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深入分析物探船市场、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类推预测法、回归分析法等定性定量方法预测物探船的未来市场需求;并提出了物探船的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物探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
一、发展现状
1.市场现状。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物探船保有量为163艘,处于活跃状态的为134艘,由53家船东持有。物探船船东主要集中在欧洲,其中挪威是物探船配套设备和建造船厂最集中的国家,也是运营物探船最多的国家。欧洲之外拥有较多物探船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阿联酋。但是对于大型深水物探船来说,仍然被PGS,WESTEN GECO,CGG-VERITAS,FUGRO GEOTEAM等欧洲公司所拥有,上述公司占据了世界海洋三维物探市场80%以上的份额。
从建造角度来说,目前全球有77家船厂拥有物探船的建造业绩,主要集中在挪威(52艘)、中国(12艘)、俄罗斯(12艘)。长期以来物探船建造船厂主要集中在欧洲,这种格局至今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其原因除了物探船船东和核心配套设备企业都集中在欧洲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物探船建造对船厂的硬件设施要求并不高,欧洲船厂的现有设施足以满足物探船的建造。由于船体本身在物探船的总价中比重较小,欧洲船厂高昂的人力成本劣势在物探船建造方面所占比重基本可以忽略。因此物探船的建造并未像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LNG船等船型一样向中日韩三国转移。
虽然物探船的建造仍以欧洲船厂为主,但是近年来订单已开始向阿联酋、印度、新加坡和中国船厂转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物探船建造由船东主导,所以建造厂的分布具有跟随船东的特性。阿联酋、新加坡和中国的船厂建造的多是本国船东订造的物探船,如阿联酋Drydocks World的物探船订单便是来自阿联酋新兴的物探船船东Polarcus,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的订单也来自于中海油服和中石化。
中国完成过物探船建造或改装的船厂有4家,包括大连辽南船厂、上海船厂、上海求新造船厂、金陵船厂。近年来只有上船船厂为中海油服建造过1艘、改装过2艘物探船。
2.船型发展。全球具备设计与开发大型物探船能力的国家为数不多,船型开发主要由挪威SKIPSTEKNISK、VIK-SANDVIK、ULSTEIN等设计公司主导。日本2008年拥有的唯一一艘大型深水物探船“资源号”,是政府花费232亿日元向挪威购买的二手船。韩国建造过一条14缆物探船,其设计来自Rolls-Royce。
自1991年世界上出现第一条三维物探船后,到1999年的短短8年时间,物探船拖带电缆数已迅速从3缆发展到20缆。2008年5月挪威Aker Langsten船厂建造完成1艘22缆Ramform S系列全球第三代物探船。2013年5月,三菱重工旗下长崎船厂为挪威PGS公司建造的“Ramform Titan号”24缆物探船交付,该船造型十分奇特,成等腰三角形,可携带6000吨燃油,电缆上传感器能收集12平方公里内的相关数据,几乎相当于1500个足球场的面积。该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深水物探船。
二、市场需求预测
从近期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全球约58艘物探船(约占总数的43%)船龄超过20年,27艘物探船(约占总数的20%)船龄超过30年,根据船舶平均寿命在30年左右推算,未来几年将会有部分物探船退出市场。此外,尽管受到油气公司资本支出大幅削减的影响,物探船日费率下降且订单也随之出现了锐减,但是一些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仍然受到市场青睐。
从战略角度来说,随着物探行业的利润在不断减少,未来装备制造业务和物探服务业务的协同效应将更明显,各大国外服务公司为抢占技术制高点,遏制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纷纷实施技术差异化发展战略,通常仅提供技术服务,不外售勘探装备及相关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考虑到我国开发南海深水油气田的迫切需要。以及促进我国海洋物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国应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物探船及相关物探技术的自主设计及建造。
三、技术发展趋势
1.深海长距离、多缆大面积地震勘探作业能力。随着各大石油公司将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特别是深海油气资源作为未来的重要战略举措,海上油气勘探区域逐步向深海发展。需要新一代物探船的续航力、自持能力、抗风浪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高效的深海长距离、多缆大面积地震勘探作业能力。
2.3D、4D地震成像。较早的物探船都只提供2D地震成像,而近些年3D物探船已经占领市场成交主力。未来随着深海勘探的难度增加和油气开采成本不断攀升,将导致石油公司对物探技术和物探精准度提出更高的要求,4D地震成像物探船将是未来物探船的技术主流。
3.海底地震采集技术。海底地震技术有着海上拖缆地震无法比拟的功用和优势,主要缺点是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但是,随着材料、电子电路、光纤通讯等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海底地震采集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此外,海底地震采集技术易于进行4D油藏监测。海底地震采集技术的未来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付学辉,李铭。大型深水物探船关键技术研究[C]。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论坛论文集,2015.
[2]黄立业,李莎,史筱飞。物探船全球专利竞争态势分析[J],船海 工程,2016(2):41~49.
