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通过设置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操作性强的任务,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主要探讨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以及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任务驱动法;运用探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大部分的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惰性知识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情景认知理论重视学习发生的情景,倡导模拟出真实的情景以便于学生参与学习。因此,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应当积极开展任务驱动法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受日常生活和知识的关联,领略学习任务。高中化学教师要提供学生所学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地学习。
1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多,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在课堂上,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控制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上,在这堂课上,提供给学生感悟与思考的时间就很少了,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就没有机会得到提升。由于教师和学生长期受我国“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制度影响,导致他们的压力都非常大,同时要想彻底的根除这种考试制度,存在了一定的难度,很多的学生都难以从之前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课堂的主人。由于高中学习时间紧迫,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不能全部落实,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可是大部分的学生均未能摆脱题海战术的泥沼,学习的压力和负担依然沉重。
2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应用中的原则
2.1探究性原则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里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能力为目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过程要多体验,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高中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提供便于学生探究问题的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写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合理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2.2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的原则首先是化学实验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教师要向学生创设实验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和实验,其次,实验的研究思路应当是开放的,学生的个体知识水平与思考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造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用的方法都不同;最后,化学教学的环境不能只是局限于教室内,有时也可以选择在教室外进行。
2.3主体性原则
教室设计高中化学教学时,要将主体设计成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调动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观察现象的记录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3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方法
3.1创设任务情景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的组成部分,高中化学教师设计实验任务要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为了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兴趣,需要将教材内容融入到学习任务当中。化学教师在创设任务情景时需要遵循探究性的原则。例如:教师在讲解“葡萄糖检验方法”时,可以设计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真实情景:如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尿糖检验呢?再将学习任务分为两个层次:怎样检查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检验葡萄糖是否存在)?怎样检测患者的病情程度(检测葡萄糖含量)?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的问题进行探究,葡萄糖C6H12O6含有羟基和醛基两种官能团,羟基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与氧气催化氧化、与金属钠发生取代反应,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与新制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3.2实验
进行化学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完成实验方案,引导他们交流讨论。例如,学生a组设计的实验方案: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会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因此,首先,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在试管中滴入2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入5滴2%的CuSO4溶液,进行充分振荡获得氢氧化铜悬浊液。其次,加入患者的尿液,然后加热。最后,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3任务分析
教师要创设出新的任务情境后,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明白了用什么方法能检查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这个问题的实质就
是检测葡萄糖是否存在,应当对葡萄糖中的醛基进行检验。
3.4评价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论要进行总结和评价。动态和民主的评价总结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和探究的问题。教师要将多样化的评价形式融入到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中来,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要及时给予反馈。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总结,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纳入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进行不断地整合完善。
4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任务驱动法教学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进行试验的场所可以使教室外,它的这种开放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因此,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合理的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明轩,周鹏.探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化学教育,2012,10(16):11-14.
[2]魏雄玲.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J].化学教育,2014,10(8):24-25.
[3]刘占.对化学教学模式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育,2013,10(7)112-113.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任务驱动法;运用探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大部分的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惰性知识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情景认知理论重视学习发生的情景,倡导模拟出真实的情景以便于学生参与学习。因此,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应当积极开展任务驱动法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受日常生活和知识的关联,领略学习任务。高中化学教师要提供学生所学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地学习。
1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多,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在课堂上,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控制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上,在这堂课上,提供给学生感悟与思考的时间就很少了,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就没有机会得到提升。由于教师和学生长期受我国“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制度影响,导致他们的压力都非常大,同时要想彻底的根除这种考试制度,存在了一定的难度,很多的学生都难以从之前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课堂的主人。由于高中学习时间紧迫,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不能全部落实,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可是大部分的学生均未能摆脱题海战术的泥沼,学习的压力和负担依然沉重。
2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应用中的原则
2.1探究性原则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里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探究科学能力为目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过程要多体验,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高中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提供便于学生探究问题的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写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合理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2.2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的原则首先是化学实验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教师要向学生创设实验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和实验,其次,实验的研究思路应当是开放的,学生的个体知识水平与思考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造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用的方法都不同;最后,化学教学的环境不能只是局限于教室内,有时也可以选择在教室外进行。
2.3主体性原则
教室设计高中化学教学时,要将主体设计成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调动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观察现象的记录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3任务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方法
3.1创设任务情景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的组成部分,高中化学教师设计实验任务要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为了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兴趣,需要将教材内容融入到学习任务当中。化学教师在创设任务情景时需要遵循探究性的原则。例如:教师在讲解“葡萄糖检验方法”时,可以设计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真实情景:如何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尿糖检验呢?再将学习任务分为两个层次:怎样检查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检验葡萄糖是否存在)?怎样检测患者的病情程度(检测葡萄糖含量)?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的问题进行探究,葡萄糖C6H12O6含有羟基和醛基两种官能团,羟基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与氧气催化氧化、与金属钠发生取代反应,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与新制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3.2实验
进行化学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完成实验方案,引导他们交流讨论。例如,学生a组设计的实验方案: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会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因此,首先,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在试管中滴入2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入5滴2%的CuSO4溶液,进行充分振荡获得氢氧化铜悬浊液。其次,加入患者的尿液,然后加热。最后,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3任务分析
教师要创设出新的任务情境后,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明白了用什么方法能检查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这个问题的实质就
是检测葡萄糖是否存在,应当对葡萄糖中的醛基进行检验。
3.4评价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论要进行总结和评价。动态和民主的评价总结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和探究的问题。教师要将多样化的评价形式融入到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中来,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要及时给予反馈。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总结,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纳入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进行不断地整合完善。
4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任务驱动法教学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进行试验的场所可以使教室外,它的这种开放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因此,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合理的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明轩,周鹏.探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化学教育,2012,10(16):11-14.
[2]魏雄玲.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调查[J].化学教育,2014,10(8):24-25.
[3]刘占.对化学教学模式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J].课程教育,2013,10(7)112-113.