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手记 曾经在某国外摄影网站看到一句话,特别喜欢,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今天的影像是明天的记忆。在摄影圈里厮混了几年,有时当我站在某展览前或是手捧画册时,脑子里会忽然蹦出这样的怪念头:若干年后,当我们的子孙看到现在的这些影像时,他们会怎样评价?每有此念头时,心里就会生出些许恐慌。
我是一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人,城市应该说是我最为熟悉的场景。由于成长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对社会有什么深刻的认识,更谈不上辨析,但仅就我有限的眼光看,如今聚焦在农民工、吸毒女、下岗职工等城市边缘人群的作品,所关注的内容,似乎都不是我熟悉的,我认识的都市人是些身披忙碌身影的打工仔,是些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犯急的妇女,是些拿着煎饼冲进高档写字楼的男女。而这些普通百姓的五味人生在现今的摄影舞台上少见了,这可能与市场和媒体的需求有关,但以记录社会为荣耀的纪实摄影师们,难道将来就拿这些照片给子孙后代看吗?难道边缘人群和拆得七零八落的街巷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状态吗?
2006年6月10日,北京后海酒吧街,德国世界杯开幕赛 《中国青年报》李锋摄
老街早点摊 深圳 2006 朱宪民摄
星梦 一名考生趴在玻璃门上填写报名表,把自己的梦想贴上了北影的“烙印”。 2007.2 《竞报》史春阳 李昊 摄
逆“流” 2007.4 《新京报》浦峰 摄
香港路 挤呀2006 吴正中摄
都市里的露天影院 2006.7 《竞报》赵小军摄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结构才是最稳定的。这个“中间大”的部分也就是我们一般人认为的普通百姓,放到社会学家的嘴里就是社会中间人群。如果科学地给出一个定义,社会中间人群是指其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思想意识都处于社会中间状态的群体。他们具有稳定而且较高的社会地位;具有合法而且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并保持稳定的生活状态;在文化观念、思想意识上他们对社会和时代的主导观念有较强的认同感,有着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就我国目前的现状可能还未达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大多数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还是水表、电表、煤气表,然而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正在朝着标准的中间人群发展。面对这样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流,标榜记录社会、为史留真的摄影师,又怎能漠不关心呢?
可现实情况是,这些原本应成为主角的人群,却有被摄影工作者冷落之危,特别是表现城市中普通白领生活状态的照片尤少,很多摄影师也意识到这一点,但因为这些人群不似弱势群体容易接近,所以拍摄起来更加困难,最多也只能是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镜头永远对准80%-90%的普通百姓
朱宪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城市中的百姓生活是一个太大的题材了,这里面可挖掘的东西也非常之多,同时它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和难度的。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面对如此庞大、如此丰富的城市题材,我该拍些什么?从哪些角度去挖掘?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就是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时代背景符号的、典型的人和典型的场景。只有将典型的人物放到时代背景当中,才能通过个人放大成为时代的缩影。至于说表现的角度,那就要摄影工作者认真思考了。比如当今时代的打工族、比如城市老百姓的早晨是如何过的,他们是如何渡过周末等等都是我们可以挖掘的内容。
