离不开专业的术语管理工具。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深入发展,术语管理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新时代语言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术语管理工具,可以快速创建术语库,快速搜索,实时更新和共享,大大提高翻译质量和工作效率[3]。
《报告(2018)》项目向各位译员提供Stylewriter软件安装包进行译文完善和润色,但是该软件针对的是译文提升,对术语管理工作并无推动作用,加之其本身不能识别专业名词,其润色作用局限于修改文本的被动句式,对于替换词提供的参考也非完全可靠,无法真正发挥术语管理功效。再者,该软件对系统要求高,多名译员遇到安装困难,无形间阻碍了翻译项目进展。 该项目委托方要求交付的是英文版Word文件,无须中英对照,加之文本中术语出现频率较高,合理运用Trados软件能够提高该项目的翻译效率。北京大学MTI翻译团队的学生译员因课程需要,在项目启动之前已完成Trados软件安装,并且熟知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特点,大大节省了软件应用和学习所产生的时间成本。Trados软件根据导入的术语表自行完成文本的术语部分翻译,并且遵循原文文档的格式要求,译者只需将软件处理后的文档导出进行修改即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团队协作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四 对术语管理的进一步思考
长期以来,国内的术语研究比较重视术语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对于术语管理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从历时研究来看,国内外语界对术语学研究仍处于引介为主的阶段[7],而对于术语学在翻译实践中的系统研究相对不足。如何合理设计术语管理流程、有效控制术语质量、在多人协作间确保术语一致性、将术语理论与现代翻译实践恰当结合仍是目前翻译界术语管理实践面临的难题。
通过《报告(2018)》汉译英项目,我们不难发现高效的术语管理对合理开展项目功不可没。为项目设计合理的术语管理流程不仅需要从项目成本和周期等角度出发,还需考虑项目定位、团队协作、工具选择等多重因素。
首先,项目定位必须明确。项目负责人需综合考虑原文属于何种类型的文本、项目是否为长期项目、译文有何用途、以何种形式交付、文本阅读对象定位等问题,找准项目特点,把握项目对术语管理的要求。《报告(2018)》项目对术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该项目术语管理方案十分注重术语的审核和校验过程,在具体操作中引入了多轮审核机制和在线讨论流程,反复对术语进行修改、更正以确保术语正確和规范,以此满足委托方需求。
其次,团队协作不可忽视。多人协作的网络翻译项目的参与主体自然是翻译团队,项目管理者需要了解团队自身的需求,仔细思考团队成员如何构成和分工、团队建设和发展如何进行、如何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完整的翻译项目参与平台等问题,制定合适的项目术语管理方案。《报告(2018)》项目译员均由北京大学MTI专业学生组成,团队人员沟通方便、协作紧密,因此术语管理过程中成员多次参与在线术语讨论,共同完善术语表。另外,考虑到译员人数较少,各译员同时承担校对职责,对翻译文本进行自审并提交,充分考虑到了团队成员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最后,工具选择相当重要。各种翻译辅助工具有何特点、是否能匹配项目和团队需求、如何能够进一步简化操作并提升效率等问题的答案为项目负责人提供了选择思路。翻译项目对于学生团队来说是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的过程,使用合适的工具才能体现项目的价值。Stylewriter软件所体现的种种弊端表明其并不适合《报告(2018)》项目,项目负责人需要根据团队译员的能力以及项目委托方要求,选择合适的翻译辅助工具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率。
只有综合考虑上述三点要素,对项目时间、文本和术语特点、现有资源和工具、项目成本预算等多方因素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析,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术语管理方案。此外,项目负责人还应注意项目管理设计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根据具体文本和团队特点做调整,不断更新完善项目管理方案。
五 结 语
信息化技术改变了语言服务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升了语言生产力,促进了语言服务各种角色的专业化分工。语言服务日趋信息化、产业化、职业化、协作化,术语管理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8]。
无论是大型翻译公司项目还是小型翻译团队协作,在进行术语管理工作时都需设计科学的管理方案,遵循一定的流程,确保术语管理的质量。项目术语管理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时间、成本、团队、现代化技术等多方因素,为翻译项目的顺利进展保驾护航。
目前国内大多数语言服务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术语管理机制,缺乏专业的术语管理工具和术语管理专家,术语管理模式落后。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参与翻译项目、进行翻译实践的同时也应深入思考研究翻译项目管理模式,积极关注行业发展,理论联系实践,结合信息化大背景,努力为术语管理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24-326.
[2] 崔启亮.企业语言资产内容研究与平台建设[J].中国翻译,2012,33(6): 64-67.
[3] 王华树.浅议实践中的术语管理[J].中国科技术语,2013,15(2):11-14.
[4] 王华树,张政.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研究[J].上海翻译,2014(4):64-69.
[5] PMI.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M]. 5th ed.Newtown Square, PA: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2013:50.
[6] 王华伟,王华树.翻译项目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3:44.
[7] 黄忠廉.我国外语界术语学研究综述[J].辞书研究,2010(2):100-110.
[8] 杨平.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与空间 推进翻译专业教育的科学发展[J].中国翻译,2012(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