作者简介:徐晓丽(1987—),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技术和战略研究。
刘健奕(1988-),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技术和战略研究。
赵宇欣(1990—),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和系统,船舶与海洋工程标准规范研究。
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H17F01);国家发改委2015年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专项项目。
关键词:物探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
一、发展现状
1.市场现状。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物探船保有量为163艘,处于活跃状态的为134艘,由53家船东持有。物探船船东主要集中在欧洲,其中挪威是物探船配套设备和建造船厂最集中的国家,也是运营物探船最多的国家。欧洲之外拥有较多物探船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阿联酋。但是对于大型深水物探船来说,仍然被PGS,WESTEN GECO,CGG-VERITAS,FUGRO GEOTEAM等欧洲公司所拥有,上述公司占据了世界海洋三维物探市场80%以上的份额。
从建造角度来说,目前全球有77家船厂拥有物探船的建造业绩,主要集中在挪威(52艘)、中国(12艘)、俄罗斯(12艘)。长期以来物探船建造船厂主要集中在欧洲,这种格局至今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其原因除了物探船船东和核心配套设备企业都集中在欧洲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物探船建造对船厂的硬件设施要求并不高,欧洲船厂的现有设施足以满足物探船的建造。由于船体本身在物探船的总价中比重较小,欧洲船厂高昂的人力成本劣势在物探船建造方面所占比重基本可以忽略。因此物探船的建造并未像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LNG船等船型一样向中日韩三国转移。
虽然物探船的建造仍以欧洲船厂为主,但是近年来订单已开始向阿联酋、印度、新加坡和中国船厂转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物探船建造由船东主导,所以建造厂的分布具有跟随船东的特性。阿联酋、新加坡和中国的船厂建造的多是本国船东订造的物探船,如阿联酋Drydocks World的物探船订单便是来自阿联酋新兴的物探船船东Polarcus,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的订单也来自于中海油服和中石化。
中国完成过物探船建造或改装的船厂有4家,包括大连辽南船厂、上海船厂、上海求新造船厂、金陵船厂。近年来只有上船船厂为中海油服建造过1艘、改装过2艘物探船。
2.船型发展。全球具备设计与开发大型物探船能力的国家为数不多,船型开发主要由挪威SKIPSTEKNISK、VIK-SANDVIK、ULSTEIN等设计公司主导。日本2008年拥有的唯一一艘大型深水物探船“资源号”,是政府花费232亿日元向挪威购买的二手船。韩国建造过一条14缆物探船,其设计来自Rolls-Royce。
自1991年世界上出现第一条三维物探船后,到1999年的短短8年时间,物探船拖带电缆数已迅速从3缆发展到20缆。2008年5月挪威Aker Langsten船厂建造完成1艘22缆Ramform S系列全球第三代物探船。2013年5月,三菱重工旗下长崎船厂为挪威PGS公司建造的“Ramform Titan号”24缆物探船交付,该船造型十分奇特,成等腰三角形,可携带6000吨燃油,电缆上传感器能收集12平方公里内的相关数据,几乎相当于1500个足球场的面积。该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深水物探船。
二、市场需求预测
从近期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全球约58艘物探船(约占总数的43%)船龄超过20年,27艘物探船(约占总数的20%)船龄超过30年,根据船舶平均寿命在30年左右推算,未来几年将会有部分物探船退出市场。此外,尽管受到油气公司资本支出大幅削减的影响,物探船日费率下降且订单也随之出现了锐减,但是一些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仍然受到市场青睐。
从战略角度来说,随着物探行业的利润在不断减少,未来装备制造业务和物探服务业务的协同效应将更明显,各大国外服务公司为抢占技术制高点,遏制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纷纷实施技术差异化发展战略,通常仅提供技术服务,不外售勘探装备及相关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考虑到我国开发南海深水油气田的迫切需要。以及促进我国海洋物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国应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物探船及相关物探技术的自主设计及建造。
三、技术发展趋势
1.深海长距离、多缆大面积地震勘探作业能力。随着各大石油公司将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特别是深海油气资源作为未来的重要战略举措,海上油气勘探区域逐步向深海发展。需要新一代物探船的续航力、自持能力、抗风浪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高效的深海长距离、多缆大面积地震勘探作业能力。
2.3D、4D地震成像。较早的物探船都只提供2D地震成像,而近些年3D物探船已经占领市场成交主力。未来随着深海勘探的难度增加和油气开采成本不断攀升,将导致石油公司对物探技术和物探精准度提出更高的要求,4D地震成像物探船将是未来物探船的技术主流。
3.海底地震采集技术。海底地震技术有着海上拖缆地震无法比拟的功用和优势,主要缺点是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但是,随着材料、电子电路、光纤通讯等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海底地震采集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此外,海底地震采集技术易于进行4D油藏监测。海底地震采集技术的未来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付学辉,李铭。大型深水物探船关键技术研究[C]。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论坛论文集,2015.
[2]黄立业,李莎,史筱飞。物探船全球专利竞争态势分析[J],船海 工程,2016(2):41~49.
作者简介:徐晓丽(1987—),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技术和战略研究。
刘健奕(1988-),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技术和战略研究。
赵宇欣(1990—),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和系统,船舶与海洋工程标准规范研究。
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H17F01);国家发改委2015年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及产业化专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