很多人问我,你是如何判断按下快门时瞬间的影像是否符合你所说的典型意义的。我认为这跟个人的成长阅历与对人生、对生活的判断有关。平时的积累直接影响你按下快门的时间。
对于如今被都市报广泛使用的形式感非常强的都市摄影,有些人认为其视觉效果很好,但只能作为一时消遣,经不起时间的沉淀,存在厚重感不足的问题。我想,摄影是一个光影艺术,追求光线、构图没有错,利用光线、影调强化你的视觉表现力,会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和表现故事。然而过度强调形式感,会冲淡影像内容的真实性。因为我们拍摄的对象是一群普通人,他们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面对这样一群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生活的人们,我们的影像应该是平实的,这才是纪实,才是记录。至少我喜欢这种以平实的、对等的姿态去记录和我一样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当中的父母兄妹。
散点式的百姓记忆
雍和:上海人。著名摄影家。《新民晚报》首席摄影记者。
如何拍得平淡而真实?平淡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
走街串巷的“纲例”,近年比以前少了许多,原因一是工作单位换了,工作程序发生变化,每天要去办公室,少了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二是惰性日增。
有人说再难靠近的采访对象,雍和一去准能搞定,那是夸我。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与人打交道并不在行,甚至有点木讷。但确实个别难弄的对象,我去了能自由拍摄,别的人可能就不行。我的缺点是沟通能力弱,但优点也有,一是我不趾高气扬,特别是面对平民百姓,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你就会明白他拒绝的缘由究竟在何处,然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了共同语言,往往可以迎刃而解。二是在上海我干这一行时间久了,有点小名气,重点是我没那种颠倒黑白昧着良心说假话的劣迹,让人多多少少相信我的人品。
比如拍股民,一般股民相当反感记者,报喜不报忧,让他们怀恨在心。我拍股市并不急功近利,常去一两家营业所,但不到彼此信任我尽量不拍或少拍,重点是找“刺头”,倾听他的想法,找出可以聊的共同点,他能让你拍了,旁人大多也就随之起舞了。去年底,大盘大涨,创下历史新高,但股民却怨声载道,中看不中用,只赚股指不赚钱。第二天,我在报上刊发了一张照片,在创下历史新高的时刻,一个股民在打瞌睡,而他身后是红彤彤的电子屏幕,反映了股民普遍的心态。照片得到许多股民认同,因为在别的媒体上,读者看到的几乎都是莺歌燕舞,股民呲牙咧嘴大笑的画面。其实这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喜欢什么样的照片?
能让人眼睛一亮的,有感官上的,画面精彩、瞬间夺目、构图独特等等;还有就是认知层面上的,假如能抓住当年大新闻或是大背景的人或事,这样的照片;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画面,绝对能让人过眼不忘。
现在许多报社都实行工分制,我对此无比愤恨,这看似合理公平的做法,其实是极大伤害媒体工作者的热情,把智慧简单到用A、B、C等级来划分犒赏,在短短的数天内或者就是当天就下定论,其实说穿了还是自以为最大,根本没把读者反应当回事。在这种体制下只会培养出一个又一个计算成本、急功近利的拍照工匠,没有责任感,没有历史观的“记者”,在这样的土壤里,能坚持理想肩负道义的人,真的很难。放眼全球,媒体这样干的,绝无仅有。而在我们这里,是管理者普遍的厉器,我绝对相信,这将是历史的笑话。
记者拍照,信息传递,社会公器,历史记录。现在大家谈的好多是第一条,竞争也都是在这个层面上;而应该担当的社会公器角色,缺失的不是一点点;记录历史,拍照的同行,大家有意无意也在做。
充当社会公器,不是你我小记小编们可以定的,但见证历史,见证时代,是我们媒体从业者的另一种神圣的职责。当照片走下艺术殿堂,离开现有报纸版面,我们还会有一个看照片的座标,那个座标在历史那里。作为一个摄影记者,除了必须完成的本职工作外,还要处处留心,心中不能少了这样一个座标。只要有心,平衡两者并不难,也应该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当你的镜头面对城市
陈 帆:香港著名影评家。
中国城市摄影缺失责任感
记得陈凯歌有一部只有10分钟的故事短片《百花深处》,他就活脱脱演绎了胡同动迁后一位痴癫男人硬顾了一辆搬家车,返回已一无所在的空旷地里的那种丧魂失魄的离舍狂情。
影像是什么?持相机的城市摄影人又会做什么?
