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接受的都是二维世界观的教育,主观加客观就搞掂了这个世界。但除了二维世界观,还有其他的哲学流派。看经济有没有“泡沫”?“泡沫”与纸币或通胀是否有必然关系?“泡沫”能否用来卖钱?如果我们换个世界观,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泡沫大辩论,不绝于耳。我坚持“股指8000不是梦”的观点,同时也坚持“中小股民也需要教育”的观点,因为中小股民是股市的根,只有价值投资者多了,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才能最终发挥作用,股指才能持续稳定。
泡沫是传统经济学的阴魂
大家都知道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几个假设基础上的学问,而这些假设都是不现实的,仅仅是为了研究经济而做出的假设。虽然能在假设基础上建立传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但传统经济学确实越来越不适用于当今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像打开手电筒,让一个醉汉爬上去一样,所谓经济学家,就像这打开手电筒的人。
而泡沫经济就源自于传统的过剩、通胀、经济危机等理论,逻辑很简单,传统经济学都是假设之下的,泡沫经济还能怎样?泡沫又有什么客观现实的意义?因此,泡沫只是传统经济学的阴魂而已。
泡沫在世界观的冲突中蒸发
制度经济学比较推崇三维世界观。三分法之一认为首先是“物与物的关系”,由此产生自然科学;之二是“人与人的关系”,进而发展出了社会科学;这之三便是“符号体系”,或者说是“意义与价值”,也是人们通常说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广义的,反映的是人们的精神与心智,进而产生“文化”及“文化选择”。
“一个概念卖了多少多少钱”,是因为概念的经济学价值恰恰是能够缩短人们认识事务的时间。而“时间”在诸多生产要素之中,是唯一的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不我待”、“寸光寸金”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能够帮助人们节省时间的概念都是价值不菲的,节省了时间就是延长了我们的未来。
所谓的“泡沫”,如果换在三维世界观去看,是实实在在的资本投入和资本收益,只要有恰当的方法,是完全可以量化的,而不是虚幻。因为,“时间”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去而消失,不会因为某几个人满口泡沫而变得虚无,只能向资本的“质量”进行转化,而资本的“质量”通过股市向货币“数量”进行转化。
在股市中谁赚到的钱、赔的钱,都不是假币,还说什么泡沫?
泡沫是方法论的无能
“会计”只是在传统经济学下衍生的管理工具。经济发展了,经济学的发展没能跟上,尤其是我们应用的经济学工具还停留在原地,还在用传统经济理论下衍生的会计方法,这能适应我们的经济建设吗?
比如,目前会计用构建成本计量无形资产,都知道这样不能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该怎么改进?目前会计也无法计量企业文化;同行业的甲企业有五千个顾客,乙企业有三万个顾客,该如何计量他们“顾客资产”的差异?怎样计量国庆长假给企业带来的“时间资本”投入的相对增加的真正价值?有太多的资源是应该进行量化和会计计量的,而在现行会计工具中却无法计算的。
如果,根据“概念”的经济学意义,以及非传统经济学的理论,重新构建会计方法论和工具体系,经济中“泡沫”,股市中的“泡沫”,就有可能成为实实在在的资本,或者是由于驾驭资本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产生的资本收益。
泡沫大辩论,不绝于耳。我坚持“股指8000不是梦”的观点,同时也坚持“中小股民也需要教育”的观点,因为中小股民是股市的根,只有价值投资者多了,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才能最终发挥作用,股指才能持续稳定。
泡沫是传统经济学的阴魂
大家都知道传统经济学是建立在几个假设基础上的学问,而这些假设都是不现实的,仅仅是为了研究经济而做出的假设。虽然能在假设基础上建立传统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但传统经济学确实越来越不适用于当今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像打开手电筒,让一个醉汉爬上去一样,所谓经济学家,就像这打开手电筒的人。
而泡沫经济就源自于传统的过剩、通胀、经济危机等理论,逻辑很简单,传统经济学都是假设之下的,泡沫经济还能怎样?泡沫又有什么客观现实的意义?因此,泡沫只是传统经济学的阴魂而已。
泡沫在世界观的冲突中蒸发
制度经济学比较推崇三维世界观。三分法之一认为首先是“物与物的关系”,由此产生自然科学;之二是“人与人的关系”,进而发展出了社会科学;这之三便是“符号体系”,或者说是“意义与价值”,也是人们通常说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广义的,反映的是人们的精神与心智,进而产生“文化”及“文化选择”。
“一个概念卖了多少多少钱”,是因为概念的经济学价值恰恰是能够缩短人们认识事务的时间。而“时间”在诸多生产要素之中,是唯一的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不我待”、“寸光寸金”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能够帮助人们节省时间的概念都是价值不菲的,节省了时间就是延长了我们的未来。
所谓的“泡沫”,如果换在三维世界观去看,是实实在在的资本投入和资本收益,只要有恰当的方法,是完全可以量化的,而不是虚幻。因为,“时间”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去而消失,不会因为某几个人满口泡沫而变得虚无,只能向资本的“质量”进行转化,而资本的“质量”通过股市向货币“数量”进行转化。
在股市中谁赚到的钱、赔的钱,都不是假币,还说什么泡沫?
泡沫是方法论的无能
“会计”只是在传统经济学下衍生的管理工具。经济发展了,经济学的发展没能跟上,尤其是我们应用的经济学工具还停留在原地,还在用传统经济理论下衍生的会计方法,这能适应我们的经济建设吗?
比如,目前会计用构建成本计量无形资产,都知道这样不能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该怎么改进?目前会计也无法计量企业文化;同行业的甲企业有五千个顾客,乙企业有三万个顾客,该如何计量他们“顾客资产”的差异?怎样计量国庆长假给企业带来的“时间资本”投入的相对增加的真正价值?有太多的资源是应该进行量化和会计计量的,而在现行会计工具中却无法计算的。
如果,根据“概念”的经济学意义,以及非传统经济学的理论,重新构建会计方法论和工具体系,经济中“泡沫”,股市中的“泡沫”,就有可能成为实实在在的资本,或者是由于驾驭资本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产生的资本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