对生息已久朝夕相依的城市家园,人们都会长久地培育一种难以言状的生息依赖和亲密共融,它没有浪漫激情的跳跃,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浮沉,平凡平淡甚至孤寂无聊,但那道边的老电杆,檐沿的杂草,院内的桃李花草,街坊的寒喧,童年的孩趣,公厕的嗡蝇,拉煤的乡夫,送奶的大妈,小杂货店,修鞋补缺的大叔,收破烂的,带红袖章的小脚老太……这昔日的街巷里外,还有什么值得你记忆的呢?久居城市的摄影人,仅仅依靠非影像的记忆就不是真正的摄影人。
中国的城市摄影玩耍性和戏闹性的成分很重。在中国现代摄影的概念中,真正形成城市概念的,绝大多数并不是出于理性的需求,而更多的是产生心灵看点的欲求,所谓心灵看点,是指一种完全情绪化的所取。城市摄影的纪实成分,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这对城市摄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前提。
城市人心里变化是摄影师最应关注的
研究摄影在城市摄影中的价值,是因为社会发展或者巨变,都将通过城市的这个大舞台演绎出来。城市,人类文明的展示台和人类欲求精神的发射场。城市的发展并不是一般的指街区建筑的弃旧图新,中国城市变化,最明显的两种变化是:第一,时尚潮,一浪又一浪的拍打着人们心灵的堤岸;第二,各种设计模式的楼厦,千篇一律像积木般堆砌在各个大中城市。那么,我们想要说的问题是,人们面对城市巨变的历程,人们的心理历程聚集了些什么?传统的历史陈迹还存在吗?为何不少城市的古迹遭受毁灭?那么,人们对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社区楼宇将持何种心理认同呢?各阶层的人们如何看待价格攀升的各类商品房?其实,城市变迁,带给人们心理的变异不正是我们所关注的课题吗?或者其中会有很多故事,反映了他们对这种巨变的期望、不安、烦恼、躁动、反抗和失落……
可惜的是,不少曾从事摄影多年或者具有文化个性和社会体认的摄影人,在不断放弃自己的自持力,他们对城市变迁的认识,却渐渐地趋于冷漠甚至无动于衷。呼唤对城市化的关注,不仅具有实际的社会价值,更具有启动人们良知的安抚作用和唤起人们对城市亲合的自信心。
摄影师“诚”则影像“诚”
影像的记忆是生命抗争的最有价值的真实佐征。热爱视觉的意义,并不因为你拥有了一台胶片相机或者数码相机,我始终认为:城市摄影的精髓,核心的人本价值就在于:把你手中的相机尽快对准你“熟视无睹”的城市生活真实,一个无生命的物与一个有生命的人相遇了,有生命的人给予了无生命的物以生命,于是便让有城市悟性的摄影人,用手中的相机蕴发出动人心魄的故事。这真实的影像故事,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蕴发的,可以做成的。做成的留下了真实中国的一景一物,岁月沧桑的老照片的价值就此诞生。
摄影人心中有“城”便有诚,而心中无“城”便无诚。所谓“眼中见则心中见”的真义就在这城诚相融之中了,它与相机本体毫无相干。
打量青岛街头变化多端的时尚广告、随着社会变化而反映在世俗生态的变化,如各类人等怎么赚钱、流浪汉如何生存、老太太到菜市场购物、老爷们街头遛鸟下棋自娱自乐自在自为的样子、时髦妖艳“招摇过市”的女性那婀娜多姿的态势、市民生活中的一些低级趣味、丰富活泼热闹奢侈享乐的景象等等,我认为记录这一变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再过数十年、数百年,人们通过这些图像观看此时此刻的世俗生活,一定会感觉回味无穷,这也正是我拍世俗青岛的兴趣和动因。
用历史学、社会学的标准衡量影像的意义
拍这一类图像,我的体会是摄影师要用历史学、社会学为主要标准判断衡量其价值意义。目前在拍都市的摄影师中,有人是拍他们心中的都市。比如上海、广州有些摄影师所拍摄的上海、广州,已经不是原本的那个上海、广州,而是他们自己内心对这个城市的一种感受和评价,而我拍世俗青岛更多的是记录,更多的关注对象是个什么样子,忠实地将它拍下来的同时,力求在有限的画面中传达更多信息。其实起初有一段时间我也拍青岛这个城市里荒谬的影像和形而上的东西,但是后来我觉得拍这样的东西意义不大。这也许是对摄影功能的不同选择吧——他们选的是表现个人感受,而我更多的是用摄影的记录或记事的功能。为了记录,可以舍弃很多东西。所以我拍照片时主观意念越来越少了,而更多考虑的是客观。怎么去更好地、更准确地呈现对象,是我最为关心的。
我认为,如果历史的宏大叙事离开了细节,那宏大也只是个空架子,因为对历史深刻的认识,往往得从细节切入,细节的变化,更能反映出事物实质性的变化。基于对此番道理的认识,我便在原来拍过的那些专题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横向散点式拍摄,并更多地关注青岛平民琐碎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细节的拍摄。
世俗的平实和个中滋味,我拍摄的照片恰好做了佐证,我也自在其中。
我是一个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人,城市应该说是我最为熟悉的场景。由于成长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对社会有什么深刻的认识,更谈不上辨析,但仅就我有限的眼光看,如今聚焦在农民工、吸毒女、下岗职工等城市边缘人群的作品,所关注的内容,似乎都不是我熟悉的,我认识的都市人是些身披忙碌身影的打工仔,是些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犯急的妇女,是些拿着煎饼冲进高档写字楼的男女。而这些普通百姓的五味人生在现今的摄影舞台上少见了,这可能与市场和媒体的需求有关,但以记录社会为荣耀的纪实摄影师们,难道将来就拿这些照片给子孙后代看吗?难道边缘人群和拆得七零八落的街巷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状态吗?
2006年6月10日,北京后海酒吧街,德国世界杯开幕赛 《中国青年报》李锋摄
老街早点摊 深圳 2006 朱宪民摄
星梦 一名考生趴在玻璃门上填写报名表,把自己的梦想贴上了北影的“烙印”。 2007.2 《竞报》史春阳 李昊 摄
逆“流” 2007.4 《新京报》浦峰 摄
香港路 挤呀2006 吴正中摄
都市里的露天影院 2006.7 《竞报》赵小军摄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结构才是最稳定的。这个“中间大”的部分也就是我们一般人认为的普通百姓,放到社会学家的嘴里就是社会中间人群。如果科学地给出一个定义,社会中间人群是指其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思想意识都处于社会中间状态的群体。他们具有稳定而且较高的社会地位;具有合法而且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并保持稳定的生活状态;在文化观念、思想意识上他们对社会和时代的主导观念有较强的认同感,有着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就我国目前的现状可能还未达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大多数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还是水表、电表、煤气表,然而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正在朝着标准的中间人群发展。面对这样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流,标榜记录社会、为史留真的摄影师,又怎能漠不关心呢?
可现实情况是,这些原本应成为主角的人群,却有被摄影工作者冷落之危,特别是表现城市中普通白领生活状态的照片尤少,很多摄影师也意识到这一点,但因为这些人群不似弱势群体容易接近,所以拍摄起来更加困难,最多也只能是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镜头永远对准80%-90%的普通百姓
朱宪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城市中的百姓生活是一个太大的题材了,这里面可挖掘的东西也非常之多,同时它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和难度的。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面对如此庞大、如此丰富的城市题材,我该拍些什么?从哪些角度去挖掘?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就是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时代背景符号的、典型的人和典型的场景。只有将典型的人物放到时代背景当中,才能通过个人放大成为时代的缩影。至于说表现的角度,那就要摄影工作者认真思考了。比如当今时代的打工族、比如城市老百姓的早晨是如何过的,他们是如何渡过周末等等都是我们可以挖掘的内容。
很多人问我,你是如何判断按下快门时瞬间的影像是否符合你所说的典型意义的。我认为这跟个人的成长阅历与对人生、对生活的判断有关。平时的积累直接影响你按下快门的时间。
对于如今被都市报广泛使用的形式感非常强的都市摄影,有些人认为其视觉效果很好,但只能作为一时消遣,经不起时间的沉淀,存在厚重感不足的问题。我想,摄影是一个光影艺术,追求光线、构图没有错,利用光线、影调强化你的视觉表现力,会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和表现故事。然而过度强调形式感,会冲淡影像内容的真实性。因为我们拍摄的对象是一群普通人,他们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面对这样一群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生活的人们,我们的影像应该是平实的,这才是纪实,才是记录。至少我喜欢这种以平实的、对等的姿态去记录和我一样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当中的父母兄妹。
散点式的百姓记忆
雍和:上海人。著名摄影家。《新民晚报》首席摄影记者。
如何拍得平淡而真实?平淡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
走街串巷的“纲例”,近年比以前少了许多,原因一是工作单位换了,工作程序发生变化,每天要去办公室,少了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二是惰性日增。
有人说再难靠近的采访对象,雍和一去准能搞定,那是夸我。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与人打交道并不在行,甚至有点木讷。但确实个别难弄的对象,我去了能自由拍摄,别的人可能就不行。我的缺点是沟通能力弱,但优点也有,一是我不趾高气扬,特别是面对平民百姓,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你就会明白他拒绝的缘由究竟在何处,然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了共同语言,往往可以迎刃而解。二是在上海我干这一行时间久了,有点小名气,重点是我没那种颠倒黑白昧着良心说假话的劣迹,让人多多少少相信我的人品。
比如拍股民,一般股民相当反感记者,报喜不报忧,让他们怀恨在心。我拍股市并不急功近利,常去一两家营业所,但不到彼此信任我尽量不拍或少拍,重点是找“刺头”,倾听他的想法,找出可以聊的共同点,他能让你拍了,旁人大多也就随之起舞了。去年底,大盘大涨,创下历史新高,但股民却怨声载道,中看不中用,只赚股指不赚钱。第二天,我在报上刊发了一张照片,在创下历史新高的时刻,一个股民在打瞌睡,而他身后是红彤彤的电子屏幕,反映了股民普遍的心态。照片得到许多股民认同,因为在别的媒体上,读者看到的几乎都是莺歌燕舞,股民呲牙咧嘴大笑的画面。其实这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喜欢什么样的照片?
能让人眼睛一亮的,有感官上的,画面精彩、瞬间夺目、构图独特等等;还有就是认知层面上的,假如能抓住当年大新闻或是大背景的人或事,这样的照片;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画面,绝对能让人过眼不忘。
现在许多报社都实行工分制,我对此无比愤恨,这看似合理公平的做法,其实是极大伤害媒体工作者的热情,把智慧简单到用A、B、C等级来划分犒赏,在短短的数天内或者就是当天就下定论,其实说穿了还是自以为最大,根本没把读者反应当回事。在这种体制下只会培养出一个又一个计算成本、急功近利的拍照工匠,没有责任感,没有历史观的“记者”,在这样的土壤里,能坚持理想肩负道义的人,真的很难。放眼全球,媒体这样干的,绝无仅有。而在我们这里,是管理者普遍的厉器,我绝对相信,这将是历史的笑话。
记者拍照,信息传递,社会公器,历史记录。现在大家谈的好多是第一条,竞争也都是在这个层面上;而应该担当的社会公器角色,缺失的不是一点点;记录历史,拍照的同行,大家有意无意也在做。
充当社会公器,不是你我小记小编们可以定的,但见证历史,见证时代,是我们媒体从业者的另一种神圣的职责。当照片走下艺术殿堂,离开现有报纸版面,我们还会有一个看照片的座标,那个座标在历史那里。作为一个摄影记者,除了必须完成的本职工作外,还要处处留心,心中不能少了这样一个座标。只要有心,平衡两者并不难,也应该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当你的镜头面对城市
陈 帆:香港著名影评家。
中国城市摄影缺失责任感
记得陈凯歌有一部只有10分钟的故事短片《百花深处》,他就活脱脱演绎了胡同动迁后一位痴癫男人硬顾了一辆搬家车,返回已一无所在的空旷地里的那种丧魂失魄的离舍狂情。
影像是什么?持相机的城市摄影人又会做什么?
对生息已久朝夕相依的城市家园,人们都会长久地培育一种难以言状的生息依赖和亲密共融,它没有浪漫激情的跳跃,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浮沉,平凡平淡甚至孤寂无聊,但那道边的老电杆,檐沿的杂草,院内的桃李花草,街坊的寒喧,童年的孩趣,公厕的嗡蝇,拉煤的乡夫,送奶的大妈,小杂货店,修鞋补缺的大叔,收破烂的,带红袖章的小脚老太……这昔日的街巷里外,还有什么值得你记忆的呢?久居城市的摄影人,仅仅依靠非影像的记忆就不是真正的摄影人。
中国的城市摄影玩耍性和戏闹性的成分很重。在中国现代摄影的概念中,真正形成城市概念的,绝大多数并不是出于理性的需求,而更多的是产生心灵看点的欲求,所谓心灵看点,是指一种完全情绪化的所取。城市摄影的纪实成分,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这对城市摄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前提。
城市人心里变化是摄影师最应关注的
研究摄影在城市摄影中的价值,是因为社会发展或者巨变,都将通过城市的这个大舞台演绎出来。城市,人类文明的展示台和人类欲求精神的发射场。城市的发展并不是一般的指街区建筑的弃旧图新,中国城市变化,最明显的两种变化是:第一,时尚潮,一浪又一浪的拍打着人们心灵的堤岸;第二,各种设计模式的楼厦,千篇一律像积木般堆砌在各个大中城市。那么,我们想要说的问题是,人们面对城市巨变的历程,人们的心理历程聚集了些什么?传统的历史陈迹还存在吗?为何不少城市的古迹遭受毁灭?那么,人们对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社区楼宇将持何种心理认同呢?各阶层的人们如何看待价格攀升的各类商品房?其实,城市变迁,带给人们心理的变异不正是我们所关注的课题吗?或者其中会有很多故事,反映了他们对这种巨变的期望、不安、烦恼、躁动、反抗和失落……
可惜的是,不少曾从事摄影多年或者具有文化个性和社会体认的摄影人,在不断放弃自己的自持力,他们对城市变迁的认识,却渐渐地趋于冷漠甚至无动于衷。呼唤对城市化的关注,不仅具有实际的社会价值,更具有启动人们良知的安抚作用和唤起人们对城市亲合的自信心。
摄影师“诚”则影像“诚”
影像的记忆是生命抗争的最有价值的真实佐征。热爱视觉的意义,并不因为你拥有了一台胶片相机或者数码相机,我始终认为:城市摄影的精髓,核心的人本价值就在于:把你手中的相机尽快对准你“熟视无睹”的城市生活真实,一个无生命的物与一个有生命的人相遇了,有生命的人给予了无生命的物以生命,于是便让有城市悟性的摄影人,用手中的相机蕴发出动人心魄的故事。这真实的影像故事,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蕴发的,可以做成的。做成的留下了真实中国的一景一物,岁月沧桑的老照片的价值就此诞生。
摄影人心中有“城”便有诚,而心中无“城”便无诚。所谓“眼中见则心中见”的真义就在这城诚相融之中了,它与相机本体毫无相干。
打量青岛街头变化多端的时尚广告、随着社会变化而反映在世俗生态的变化,如各类人等怎么赚钱、流浪汉如何生存、老太太到菜市场购物、老爷们街头遛鸟下棋自娱自乐自在自为的样子、时髦妖艳“招摇过市”的女性那婀娜多姿的态势、市民生活中的一些低级趣味、丰富活泼热闹奢侈享乐的景象等等,我认为记录这一变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再过数十年、数百年,人们通过这些图像观看此时此刻的世俗生活,一定会感觉回味无穷,这也正是我拍世俗青岛的兴趣和动因。
用历史学、社会学的标准衡量影像的意义
拍这一类图像,我的体会是摄影师要用历史学、社会学为主要标准判断衡量其价值意义。目前在拍都市的摄影师中,有人是拍他们心中的都市。比如上海、广州有些摄影师所拍摄的上海、广州,已经不是原本的那个上海、广州,而是他们自己内心对这个城市的一种感受和评价,而我拍世俗青岛更多的是记录,更多的关注对象是个什么样子,忠实地将它拍下来的同时,力求在有限的画面中传达更多信息。其实起初有一段时间我也拍青岛这个城市里荒谬的影像和形而上的东西,但是后来我觉得拍这样的东西意义不大。这也许是对摄影功能的不同选择吧——他们选的是表现个人感受,而我更多的是用摄影的记录或记事的功能。为了记录,可以舍弃很多东西。所以我拍照片时主观意念越来越少了,而更多考虑的是客观。怎么去更好地、更准确地呈现对象,是我最为关心的。
我认为,如果历史的宏大叙事离开了细节,那宏大也只是个空架子,因为对历史深刻的认识,往往得从细节切入,细节的变化,更能反映出事物实质性的变化。基于对此番道理的认识,我便在原来拍过的那些专题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横向散点式拍摄,并更多地关注青岛平民琐碎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细节的拍摄。
世俗的平实和个中滋味,我拍摄的照片恰好做了佐证,我也自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